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术| 花卉、应酬与文人生活——李鱓《松萱桂兰图》解读


李鱓在“扬州八怪”中是一个具有特殊经历的画家,青年时期曾经任职宫廷,通过进诗献画,得到康熙皇帝赏识,供奉于南书房,且少年得志,名噪京城。然而时运不济,在宫廷中失宠,终至穷途卖画的命运。他的画风有多变的一面,既能擅长宫廷偏爱的工笔花鸟,有蒋廷锡一路的严谨与写实,也能“纵横驰骋,不拘绳墨”,将大写意花鸟的潇洒表达得淋漓尽致。旅居扬州鬻字卖画期间,李鱓结识郑燮、李方膺等画坛挚友,与市民、商人相往经营画艺,终成职业画家。面对人生的遭遇,李鱓将人生的理解转移到艺术创作中,他笔下的花鸟鲜活灵动,极富生活气息。

 

本文立足于前人研究的基础,对李鱓《松萱桂兰图》中的具体内容进行释读与延伸,考察花卉创作与文人应酬之间的内在意涵。李鱓所生活的清代中叶,商品经济发达,画家参与市场交易十分普遍,鬻字卖画也成为维持画家日常生计的重要支撑。李鱓擅长花鸟题材,请托其画作之人对题材内容的要求,也折射出画家在交友、卖画中常有应酬的需要。本文通过《松萱桂兰图》的解读,对这类应酬画中常出现的花卉进行意涵分析,并勾勒出花卉创作与交游应酬的关联,借此反观文人画家的日常生活状态。



[]李鱓 松萱桂兰图轴 

183cm×91.5cm  纸本设色 

1732年 天津博物馆藏


一、李鱓与《松萱桂兰图》

 

李鱓(16861759),字宗扬,号复堂,又号懊道人,经薛永年先生考证,李鱓出生于江苏兴化的望族家庭。其六祖李春芳是明嘉靖、隆庆年间的首辅,足见其家族显赫。《兴化李氏传略》等史料表明,李鱓的祖父辈、父辈都居官职,能擅诗文,家学渊源。李鱓的家庭出生使得其倍感荣荫,其用印“李文定公六世孙”“神仙宰相之家”便能窥探一二。李鱓的绘画之路始于其少年时期,清代画史中有提到其师承谱系,花鸟学林良、蒋廷锡、高其佩。从其个人经历与流传作品看,李鱓曾供职宫廷,学蒋廷锡一路的花鸟,精细秀美,属于宫廷富贵写实一路的风格。四川省博物馆藏李鱓《花卉蔬果图》中郑燮的题跋能见其师承:“复堂之画凡三变。初从里中魏凌苍先生学山水,便尔明秀苍雄,过于所师。其入都谒仁皇帝马前,天颜霁悦,令从南沙蒋廷锡学画,乃为作色花卉如生。……后经崎岖患难,入都侍高其佩,又在扬州见石涛和尚画,因作泼墨,画益奇。”上海博物馆藏李鱓《花鸟十二条屏》也有题跋提及李鱓对前辈花鸟的评价:“写意起于元朝,而盛行于明代。白石翁之苍古,天池生之幽怪,汉阳太守之老辣,陆包山之稳当……得诸公一铢半两,皆可传世。”从李鱓花鸟画的承袭再追溯对前辈画家的推崇,可以得知其取法明人,学于当时名家,可谓是写实与写意兼能的高手。

 

《松萱桂兰图》立轴,纸本设色,纵183厘米,横91.5厘米,现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画幅的右上方有李鱓的题款:“雍正壬子闰三月,李鱓写。”画幅左上方有华喦的题跋:“唯桂有子,唯兰有孙,松萱同寿,瓜瓞连登,竹间老人题。”画中题款交代的创作时间,雍正壬子为1732年,李鱓时年46岁。画面内容以及华喦的题画诗可知此幅作品有祝暇之意。从李鱓的个人经历看,46岁的李鱓已经经历了人生起伏,艺术创作也日臻成熟。通过对这一时间李鱓人生经历的回顾与还原,可以了解其艺术创作的轨迹。

 

