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术家千万别做自然的孙子

吴作人书法视频


1997年的今天,艺术家吴作人逝世,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他的一篇文章,以此缅怀!


      吴作人(1908年11月3日~1997年4月9日),安徽宣城泾县人,生于江苏苏州。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早年攻素描、油画,功力深厚;间作国画富于生活情趣,不落传统窠臼;晚年后专攻国画,境界开阔,寓意深远,以凝练而准确的形象融会着中西艺术的深厚造诣。在素描、油画、艺术教育方面都造诣甚深,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领军人物。


吴作人画骆驼视频



吴作人 1960年作 任重致远


搞基本功、素描练习,为的是锻炼创造的手段,使手段为自己的艺术创造服务。造型基础是个手段,不要把手段当成目的。我们常说“师造化,夺天工”。要有一定的造型基础,就是要先“师造化”。“造化”可以说是自然,是客观存在。如何“夺”?“夺”的方法各有不同。首先我们要了解天工,就是我们要深入向造化学习,也就是先要“师”而后才能“夺”。


吴作人画金鱼视频



吴作人 1988年作 鱼戏图


我们对自然不会是百分之百的认识,但是我们要争取多认识一些,尽可能认识得深入一些。比如我们认识了百分之九十,而在用的时候,就是在造型的过程中,也许只用上百分之三十,或者百分之五十,或者更多一些。也就是在创造过程中必然会体现出自己的要求。


吴作人 1983年作 长空


所以我说:“在人生观方面,在思想境界上应当“无我”,而在艺术表现上,在艺术境界上,要“有我”。我们谈艺术中“有我”,不是象西方现代派那样,连现实都没有了,连造化都没有了。我们所说的“有我”不是脱离现实,不是脱离群众。我们要拿自己的感受通过自己的艺术创造,也能使别人有所感受。


吴作人 1979年作 齐奋进


“师造化”是严格的基本锻炼,掌握了这个手段,然后我们的创造才能进入“随心所欲,不逾矩”,达到“有我”的艺术境界。过去曾经有过一段偏向,“师造化”始终是“师造化”,一直“师”到底,而不敢去“夺天工”。我们要拿“师造化”作为自己“夺天工”的动力。


吴作人 1972年作 低昂


一个有能力、有志气的艺术家,应该对于现实、对于造化很忠实地去研究它。应该做自然的儿子,但千万别做自然的孙子。为什么?你要自己从自然中拿来,而不要去从别人手中拿来,从别人手中拿来,就变成自然的孙子了,儿子的儿子嘛。我曾看到有人画了一张画,画里面什么古人都有了,什么老师都有了,就是没有自己的东西。画马要“师厩中之马”,而不是摹别人的画马;画松要写千山万壑里千姿百态的松,而不是画古人已经归结出来的成法;人物画,不管是画古人或今人,都要求能形神兼备、生命流露,而不是概念的人物。


吴作人 1963年作 熊猫


怎样才能不定型呢?就是要不断地、虚心地以造化为师,不断地在师法造化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得到新的启发,使自己的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不断有新的境界,这才能避免定型。没有矛盾,没有变化,就会衰亡。虽然人还活着,可是艺术已经不活了。


吴作人 1980年作 金鱼图


齐白石七十多岁、近八十岁时还要衰年变法。他感到他那套东西不变就要僵,决定要改变。齐白石对青藤、石涛是很尊敬的,但他一定要有他自己。我对“古为今用”的理解:要学古人如何以自然为师,而不是学古人如何表现它。我们可以从他的成果里得到很多营养,很多参考,很多借鉴。但借鉴仅仅是借鉴。借一面镜子照一照,还不是真正的自己。我理解“古为今用”,至少在艺术上应是如此。


吴作人 1965年作 漠上


我的教学经验不多,有一条,我绝不把我的风格教给学生模仿。我有责任引导学生走他自己的道路,引导他“师造化”,面向生活,通向现实。


举个例子:有人画了一张画,在澳门展销时很受欢迎,贴了七张红条子,展后再同样画六张,没有一张能超过第一张的。这可以说明,别说学别人了,模仿自己都不行。因为在创造过程中,脑子里是没有成见的,也就是没有条条框框的,这并不是说脑中是空的,脑中有个新的理想,为这个新的理想力求把自己的全部激情表现出来。假若自己模仿自己,就与创造不同了。所以不但学别人超不过,连学自己也超不过。


