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一针苏绣,都是在修心

▲《阿难》

四大名绣中,苏绣可以说是“一枝独秀”,这离不开一代代苏绣匠人的传承与创新。邹英姿就是其中的一位。

邹英姿出生于绣娘世家,祖母、母亲都是当地有名的绣娘,她6岁时就开始坐到绷架前,跟着妈妈惠淑珍学刺绣了。

▲邹英姿和母亲惠淑珍

在邹英姿的祖母和妈妈生活的年代,不会刺绣的姑娘是嫁不出去的。女子结婚之前,夫家要从女红的绣品中去了解其生活技能和品德,觉得没问题才会放心娶回家。惠淑珍也是在很小就开始学习刺绣,这也是刺绣行当里一直延续的老规矩。

虽然是母女俩,但邹英姿和妈妈代表了两代刺绣手艺人,她们想法也有很多不同。

▲邹英姿

惠淑珍从事刺绣行业50多年,作品获奖无数,甚至被当做国礼赠予外宾。她认为苏绣就应该坚持传统的审美和风格。她采用最传统的染线方法,从植物中提炼出天然的染料,对温度和染料浓度进行控制,从而染出千变万化的颜色。

苏绣表现细节需用极细的丝线,劈丝是苏绣处理丝线的独特方法,最细的丝线直径只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能够漂浮在空中,而60多岁的惠淑珍,闭着眼睛都可以把丝劈好。

邹英姿虽然跟着妈妈学了很多技艺,但显然她有很多想法与妈妈不同。

▲滴滴针法的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她认为苏绣要用当下的审美来创作,也一直在寻找突破,比如染线的工艺,邹英姿觉得要与时俱进,她相信量化的染料配比,精确控制温度与时间,不同颜色的染色剂进行混合,染出的丝线颜色更加丰富。

邹英姿采用极端的针脚,以灵活的排针方式刺绣,这种针法被命名为“滴滴针法”。该针法获得了中国刺绣界首个创造发明专利。

▲第一幅滴滴绣肖像图

当时邹英姿想给妈妈绣一幅肖像,对着绣布拆拆绣绣很多次,她突然想到,小时候妈妈给她纳的千层底布鞋,她将鞋上细细密密的针脚运用在刺绣中,以相隔、相叠、相接和相交的四种形式构成绣迹。后来她将这种针法命名为“滴滴针法”,也取自对母亲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意思。

▲刺绣《我的家》系列

她曾将滴滴针法和乱绣进行结合,制作了绣品“家”系列,充满生机的藤蔓依偎在破败的墙壁上,有一种相互依恋的情怀。

随着刺绣技艺的逐渐精湛,邹英姿开办了自己的刺绣艺术馆。此时,金鱼、荷花等常规图案已经无法让她有创作欲望了,她逐渐感到,这不是她要的刺绣,她不想做书画、摄影的简单翻版,她想做原创的刺绣艺术。

▲夏日荷花

▲金鱼戏水

同时,在对外的文化交流中,她发现,绣娘们虽然技法精湛,但在很多人眼里,他们只是手艺好,并不是艺术家。

为了能融合更多的艺术表达方式,她开始四处学习。

她找来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感受大师们笔触中的开阔意境和潇洒态度。

▲齐白石的“虾”

▲徐悲鸿的“马”

她经常去看一些佛像、壁画,想要制作出传统苏绣中从来没有过的题材。2013年,她差不多一年都在去往博物馆的路上,国内国外,她看了很多艺术作品,也找到了不少灵感。

在外人看来,一个绣娘不安安静静地坐在绷架前绣花,却没日没夜地在外看展览,似乎有点不务正业。虽然不是每天都拿起那根绣花针,不过邹英姿觉得,自己的心离这根针越来越近,她所看的想的,都是为了手中的这根针。

▲《豆蔻》系列

▲《冬至》

这期间,她冒出不少新想法。

一次冬日爬山时,她发现那些裸露的树枝就像是体态优美的舞蹈家,仿佛用肢体语言表达着生命,邹英姿很感动,于是创作了《缠绕》,这幅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

▲滴滴绣“缠绕系列”

她想用最轻柔的纤维,再现世界上最厚重的青铜重器司母戊大方鼎。她专门跑到北京去看原物,感受岁月在大鼎上沉积的沧桑,体会国之重器的沉稳大气。反复修改,历经3年,完成了一幅取名《问鼎》的作品。

▲问鼎图,刺绣版“司母戊大方鼎”

邹英姿偏爱用独创针法来表现富有文化底蕴的作品,滴滴绣的针脚短而密,更能展现出文化的沉淀性与作品本身的厚重感。

她先后尝试了汉砖、拓片、佛像、青铜器、戏曲人物等古典创作题材,《花旦》《汉的延续》《麦积山壁画》……无不蕴藏着她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汉的延续》

▲麦积山系列

▲鸣沙山印象之一

▲《孔子六艺 · 春秋》

在邹英姿看来,能触动人内心的,往往是很微小的东西。于是,她又利用“滴滴绣”扎实稳定的针脚,飞针舞线表现微观世界——“绣蚁”。

▲滴滴针法绣出的蚂蚁

从家园到文化,从文化到自然。邹英姿的苏绣创作之路,是不断寻找、发现和探索的过程。徜徉在诗意苏绣中,邹英姿乐此不疲。

随着不断努力,邹英姿被更多人知晓,作品也作为礼物参加对外交流。

2014年,邹英姿曾接到任务,为马来西亚元首夫妇做肖像刺绣作品。为了成就这幅特殊寓意的作品,邹英姿几乎到了对作品苛刻的程度。为了体现尊重,她和绣娘在刺绣的时候,每逢初一、十五均食素,进入绣房前必须洗手、焚香、换鞋……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在这样的精益求精下,她们以一丝一线,绣出了这两幅美妙绝伦的肖像精品。历时一年多,作品完成。

2015年5月,邹英姿应邀去马来西亚观礼端姑元首的生日庆典,送上了刺绣肖像做生日贺礼。当她步入宫殿时,每个工作人员都向她竖起了大拇指。那一刻,作为一个中国的刺绣手艺人,她心里满是自豪。

几个月后,元首夫妇特地来苏州,到访了邹英姿的工作室,在这里欣赏了更多苏绣作品。

获奖无数,声名远播。但邹英姿依然在绣架前端坐。她知道不忘初心,方能笃志而行。

“坐在绣架前,拿起针,就觉得世界一片宁静,我很享受内心那份安静。”绣娘,到底要绣什么?邹英姿想,首先该把自己的心绣好,如同修行一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翠·江南
千年苏绣:寻觅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苏绣--指尖光影 一丝倾城
中国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17——苏绣
教程 | 苏绣入门
图解苏绣针法,解密技巧乾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