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島斷易》19 臨
《高島斷易》19-臨

  


  「臨」字篆書作(暫缺字),從人從臣從品,

  人者以君上為尊,臣者以臣民統之,品者以品類別之。

  言人君臨禦天下,統率臣民,品別品類之賢否、而器使之,

  是謂君臨民,尊臨卑,上臨下也。

  臨又有監守之義,故監字從臨(省文)。

  又按[臨卦],[兌]下浸上,[坤]上陵下,

  下陵過乎土,有密邇切近之形。

  卦體[兌]為澤,[坤]為地,地在澤上,是地澤臨也;

  上四陰,下二陽,陽欲上進,是以陽臨陰也,

  故《彖》辭曰:下悅而依附乎上,上順而反降乎下。

  附乎上,自下附上;

  降乎下,是上在下,總其象謂臨蒞也。

  自有臨辭,遂以臨為卦名。

  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凶。

  [臨],兌下坤上,[兌]、悅也,[坤]、順也。

  [坤]曰「元亨」,以順來也,[臨]得[坤]之順,故亦曰「元亨」。

  [兌]曰「利貞」,以悅致也,[臨]得[兌]之悅,故亦曰「利貞」。

  「元亨利貞」,四德也,首備於[乾],

  [乾]、天也 ,臨民者,宜法乎天,故[臨]亦備此四德。

  「八月」之說,諸儒紛議,然易之道,不外陰陽消長。

  以辟卦言之,[臨]為二月之卦,二月當春仲,陽方長也;

  八月當秋仲,陽漸消也,陽消陰長、凶道也,故曰「至於八月有凶」。

  曰「至」者,未至而預防其至之謂也;

  曰「有」者,未有而預慮其有之謂也。

  若已至焉,若已有焉,凶既臨身,雖欲避之,則已晚矣。

  聖人以易垂誡,期臨民者先時杜微,亦即「履霜堅冰」之意也。

  萬事能有吉而無凶,斯天下可常治矣。

  《彖傳》曰:

  臨,剛浸而長,

  說而順,剛中而應。

  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剛」,指[兌]下二畫,謂初爻二爻。

  「浸」,漸也,二陽漸長於下而上進也。

  內[兌]外[坤],內悅而外順也。

  「剛中」者,謂二爻剛得其中,「應」者,謂五爻。

  得柔之中,以應剛中,是剛柔相應也。

  「大」即「元」,「以」即「利」。凡《彖傳》「以」字,即釋「利」字。

  卦德備「元亨利貞」者,[乾、坤、屯、隨、臨、無妄、革]凡七卦,

  諸卦四德皆從[乾]六陽來,[乾]為天,故曰「天之道也」。

  「浸而長,說而順」,是道之得其亨;

  「剛中而應」,是道之得其正,所謂盡人以合天也。

  「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蓋[臨] 當二月,「剛浸而長」,至八月柔浸而長,剛浸而消矣。

  「不久」者,言方消也,即浸之意。

  剛而浸長,君子應天而行,乃得「大亨以正」;

  剛而浸消,君子所當前時而戒,斯能免凶矣。

  陽長陰消,

  以天道言,則謂寒暑之往來,

  以治道言,則謂君子小人之進退。

  聖人特於[臨卦]反覆垂誡,意深哉!

  以此卦擬人事,

  或臨高而望、或臨淵而羨、或臨事而懼,

  或臨財、或臨難,皆為[臨]也。

  人事之害,不失於剛、即失於柔;

  剛之長、能濟以柔,柔之長、能濟以剛, 斯和悅巽順。

  剛柔兩得,則必萬事亨通,百為公正,是人事之至善者也。

  陰陽消長,天道之循環,固非人力所能挽,而人事之吉凶伏焉矣。

  淺言之,

  未寒而不謀其衣,既寒則謀之不及,必致凍矣;

  未饑而不謀其食,既饑而謀已遲,必致餒矣。

  推之

  惡未著時,而不自檢攝,則惡必浸增,至惡大而不可復改;

