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官制总论(5)
  注:此表据《宋大诏令集》卷163《改武选官名诏》之《医职》、《宋会要·职官》22之35《太医院》及《宋会要·职官》36之95《翰林院》制成。
爵制爵在上古时期,代表禄位,或与封土相连,或与租税相依。但至唐宋,已变成一种酬劳官员的虚衔,有官品、无俸禄,公侯以下有食邑、食实封,除食实封初每户随月俸给钱25文之外,亦无他给赐。宋代爵名沿唐五代之制,其等级屡有变化:北宋前期有十二等: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神宗朝定为九等: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哲宗朝《元祐官品令》为十等: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南宋时为十等:王、嗣王、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所谓爵,不外乎王、公、侯、伯、子、男六等。王(包括嗣王、郡王)只能封皇室、宗室。宋朝稽汉家故事,“非刘氏不王”,异姓无生封王爵者。即如王安石之封“舒王”,岳飞封“鄂王”,都属死后追封。徽宗朝赐封童贯为“广阳郡王”,则启封异姓为王之先例,嗣后,南宋生封韩世忠为咸安郡王、张浚为清河郡王等,但仍无异姓生封国王之例。
  凡封爵,王、嗣王与国名相连,如秦王廷美,“秦”即“秦国”;“嗣王”,即嗣某国王。公与国名相连,如益国公周必大。国有大、次、小三等之分。北宋景祐三年(1036)评定三等国名,自赵至唐为大国,自相至凉为次国,自江至润为小国。其后至南宋又有调整或添入,如凉国由次等国升为大国之等,带郡名的爵位有郡王、郡公、开国公、开国侯,如“安定郡王”、“天水郡开国公”、“荥阳郡开国侯”。开国县公、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诸爵位,皆系县名。“盖五等,伯、子、男用县名,至侯则升郡。如原系吴兴县开国伯,则合云进封吴兴郡开国侯”
  封爵对象,皇子、皇兄弟封国为亲王,亲王之子承嫡者封嗣王。宗室近亲承袭、特旨封郡王、国公、郡公等。文武臣僚,北宋前期,文臣少卿监以上、武臣诸司副使、宗室率府副率以上有封爵。元丰新制,侍从官以上始得开国之封爵,卿监以下不许。位至宰相直封国公。
  授爵同时授食邑,并以增户数为等。丞郎、翰林学士、刺史、大将军以上封爵有食实封。加食邑自二百户为起点,三百户、四百户、五百户、七百户至一千户止,共六等(即每加一次食邑,最高幅度不得过一千户)。授食邑三百户则始封开国男,五百户以上封开国子,七百户以上封开国伯,一千户以上封开国侯,二千户以上封开国公(郡公、县公)。封爵至开国侯,不再晋升爵级,而听恩旨或因功加赏食邑、食实封,当食邑累增至二千户,则许封开国公,食邑过万户则进爵国公,宰相直封国公。按《司封格》常制,大臣封爵至国公封顶。生封文武臣僚郡王之类已属“滥赏”。凡食邑皆虚封。至于食实封,南宋理宗朝以前有俸给,则每食实封一户,随月俸增给二十五文钱。加食实封,自一百户至六百户分六等(则一次最多加六百户)。待制以上加食实封一百户、食邑三百户,直学士以上加食实封二百户、食邑五百户,降麻官加食实封三百户、食邑七百户,宰相每加食实封四百户、食邑千户。宋制,凡加食邑一千五百户以上,始加食实封。特旨、特例除外。如岳飞初封爵加食邑,则属“特封”,“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特封武昌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南宋时,执政官加食邑至一千二百户,则加食实封。如淳熙七年(1180),管城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周必大升为参知政事,则“进封荥阳郡开国侯,加食邑四百户、食实封一百户”。 (见附表22、23、24)