创作《松萱桂兰图》之时,李鱓4 6岁,已经离开宫廷十余年。这十几年里,李鱓的人生际遇也因卖画而有所改变。李鱓曾计划重返宫廷任职,拜在高其佩门下。高其佩于雍正八年(1730)至十一年(1733)被诏入如意馆供奉绘事,不过雍正十二年(1734)便去世,可见李鱓通过高其佩门下学艺重返宫廷之事遥遥无期。不过雍正十年(1732)前后,李鱓主要活动在扬州地区,以卖画为生的他,与“扬州八怪”的画家们往来密切。比如雍正七年(1729),李鱓与陈撰、黄慎、边寿民等画家合作了《花卉扇面》,尽管陈撰、黄慎等人的名气和影响力远不及郑燮、金农等人,但足以见李鱓与扬州地区画家的交往深度。李鱓的入仕之心并没有因为卖画而改变,乾隆元年(1736),李鱓重回京城,以举人的资格通过会试而重获仕途。

 

之后,得到了山东青州临淄县令的职位。回顾这一时间李鱓的人生经历可以发现,在创作《松萱桂兰图》时,李鱓的入仕之心十分强烈,属于人生经历挫折之后的上升期,面对前途仍然抱有进取之心。此类松萱、桂兰题材的应酬画,创作于此时便很容易理解。一方面迫于生计,需要以绘画维持生活,一方面又需要通过绘画去谋得仕途上的晋升。本幅《松萱桂兰图》虽并未明确其收画之人,不过以祝暇题材而言,应当与李鱓这一阶段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画面所呈现的松树、兰花的画法已经是李鱓比较成熟的树石技巧,浓淡虚实掩映,前后关系的处理,可以看到是精心构思后的呈现。画面尺幅较大,并非小幅尺寸以供换得生计。结合这一时期李鱓的活动轨迹,可以推测,此幅《松萱桂兰图》为赠送重要友人的佳作,极有可能是晋升仕途的应酬之作。

 

二、“松、萱、桂、兰”与应酬题材


李鱓选择松树、萱草、桂花与兰花作为描绘对象并非偶然,这些花草均包含祝寿以及比德的引申意义。在传统的文学与绘画中,松柏、萱草、桂花与兰花都比拟人格的象征。这些意象最早出现在诗文辞赋中,逐渐以具体的绘画作品方式呈现,成为亲友之间应酬、祝福的最佳主题。

 

此幅《松萱桂兰图》图中的松树位于画面的主体位置,墨色较重,是画幅中最抢眼的部分。松枝与松树的主体枝干用干枯浓重的墨色勾勒,松针部分非常细致,将松树扭曲嶙峋的姿态展现出来。画幅中松树取自松柏“不老”的意象,《诗经·小雅·天保》中,也有松柏祝寿的意义:“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孔颖达在注疏毛诗中也提到:“言王德位日隆,有进无退,如月之上弦稍就盈满,如日之始出稍益明盛。王即德位如实,天定其基业长久,且又坚固,如南山之寿,不骞亏,不崩坏,故常得隆盛,如松柏之木,枝叶恒茂。无不尔有承,如松柏之叶,新故相承代,常无凋落,犹王子孙世嗣相承,恒无衰见。”用松柏祈求君王青春常在,长寿安康,又能永享子孙绵延,是为以松树比拟祝福之意的源头,与本幅作品中的意涵取法相一致。

 

唐宋之际,对桂花题材侧重对耐寒性能的描写,孟郊:“君子芳桂性,春荣冬更繁。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比喻桂花有君子一般的坚贞品质。李鱓此幅《松萱桂兰图》中桂花的部分很小,隐约能看到在松树后面横插出来的桂枝。画家在刻画此部分时用了淡墨,暗合了幽暗的特质,与松树的坚硬形成对比。兰花一直是文人画家最为喜爱的题材之一。擅长画兰的画家不胜枚举,比如赵孟坚、郑思肖等。不过文人、画家们对兰花的热衷,更多的是其隐喻的美好意涵。兰花最早有吉祥、爱情的内涵,《诗经》中也有描写,如《郑风·溱洧》中有“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的句子,暗指妙龄男子、女子去溱洧游玩,秉持兰花,互为信物。兰花意涵中最常被提及的应当是以兰花比喻君子的美好德行,有“君子兰”一说,兰花也是爱国的化生。孔子将兰花比如成君子,《孔子家语》中也有“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屈原喜爱佩戴兰花,《离骚》中“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从屈原引申到爱国,后有元初画家郑思肖多绘兰花以抒亡国哀思有类似的意义。此幅《松萱桂兰图》中兰花的部分非常局促,松、萱的前部几片兰叶点缀了画面,墨色略重,平衡了画面的色调。

 

