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太宗为何亲自砸掉魏征墓碑?

问:唐太宗为何亲自砸掉魏征墓碑?

答:这位提问题的网友有点夸张了哈。唐太宗是下令砸掉了魏征墓碑,但不是亲自,一个帝王亲自动手,太不成体统了吧?!

魏征刚刚逝世,唐太宗倒是亲自撰写了碑文,并在碑石上书丹,这是正能量的东西;要说亲自砸碑,那就失态了。

魏征逝世之初,唐太宗亲自给他撰写碑文,在碑石上书丹,这说明君臣之间是有“真爱”,那为什么一年时间不到,就出现如此大的反差,要砸掉魏征墓碑呢?

我觉得,问题主要出在魏征身上——魏征太不厚道了。

下面,简单把他们两人的关系捋一捋。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的次子,他上面有个大哥,李建成,也是个很有才干的人。

现在我们读《资治通鉴》,以及新、旧《唐书》,会觉得李建成是坨扶不上墙的烂泥,这些,都是按照唐太宗篡改过的大唐起居注等官修史料编写的,失真了。

后人写的演义小说又在这基础上不断渲染丑化,于是,李建成不但昏庸,而且猥琐。

事实上不是这样,李建成的能力应该不比李世民差多少。

最重要的是,李建成是老大,李世民只是老二。

如果你是李渊,你会选谁做接班人?

即被册封为太子的是李建成,储君,帝国未来接班人。

魏征在李建成手下的部门工作,是李建成阵营里的人。

按照史书记载,魏征经常在李建成耳边嘀嘀咕咕,强烈要求李建成干掉李世民,免除后患。

说起来,魏征这一套,是从瓦岗寨学来的。

魏征早年做过道士,上瓦岗当过强盗,目睹瓦岗首领翟让与李密之间的火并,深谙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一天到晚鼓动李建成先下手为强。

李建成不忍手足相残,犹豫、迟疑,引而不发,最终身死于玄武门。

李世民杀了李建成,接着清洗东宫集团,按理说,魏征应该逃不掉了。

但是,李世民手下也有很多来自瓦岗寨的人,大家读演义小说都知道,李世勣、秦琼、程咬金,这些都是。

估计就是来自这些人的嘴,李世民听说过魏征的大名,当然,也知道魏征在李建成面前说过自己不少坏话。

所以,要杀魏征时,李世民多嘴问了一句:“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魏征自知难免一死,就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挑衅性地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嗬哈,有性格!

李世民偏就好这口,就想把魏征收为己用,挥挥手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委任魏征为谏议大夫。

补一笔,李世勣的结义兄弟单雄信在洛阳失陷被擒后,怕死,一个劲地托李世勣替自己说情,李世民非常鄙视,不听劝,将他处死了。

反观魏征这次,真押对宝了。

不管怎么样,李世民把政敌的手下收归己用,而且,这人之前还一个劲想要把自己置于死地,可以说,胸怀是够宽广了。

再来说说魏征。

魏征做上了谏议大夫,这是个专门向皇帝提意见的官职,他也真不客气,一门心思给李世民提意见。

史书记:魏征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了二百多次,而每一次,唐太宗都慎重地接受,并尽量采纳。

这些进谏的内容都有哪些呢?

来看看吧。

唐太宗巡幸洛阳,入住显仁宫,看到茶具都是隋朝旧器具,奉上的菜色也很普通,便很不高兴地数落了总管一通。

这是一件很小的小事啊。

魏征不认为是小事,跑来面见唐太宗,上纲上线,以隋炀帝奢侈贪婪终致亡国的教训告诫唐太宗,危言耸听,说唐太宗这么弄,那是亡国亡天下的征兆。

唐太宗只好为自己的行为作出了检讨,并对总管作了道歉。

高句丽向唐太宗进献了两位美女。

魏征又跳出来反对接受。

唐太宗只好悻悻地说:“好吧,高句丽人去年进献了两只鹦鹉,弄得我有事没事老想着回宫,真要接纳了这两位美女,估计我连宫门都不想出了。”派人将美女送了回去。

唐太宗拒绝了高句丽美女,后来下诏将官员郑民女儿纳为妃子。

魏征又连跑带跳地入宫进谏:“陛下为天下之主,要把百姓放在自己的忧患时刻放在心上,身居庙堂高宇,要想到百姓都有栖息之所;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皇宫嫔妃充实,要想到百姓得有室家之欢。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却要将她纳入宫中,这是为天下作主的道理吗?”