  勋作为酬赏勤劳之秩阶——勋,源于北朝西魏之柱国。唐初定勋级十二转:上柱国、柱国、上护军、护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11)。五代授勋颇滥,初叙勋即授柱国。北宋沿袭唐之勋级,而叙授之制自有制度。北宋淳化元年(990)正月十九日,定文臣京官、幕职州县官始授武骑尉,朝官始授骑都尉,然后历阶而升;此年以后不许用勋赎刑。武臣三班小使臣、军员、吏职自武骑尉,内殿崇班以上初授骑都尉。二府、武臣正任官以上,骑都尉以上遇恩双转(12)。宗室加勋自武骑尉始。神宗元丰三年九月,定臣僚经恩加勋至上柱国,待制以上许加食实封;三司副使、知杂侍御史以上勋转至上柱国许加食邑。元丰六年十二月,文武升朝官(通直郎、修武郎以上)初授依宗室法,自勋级最低一转——武骑尉始。徽宗政和三年(1113)二月八日罢文臣带勋,十九日罢武臣带勋。仅存蕃官、蕃兵或授之。南宋后期,唯安南等国加上柱国、南丹州加武骑尉。
  勋,通常止为虚衔,既无职事,又无俸钱。南宋初宋金战争时,曾拟置“带勋钱”,以刺激官兵立功,未行(13)

19.勋转表

  注:本表据《宋会要·职官》10之18《勋官》、《十朝纲要》卷17、《长编》卷31丙申、《宋史·职官志》9《勋》等制成。
  功臣 赐名“功臣”之号,作为对文武臣僚赴难效忠的嘉奖,始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至唐僖宗、昭宗时,功臣号成了将相例加美名。宋代沿唐制,宰相、枢密使初拜,必赐功臣号。参知政事、枢密副使遇恩赐之。刺史以上正任官,勋高者或得赐功臣号。此外,皇子、皇亲及禁军诸班直将校或加赐。宰相初加六字,续加二字;禁军诸班将校初加二字,续加改名而已,不过二字。功臣号分三类,二府大臣为“推忠”、“协谋”、“同德”等一类,皇子、外臣、文武臣僚为“推诚”、“保德”、“翊戴”等一类,禁军将校为“拱卫”、“翊卫”等一类。例如宰相名号:
  推忠协谋佐理功臣、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东平郡开国公、食邑三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吕夷简
  又如皇亲加功臣号:
  推诚协恭保顺同德崇仁宣忠亮节守正翊戴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行雍州牧、兼兴元牧、上柱国、楚王、食邑二万二千五百户、食实封八千二百户、赐剑履上殿、诏书不名元佐
  北宋神宗元丰元年十一月罢文武臣带功臣号。南宋绍兴元年四月复功臣号,“应能决胜强敌,恢复境土,并降制特赐。”此举但为适应抗金斗争之需,宠赐大将,如赏淮阳之捷,赐京东、淮南东路宣抚处置使韩世忠以“扬武翊运”功臣号。功臣纯系美名,但享有载入国史之殊荣

20.功臣号表


  注:此表据《职官分纪》卷49《功臣》、《宋史·职官志》9《功臣》,《却扫编》卷中、《宋会要·礼》59之21至26等制成。
  俸禄之制宋代俸禄制度繁杂,变化较多。它是职官制度中重要内容,更是酬劳制度的核心部分。从横向考察,宋代禄制包括俸禄的名色、等级、支付方式等;从纵向考察,主要是了解宋代禄制的沿革变迁及与前朝比较有何特点。
  ① 宋代俸禄制度的分期 按两宋禄制的变迁情况,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a.北宋前期,以本官为主的四十一等禄制的确立。宋初俸禄,沿袭五代之制。“士大夫俸入甚微,簿、尉月给三贯五百七十而已,县令不满十千,而三分之二又复折支茶、盐、酒等,所入能几何?所幸物价甚廉,粗给妻孥,未经冻馁,然艰窘甚矣。”唯其如此,“责以廉隅,斯亦难矣”。宋太祖思有所改革,遂下省官益俸诏,“自是以来,禄秩每从优厚”。于是乾德四年(966),有州县官《复置俸户诏》、开宝四年(971)有《幕职官置俸户诏》,将州县幕职官月俸分摊给俸户,每一贯俸钱,由二俸户逐月各输500文,以此类推,从而保证亲民官之禄足以代耕,“既责其清节,宜示以优厚”。太宗继续执行“益俸”政策,取消文武官折支俸钱扣除20%的比例,以100%“实价”支付;幕职州县官月俸由三分之二折色改为现钱与折色对半;京官三十个月满任后继续给俸;致仕官始给半俸等等。至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制定内侍官月俸,自黄门一贯半至东西头供奉官七贯半五等。五年,制定文武职官月俸自三师三公120贯至侍禁4贯22等。