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登天神梯

登天神梯——金丹功 (五)炼好金丹功的秘诀 (上)

(2009-07-08 09:07:11)
   

   现实生活中,炼功者非常多,可说是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成功者却廖若晨星,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处理好“炼”和“修”的关系。

   佛家修练可以简练到三个字:戒、定、慧。即戒掉所有不良习惯,然后才能在打坐时定得下来,入定后才能开慧,成为觉悟者。道家修练与此相同。紫阳真人在《金丹四百字》中指出:“七返九还金液大丹者,……以火(指元神)炼金(指精气),还本返元,谓之金丹”。说明金丹功锻炼的主要是元神元精,即“心、身”二物。又说:“身者心之宅,心者身之主。心之猖狂如龙,身之狩恶如虎”。指出心中元神易受外界世物诱惑而忧动(猖狂如龙),身里阳精易受情欲支配化为淫精而下泄(狞恶如虎)。因此,如何减少甚至摆脱外物诱惑和情欲支配便成为炼功者能否成功的主要制约因素。

   那么究竟应怎样做呢?《金丹四百字》里说:“铅(指真精)见火(指凡火欲念)则飞,汞(指元神)见火则走,遂以无为油(喻心意清静)和之,复以无名璞(喻无可表达的宁静、淡泊之心境)镇之”。一句话,就是要炼功者做到心静、体舒、淡泊寡欲、执守太和,以括淡之心对待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而其关键在于加强道德修养。因为金丹功与其它运动方式不同,侧重的是心意锻炼,有“全凭心意炼功夫”之说。而要达淡泊、宁静的心境,舍道德修养外,别无他途。

   事实上,功德与功力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厚德载物”、“功从德上来,德为功之源”、“功德如水、功力似舟,水涨船高,以德为本”等等修行箴言是经过无数代大师们反复证明的真理,也是道家经典《道德经》是“道”“德”并重的原因。下面,兹就影响炼功的主要因素列叙于后,供同好参考。

   一曰自然、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阴符经》开篇也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意思是宇宙万物都有其自然规律,都按其自然规律而运行,进行金丹功锻炼也不例外,首要的是建立自然天道观。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环境必然对人的生理活动产生影响。四时的气候更叠,风、寒、署、湿、燥、热等六气变化,都不断地对人体产生侵蚀,如人体正气不足,功能失调,便难以适应这种变化而致病。因此,炼功者在开始时便要针对自然变化规律,及时调整自身的内部功能,使之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是自然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与自然要保持和谐,在社会生活中也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每个人都应清醒地认识到自已的长处与不足,严于律已,宽于待人,才能扬长避短,不断进步,绝不可夜郎自大,因为天地广大,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不过是亿万份之一,如恒河少数,其能量是非常有限的,不可能都成为覆地翻天、改朝换代、呼风唤雨的“超人”,应有一颗平常心。在处理问题时,也不可走极端,应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就是在解决原则性问题时,也应外圆内方,讲究方法。同时不可私心太重,要公私兼济,厚公薄私。老子曰:“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七章》)事物往往是对立统一的,对社会的无私奉献,社会必然回报于丰厚的馈赠。明白了“法自然”的道理,炼功者便会自觉地以助人为乐,使自己常处于友善和睦的氛围之中,这对于炼功是极有帮助的。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第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们在触及道家的“无为”观时,往往认为其是消极的,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都没有好处。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殊不知它同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吾身”的世界观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为“无为”只是方法、手段,“无不为”才是他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只不过入手的方法不同而已。其实,“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要,而是不蛮争,不强求。它要求炼功者对心性的修养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对社会实践要安天乐命,知足常乐,不奢望,不苛求,更不能巧取豪夺,违法乱纪。如此,才能达到“无不为”的最终目的。

   进行金丹功锻炼,树立“无为”观是非常重要的,但名利、虚荣、妒嫉等世俗人性通病却如座座大山档住了通向“无为”的路途,它是阻拦修炼的主要障碍,也是造成现实生活中炼功者众而成功者罕的主要原因。

   金丹功一开始就强调筑基炼已,“已”即指人心,要求集中注意排除杂念,如不能排除杂念就叫炼已不纯,永难进步。而杂念难除,关键在于名利之心难除。对此,《无字真经·养真篇》曾有精僻的论述:

   学道之未得者,皆妄念之不绝,夺以障之也。妄念之不绝者,皆名利之难忘,有以牵之也。苟欲绝妄念,必先反名利照破而后可。

   ……

   名为造物之深忌,利是人情之所必争。故名利杀人,甚于戈矛,何也?戈矛杀人,人知避之,名利杀人,死而不悔。

   ……

   自古人心国法,多为利所害。天下有大害,藏于大利之中,而人不知,非不知也,为利所昏也》。

   其极言追名逐利之危害,简直是一语破的,入木三分。

   试看现实生活中那些名利薰心者流,他们脑子里日夜激荡的都是利害得失、都是如何钓名沽誉。为了名利,他们不惜去巧取豪夺、损人利已;为了名利,他们可以抛弃廉耻、味掉良心;为了名利,他们简直殚精竭虑,直到专倦神疲、心力交瘁,仍昏昏然无有清醒之时。叫这种利令智昏的人去炼功,好经椽木求鱼,是不会有结果的,若强蛮地炼下去,只会招致走火入魔,自我毁灭。

   虚荣心也是炼功之大忌。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一人个若沾上了虚荣的毛病,就免不了浮泛、吹嘘,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往往有了一点成绩,便沾沾自喜,飘飘然自以为是。虚荣心重的人往往不能客观地分析自己,总习惯于以已之长比人之短,以至于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样普通的道理都忘了。

   这种虚荣的毛病带来的另一种更加为人不齿的恶习是妒忌,即人们常说的“红眼病”。凡他人才能、地位、名誉、境遇超过了自己,便立即心生妒忌,极尽其能地进行诽谤、中伤之能事,其结果是同志间关系紧张,自己也变得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心绪不宁,喜怒无常,那能静下心来一意修炼呢?

   要解决以上问题,关键是淡泊名利之想,不断地用高尚的情操熏陶自己的心灵,开阔自己的胸襟,明白“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态复萌去彼取此”(《道德经·第十二章》)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意闲神怡,潜心炼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家不传之秘的丹术,真的能够让人羽化成仙,实现得道飞升吗?
<梅花经>文功秘诀
道家修行脉络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道家的“凝神入气穴”
道“道法自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