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立红:十年奔走为太湖
本版撰稿:何莫2007年6月18日
今年的太湖蓝藻大爆发,终于给边上的无锡带来一时难以忘却的伤痛。人们纷纷出言:太湖污染如此严重,不治不行。不过,不知道此时他们是否想起这个名字:吴立红。  曾有报纸用《环保农民吴立红:不愿做温水中的青蛙》为标题介绍这个为太湖治污奔走十多年的汉子。如今,太湖的这池污水终于“煮沸”,当年就已经不断呼喊的吴立红的努力,更显珍贵。
搞环保,就要有点精神病
环保作家哲夫至今还记得和这位被说成是有精神病的吴立红的见面经过。  那是2005年5月,全国人大组织的“2005中华环保世纪行”。5月13日,全国人大环保执法小组到达南京,吴立红闻讯就赶往随行的采访团下榻处——南京江苏议事园。而与此同时,一个消息早已在宾馆传开:所谓“太湖卫士”吴立红,实际上是个精神病患者。后来,哲夫从宾馆出来,先避开吴立红,向跟吴立红接触过的记者询问其情况。记者对哲夫说:“你何不跟他聊聊,然后自己作出判断?”于是,哲夫接待了吴立红,一番交谈之后,哲夫终于认清了吴立红的努力,他甚至开玩笑地说:“哪个搞环保的没有一点精神病?”按照活动安排,采访团14日在常州市区进行活动,15日再到宜兴。但吴立红请求哲夫和中央电视台记者詹一苇一起,提前在5月14日就“突袭“常州与宜兴交界处的漕桥河。詹一苇看到的景象是:“河水乌黑发亮。那天下了雨,空气应该比较清新,但河水的气味却令人不敢在河边驻足!只从感官上判断,应该属于劣五类水。”詹一苇拍下了这组画面。然而,5月15日下午,执法小组和大批记者再到漕桥河时,看到的却是另一幅景象:水还算清澈,没有刺鼻臭味,能达到三类水的标准。  “这就是政府推出的‘治污典型’。一年迎接检查团十几次,每次检查前十几个小时就变清了。”吴立红说,“他们抽干了河里的水,并暂时停止了排污。”5月17日,詹一苇借口采访其他“正面内容”,离开宾馆,在下午5时赶到了漕桥河,惊人一幕再度被记录在摄像机里,还包括不时飘来的水鸟和鱼类的尸体,“令人作呕”。
央视拍下的“变色河”引起各方面的关注。6月6日,江苏省环保厅召开会议,厅长史振华以及常州、无锡、武进、宜兴四个环保局一把手出席会议,商讨如何协调漕桥河的污染治理;7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特别提到吴立红发现的“漕桥河现象”……
为了太湖,不当经理又如何
其实,这早已不是吴立红第一次因为环保的事情而出名。他在呼吁太湖治污上早已奔波了十多年——因为,太湖是生养自己的母亲湖。吴立红家住宜兴市周铁镇,位于太湖的西北角。区域内穿过几条河流流进太湖。吴立红无论如何也忘不了小时候清澈的湖水,成群的鱼虾。有时候脚伸在湖水里,也会引来小鱼小虾。  可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越来越多工厂的出现,湖水却越来越混,味道越来越大。当时,已经是一家企业的销售经理的吴立红,开始不断写材料向政府有关部门,揭发当地的污染企业,从此走上了环保路。有熟悉吴立红的人这样说:“如果他安安稳稳地干活赚钱,凭借他的聪明,现在有个千万家产不成问题,可现在呢?他却重新变成了个种田的农民。”按照吴立红的回忆,他真正参加环保执法在1996年。当时,吴立红带领环保执法人员去查宜兴的一家化工厂。快到化工厂门口时,吴立红先下了车,躲在距离排污口附近窥看,眼见混浊的污水注入河里。然而,执法人员的“执法”结果却是工厂没有问题。吴立红拿出自己拍的照片找环保官员理论,却被认定“谎报军情”。此事最后不了了之。后来吴立红把这种现象称作“猫鼠勾结”,而且,他知道要解决问题,找当地的环保部门用处不大,要找省、乃至国家的环保局。
送材料,村民护卫上火车