大中祥符定百官俸,是一次全国性的增加俸料钱,如三师、三公、东宫三师、仆射各增20贯,三司使、御史大夫、六尚书、御史中丞、两省侍郎、太常、宗正卿、内客省使、诸卫上将军各增10贯,朝官、诸司使、副各增3千,京官、大使臣各增2千,横班诸司各增5千,小使臣增1500文或1千。至宋仁宗,即将历朝尤其是乾兴以来增奉“更革”固定下来,编著《嘉祐禄令》,确定了自节度使400千、宰相300千至岳渎庙令10千、郢州内品0.3千共41等的禄制。嘉祐二年(1057)十月一日,由三司使张方平等新编《嘉祐禄令》颁行,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禄制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正式地完成了由唐以前按官品定俸禄向按本官定俸禄的转变,俸禄并确定以现钱为核心、辅以衣物、禄粟等实物及职田的新型支付方式。如节度使月俸料钱400千,月给禄粟150石、元随衣粮50人、岁给盐7石。宰相、枢密使月俸:料钱300千,衣赐春、冬服绫各20匹、绢各30匹,冬绵100两;月给禄粟各100石,随身衣粮70人,薪1200束;岁给炭,自二月至九月月给100秤,自十月至来年正月月给200秤;盐7石;月给纸,并供给马料等。不满三千户县县令月俸料钱10千,无衣物,禄粟月给三石,职田四顷
  b.元丰新禄制为中心的第二时期。宋代禄制,发展到神宗元丰三年九月十六日,详定官制所上以阶易官《寄禄新格》,史称《元丰寄禄格》,改依本官定禄为依寄禄官定禄(武臣至政和改名),同时新创职事官职钱(在京),与外任官职田并存。这样,就形成了以寄禄官请给为本俸(基本俸料)、职钱为辅的双轨俸给制;职事官职钱分“行”、“守”、“试”三等,以寄禄官官品高下为准,凡寄禄官比职事官高一品以上,为“行”;同品,不带“行、守、试”,职钱与“行”同等;低一品者为“守”;低二品以下为“试”。如苏辙“朝奉郎、试户部侍郎”,朝奉郎为正七品,户部侍郎为从三品,寄禄官低于职事官二品以下,故职事官户部侍郎之前加“试”,支“试户部侍郎”职钱45千(按:行户部侍郎55千、守户部侍郎50千);同时,苏辙又支寄禄官朝奉郎请受:月料钱30千,衣赐春、冬绢各13匹,春罗1匹,冬绵30两。《元丰寄禄格》所定禄阶自开府仪同三司(使相)至承务郎为24阶。元祐三年,正任官分大郡、次郡,初除次郡,减俸四分之一;节度使减俸5万(50贯)。元祐四年(1089)罢寄职钱分“行、守、试”三等,一律以“守”等支取。对俸禄略行缩减。然过了六年,至绍圣二年(1095)六月,朝论以为元祐“俸禄减损不多,有亏朝廷优异〔士大夫〕之礼”,又恢复元丰新禄制。徽宗朝遵元丰禄制,但新创贴职钱,即内外官凡带直阁以上至学士职名者,一律另给贴职钱(旧有添支,为数不多),大幅度地提高有学术地位文臣的俸禄,以缩小学士与节度使等武臣正任官高俸禄的差距,贴职钱自观文殿大学士100贯至直龙图阁10贯,分9等;另给在京供职米麦,自大学士至待制50石至25石共四等。大观二年(1108)五月十三日施行,至宣和三年(1121)六月十一日罢,仍复元丰给添支钱(自30贯至10贯三等、米面8石、5石两等)。徽宗崇宁间,权臣蔡京当政,于寄禄官、职钱之外,又增供给、食料等钱,“视元丰制禄之法增倍矣”。 政和间,武选官、选人阶改名为寄禄官。
  c.南宋俸禄之制为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禄制,以寄禄官为本俸、辅以职事官寄职钱的元丰禄制不变,参用《嘉祐禄令》、政和之武选官、选人改名,“少所增损”。唯建炎初曾权减三分之一,孝宗隆兴、宁宗开禧用兵,百官“自陈损半”,皆因用兵权宜之计。绍兴九年正月,颁布施行重加修订的《绍兴重修禄秩敕令格》。南宋于寄禄本俸、职事官寄职钱外,内外官有添支料钱、职事官有职食、厨食钱,书局纂修者有折食钱,在京厘务官有添支钱、添支米,选人、使臣无职田者有茶汤钱等,名目颇多
  宋初,“天下吏人素无常禄,以受赇为生,往往致富。熙宁三年,始制天下吏禄”。神宗熙宁三年(1070)八月二十七日,立定《仓法》,设重法以杜绝吏人请托受贿之弊,自政府百司以至诸州胥吏,“皆赋以禄”(11)。元丰八年八月,定吏人兼局,除照付本职请给之外,兼局虽多,止许给一处兼职添给钱。 南宋州县吏无禄(12)