  邪未盛時,而不自防閑,則邪必浸熾,至邪極而不可復治,皆凶道也。

  任其欲而縱之,放僻邪侈,盜跖之所以終為盜跖;

  復其性而明之,戒慎恐懼,伯夷之所以終為伯夷。

  天道之陰陽寒暑,在轉移之間,人事之善惡邪正,亦一轉移間耳。

  [臨]卦六爻 ,惟五爻剛柔得中,稱曰「知臨」,

  智則明能察幾,自有先時之吉,斯無後時之凶。

  人事之所以趨吉避凶,道不外是焉。

  以此卦擬國家,

  六五之君,臨御天下,以悅得眾,以順承天,

  握乾而聞坤,舉直而黜枉,臨之以莊,莫不大亨而得正矣。

  欲以一人臨天下、其勢難,以天下臨天下、其勢易,

  故人君不貴獨臨,必貴得人以共理,昔舜有五臣,武有十臣,皆是也。

  此卦六五之君,委任九二,剛柔相濟,內兌外順,

  察天時之變,度人事之宜,

  居正以體元,嘉會以敦亨,

  利用以裕民,貞固以幹事,

  道足以教育天下英才,德足以容保子孫黎民。

  以此而臨一國、而一國治,以此而臨天下、而天下平。

  而君子不敢自為已治已平也,

  謂治難而亂易,必於未亂防其亂,

  謂泰極即否來,必於未否慮其否,

  此古人感羽翹而綢繆牖戶,聞牛喘而調爕陰陽者,蓋皆有深慮焉。

  [臨卦]六爻,無一言凶,亦以其能思患預防耳。

  六爻中五居尊位,可謂聰明睿智,足以有臨之聖君;

  二爻可謂咸有一德之大臣;初爻則行之以正;

  四爻則至近當位;五爻則敦厚終吉;雖三爻不中,幸其知憂而無咎。

  一人當陽,群賢薈萃,宜其君明臣良,得以長安而久治木,豈不休哉?

  太陽曆者,因方今外國交際頻繁,沿而用之,至其數月,似於月之盈虛失準。

  然歐美各邦,古亦用太陰曆,故今猶以十二分太陽曆之一年,同以月稱,

  是以占斷上,數月必據太陰曆。

  《易》以冬至為一月之初,故至一年終始,與太陽曆無有大差,故不復附月之解釋。

  通觀此卦,明主在上,為天下大悅之時也。

  地勢卑而下順,澤水浸而上悅,

  水土本相親近,猶人主平易而近民,民皆歡樂而附上也,[臨]之所以為[臨]也。

  初九、九二,同為「咸臨」,澤水自山而下也。

  初九澤猶未盈,故曰「行」。

  九二澤水已滿,故「無不利」。

  六三水既及岸,故為「甘」。

  六四地與水接,故曰「至」。

  六五地澤正應,有智者樂水之象,故曰「智臨」。

  上六,地愈厚,澤愈深,故曰「敦臨」。

  「咸」者,臨之速也;「甘」者,臨之賊也;

  「至」者,臨之誡也;「智」者,臨之明也;

  「敦」者,臨之久也。

  「咸臨」,見其德而能感;

  「甘臨」,見其性之過柔;

  「至臨」,見其位之得當;

  「智臨」,見其道之克明;

  「敦臨」,見其志之篤厚。

  蓋六五之君,不以獨臨,而能任人,故以「智臨」稱之。

  用其「咸」,用其「至」,用其「敦」,而君子之道長;

  去一「甘」,而小人之道消。

  陽悅而長,陰順而消,於是天時正、人事和,上下同德,熙熙皞皞,而天下治矣。

  是誠臨民之極則也。

  《大象》曰: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无窮,容保民无疆。

  上卦之地高,下卦之澤卑,以上臨下,故曰[臨]。

  夫臨下之道,不外教養二者。

  [兌]取夫悅,教而能悅,以集其思也。

  [坤]取夫順,養而能順,足以容其眾也。

  教而有思,如澤之浸得其潤;

