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台山(文)
        当第一缕春风带着温馨暖意吹到云台山的时候,冰雪开始融化。在阳光照射下,无数的小苗就这样抽枝展叶,使得刚刚从冬天里走出来的云台山充满了勃勃生机。绿色成为这里最壮阔的景观。云台山显得格外美好、多情。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的修武县境内,距省会郑州70公里。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和国家自然遗产等7个国家级称号于一身。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在春雨的洗刷下,云台山处处涌动着生命的欲望。万物复苏,万象更新。这里披上了一年之中最鲜亮的色彩。“山中河所有,岭上白云多”,遥望茫茫云海之中涌出的山峰,连绵起伏,悠远而又神秘。云台山山势险峻,风和之中常年有云雾缭绕,故因此而得名。 
云台山属太行山系,面积为190平方公里,由红石峡、泉瀑峡、潭瀑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茱萸峰、猕猴谷、叠彩洞、青龙峡、峰林峡等11个景点组成。这些景点在自然生态、人文历史、地质地貌、水体景观和地层结构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内涵。 
作为国家级综合型风景区,云台山已经成为人们旅游休闲、开展科普教育等活动最理想的地方之一。 
红石峡 红石峡又叫温盘峪,因峡谷内冬暖夏凉而得名。红石峡一直以来被人们誉为“缩小的山水世界”和“放大的盆景峡谷”。当您走进红石峡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恍若臵身仙境的错觉,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真山实水。曾任古怀庆知府徐寅珍就在一首诗里写到过这种感觉:“何年鬼斧劈层崖,鸟翼飞来一线开。斜阳在山归意懒,不堪回首重徘徊。”红石峡长约1500米,深68米,最宽处20多米,最窄处仅有几米。由于峡谷幽深并且狭窄,所以形成一种冬暖夏凉的小气候,人称“常春谷”。 
大自然的沧海桑田、十数亿年的地质变迁伴随着无数次的造山运动,将这些含有石英砂的岩石抬升出地面才形成了今天的峡谷崖壁。由于岩石中铁质物质逐渐被氧化,经年累月,崖壁变成了红色。红石峡犹如一条红色的彩带,悬挂在云台山碧绿的山野之中,把春天的云台山装扮的格外夺目。
子房湖 子房湖全长4000米,最深处约65米。据《太平广记》记载,西汉名臣张良在博浪沙刺杀秦王不成,遂在此避祸隐居。张良的字是子房,子房湖和湖边的张良峰皆因此得名。“一水无涯静,群峰一眼春”。当您站在湖边,领略着高峡平湖的景色时会不由得生出这样的感慨来。子房湖水质优良,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矿泉水”。2002年6月,湖内首次发现了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群。“桃花水母”又称“桃花鱼”,因形状像桃花花瓣而得名,它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动物,距今已有6.5亿年,出现时间比恐龙早几亿年,与野马、大熊猫被共同列入“国家濒危野生动物红色名录”,只有在水质优良的环境中才能生存。 
随着现代人审美格局的扩大和审美品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人把目光投向了自然山水。云台山作为夏季旅游的去处,已成为人们最佳的选择。有人说,旅游是一种寻找,寻找美感的享受。假如您是抱着这种虔诚来到云台山的话,那么在云台山的山水之间一定可以一偿夙愿。
“山中一夜雨,树秒百重泉”。创造和贡献构成了云台山夏日的主旋律。进入夏季,由于雨水充沛,云台山茂密的森林就像一个无形的水库,蓄接了大量的雨水,在山野的沟壑中挂满了形态各异的瀑布,形成了千奇百怪的水体景观。
泉瀑峡 泉瀑峡的云台天瀑是云台山最壮观的瀑布,它的落差达314米,是目前中国落差最大的瀑布。当年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好像就是为云台天瀑而吟咏的。面对此情此景,由不得让您浮想联翩。 
泉瀑峡全长3000多米,是一处以潭深见优美特色的深谷。俗话说“山无水则无趣”,进入泉瀑峡,一路直上,溪水、瀑布、幽潭相互追逐,交织环绕。在您的脚边,在您的身旁,在您的视线所及的任何地方。 