  ② 宋代俸禄的分类最基本,可划分为请受、添给两大类。请受,又称请给、本俸,包括料钱、衣粮。北宋前期,由本官决定;元丰改制以后,由寄禄官决定。添给,其名色不一,有添支(增给)、职钱、贴职钱、折食钱、茶汤钱、雪寒钱、元随傔人衣粮与餐钱、厨食钱、薪、菜、盐、炭、纸、马料、驿券,茶酒、厨料、公使钱,等等,按地位高下、职务之不同,随时而定、随分而给,总称“添给”,即本俸之外补贴。添给中,重头有公用钱、职田、给券(驿券、仓券、馆券,途中补贴吃、住),元丰新制后之职钱、贴职钱等。公用钱等差悬殊,节度使兼使相月给公用钱高达2万贯;正任官自节度使至刺史,1万贯至500贯不等。亦有不给者。文武升朝官知州、各路监司、帅司及边地要塞带兵官,也是给公用钱,可供长吏或统兵长官自行支配,如用于犒设往来官员酒食之费。或“随月给受,如禄奉焉”,或岁给。 京师刑法及烦剧官司也给公用钱,供本司官吏“充公用钱”。南宋建炎二年三月七日,定诸路帅臣供给每月不得过250贯,提举茶盐公事、知州、通判不得过150贯。如违制搞非法贸易,以“坐赃论”。职田,主要授给外任之地方官。如庆历中,限定职田数,自都督州知州20顷至不满五千户县令2顷,各有等差。元丰改制后职事官有职钱,或称“寄职钱”,此为准本俸,属职事官大宗收入,分行、守、试三等。如翰林学士,除月支寄禄官请受(料钱、衣粮)外,职钱50贯,杂项添支尚有每日支酒5升。宰相、枢密使添支更多,有随身衣粮钱、马料钱,薪、炭、盐、纸等日常生活用品,十分优厚。至于撰修《册府元龟》每月补添30贯,大理寺卿添支食钱15贯、大理寺监门官给茶汤钱7贯等等,随时而给,不胜枚举
  ③ 俸料支付的方式宋代俸禄,无论请受或添支,均以货币(现钱,即铜、铁钱)为主。请受(本俸)中有衣赐系给绢、绫、罗、丝绵,禄粟给米、麦,按春、冬季发给。职田,北宋时多收租,南宋时,多折合成钱或米斛,由逐路于月俸外拨给。月支料钱,因铜钱紧缺,往往按一定比例折支实物,或以三分之二支现钱、三分之一折色它物,或以三分之二折支实物,三分之一支现钱。因此全支现钱,被看作是优待。如景德三年五月,诏国子监学官料钱全支现钱,作为朝廷重视办学的一个姿态
  月俸的支付手续,通常由粮料院依法式批给文武百官请给券历(月俸簿),写明某官员合得料钱、职钱或贴职钱、厨食钱、折食钱、酒、茶汤钱等名色与数目,然后交由诸司专勾司(南宋称审计司)依禄令法式审核项目、数目,如有不当,即行纠正。经审计司勘验之券历须关会太府寺后交给官员,官员即持此券历于规定请领时间(一般在月初)赴指定仓库领取。如遇郊祀大礼赏赐,则先发券历、支领,后审验。至于州县,由所在州府粮料院批勘,而判勾(审计)则委州、府通判施行,通判审验粮料院批历无违法妄支官物及其它出入差错之后,方许官吏凭请券历支取月俸
  分司官、致仕官、贬降官团练副使,并支半俸。祠禄官依资序降二等支。南宋时又有“借减”、“真俸”等不同支付方式。所谓“借减”,即非全支,如正任官,在孝宗朝,非特旨,“多是借减”,按禄格,节度使月钱400贯,却只支200贯;米150石,只支20石。若“特给全俸(全支)”,只是于借减中不复减少。除非“特与全支本色真俸”,“特与全支本色”,方能如格支付
  官吏请长假,至一百天,则停俸。任满即“住给俸料”。 俸禄许“借支”(预支),发放时扣除
  ④ 宋代俸禄制度的特点宋代禄制,较为完备周密,并具有如下明显的特点:其一,改唐朝由官品决定俸禄为寄禄官(北宋前期为本官)决定俸禄。唐朝贞观俸令、开元禄令,均依品定禄米、俸料,如一品官禄米700石,俸料8千、食料1800文、杂用1200文、防阁15千,通计共26千。此即唐人所谓“国家依品制俸,一品月俸三十千,职田禄米大约不过千石”之由来(11)。宋代官“不计资品,任官者但常食其俸而已”、“官以寓禄秩、叙位著”(12),北宋仁宗《嘉祐禄令》41等,即依本官制定禄等。及元丰改制,寄禄官决定请给(料钱、衣赐)、职事官决定职钱,官品只起衡量两者高下等差作用。