  容而又保,如地之厚而能載。

  「無窮」者,澤之長也;

  「無疆」者,地之廣也。

  又[兌]為口,是以能教;[坤]為腹,是以能容。

  君子取象澤地,以臨萬民,

  教之道在育英才,保之誠如撫赤子,澤普群生,量包一世,斯臨治矣。

  【占問】

  問時運:目下作事,恰如一潭活水,流行自在,好運正長。

  問商業:澤為貨物,地為販運之地也,得此占,其獲利厚而尤遠,大吉。

  問家宅:此宅必近水澤之鄉,家業正旺,財丁兩盛,大吉。

  問戰征:其陣宜臨水處,不特一時得勝,且有萬民歸服之象。

  問疾病:其命可保,其病必延久,一時難癒。

  問訟事:恐久久不了。

  問婚嫁:兩姓和合,五世其昌,大吉。

  問六甲:生女。

  問行人:一時未歸。

  問失物:在川岸處覓之,保可得也。

  ☆☆☆☆☆☆☆☆☆☆☆☆☆☆☆☆☆☆☆☆☆☆☆☆☆☆☆☆☆☆☆☆☆☆☆☆

  ☆?.·°*”??”*°·.?☆ ★ ☆?.·°*”??”*°·.?☆ ☆?.·°*”??”*°·.?☆

  初九,咸臨,貞吉。

  《象傳》曰:咸臨,貞吉,志行正也。

  山澤通氣之卦,名之曰「咸」。

  此卦澤上有地,陰陽之氣相感,故初二兩爻,皆曰「咸臨」。

  初居卦之始,其陽猶微,與四相應。

  四以柔而當位,初以剛而得志,行各其正,

  乃能應而進於五,相與得行其道,以佐大君「智臨」之治也,故曰「貞吉」。

  《象傳》曰:「志行正」,蓋初爻位居其正,是以志之所行,莫不正也。

  【占問】

  問時運:目下新運初交,能守其正,行無不利。

  問商業:時當新貨初出,市價平正,盡可販行,無不如意。吉。

  問家宅:必是忠厚中正之家,現下有吉事臨門,大利。

  問戰征:初次臨陣,直從大路進軍,吉。

  問疾病:病是初起,正氣充足,可保即癒。

  問婚嫁:門戶相當,品行端正,佳偶也。

  問訟事:一經臨審,即可了結。

  問六甲:生男,臨盆有喜。

  【占例之144】

  友人某來,請占氣運,筮得[臨]之[師]。

  爻辭曰:「初九,咸臨,貞吉」」

  斷曰:

  此卦地下有澤,澤者為水所停蓄之處。

  澤得地而流,地取澤而潤,彼此相臨,故其卦曰臨。

  今足下占得臨初爻,初與四相應,四近尊位,有貴顯之象;

