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翰墨飘香咏鄱湖

翰墨飘香咏鄱湖

 饶军

新闻作者:九江新闻网-长江周刊

 

 碧波荡漾的鄱阳湖(又名彭蠡湖、宫亭湖),有着博大的胸怀,它的万种风情,孕育了鄱湖不老的情话。鄱湖岸边的膏田沃土,养育了勤劳勇敢的鄱湖儿女;它的风情神韵,为诗人墨客留下了翰墨飘香的恋歌。

 最早描写鄱阳湖的,当属伟大的诗人陶渊明。陶渊明是庐山的儿子,是鄱阳湖的琼液坦荡了他宽广的胸怀,净化了他的心灵,当他离开樊笼,解下玉带,脱下锦衣,辞官归故里,精神得到了升华,眼前的一切都显得那么亲切和自然,他在《归去来辞》中的“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就是描写他从鄱阳湖回家的路上,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愉快心情。在辞官归故里的日子里,陶渊明在《游斜川诗序》中,描写了鄱湖岸边迷人的景色:“辛丑岁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室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鄱湖中落星寺),傍无依接,独秀中皋……”,匡山蠡水间的秀丽风貌跃然眼帘。诗人在这里“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写下了不朽的《桃花源记》,成为神州大地传颂千载的名篇。

 八百里鄱阳湖,是庐山秀色的源泉。从东晋开始,庐山就被列为全国十大名山,有“佛国净土”之称。从此,乘舟从鄱阳湖来庐山觅胜,拜谒渊明诗魂的文人墨客,仁人志士,历朝历代,不乏高人。南朝·宋谢灵运和鲍照分别写下了《入彭蠡湖口》和《望孤石》,描写了鄱阳湖上的山光水色。继谢、鲍之后,南朝·陈诗人刘珊,作诗《泛宫亭湖》:“回舻乘派水,举帆逐分风。氵晃漾凝无际,飘飏似度空。樯乌排鸟路,船影没河宫。孤石沧波里,匡山苦雾中。寄谢千金子,安知万里蓬。”展示了一幅荡舟鄱阳湖的美丽图画。

 唐代,到鄱阳湖和庐山来的诗人墨客更多了,最早来到鄱阳湖的是孟浩然,在客船上写下了一首《彭蠡湖中望庐山》,描绘了水因山而增色,山因水而秀丽的绚丽图画。接着是“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为彭蠡湖留下了诗两首,其中一首《下浔阳城泛彭蠡,寄王判官》中说:“浪动灌婴井,浔阳江上风。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落星转疏雨,晴空散远空。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相思俱对比,举目与君同。”有了诗仙李白的翰墨,鄱阳湖的诗情显得更加浓烈了。

 一首长诗《琵琶行》,使江州司马白居易成为江州永远的市民。白居易非常钟情鄱阳湖,常和好友从湖口入鄱阳湖,游湖怡情,有时常常忘了归程,他在《彭蠡湖晚归》一诗中写道:“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真是对鄱湖留恋到了痴迷的程度。

 描写鄱阳湖名胜的诗话,形成了讴歌鄱阳湖的文化氛围。星子城南的“落星石”,相传是“有星坠焉”的天外来客,南唐诗人释齐已在《落星石》中留下了这样的诗句,“此星何事下穹苍,独为僧居化渺茫”。宋代的黄庭坚、王安石,明代的李梦阳、王守仁等,都为“落星石”留下了热情的恋歌,其中王安石把它比作“万里长江一酒杯”,要把“落星石”当酒杯,把滔滔江水当琼液,这是何等的豪迈。

 苏东坡一生钟情庐山,热爱鄱湖,在这青山秀水间,留下不少千古绝唱,他为鄱阳湖中的南山写下了“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能感悟到千年前都昌县的鲜活魅力,今天读来,仍感到十分亲切。

  宋代理学家朱熹1178年任鄱湖岸边的南康军守,他写的《落星寺》一诗:“浩浩长江水,东逝无停波。及此一回薄,湖平烟浪多。……我愿辞世纷,兹焉老渔蓑。”他想脱离红尘,在鄱阳湖落星湾去做一个无忧无虑的打渔人。朱熹在落星湾筑起的紫阳堤,保护着南康古城近千年平安。

 石钟山是鄱阳湖入长江口的一处绝胜,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使它名声远播。从石钟山入鄱湖不远,还有一处胜景鞋山,也是诗人墨客挥毫泼墨的地方。