唐太宗听了,大为扫兴,只好收回成命。

陆家觉得这是个误会,派人递上表章,声明自己家虽然和郑家有资财往来,但并无订亲之事,请皇上不要心存顾忌而放弃这桩美事。

唐太宗将信将疑,心思又起。

魏征立刻一棍子把唐太宗刚冒起的念头打死,说:“陆家急于否认此事,不过是害怕陛下以后因为此事会加害于他罢了。”

唐太宗没办法,只好拉倒。

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生育的长乐公主将要出嫁了,唐太宗特别疼爱这个女儿,敕令有关部门准备的嫁妆比皇姑永嘉长公主多一倍。

魏征不乐意,反对说:“汉明帝想要分封皇子采邑,说,‘我的儿子怎么能和先帝的儿子相比呢?’下令给自己儿子的封地只是自己兄弟封地的一半。如今公主的陪送,比长公主多一倍,正与汉明帝的意思相反,陛下不觉得惭愧吗?”

唐太宗听了,哑口无言。

魏征老这样唱反调,唐太宗有时候真下不来台。某次,唐太宗私下里跟魏征说:“你可以当时应付一下,等别的时候再来提意见不行吗?”

魏征搬出史上明君舜这一顶大帽子来压唐太宗,说:“以前舜告诉大臣,叫他们不要当面服从,背后却有意见。假如臣当面答应了,以后又来提意见,这就是背后有意见。这可不是稷、契对待尧、舜的态度。”

唐太宗碰了这个冷钉子,可谓自讨没趣。

贞观之治,大唐国力蒸蒸日上,直追西汉之武帝朝、东汉之光武朝,而在西汉之武帝朝、东汉之光武朝,都有过泰山封禅的盛举。唐太宗也就有了泰山封禅的想法,群臣也都热烈响应。魏征却怪话多多,极力反对。

唐太宗在退朝后问魏征:“你反对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

魏征直接揭唐太宗爱慕虚荣的老底,说:“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此举其实是图虚名而受实害之事,有什么值得做的呢?”

唐太宗看着魏征一副欠揍的嘴脸,想发作又无从发作,封禅的事儿也因此黄了。

……

从以上例子,我只看到唐太宗娇纵、溺爱魏征的成分,没看不出魏征对唐太宗有多尊重。

我甚至怀疑,根本就是唐太宗一个人在努力给世人树立一个君臣相得的榜样。

贞观十六年(642年),魏征刚死,唐太宗在史官面前非常严肃认真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现在魏征过世,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后来的清朝,类似“君臣相得”的剧情也在雍正帝和年羹尧之间上演过。打脸时刻,很快到来。

前文说了,唐太宗亲自给魏征撰写了碑文,书丹碑石。

此外,还下旨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

但是,魏征很不厚道。

魏征为人极工心计,一直以来,他写给皇帝的奏折都留有副本,并在死前交给了史官褚遂良,以求录之国史。

魏征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讪君卖直,为自己博取“致君尧舜上”的好名声。

同时,也是在正告世人:贞观之治,并不是皇帝有多英明,而是多亏有了一个魏征!

这事被唐太宗知道,想想看,唐太宗在魏征面前“忍辱负重”之么多年,不就是想要给世人树立一个君臣相得的榜样吗?

也就是说,你魏征想要博取好名声,唐太宗更想要博取好名声。

现在,魏征要压低唐太宗来提高自己,孰可忍?孰不可忍?!

最终,“忍者神龟”唐太宗还是忍了下来。

魏征生前不知是出于什么心态,越位荐相,向唐太宗极力推荐杜正伦和侯君集,说二人均有宰相之材。唐太宗按照惯例听从他的花言巧语,拔杜正伦为兵部员外郎,后又改任太子左庶子,侯君集则官至检校吏部尚书。但这两人其实都是居心叵测之徒,暗中与太子李承乾谋议造反。

老实说,脾气再好的人也忍不住了。

终于,唐太宗心性大乱,疯性发作,情绪失控,做出了不理智的行为:下旨解除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并对已入黄土的魏征进行“推倒碑石”“磨灭碑文”的侮辱。

这一举动,可谓得不偿失,唐太宗差点就毁掉了自己隐忍了十数年树立起来的“明君直臣”形象。

幸好,唐太宗反应快,借贞观十八年初东征高丽失利之机,在史官面前作懊悔状,沉痛万分地说:“如果魏征还在的话,决不会让我犯这个错误了。”然后下令重加赏赐,抚慰魏征家人,让魏征的儿子承袭了国公的爵位。并派人去祭奠魏征,将魏征的碑重新立好,重塑了自己的纳谏惜臣形象。

不管怎么样,那“毁碑悔约”的污点,永远也涂抹不去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征的进谏之道
冷成金:儒家智慧-巧忠良相
太子蚤从徵言,不死今日之祸
魏征去世后,为何唐太宗砸了他的墓碑,2年后又为他重新立碑?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孙秀斌)
魏征死后留一本册子,李世民读后勃然大怒,下旨:推倒他的墓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