  但四爻貴顯,陰柔而居陰位,勢力尚有所缺。

  足下為初爻,陽而居陽,雖有才智,以無其位,未得行其志。

  在爻辭曰「咸臨」,「咸」感也,兩情定相感孚。

  今為初爻,是初次相見,意氣雖投,尚未可望其速行,必俟二爻「咸臨」,則無不利矣。

  必也其在明年也。

  於是某敬服而去。

  ☆?.·°*”??”*°·.?☆ ★ ☆?.·°*”??”*°·.?☆ ☆?.·°*”??”*°·.?☆

  九二,咸臨,吉,无不利。

  《象傳》曰:咸臨,吉,无不利,未順命也。

  此爻成卦之主,以剛中之才、與六五柔中之君,陰陽相應,

  雖在大臣之位,任官之曰猶淺,不保無眾陰嫉之也。

  故直臨必有咎,直待在上之君長,感我才德,而後臨之,然後可得吉也。

  此爻曰「吉」,曰「無不利」,於六爻中特見讚美,

  蓋初爻以正感,二爻以中感也。

  《象傳》曰「未順命也」,謂此爻在下體而不當位,故小人未盡從其命也。

  【占問】

  問時運:目下正佳,又得貴人照應,大吉。

  問商業,初次既獲吉,二次更利。

  問家宅:有福星照臨之象,前後皆吉。

  問戰征:再接再厲,所向皆吉,但防偏裨中,有不從令者,以致敗事。

  問婚嫁:咸利,唯屬羊者最佳。

  問訟事:卻不致敗,但一時未得順從。

  問六甲:生男,但未產也。

  問行人:在外者歸期未定。

  【占例之145】

  友人來,請占某貴顯氣運,筮得[臨]之[復]。

  爻辭曰:「九二,咸臨,吉,無不利。」

  斷曰:

  此卦下之二陽長進,上之四陰衰微,陽者君子,而陰者小人也。

  君子在位,則國家安寧,萬民得福,是臨民之善者也。

  今占得此爻,以九二為貴顯,與六五之君位,陰陽相應,謂之「咸臨,吉,無不利」,

  可知某貴顯本年之氣運大吉。

  【占例之146】

  明治二十七年(1894),友人金原明善氏來訪。

  曰:「於生長之鄉在遠州濱松附近,以培植山林為業,

  近在東京經營商行,家鄉舊事,未能兼顧。

  孫女現已及笄,欲得一配偶,使之相續家業,並可奉事老母,與余妻共歸故鄉。

  請占吉凶如何?」筮得[臨]之[復]。

  爻辭曰:「九二,咸臨,吉,無不利。」

  斷曰:

  [臨卦]下兌上坤,坤為老母,兌為少女,又兌為悅,坤為順,

  是老母愛悅少女,少女順從老母也。

  今占得二爻,其辭曰「咸臨,吉」,二爻與五爻相應,

  二爻陽居柔位,五爻陰居陽位,恰合贅婿之象。

  爻辭曰:「吉,無不利。」可使速完婚姻,若愆時期,三四兩爻,皆不利。

  明後兩年,未可成婚,必以本年為吉。

  金原氏謝而去。

  ☆?.·°*”??”*°·.?☆ ★ ☆?.·°*”??”*°·.?☆ ☆?.·°*”??”*°·.?☆

  六三,甘臨,无攸利,既憂之,无咎。

  《象傳》曰:甘臨,位不當也。既憂之,咎不長也。

  「甘」者,五味之中,為人之所最嗜,為怡樂之義。

  「甘臨」者,謂不能臨人以德,而以甘言諂之,必無誠心實意也。

  三爻比近二爻,見二爻眾未從其命,遂欲巧言求進。

  究之,言雖甘,而位不當,何利之有?

  既知其非而「憂之」,反邪歸正,去惡從善,

  則以今日之事,亦足補前日之非, 則可以免咎,謂之「既憂之,無咎」也。

  《象傳》曰「位不當也」,以陰居陽,是位之不得其正也;

  「咎不長也」,幸以其憂之速,故其咎未至於長也。

  【占問】

  問時運:運既不佳,行亦不正,幸能知悔,後運可望。

  問商業:店基不得其位,惟販運糖業則佳。

  問家宅:屋運不佳,直遷徒為吉。

  問戰征:屯營地位不當,遷營則吉。

  問疾病:藥不對症,宜進苦辛之劑,無咎。

  問婚姻:不合。

  問行人:外不得利,近時可歸。

  問失物:可得。

  問六甲:生女,恐難長養。

  【占例之147】

  明治五年(1872),友人某來,請占某商氣運,筮得[臨]之[泰]。

  爻辭曰:「六三,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

  斷曰:

  此卦地上有澤,

  地[坤]卦,坤以生育萬物,為母,

  澤[兌]卦,兌以三索得女,為少女,有母女相臨之義。

  [臨]三爻曰「甘臨」,以陰居陽,位不中正,恰如少女恃寵,以甘言取悅於母,冀專家政。

  今某商人,占得此爻,知某商人必夙性陰險,專以機巧取利,

  一旦得志,便自盈滿,如婦人小子之為,何利之有?

