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4年前的今天,宜昌解放!
userphoto

2023.07.16 湖北

关注

1949年7月16日,是每一位宜昌人永远不能忘怀的日子——宜昌解放。74年前的今天,一张张不同寻常的布告贴满了宜昌城的大街小巷。人们奔走相告,欢庆解放。宜昌市档案馆馆藏《中国人民解放军宜昌临时卫戍司令部政治部布告》《关于接管宜昌市的决定》《宜昌市入城纪律十条》《宜昌市解放前后工作情况报告》等红色档案,见证了宜昌解放历程。

▲1949年7月16日,解放宜昌的布告

入城之前先立铁的纪律

1949年下半年,盘踞在宜昌、沙市一线的国民党为阻止我军南下西进,死死控制着东至岳阳、西至巴东的长江两岸,意图借助长江天险打造长江中下游防线负隅顽抗。

中共江汉区党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指示精神,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荆门、当阳地区后,随即成立了中共襄西工作委员会和襄西支队。7月,在中共襄西工委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共江汉区第四地方委员会。1949年1月,中共江汉区第四地方委员会机关从荆门迁至当阳后,改称中共江汉区当阳地方委员会。

1949年5月武汉解放后,湖北全境的解放指日可待。5月20日,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决定恢复行政建制,取消跨地区的党组织,设置宜昌行政区。同日,即将中共江汉区当阳地委、当阳行政专署、当阳军分区,分别改建为中共湖北省宜昌地方委员会、宜昌地方行政专员公署、湖北省军区宜昌军分区。管辖宜昌、远安、当阳、枝江、宜都、长阳、五峰、兴山和秭归9县。6月11日,中共宜昌地委在当阳芦家湾,组建了中共宜昌市委、宜昌市人民政府。

为严明铁的纪律、顺利解放宜昌,宜昌地委的前身当阳地委在改建之日,就以当阳地委的名义作出和下发了《关于接管宜昌市的决定》。为将这些纪律规定迅速、大范围、通俗易懂地传达到广大部队机关人员,当阳地委同时制定了《宜昌市入城纪律十条》,并大量翻印下发,部队官兵和机关干部几乎人手一份,确保进城之前,十条纪律人人皆知、个个会背。

在严明的组织纪律保障之下,解放宜昌城的战斗号角吹响了。1949年7月6日,宜(昌)沙(市)战役打响。7月16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13兵团第47军、第38军和湖北独立1师从镇境山、北门、东门、东山、铁路坝、北山坡、杨岔路等地攻进宜昌城区,宣告宜昌解放。

▲1949年7月,宜昌人民群众在通惠路欢庆解放。

▲1949年7月16日,我军在铁路坝庆祝宜昌解放。

7月16日,宜昌解放后,为使部队严格执行入城纪律,又在城内广泛张贴了接受群众监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宜昌临时卫戍区司令部政治部布告》。

布告安定民心震慑残敌

在现在看来,这些文件的呈现形式可能比较简单,但对部队和工作人员遵守入城纪律的要求十分明确而严格。

《关于接管宜昌市的决定》质地为黄色毛边纸、手刻油印,全文共4页,一般文件幅面,落款为“当阳地委、5月20日(1949年)”,盖有“中共江汉区第四地方委员会”印章。该文件特别注明“秘密发至区营”和“此决定可供接管其他中小城镇之参考”。内容为在宜昌解放后短时期实行军事管制,要求全体入城人员及市民接受军事管制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并严格遵守为迅速建立革命秩序而制订的十二条规定。其中第二条明确要求:“凡进入宜昌市的党、政、军、财经、文教、群众团体的工作人员,均须服从军管会的统一指挥,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无条件地执行入城纪律。”

▲1949年5月20日,当阳地委关于接管宜昌市的决定

《宜昌市入城纪律十条》质地为黄色毛边纸、手刻油印,仅1页,小巧传单样式,落款为“当阳地委、5月20日(1949年)”,盖有“中共江汉区第四地方委员会”印章。内容为凡我部队及党政军民工作人员进入宜昌市后,除贯彻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外,兹宣布入城纪律十条共同遵守,违者处罚。十条禁令是:一、不准无故鸣枪;二、不准随便捉人杀人;三、不准乱搞物资;四、不准乱搜查市民、住宅和行人;五、不准抢购物资;六、不准乱用人;七、不准损坏公共建筑;八、不准占用学校、医院、教堂;九、机关部队人员不准单人行动,因公外出须三人以上同行;十、机关部队人员没有外出证不准外出游逛。这十条纪律简单明了,便于执行。一条就一句话,表述精炼,指向明确,没有模凌两可的语言,执行起来很好把握。质地虽简单,分量却厚重。