千种万态的树木以强劲的根系扎住山峰、破碎的岩石,创造了生命的奇观。一位中国的人杰在他的晚年曾经用苍劲的诗人之笔揭示了人类与石头的关系:“人猿相依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一语道破了石头在由猿到人的进化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倾注了人类对石头的情感。 
生活在云台山景区的百姓对自己的家乡情有独钟,在他们眼里周围的山水草木,包括冰冷的石头都是有血有肉的生命。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出许多神奇美妙的故事,比如“寿字石”、“逍遥石”、“试剑石”、“渡仙潭”、“药王洞”、“情人瀑”等等。这些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云台山景区的风土人情,凸显出自然与人类巧妙结合的景象。 
云台山风景区以山为骨架,森林和地质景观为主体,溪潭瀑布为脉络,另有文物古迹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幅静态景观和动态景观相协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画卷。江山如画,画如江山,游人每走一步,都有一幅不同的优美画面展现在眼前。
潭瀑峡 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飞瀑流泉,泉瀑相连,是对云台山潭瀑峡最形象的写照。总之,云台山的山水值得一个旅行家流连驻足,驻足流连。“云青青兮欲雨,水潺潺兮生烟”,百谷之上的思雨泉像千万条云丝细雨顺着谷壁流淌而下,纷纷扬扬地落入了幽潭,它与云台天瀑的风鸣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构成了“大弦嘈嘈如裂帛,小弦切切如私语”的意境。 
作为首批地质公园的云台山,境内有丰富多彩的地质遗存。这些遗存以大量的信息和实证准确地记录了云台山地区地壳的形成及演变历程。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到山水的表面,还能通过崖墙地貌了解到云台山横空出世的内在原因。使您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在不知不觉中使一次休闲旅游得到升华,进而能在更高层面上理解“行万里路,破万卷书”的内涵所在。其实人类旅游的史书翻到今天的全部内容就是学习知识、增长见识、了解和认识我们居住的世界。
猕猴谷 云台山的猕猴谷内有多个野生太行猕猴种群,太行猕猴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它形体俊美,善于攀援,喜欢跳跃,并且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所以来猕猴谷,在欣赏山水景观的同时还可以尽情地享受猕猴为您带来的快乐。 
茱萸峰 茱萸峰,海拔1308米,是云台山的主峰,这里因遍生茱萸而得名。在1000多年前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登上茱萸峰,写下了著名的诗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表现了兄弟之间的深刻情谊,因而被世人千古传诵。从此,茱萸峰也随着王维的诗篇声名远播华夏大地。 
叠彩洞 由大小十九个涵洞组成,全长4831米,上下落差912米的叠彩洞是中国公路隧道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为此,云台山的人们付出了十年的努力。如今,叠彩洞已经成为当地人民保护和建设云台山生态环境的标志和骄傲。当乘车穿行其中的时候,曲终相连的起伏逶迤犹如的音乐般的韵律时而低吟浅唱,时而荡气回肠。 
百家岩 百家岩是1700多年前魏晋时期竹林七贤隐居的地方。“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是嵇康和阮籍,在中国文学史上,他们创造了“正史文学”,是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竹林七贤痛恨现实政治,崇尚庄子的逍遥自在,于是便寄情于山水田园,他们栖身在百家岩的竹林之间,把挺拔的翠竹比喻为君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青翠的竹林成为竹林七贤永不褪色的风景,他们先后在百家岩居住长达20年之久,百家岩也因此在中国园林史上享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旅游方面,竹林七贤是旷达玄游的创始人,百家岩是中国山水旅游的创始地。从竹林七贤的时代开始,古人才从神化自然逐渐转向人化自然,人开始了美化自然地活动。