1998年10月,国家有关部门发起治理太湖的“零点行动”。而“行动”过后不到两三个月,当初被查处的化工厂又有多家顶风开工,废水排进河道,当地上千亩稻谷被毒死。吴立红和当地农民一起收集了数百家化工厂非法排污的证据,决定上北京找环保总局反映情况。临行前,农民们得到消息,有人雇了打手等候在周铁到常州火车站的途中。吴立红选择在一个深夜出发,而农民们一起护送他上火车,不少人手里还拿起为了应付突发事件的“家伙”。最后,农民把吴立红从周铁一直护送到了常州火车站。就在镇外,吴立红发现,道路旁的稻田里,已有人埋伏,可能慑于农民手中的家伙,才按兵不动。在那一刻,吴立红有一种紧张而骄傲的英雄般的感觉。北上北京收到了成效,当地多家化工企业被曝光查处,引起了中央有关领导的重视。数月后,吴立红得到政协办公厅通知,一位副总理将到周铁镇调研环保问题。而吴立红发现,在副总理到来前20天,周铁的化工厂便集体停工,河道被排进清水冲洗,并有专人将河水用石灰澄清。副总理要视察的工厂被摆满了鲜花。吴立红在副总理视察后立即写信反映了这些“紧急措施”。“他们劝我说这不叫欺骗,而叫策略”。“就像学校里校长来检查,学生要把玻璃窗擦干净一样。”吴立红说。一封信引来了副总理视察,吴立红从此在宜兴一带出了名,尤其是化工厂老板们,人人都知道他的大名。2001年下半年的一天,吴立红听说镇上的化工厂老板们都在城里开会,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老板们是聚在一起专门讨论如何对付吴立红配合环保部门调查取证。1998年时,吴立红还在当一家企业的销售副经理,当时周铁镇的一位家里开厂的领导甚至允诺送给吴立红一份600万元的机械合同,条件是“不要再告状”;而周铁一家大型化工厂的厂长也答应送他一笔2000万元的外贸业务,还有的老板愿意送他一套商品房。吴立红全部拒绝了。“我只要河里的水变清,”吴立红说,“哪怕我打工一天只挣20块钱,心里也踏实。”
再次举报,公务员生涯终夭折
鉴于吴立红举报有功,2002年7月,由江苏省环保厅丁兴奎处长等人出面,解决吴立红的工作问题。吴立红当时既没有超过35岁,符合公务员的招聘条件,又有丰富的查污经验,丁兴奎决定安排吴立红进入当地环保部门。可丁兴奎和无锡、宜兴、周铁三级环保部门的领导商议此事,得到的答案却是:人员已满。其实,某些官员私下里早已表示,宁可养着他,也不能让他去管环保。最后,吴立红被安排到周铁镇文化站工作,虽然一个月能拿1500多元的工资,但除了喝茶看报纸便无事可做。其后不久,宜兴当地一个化工项目违法上马新项目,不但造成大量污染,还发生了6死11伤的爆炸惨剧。吴立红再也按捺不住,又跑到北京去反映情况。事后,在当年的4月1日晚,吴立红接到周铁镇相关领导打来电话,要求吴立红于4月2日、3日正常上班。实际上,这两天正是周六周日,行政机构不上班。吴立红一大早跑到镇政府大楼,发现并没有人上班,便怏怏地回了家。可到了4月4日,周铁镇却迅速作出决定,开除吴立红。在下发到吴立红手中的加盖了镇政府公章的开除文书上,清楚地写着:由于吴立红同志长期“矿工”(注:原文如此,意味旷工),给予开除处分。因为再次举报造成污染的化工企业,吴立红的公务员生涯迅速结束。但他,却从没有一点怨言。10多年来,他先后举报2000多家非法排污企业、参与查处过200多家排污企业,这些努力,终于让吴立红当选“中国民间环保杰出人物”。
这位杰出人物如今一边在老家种着水稻,一边继续自己的环保事业。他曾经请中科院南京土壤所赵启国院士来检测过,家乡周边的稻米由于长期浇灌毒水,已经含有多种致癌物质。“我要自己不吃毒米很容易,但我就是希望大家都不吃毒米。”看来,这就是吴立红奔波了这么多年的最朴素的愿望。
第C0008版:人物2007年6月18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首藏作品](5048)复原绿水青山 换来金山银山
敬致铁,吴二老
太湖扶阳秘传再次来袭——19元学扶阳
最幽明月湾
防汛进行时,宜兴部分景区临时闭园!
徐悲鸿与吴冠中:宜兴屺亭与和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