吴作人 1974年作 上游


中国绘画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有音乐性。就拿音乐来说,一个演奏家、指挥家,他一辈子不知要重复多少遍同样的乐曲,可是他每次指挥、演奏,都有一次新的激情。中国画同样的或相似的题材,在重复作画时,必须靠它当创作来画。


吴作人 牦奔图 立轴


前些年美术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毛病:就是只要求同学用同样的方法,而不是要求同学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感受。“师造化”的基本功,是有共同原则的,但掌握共同原则的同时,要锻炼用自己的眼、自己的感情来画,就避免了千人一面。


形象可以夸张。为什么要夸张,要夸张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夸张是艺术的美德,没有夸张就没有艺术。有人常说画得跟照像一样,这说法不一定恰当。用同样的相机,不同的人照出的照片不一样,不能互相代替,因其中有主观的东西。没有一件艺术品没有主观的东西。我们不能随便用“像照片”这个词。


吴作人 熊猫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究竟怎样用,怎样吸收,吸收什么,不能要求大家一样。在教学上,应注意引导、指点,但不要扶着同学走路,避免让学生模仿老师。有人教孩子走路,用带子拉着,一松手孩子就摔筋斗,而让孩子自己摸着、扶着走,他逐渐总会自己走路的。


本文摘录自吴作人《在中国画创作组谈人物画的刍见》,插图为吴作人国画作品。


更多吴作人作品欣赏



国画:



吴作人 1984年作 池趣

 


吴作人 1978年作 鱼乐 立轴

 


吴作人 1972年作 寥廓任犇驰

 


吴作人 藏牦

 


吴作人 寥廓

 


 


 


 


  


 


油画:



吴作人 齐白石像 90×40.5 布面油画 1954 中国美术馆藏



吴作人 战地黄花分外香 118×175.5 cm



吴作人 芍药花 51×40.5 布面油画 1957 中国美术馆藏

 


吴作人 三门峡工地 117×150 布面油画 1956 中国美术馆藏

 


吴作人 农民画家 114×147 布面油画 1958 中国美术馆藏

 


吴作人 负水女 61×72.5 布面油画 1946 中国美术馆藏

 


吴作人 丁香花与迎春花 77×91 布面油画 1955 中国美术馆藏



船码头



大连星海公园 1956年



缝 1933 麻布·油彩 69×60cm



高原傍晚 1944年作



解放南京号外 1949年



静物



静物水果 1934年作



欧洲小女孩



天山之秋 1955年作



给奶奶读书



长江



妇女肖像



有凤梨的静物



藏族妇女



杂花





静物



青岛海滨公园


水彩画:


高原风光(水彩画)

 

静物(水彩画)


临敦煌壁画


高原风光(水彩画)

 

帆(水彩画)

 

水果(水彩画)


素描:


白石老人像(素描)


呻吟的伤兵 纸质 炭笔 14.9×21.2 1938年


大卫石膏像 纸质 炭笔 63×48 1930年


藏獒(素描)


骆驼(素描)


责任编辑:子曰

【艺海拾语】


画要经得起缩小,经得起放大,这才是真的好画。

——木心


赏析:木心在50岁那年,用“转印法”作了50幅小画送给自己,画虽小,但幽微中见天地,描绘了非常壮阔的景象。他说:“我画一个小东西,也是为整个世界,画一个大的,我也画整个世界。也不用去思考,就是我一定要画好,为这张画要付出我全部精力。


《中庸》第二十七章“修身”中有一句话:“致广大而尽精微”。原意为善问好学,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精细详尽的微观之处,这是一种极高明的和谐。画画也是一样,所谓经典画面,其细节一定是经得起细看,经得起放大的。


《千里江山图》《康熙南巡图》这些图原件其实都不大,但是作者在画的时候,咫尺千里,完全是面对天地间,一个巨大的一个空间在画他的画。这是中国人独有的一个观看方式,画的实际尺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把那么大的一个景观,放进这么小的尺度。


【人物专访】


郭润文:写实绘画不会消失,它会变成经典


壹号收藏网专访艺术家郭润文现场


郭润文,生于1955年,籍贯浙江。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助教班。现任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造型学院院长,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作人:艺术家千万别做自然的孙子
「写生研究」法由我变,艺为人生:吴作人
【深度解析艺术家】读懂朱乃正
吴作人的素描稿、油画、国画
吴作人素描、油画画稿
『师造化,夺天工—吴作人大师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