“奈何秋风瑟,吹落许多,难回首,斜栏独倚醉秋色”,斜阳余晖,落霞残照,人们对于秋天的心理历来是矛盾而又复杂的,悲秋情怀挥之不去。然而,进入金秋季节的云台山却给人另一番景象,泠然、充实、富有诗意。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令人感动陶醉的季节,一个五彩斑斓、充满艺术氛围的季节,它一扫春天的温情和夏天的热烈,以自己的方式无私地奉献出生命的成熟和累累的果实。 
青龙峡 青龙峡苍茫的山山岭岭素以山水画廊而闻名,是云台山生态旅游的又一个好去处。秋天赋予这里的除了收获还有满山遍岭的红叶,看青龙峡的红叶最好在十月中上旬,第一场寒霜之后,这时的青龙峡千山红遍,层林尽染,火红火红的峡谷直奔您的眼底,令人目不暇接,让人难以忘怀。青龙峡长7.5千米,深700米,最窄处不足5米。沟窄峡长,水曲路转,是青龙峡的独特之处。来到青龙峡,看山沟里钻,看水不坐船。沿着峡谷步道,顺山而下,逆水而上,走在谷底,行在水旁,一步一景,步移景迁,九曲十八弯,弯弯景不凡。 
峰林峡 
被誉为“云台天池”的峰林峡谷幽静而深远,狭长的水面把形态各异的山峰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在山水之间形成了数个宽窄不一、方圆相间的独立空间,不仅增加了峰林峡的层次感,而且还营造出了几分神秘。倘若您乘船荡漾其间就更能深切体会“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万善寺 俗语有“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说法,所以自古以来寺庙、道观一般都坐落在景色秀丽的名山胜景之中。万善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当年选择云台山建寺有内居四方中央、普生万物、万法归宗之意。万善寺的寺名为神宗御赐。四百多年来经过历朝历代,特别是近几十年的扩建翻修,万善寺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山以寺灵,寺以山名,万善寺的香火与云台山的风光交相辉映。
冬天,万籁静谧。云台山在冬季并没有沉睡,它呈献给人们的是一个神奇的冰雪世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云台山上的冰雪好像不再是寒冷的象征了,它给云台山带来的是如梦如幻的人间仙境、晶莹剔透的童话王国。枝桠上的冰雪沉甸甸的晶莹剔透,似乎一扬手就会纷纷扬扬地落下,冰凌悬挂在鲜脆欲滴的枝头,这是云台山的 冬天送给旅游者的礼物。 
有人说看山水分三个层次,“起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进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冬天的云台山需要读懂它的人和它对话,和它亲近,所谓“高山流水盼知音”,也许就是这个道理。从冰雪的夹缝里奔窜出的溪水,在云台山的沟壑之间书写着没有人能读懂的书法。也许在经过千万里的艰苦跋涉之后,它将汇聚成强流猛浪在华夏大地上挥洒出它的鸿篇巨制。 
古人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说法。所谓“知止”就是知道自己的目标所在,不被眼前的假象迷惑。“门庭冷落车马息”那是世俗的实用和目光短浅所致。云台山了解自己的非凡之处,无论春夏秋冬,不管雨雪寒暑,它都会敞开宽阔而豁达的胸怀,拥抱那些真正喜欢自然而不是附庸时尚的人们。 
这里的冰会告诉您,刚直最怕摧折;这里的雪会告诉您,圣洁不是假设;这里的水会告诉您,道路都有曲折;这里的山会告诉您,雄伟来自性格;这里的天空会告诉您,生命在于开阔。  
为了满足国内外游客的不同需求,云台山景区先后建设了以主体山门、售验票大厅、多功能游客服务中心、购物中心及5000个车位的大型生态停车场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购买了100多台豪华绿色观光巴士直通景区各个景点,实现了电子门禁、智能监控、多媒体展示、GPS车辆调度、LED信息发布、电子商务、智能全景导游图等数字化管理。为游客游览云台山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春赏山花,夏看瀑布,秋观红叶,冬览冰挂。云台山以它四季的丰厚和特有的雄浑永远吸引着人们寻找和跋涉脚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记】山水逐梦来 | 冬日暖阳
人间仙境-云台山
什么情况?一位三门峡游客在网上竟这样评价云台山。。。
河南这座千年古县,收纳了大半个中原的美,却如此低调人少知!
行走丨叫绝云台山
旅游攻略 | 云台山2日游 不坑爹旅游攻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