  其二,宋代皇帝所定优待士大夫的国策,体现在禄制上,就是采取“益俸”政策,俸禄给赐优厚。自宋太祖降省官益俸之诏,定添支之制,太宗增食俸之给,咸平定职田之制,嘉祐定禄令之格,都是围绕着“夫厚禄食者,盖欲耸其廉节”,即禄丰以养廉,以减少唐末五代以来官吏刻剥百姓而加剧社会矛盾这个宗旨。统治者在《幕职官置俸户诏》中,直言不讳地说:“吏不廉,则政治削;禄不充,则饥寒迫;所以渔夺小利,蠢耗下民,由兹而作矣。”《嘉祐禄令》所定本官请给之外,又有差遣增给,其俸禄收入明显比前代优厚。至于元丰改制后的新禄制,又“视嘉祐禄制为优。至崇宁间,蔡京秉政,贪鄙者在位,于寄禄官俸钱、职事官职钱之外,复增供给食料。既请仆射之俸,又请司空之俸,其余侍从钱米皆支本色,执政皆然。其视元丰制禄又增矣”。南渡以后,用兵之际,或减俸禄之数,但皆属权宜,为时甚短。南宋史家说:“中兴百年,虽非复升平之旧入,然国朝之待臣甚厚、养吏甚优,此士大夫一命以上,皆乐于为用,盖有以养其身而固其心也”。或谓南宋宁宗朝时,俸禄已“七八倍于”北宋。虽然,其间不能不扣除物价上涨的因素。但从总体分析,两宋俸禄呈现出益俸、优厚的总趋势,是无可置疑的。清朝史家赵翼在纵览历朝禄制之后,特别指出宋制禄之厚:“其待士大夫可谓厚矣!唯其给赐优裕,故入仕者不复以身家为虑,各自勉其治行。观于真、仁、英诸朝,名臣辈出,吏治循良。及有事之秋,犹多慷慨报国,绍兴之支撑半壁,德祐之毕命疆场,历代以来捐躯捐国者,唯宋末独多。”

  其三,俸禄高低差距悬殊。以《嘉祐禄令》41等为例,最高等节度使,料钱400千,最低等内侍郢、唐、复州内品0.3千,其余且不计,仅料钱则已相差133倍!官与吏差别更为悬殊。地方长吏除本俸、职钱等之外,尚有公用钱。而吏人“壉给不均”,州县吏“无常俸”,还得筹备过境官员迎来送往、食宿赏游之开支,备办县令、县官日用灯烛、薪柴之具,及生日送礼。备受痛楚。只有“蚕食百姓而已”。因此,宋代稍有资产之人,宁为百姓、不肯为吏。这也反映了封建社会贵以凌贱的森严等级制。
  其四,特殊优宠宗室。宋代对宗室干政严以防范,然在物质待遇上,却十分优宠,大大超过文、武百官的俸禄数。如真宗大中祥符四年,皇侄以下要求出任地方官,真宗不许,宁可增俸,从初授阶官俸30千增至50千,再增至70千。相比之下,文臣初入仕为初等幕职官,料钱止7千,高下差10倍。宗室虽不掌事,然襁褓中或幼冲之年,即授予环卫官、遥郡、正任官之类,凡皇子出阁(18岁)即封王。环卫、正任官之俸禄均已高。而皇子又另有特殊规定,如环卫上将军,料钱60贯,皇子充诸卫上将军即为200千。俸禄之外,宗室之公使钱,更是耗以巨资。如亲王岁给公使钱,高达5万贯,少亦给5千贯、6千贯。郡王初阶,公使钱2千贯。此外还有添支钱,多者3千贯。宗室俸禄开支,占据了京师文官、武官、宗室三位中之第二位。以熙宁元年统计,京师百官月俸4万余贯、宗室7万余贯、诸军11万贯(以上均不含公使钱)。可见宗室俸禄之优宠,何止数倍于文武百官? (见附表27)
  (三)磨勘考课制度
  宋代文武官员通过各种途径入仕之后,其在仕途中之进退升降、荣衰沉浮,主要取决于有司的差注除授、磨勘考课管理制度。
  立国之初,沿五代旧制,三年一郊肆赦,文武官例得迁转官秩,任内未满二载者,散官加五阶,或得勋、爵、食邑,无数年磨勘之法
  太宗淳化三年,始置磨勘京朝官院、磨勘幕职州县官院,“自是考绩之司,各有条制矣”。次年,言者以“磨勘之名,非典训”,磨勘京朝官院改为审官院,磨勘幕职州县官院改为考课院(后并归流内铨)。凡中外之任,均发给印纸、历子,用以登记考任内政绩、过失与举主姓名,不得遗漏,候任满赴所隶铨曹(或审官院、流内铨之类)磨勘,定其考等而升、黜
  至真宗咸平四年(1011)四月,“罢郊恩迁官,行磨勘京朝官法”。具有宋代特色的官员“考绩法”——磨勘法确立。磨勘法,系选人磨勘改官、文武官磨勘迁秩的制度,主要决定官员的寄禄官等级(直接与俸禄、位遇挂钩)。磨勘法,既承继了唐、五代稽核官员任内功过的传统考课形式,又有侧重于按规定年限审查资历为主的新型考课方式。所谓“率以法计其历任岁月、功过而序迁之”。事实上,磨勘中最起作用的已不是治绩,而是资历,范仲淹一针见血地指出:“今文资三年一迁,武职五年一迁,谓之磨勘。”

  磨勘,意味着有升迁的机会。因此,何种官应磨勘之格、历多少年磨勘一次,均有条令规定。如内侍官、技术官、未改官前之选人、吏胥均无磨勘法。仁宗嘉祐六年(1061)十月,始定内侍官入仕三十年后理磨勘的定格。神宗熙宁八年(1075)六月始诏“翰林医官使、副使,有五年一磨勘”。此外,高级官阶无磨勘法,如横行官、正任官;而文臣京官磨勘至前行郎中、待制以上磨勘至左、右谏议大夫止;元丰新制文臣通议大夫以上无磨勘法,均须听旨除授,等等