 鄱阳湖以它迷人的魅力,赢得了诗人们的赞誉,积淀了丰厚灿烂的文化。鄱阳湖的明天,还将续写更加美妙的诗篇。

http://www.jxlib.gov.cn/po/phht_s.asp?id=213

~~~~~~~~~~~~~~~~~~~~~~~~~~~~~~~~~~~~~~

鄱阳湖在古代有彭蠡湖彭蠡泽、彭泽湖、彭湖、扬澜湖、宫亭湖等多种称谓。
  一为“彭蠡湖”,彭蠡,是很古的泽薮名,《汉书·地理志》“豫章郡彭蠡”条载:“彭蠡泽在西”。还有另一种说法:“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形容鄱阳湖如大瓢一样。
  二为“宫亭湖”,原来专指
星子县东南鄱阳湖的一部分,因湖旁有宫亭庙而得名,后来逐泛指鄱阳湖的全部;
  三为“扬澜湖”,是由—一些亲身经历过鄱阳湖风涛险恶的人们而得名,
李纲彭蠡》诗:“世传扬澜并左蠡,无风白浪如山起。”宋余靖《扬澜》诗:“彭蠡古来险,汤汤贯侯卫。源长云共浮,望极天无际。传闻五月交,兹时一阴至。飓风生海隅,馀力千里噎。万窍争怒号,惊涛得狂势。”

鄱阳湖候鸟保护区

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

保护区内鸟类已达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珍禽50多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尤其可喜的是在这里发现了当代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2002年越冬种群总数达4000只以上,占全世界白鹤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因此,鄱阳湖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王勃)

 

鄱(pó)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隶属于上饶市。介于北纬28°22′~29°45′,东经115°47′~116°45′,跨南昌新建进贤余干鄱阳都昌湖口九江星子德安永修等市县。

鄱阳湖流域自古以来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富裕地区,我国历史上很多杰出人物如徐稚陶渊明、林士刘恕洪适江万里朱耷等曾在湖区生活。这里又发生过许多威武雄壮的英雄事迹,如周瑜操练水师、朱元璋陈友谅鄱阳湖水战、李烈钧在湖口发起“二次革命”等。
  鄱阳湖是古代从北方进入江西的唯一水道,发生在鄱阳湖上的文人轶事和民间传说则更是难以胜数。唐代诗人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描述的正是鄱阳湖上的渔民捕鱼归来的欢乐情景。宋代诗人苏轼在《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中时写的“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描写的是鄱阳湖的胜景。

 

 石钟神韵

“水分林下清冷浪,山峙云间峭峻峰”

石钟山——长江鄱湖天然锁钥,鬼斧天工第一神钟

鄱湖接近长江处,二水相交奇景生;澈液浑流互排斥,浊淸界线见分明

石钟山位于湖口县鄱阳湖出口处,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面积仅0.2平方公里。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尤以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寻声探源,并撰写了闻名天下的《石钟山记》而相得益彰。

石钟山地势险要,陡峭峥嵘,因控扼长江及鄱阳湖,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号称“江湖锁钥”,自古为军事要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登临山上,既可远眺庐山烟云,又可近睹江湖清浊。如在月色之夜,可谓“湖光影玉璧,长天一月空”。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络绎不绝来此山赏景。如唐代李勃,宋代苏拭、陆游,元代文天祥,明代朱元璋,清代曾国藩等。郭沫若留诗《登湖口石钟山》于此。石钟山从唐代起就有建筑,经历代兴废,现仍存怀苏亭、半山亭、绀园、船厅、江天一览亭、钟石、极慈禅林、听涛眺雨轩、芸芍斋、石钟洞、同根树等景点,但多为清代重建。(来源:九江新闻网-九江日报/图片:本博资料

 

影片《爱在湖城》

电影《爱在湖城》由鄱阳县人民政府和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友帮干线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广州真牛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本片由国内资深影视制片人、著名编剧、演员姜帆为家乡鄱阳打造中国湖城品牌之际,出于对家乡的一片真情和为家乡文化事业做番贡献的理想,特为家乡量身创作的一部影片。姜帆在影片中担任编剧、制片人和剧中领衔主演,鄱阳县三庙前乡庙前村人。影片描述了农村有志青年钟海强进城去艰苦创业,以艰苦打工的钱承担起培育弟弟和维持整个家庭生活的重担,后回到农村和村民一起创业,改善农村落后面貌的系列感人故事。该影片于2009年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作为一部关注民生的新型优秀励志影片全国隆重首映,并获得反映民生的优秀剧本创作提名。

 魅力鄱阳

 

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形成南宽北狭的形状,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由于带有大量水蒸气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在1000mm以上,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鄱阳湖,美丽的湖,神话的湖,充满诗情画意的湖,她象一个淡妆素抹的少女,含情脉脉地笑迎每一位光临的游客神游翻阳湖。

五湖五岳
  2010年11月8日,我国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五湖”与“五岳” 在岳阳市隆重举行的“五湖牵手五岳”旅游同盟大会并联合发布《洞庭湖宣言》,誓言开创中国最美山水旅游的新模式。“五湖”“五岳”历来被称为中华大地最佳的旅游胜地,游五湖,洞庭波澜壮阔、巢 湖气吞吴楚、鄱阳渔舟唱晚、洪泽古堰风韵、太湖隽秀天下;登五岳,看尽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衡山之秀、恒山之幽、嵩山之峻。由湖南省旅游局、岳阳市政府、中国旅游报社共同主办的“五湖牵手五岳旅游同盟大会”,将以全新的整合模式向世界推出这些旅游度假目的地,顶级的自然资源与多样的文化形式将得到整合,突显中华民族特色。“五湖牵手五岳” 是在全国范围内对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大胆探索,将开启旅游区域合作的新篇章,“五湖”和“五岳”从此可以携手共进,合作发展;“五湖牵手五岳”,更将促进“五湖、五岳”周边省市经济的科学发展,促使其采取更加低碳、更加生态、更加 和谐、更加开放的发展方式。

       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是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在中国长江流域中发挥着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生态功能,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落星墩


  又名“
落星石”,亦称“德星山”。位于星子县城南二里湖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落星石,周迥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以名焉。”星子由此得名,落星石也既成了星子县一个重要的标志与象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彭蠡湖中望庐山 百科
诗词||鄱阳湖棹歌(五首)
水中的古建筑——落星墩
民国九江黑白影像
三十年代初赣鄱大地,各具特色的市镇
落星墩:看鄱阳湖的绚丽日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