  若能遷改,尚可免咎。

  友人曰:「甚感《易》理之妙。

  某商人曾以一步金十錢價格,買橫演吉田新田之沼地若干,

  後因某豪商為抵當某省寄托金,以一步一元價格買之,以為抵當。

  故某商人一時占萬餘元巨利,從此遂生驕慢,輕視眾人,其狀恰類狂病者。」

  余將對友人詳說《易》占之妙,使之轉告某商也。

  ☆?.·°*”??”*°·.?☆ ★ ☆?.·°*”??”*°·.?☆ ☆?.·°*”??”*°·.?☆

  六四,至臨,无咎。

  《象傳》曰:至臨,无咎,位當也。

  此爻位近至尊,才志俱弱,以柔順之資,居臺鼎之貴,能略分忘勢,

  下應初九之剛正,尊賢尚德,情意懇至,故曰「至臨」。

  蓋大臣有休休好善之誠,無矜矜自足之意,

  以至誠之心,感應初九,初九之賢,亦感而悅服,共謀國事,是以無咎。臨政之吉,莫大於此。

  《象傳》曰「當位也」,謂得柔正之德也。

  【占問】

  問時運:好運已至,無不得當,有吉無凶。

  問商業:目下販運,正當其時,無往不利。

  問家宅:宅位得當,家業興隆,無咎。

  問戰征:其時已至,正可臨敵獲勝。

  問疾病:雖至危篤,尚可無咎。

  問婚姻:彼此歡洽,門戶亦當。

  問行人:即至。

  問失物:即得。

  【占例之148】

  友人某氏來,請占某貴顯氣運,筮得[臨]之[歸妹]。

  爻辭曰:「六四,至臨,無咎。」

  斷曰:

  此卦內卦[兌]為口,外卦[坤]為眾,

  為俯聽輿論,酌量民情,出而臨事之謂,故名曰[臨]。

  四爻具柔正之德,下應初九之剛正,忘勢略分,厚意禮賢,可謂誠之至也,

  謂之「至臨,無咎」。

  某貴顯能體此意,可得無咎。

  ☆?.·°*”??”*°·.?☆ ★ ☆?.·°*”??”*°·.?☆ ☆?.·°*”??”*°·.?☆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象傳》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

  「知」者,智也。「智臨」者,知人善任之謂也。

  夫以一人之身,臨天下之廣,自任其智,適足以為不智,

  惟能取天下之善,任天下之事,如此則「知周萬物,道濟天下」,

  是恭已無為之郅治也。

  此爻具柔中之德,居至尊之位,下應九二,知其賢而任之,

  所謂「聰明睿智,足以有臨」,此爻得之矣,故曰「大君之宜」。

  舜之稱大智,合天下之智以為已智,曰「舜好問而察邇言」,亦此意也。

  《象傳》曰「行中之謂也」,

  謂五有柔中之德,倚任剛中之賢,以成「智臨」之功,中道而行,是即不偏之謂矣。

  【占問】

  問時運:目下運得其時,又得好人相助,事事宜成,吉。

  問商業:知往知來,通曉商情,自然獲利,吉。

  問家宅:有五福臨門之兆,吉。

  問戰征:能得軍心,斯知己知彼,戰無不勝也。

  問疾病:當得良醫,詳知病由,治之自然得癒。

  問婚姻:宜家宜室,大吉。

  問失物:有人拾得,久後自知。

  【占例之149】

  明治二十二年(1889),占某貴顯氣運,筮得[臨]之[節]。

  爻辭曰:「六五,智臨,大君之宜,吉。」

  斷曰:

  此爻居五,為大君之位,爻曰「智臨」,有大君之象,非人臣所宜。

  今為某貴顯占得此爻,五與二相應,五君,二臣也,當以二爻為某貴顯。

  「智臨」者大君,受大君所知者,某貴顯也。

  受大君之知以臨政,凡有善政,皆宜歸君,故曰「智臨,大君之宜,吉」。

  然位高任重,眾忌所歸,往往宜於君,轉不宜臣,亦陰陽消長之機也。

  [臨]六爻無凶象,特於《彖》曰「至於八月有凶」,聖人就此吉卦,突示凶災,

  蓋以長之初,消即伏之,福之來,禍即繼之,謂吉在今日,凶宜預防於將來也。

  《易》機甚微,未易測度。

  後十月某貴顯猝遭凶暴所傷,不在八月[觀]之數,延至十月[遯]之數。

  雖筮者有不能確知其數者,然吉凶之理,要不出消長循環中也。後進之士,須注意焉。

  【占例之149】

  明治三十年(1897)五月十二日,訪橫山孫一郎氏於東京山下町。

  雨宮敬二郎、小野金六兩氏亦在其座,謂余曰:

  「無輩昨年以來,欲使英國左美以而商會,買我國公債,極力斡旋,

  然價值不適,苦慮久之,請占此買賣約券成否?」筮得[臨]之[節]。

  爻辭曰:「六五,智臨,大君之宜,吉。」

  斷曰:

  [臨]者,彼此互相臨之謂也。

  蓋此卦以[兌]少女,與[坤]老母,有相順相悅之象,公債買賣,意亦如此。

  我得戰勝償金,欲益擴張軍備,示威信於各國,堅固國家之基礎,

  因賣公債,俾補不足,彼商會亦將賣與本國低利之商人,得其贏餘。

  兩相互相牟利,猶如老母與少女,親悅而成事也。

  今占得此爻,知即可遂望,事在必成,勿復多慮。

  翌日果有四千萬元公債買賣約成之報。

  ☆?.·°*”??”*°·.?☆ ★ ☆?.·°*”??”*°·.?☆ ☆?.·°*”??”*°·.?☆

  上六,敦臨,吉,无咎。

  《象傳》曰:敦臨之吉,志在內也。

  「敦」者,篤也,厚也。

  此卦六五既應九二,上六又從而附益之,謂之「敦臨」,

  猶[復]六四既應初九,六五亦從而附益之,謂之「敦復」,其義一也。

  此爻為[坤]之極,居[臨]之終,陰柔在上,與二雖非正應,而志在從陽,

  屈尊從卑,降高就下,禮義敦篤,是臨道之善持其終者也。

  故曰「敦臨,吉,無咎」。

  凡卦於上爻為極,過極每多危象,

  此爻曰「敦臨」,有「安士敦仁」之義,無過極之慮也,是以吉而無咎。

  《象傳》曰「志在內也」,內者,指內卦二陽,

  雖與內卦無應,上六之志,唯在於內,故曰「志在內也」。

  可與[泰]初九《象傳》「志在外也」對看。

  【占問】

  問時運:目下好運已終,惟其存心忠厚,故得無咎。

  問商業:販賣內地,吉。

  問家宅:世代忠厚,內外肅穆,吉。

  問戰征:宜增兵益餉,以保護內地為要。

  問疾病:培養元氣,勿藥有喜。

  問六甲:生女。

  問失物:即在家內,未嘗失也。

  問行人:即日可歸。

  【占例之151】

  友人某氏來請占謀事,筮得[臨]之[損]。

  爻辭曰:「上六,敦臨,吉,無咎。」

  斷曰:

  此爻居[臨]之極,功業已完,別無他圖。

  曰「敦臨」者,亦於臨道之中,復加敦厚而已,能敦厚以臨,故得「吉無咎」。

  今占得此爻,足下亦宜知此意,凡事宜加敦厚,則何謀不遂?何事不成?

  足下思慮之篤,可於《易》象見之。

  某氏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洵先生之謂也。深謝而去。

  ☆?.·°*”??”*°·.?☆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白头翁(苦温,治痢要药,泄热凉血)
天呐!文化常识大全,很难找到比这更全的知识了
几粒药片轻松治疗咳嗽
语文阅读考点解读与答题模板
为什么中国要克隆马?种马精贵小小一支上万,活体配最高474万
宋词三百首 : (298) 柳永《竹马子·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