  磨勘应格之文武官,并有年限规定。真宗咸平五年立磨勘法,文臣京朝官任及五年、武臣七年无赃私罪听磨勘。景德四年(1007)后,定京朝官三年、武臣五年一磨勘。治平三年(1066)九月,文臣京朝官改四岁一磨勘。武臣皇城使以上七年理磨勘。使臣五年一磨勘未变。并立定止法:京官四年磨勘、迁至前行郎中阶止,待制以上侍从官六年,迁至谏议大夫阶止。选人磨勘年限,于大中祥符三年正月立定“须三任六考”。南宋绍兴四年,统一用新改定的文武选官名作了规定:文臣京官承务郎以上四年磨勘,转至奉直、朝议、中散大夫止,朝议、奉直大夫及特恩人以八十员为额;中奉大夫(绍兴八年添入中大夫)者七年,通议大夫止。武臣大使臣修武郎(朝官)至武德大夫五年,武功大夫七年,转遥郡刺史以后十年,至遥郡防御使止。纳粟官磨勘至从义郎(其上之阶为修武郎)止,吏人出官磨勘至训武郎(其下之阶为修武郎),三省人吏转至朝请大夫止,内侍官至武功郎止,医官至和安大夫止,太史局官至春官大夫止,横行官非战功不得除授
  主持磨勘的机构不一,文臣京朝官的磨勘由审官院(熙宁时改为审官东院),幕职州县官磨勘改官由流内铨,武臣小使臣归三班院,大使臣以上归枢密院(熙宁后归审官西院)。元丰五年行新官制,审官东院改为吏部尚书左选、流内铨改吏部侍郎左选、审官西院改为吏部尚书右选,三班院改为侍郎右选。磨勘法,“率以法计其岁月、功过”(11)。磨勘“岁月、功过”,主要通过磨勘应格官员的解由、批书印纸、家状、未经磨勘所授告敕宣札等文书有无漏落、是否合法式,经勘验,“有文字未到未圆之人,行下取索”(12)。磨勘以上文书,重点在审核磨勘资格(考任数、系何官阶等)、批书印纸所反映的治绩、举主(主要是选人改官举主)数与条件能否收使,如上述事节已圆,即许放行,以待引见皇帝临轩黜陟。仁宗嘉祐之后,京朝官磨勘迁转概不引见,选人磨勘改官仍需引见。神宗元丰时,五日一引,每甲(批)三人,每年经引见改官不过140人。皇帝一一接见来自下层待改官的选人,重视士人平进之路的公平竞争,抑制达官贵人子弟的攀援请托、升擢孤寒清俊之士,是值得称道的。
  宋代磨勘考课制度,重资历而不重门阀、重岁月而不重才能,以勘验官员簿籍档案与举主保明作为主要考核手段,在防范任人唯亲、门阀政治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是,以资格压抑人才,勘簿吏胥“得以司升沉之权”,也留下了无法克服的弊病
  至于不入磨勘之列的高官,皆须听旨除授,或因功赏,或拜宰执大臣,亦有成例。如改官制之前,拜宰相、枢密使,不经磨勘,其寄禄官即迁为六部侍郎(在左、右谏大夫之上),同知枢密院、知枢密院、参知政事必迁左、右谏议大夫,三司使必迁给事中(在谏议大夫之上),权御史中丞迁左、右谏大夫。元丰改制后,拜相则除太中大夫(旧左、右谏议大夫)、执政官则除寄禄官中大夫(旧秘书监)。政和后,拜相时寄禄官有径迁特进者
  (四)注授差遣制度
  任官,除授官职,本是一回事。可是到了宋代,官为寄禄官,职为职名,注授差遣方有职守。秦汉以来的“任官”之本义——除授职事官,已不复存在,遂出现了“注授差遣”这一新的术语。直至神宗元丰五年行新官制,官与职事吻合,有职事之官称“职事官”,但差遣之名沿用不废,除授职事官或称“注官”、“注差遣”、“差注”、“选注”
  差注方式主要有三:一、皇帝直接降旨,如“台官必由中旨”;二、堂除(包括宣授),即径由中书门下(元丰改制后三省)除授者,及枢密院专差员阙(职事官自左、右金吾街仗司以上)宣授者;三、铨选,即北宋前期之铨曹四选(审官东院、审官西院、流内铨、三班院),元丰改制后之吏部四选(尚书左、右选,侍郎左、右选)。堂除以待“不次之举”,铨选以待“平进之士”。至于立皇太子、皇后,除拜宰相官、任命御史台官等,必出自皇帝亲擢,旨在大权独揽,不言而喻。此外还有帅府辟署的辟差(版授、借补),依朝旨、条制规定的高级官员荐举,边远转运司的定差等。
  凡堂除、铨选,皆有定员,称“员阙”或“官额”,即编制。属堂除的编制,为堂除阙、堂阙;属铨司铨选注授者为“选阙”,元丰改制后多称“部阙”。辟差有“辟阙”、荐举有“荐举阙”、定差有“定差阙”,此三阙通称“注阙”。嘉泰三年八月尚书都省批下吏部文书称:“其转运司定差,自不当用部阙、堂阙、辟阙外。所有在外指射人,即不许令陈乞定差阙。”