李鱓离任宫廷画师后,名气在外,自然不少应酬的作品,例如《蕉石萱花图》作于雍正二年(1734),所绘内容蕉石、萱花与《松萱桂兰图》一样,为吉祥、祝福一类的创作。不同于一般画家的应酬之作,李鱓在创作此类作品时,将水墨的干湿浓淡表现得富有层次感,既有早年宫廷绘画的严谨与写实,也有写意画中的潇洒与自由。松、萱、桂、兰本不属于同一季节的时令花卉,松树、桂花多见于秋冬季节,萱草、兰花为春季开花,将这些花卉置于同一幅画面中,应当各取其吉祥、美好的含义,特别是祝寿、高雅、爱国等美好的品质。李鱓此类应酬作品,能够潇洒随意地经营构图,自由清楚地选择画面内容,与其精湛的技巧与日常生活的观察密切相关。

 


[]李鱓 萱石图轴 

41.3cm×27.2cm 纸本墨笔 

1727年 扬州博物馆藏


三、花卉与文人生活

 

花卉与文人生活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对画家来说尤其如此。特别是对时令花卉的描写,自古以来就颇受关注。以端午时令花卉为例,端午节前后,正是春夏之交,百花盛开,有不少花卉、蔬果都能入画,比如蜀葵、石榴花、萱花、栀子花、菖蒲、艾草等等。这些花草也因花期因素而饱含祝福吉祥的意义。宋代的团扇中就常有描写蜀葵、石榴花、栀子花的作品流传。明清的画家十分喜爱描绘花卉,并将应酬、花卉与日常的生活相结合。李鱓的前辈画家们常有此类作品流传。

 

明初画家戴进有《葵石蛱蝶图》,此图为绢本设色,纵为115厘米,横为39.6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有戴进的题款“静庵为奎斋写”,并有“钱塘戴氏文进”印。画面上方有徐叔勉、张顺、莫璠、刘泰四人的题画诗和款印,题画诗交代了所绘蜀葵与蛱蝶的特殊意涵。这幅画是典型的应酬之作,是戴进赠送给一位名为“静庵先生”的友人。戴进极少采用工笔设色,这幅作品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李鱓所生活的清代中叶,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书画市场的繁荣,画家对书画润格也不再遮遮掩掩,顾忌人情。明码标价售卖字画已属常事。同为“扬州八怪”画家的郑板桥,就有公开润笔的事例。其润文中提到:“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帐。……”李鱓创作《松萱桂兰图》时,尚属中年,对入仕依然保有憧憬的心态。积极争取后,于乾隆二年(1737)出任山东临淄知县,不过上任不足三年便被免职。李鱓在乾隆八年(1743)放弃了仕宦生涯,从山东返回家乡,开始了卖画为生的生活。李鱓虽写意、写实兼擅,却绝少画山水,花鸟成了他的情感寄托,在一生的艺术创作中,花卉作品占据多数。李鱓以文人的身份参与到书画创作,最后流落成职业画家,“扬州八怪”的画家们几乎都属于这一类。他们将花卉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且各自有其擅长的花类,如汪士慎、黄慎、金农等人擅长梅花,郑板桥喜爱画竹等。李鱓的花卉小品题跋很少,大多款署作画时间,像《花鸟图》,仅有“仿启南墨笔芙蓉”一类短句。与花卉为伴的日子,不仅成为李鱓艺术的灵感源泉,也增加了其对生活的理解,成为其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部分。

 

结语

 

李鱓作为“扬州八怪”画家中以写意花鸟画见长的画家,将花鸟抒情与文人画传统相结合,开拓了个人的书画道路。李鱓将虽然采用传统的花卉题材,却能在构图与技法上标新立异,将原本通俗化的应酬题材,通过个人的发挥,寄喻美好的品格。有别于传统的应酬类花卉,李鱓用色清雅,对传统松、兰题材的创作也更加倾向于对自然实景的关注与还原。《松萱桂兰图》这样极富比拟含义,有很难统筹于一幅画纸中的创作,李鱓能够用简单的构图与墨色的变化去还原花卉树木自身的姿态,丰富了观者的视觉享受,并激发了观者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对此幅作品的立意做到了最大的升华。在文人生活与日常应酬创作中有了良好的平衡。

【详见《中国书画》2016年12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玉争辉----明 陈淳画作选
花鸟画基础技法
历代名家画兰全集
挥洒自如,文人画风,李鱓绘《花卉册页》
中国花鸟画技法——兰花
【扬州八怪】上海博物馆藏- 清代 · 李鱓《花鸟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