《中国人民解放军宜昌临时卫戍区司令部、政治部布告》质地为白色毛边纸、手写,1大张,一般大幅布告样式,布告内容主要包括解放军保护人民利益,保护私人工商业,防止特务奸匪破坏,维持社会治安四个方面。

中国人民解放军宜昌临时卫戍司令部、政治部由解放军第47军139师在宜昌解放当天奉命组建,其主要使命是接管宜昌。此布告的发出正式宣告了宜昌解放,标志着宜昌从此投入人民的怀抱。7月22日,中共宜昌市委、宜昌市人民政府机关入城,宣布开始办公,宜昌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同时成立,临时卫戍司令部、政治部完成历史使命宣告撤销。

严格执行纪律再启征程

据档案中47军政治部关于执行群众纪律的报告和严明纪律的补救办法记载,部队进城后立即布告安民,派出纠察队维持秩序,部队没有进住民房,没在民间收军用品,没有捕人现象,对群众态度和蔼。也没有乱打枪的,刚进城的10天中,只听到5声枪响,后查实都是试枪的。市面人心安定,也未发生抢案,电灯照送,营业如常,此时的宜昌城确实不像刚经历过战争的城市。对电灯厂、电话电报局、航务局、修船厂、银行、重要码头等均实行部队看管,保持了原封不动。部队也未住外侨住宅和教堂。纠察队发现47军418团部分人员住天主堂时,马上令其立即搬出,发现420团一战士在敌专署住地私拿几个救急包后,当即制止。原在敌专署公安局的驻军退出住地交给地方时,因保持完好,接收机关甚感满意。因看守部队保护工厂负责,赢得工人、市民好评。特别是电讯局职工买烟、肉、做饭、送礼,慰劳警卫该局的部队,均被谢绝,职工说:“解放军既规矩又礼貌!”

另一方面,由于部队进城仓促,有些工作未能及时布置下去,部队在严格执行纪律方面的思想准备不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都得到及时纠正。有个别人没有执行币制未统一前买东西的规定,如140师卫生部干部、几个医生贱价买了十几斤白糖,420团8连以500元(法币)一支金星笔,买了十几支,这两个问题纠察队发现后,已令其照价补钱。419团一机连入城二天,未将牲口拉出城外,有马啃树皮的情况,均给予了严厉批评。140师的一个班警卫普庆号轮船时,该班副班长刘某吃群众的饭、敲诈2块大洋,后将其调回处分,并进行赔偿道歉。

解放宜昌只是阶段性的胜利,后面还有更长的路、更艰巨的任务。进城解放军部队在宜昌短暂休整期间,对一些倾向性或仍有隐患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查找,认为还存在“未按规定驻军、军容风纪滑坡、与接收机构配合不够”等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未按规定驻军是因城外村庄稀少且分散,且有些干部存在'城市是我们打下来的,就该驻扎城内’的'功臣’思想,导致驻城部队数量超过规定,给城内筹粮及卫戍增加了困难;军容风纪滑坡是因为正值酷暑,部队连续作战、淋雨、走山路,且进城仓促,战士满身泥巴,加上饥饿疲劳,导致有群众反映'什么都好,就是军风纪不好’、有掉队人员私自在老乡家吃饭等。”

鉴于此,为使部队更好地完成挺进大西南、解放全中国的作战任务,47军对入城以来执行群众纪律进行了经验教训总结,要求贯彻保护工商业、看好仓库、原封不动、空手进出、等待接收的原则;对战利品处理做到合理统一,实行统一借粮、统一分配,先伤病员,其次各部队;粮食运到后,由军后勤部张贴布告偿还借老百姓的粮食,收回零星的粮票,如吃饭未给粮票者,有确实证明,以每人一顿饭还13两米,补贴粮农损失,挽回影响;严格执行缴获归公的纪律,对未经请示私发缴获物资的负责干部均通令处分等等。

严格自律的举措,接受监督的胸怀,使解放宜昌的部队迅速赢得了民心,为稳定宜昌社会秩序、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宜昌市档案馆 程锡勇

图片|由宜昌市档案提供

来源|白龙港纪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7年前的今天 一张布告宣告宜昌解放
莫文骅忆在解放北平的日子里(合集53)——回师平郊
湖北当阳 “三国名城”
北平解放交换防务的真实影像 最早入城的部队用纪律赢得赞誉
定了!当阳至远安支线铁路项目获批复
刘真的革命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