  差注程序首先,须取得“应选官”资格。凡科举及第者,经关试合格后,不论年纪,即可注官。非登科及特旨除授,年龄二十五岁方始注官,且荫补人须经铨试(武臣称拍试)合格,否则,“永不预选”。纳粟官,摄官六考、有幕职官或县令保举者,听选注。以上属初注官。已注官之文武臣,“堂除官皆二年而代,谓之成资;文臣、选人、武臣吏部差者,皆三年而代,谓之年满”。即成资二年、满任三年须代还赴阙应注。其次,凡任满应选注官,即赴阙参选或参堂(定差由转运司、辟差由帅府不在此列)。参选、或参部,以待平进之士,员阙最众。凡参选人,由铨曹铨量应注人之考任、历任、举主、有无赃私罪、有无疾病等,合格者,分赴四选集注。集注,一年举行四次,每次放在逐季的孟月。是月十五日之前,应注官必须抵达京师。十天之内集注完毕。集注前,公布阙榜(内外窠阙),供四选参部人依据自己的资序拟报注阙。集注时,集注官坐于庭,面对排列在庭下的应选官,由侍郎或郎中唱名问愿注处,根据应注官的回答,诸注官亲批“就”与“不就”。批“就”者,即判成。判成后二日之内(如一次判成三十人,延长一天;假日不计在内),即拟定注阙,交长官审量注所拟阙,郎官销注阙榜,同时公布拟榜——应注人已注授之阙,作为集注的结果揭晓。尚剩下未拟注之窠阙,重新公布,称“非次阙”,于初出拟榜日之后五天内,由唱名时未就注者继续选择。集注十天结束。集注期间未判成注阙者,仍为“待次”,节录历任,排定先后名次、登记在册,候下次集注注阙。选人依名次等候磨勘引见改官亦称“待次”。已判成注阙即可除授赴任者,称“填见阙”或“替某官”。经集注已拟注阙,因现任官未满任离阙,仍须待以时日者,为“待阙”。宋代官冗,员多阙少,“吏部一官阙,率常五、七人守之”。 “士大夫守一阙,有至七、八年者”
  除授次序 注拟差遣(职事官),得依资叙,所谓“依合入资叙注拟”。资序包括实历职事(差遣)、考任、出身、品阶等诸项,而以实历职任为核心,构成一种备注拟差遣的资格。如选人改官后,经两任关升通判,通判两任关升知州,知州两任即理提刑资序(不必实历提点刑狱公事,但等同于提刑资序)。若资序不及,隔二等而授,称“权发遣”;降一等而授称“权知”。以除授知州为例,依资序,需历通判二任后关升知州,今止以一任通判差注知州,必带“权知”,属降一等资序而授;或以知县资序降二等而授知州,必带“权发遣知某州军州事”。资序相同,有举主者优先差注:“凡遇有阙,先差有举主者,如资任不及,即差权知;其次方差资序合入之人。”立有军功人,亦获优先差注:“《选格》中有以多举主、有军功者为上。”这是对“一以资格用之”的依资叙注拟差遣制度的补充,应该说,是有利于擢用有贡献、有才能的新进之士的。但这一条补充,无论如何冲不破笼罩着两宋三百余年讲资格、论辈分的用人制度。哲宗元祐初(1086),刚继位的哲宗赵煦才十一岁,由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高氏特别重视任官用人之法,元祐二年夏,询问大臣有关官职除授次序。宰相文彦博遂于八月四日奏上《自来除授职官次序》一本,概述了宋初以来形成的依资序除授差遣(内含特旨、有举荐而出常调差遣)的格局,于了解宋代差遣除授制度十分重要,特转引如下:
  吏部选人两任亲民,有举主,升通判。通判两任满,有举主,升主(知)州、军。自此以上叙升,今谓之“常调”。知州、军有绩效,或有举荐、名实相副者,特擢升转运使、副、判官或提点刑狱、省府推判官,今谓之“出常调”。
  转运使有路分轻重、远近之差:河北、陕西、河东三路为重路,岁满多任三司副使或任江淮都大发运使;发运使任满,亦充三司副使;成都路〔转运使〕次三路,任满亦有充三司副使或江淮发运使;京东、西、淮南又其次,江南东、西、荆湖南、北、两浙路又次之,二广、福建、梓、利、夔路为远小,以上三等路分转运使、副任满或就移近上次等路分,或归任省府判官(按:即三司判官),渐次擢充三路重任,以至三司副使。内提点刑狱则不拘路分轻重除授。转运使、副、省府判官,或逐急籍才,差知大藩镇者,其归亦多任三司副使或直除修撰、待制者。
  三司副使岁满即除待制;有本官是前行郎中、少卿,或除谏议大夫者;有资浅而除集贤殿修撰、充都发运使,后亦除待制。
  三院御史,旧制多是两任通判以上举充,岁满多差充省府判官或诸路转运副使;累迁至三路,岁满充三司副使;又岁满,除待制。御史,或言事称职、公论所推,即非次拔擢,系自特恩。
  正言、司谏自来迁擢无定制,或带馆职、文行著闻,或议论职(识)体、方正敢言,朝廷所知,临时不次擢用,本无常法。
  三馆职事本育才待用之地,例当在馆久任。其间资地、人品素高者,除修起居注(即今起居郎、舍人),遇知制诰有阙,即试补〔之〕(即今中书舍人)。
  以上并旧制甄别资品、履历,次第除注之法,与今来官制或小异而大同。更乞与三省参详进呈
  (五)致仕制度
  致仕制度,是关系官僚队伍不断更新、统治集团内部稳定的重要制度,构成了历代官吏管理制度的一个有机部分。致仕制度健全与完整程度,是检验一个国家行政管理成熟与否的一个标志。可以说,宋代的致仕制度较为健全与完整,是与宋代整个国家行政管理制度较为成熟、周密相适应的。
  宋代致仕分二类,一为陈乞致仕,即到“引年”(致仕之年),自动请求致仕;一为特令致仕,即已到致仕之年,恋栈不退,强令致仕。宋初,已遵行华夏“大夫七十而致事”的古礼。建隆三年(962)八月,大理寺卿剧可久“年过七十,无请老之意”,特诏转光禄卿致仕。太宗雍熙二年(985),武将王彦超请老,对人说:“吾闻朝廷之制七十致仕,吾今六十九矣,当自知止足之分。”可是,太祖、太宗二朝,正系用人之际,七十致仕尚未严格执行。因此,吴虔裕就敢于宣称:“我纵僵仆殿下,断不学王彦超七十便致仕。”一时传为笑话。 真宗咸平(1002)五月一日,立定文、武官年七十以上求退者许致仕。患疾病、负赃犯者,许随时求致仕。皇祐三年(1051)七月、十二月分别降诏,除待制以上侍从官外,其余文武官年七十而不自陈致仕,许弹劾,并规定“更不许考绩”,则不入磨勘与升迁之列。神宗即位后,严格执行七十致仕之制,及引年而不陈请致仕,“特令致仕”
  致仕官待遇 宋代皇帝待士大夫不薄,此在致仕官的待遇上也得到反映。首先,“文武官致仕者,皆转一官,或加恩子孙”。此转一官,为转寄禄官,与致仕后俸料密切相关。更可观的是,自熙宁三年十二月之后,凡带职名之高级文武官许带职名致仕(双份致仕俸禄)、转一官。已致仕官,或特旨,或大礼恩,犹有转官、赠官机会。凡致仕官皆给半俸,即依致仕时所转官阶给半俸,如带职名致仕,即“就全给”。元丰五年(1082)十一月规定,文臣承务郎(从九品)及武官小使臣(从九品)以上致仕官尝获战功迁官者,给全俸。此外,仁宗景祐三年(1036)六月十九日定,大两省、大卿监、东西閤门使以上近班致仕,按分司官例,每年寒食节,各赐羊二口、米一石、麦一石、酒二瓶。并令所在州县知州或知县“岁时存问”⑩,即每逢年节,表示慰问致仕官,按官品高下,享有荫补恩泽。如升朝官致仕,父曾仕而健在者,遇庆恩授致仕官;未曾仕者,文官之父授大理评事,武官之父授太子率府副率;再经恩累加官,但不给俸禄。仁宗朝定员外郎以上致仕官,荫补子一人试秘书省校书郎,太常、秘书、宗正丞以上荫补子一人为太庙斋郎(11)。元祐四年(1089)八月,对致仕官不愿转官者,许推恩荫子:文臣中大夫(正五品)至朝奉郎(正七品)及武臣诸司使(正七品)本宗有服亲一人;横行诸司副使(从七品),及有身自荫补人、及内殿承制、崇班(正八品)、閤门祗候(从八品)理亲民资序人,并承议郎(从七品)、奉议郎(正八品),许陈乞有服亲一人(12)。未致仕而病危,虽年未及七十,太中大夫以下,许陈乞守本官(即不转官)致仕,续奏身亡,则有荫补恩泽,太中大夫(从四品)以上高官,加遗表恩泽。侍从官(从四品以上)致仕、遗表恩泽荫补三人、六部尚书(从二品)致仕、遗表恩泽荫补四人。
  特令致仕官待遇稍异。凡年至七十而不自陈致仕者,不系磨勘、不许考绩转官。并令御史台、转运司“勘会岁数以闻,特与致仕。”南宋隆兴元年七月二十一日诏,特令致仕者,“更不奏子”,即不得荫补恩泽
  朝廷对引年自陈致仕,则予以嘉奖。特别是待制以上侍从官,“待制以上能自引年,则优加恩礼”。庶官鲍彪年及七十、精力不衰仍依条陈乞致仕,朝廷以其“清节可嘉”,特加旌赏,额外“与转一官,仍赐章服”。中奉大夫、试吏部尚书张焘(1091—1165年),秦桧擅权时受压制,“卧家凡十有三年”,秦桧死后起知建康府。朝廷正欲大用,焘以已年及七十、体弱多病坚请致仕。绍兴三十年(1160),由端明殿学士迁资政殿学士致仕,带职致仕同时又命转一官,“与支真俸”,恩礼有加,嘉其不恋仕禄、操守高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龚延明:两宋俸禄制度通论(上)丨202103-28(总第1595期)
宋代官员俸禄
中国历代官员在职及退休后待遇
看古代官员如何发工资
古代官员不但数量多,还遍布全国,朝廷是如何给他们发工资的?
古代五斗米的官俸到底是多还是少 【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