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耽罗国(济州自治道)历史

耽罗国(济州自治道)历史


   耽罗是朝鲜半岛南部海域之济州岛的古称,下文将讲述它是如何从朝鲜半岛的一个海外属国到今天韩国的一个自治道的发展历程;同时着重阐明因其具有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在元明两代中韩关系上扮演过重要角色。

         耽罗岛位于东海,在全罗南道西南100公里。面积1825平方公里,包括26个小岛。岛形椭圆,由火山物质构成。


  耽罗、州胡与星主

  位于今韩国全罗道南部海域的济州岛,观察地图就一目了然,它隔济州海峡与朝鲜半岛相望,距朝鲜半岛最南端约85公里,东面与日本的对马岛及长崎县隔海相对,西面与中国的上海隔海相离,是今天韩国济州特别自治道的所在地。
  济州岛古代称为州胡、东瀛州、耽罗。此岛幅员四百余里,是韩国最大的岛屿,北枕巨海,南对祟岳。山川秀美,号称形胜,且盛产柑橘和马匹,所谓家家桔柚,处处骅骡。由于其地理位置较为偏僻,自古就具有淳朴的民风。《新唐书·流鬼传》卷220记其古代民俗:俗朴陋,衣大豕皮;夏居革屋,冬窟室。地生五谷,耕不知用牛,用铁齿耙土。历史上岛上就生活着原始的土著。在韩国史书上叫做济州夷;涉罗、耽牟罗和耽罗,中国史书上则先后称它们是岛夷、东屠、海上东夷和州胡。关于耽罗岛最早的居民,朝鲜人郑以至在其所作的《星主高氏家传》中有所记载。古代的济州岛因何称为耽罗,其统治者因何称为星主,《星主高氏家传》中亦记载了一段传奇故事。当耽罗政权传至高乙那的第十五世孙高厚时,朝鲜半岛处于新罗法兴王统治之下。据载高厚与其弟高清将朝见新罗,有客星出现,观台报云:异邦神人来朝之征也。既而高厚兄弟渡海,初泊耽津,遂至新罗。王喜待之。因其来有客星先出现的缘故,赐高厚爵为星主;又因为他们来新罗时的出发点是耽津,所以赐其国号为耽罗
  星主、王子、徒内是耽罗国统治阶级的称号。史书记载:新罗全盛期高乙部的第15代孙兄弟三人渡海来朝,新罗王嘉许之,封长子为星主、次子为王子、三子为徒内。星主、王子皆为耽罗土语,即国王、将军的意思。高丽延续新罗前例,仍称耽罗国王为星主。《高丽史·太祖世家》记载:太祖21年(938年)耽罗国太子前来谒见,高丽王赐予星主、王子爵位。同时,为了怀柔星主,封之为云摩大将军等武官职。星主的地位是独立的,所以其子也称为太子、世子。高丽肃宗10年(1105)将耽罗改制为郡县,但星主为王子的称号仍然保存,且世袭其地位。直到朝鲜太宗2年(1402),中央政府为强化对济州的行政权力,而将星主改为左部知管,王子改为右部知管。此后,不再享有以往的权力。
  关于州胡的记载最早见于陈寿的《三国志》以及《魏书?东夷传》。陈寿在《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中对州胡作了如下的记载:州胡在马韩之西海中大岛上,其居民身材较短小,髡头(剃发),如鲜卑族,喜欢养牛与猪,其衣服有上无下,类似裸体,坐船来往中韩进行贸易。《后汉书》则记载为州胡国。三国志记载州胡在马韩之西海中大岛上,……乘船往来,市买韩中,并提及住民的生活、语言、风俗等;同样的文字也出现在《东夷传》中。州胡是哪里呢?最早提出州胡即济州岛的是日本学者白鸟库吉。他认为州胡是北方系的鲜卑族或乌丸族从海上移居到济州岛。其根据是州胡人的头发样式、穿着兽皮衣、饲养家畜等与鲜卑、乌丸族相似。最近则有人认为随着马韩位置的不同,州胡也不同。朝鲜的史学家李之林认为:白鸟库吉的说法若要成立,必须在济州岛发现鲜卑文化遗址。至今还未曾发现。但李之林也认为:从州胡人饲养牛、猪来看,应该不是倭族等南方系民族,而是北方系民族。只是他认为马韩所在地不是韩半岛南方,而是延伸至鸭绿江,因此马韩西方海中大岛不是济州岛,而是山东半岛与渤海湾之间的庙岛群岛。中韩史学界多认为州胡族是属于古代东夷部族的一支后裔,夏商时期由山东半岛东迁至海上岛屿。州胡不同于朝鲜半岛和大陆上的任何民族,有自己独特而复杂的语言——州胡语。
  马韩曾经是朝鲜半岛南部的庞大势力,不但自身有五十四个加盟邦国,而且控制东方辰韩的十二个邦国。
  在朝鲜半岛西南角的马韩以西,唯一可以称得上大岛、足以独立于马韩之外的,惟有济州岛而已。济州岛到朝鲜半岛贸易频繁,乘船往来,市买韩中
  唐朝以前济州岛上建立的国家被称为州胡国,唐后则有耽罗国一称,关于耽罗国的纪录,最早见于《旧唐书?刘仁轨传》。此外,《后魏书》称涉罗,《北史》、《隋书?百济传》称聃牟罗国;《新唐书》称儋罗;其它还有耽浮罗托罗屯罗等称呼。韩致奫在《海东绎史》中解释说:东国方音(韩语)称,称罗罗皆为的谐音,耽罗就是岛国的意思。

  聃罗国的历史

  耽罗国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根据济州岛的开国神话传说,耽罗国的始祖是从汉拿山北麓的毛兴穴前来的三位神人:高乙那、梁(良)乙那、夫乙那。在远古时代高乙那部梁乙那部夫乙那部在汉拿山北侧,传说三神人的母兴穴(现在的三姓穴)地下破土而出,他们游猎为生,身穿皮衣,以肉为食;带领各自的部落,穿着兽皮衣服过着狩猎的生活,这三位神人从东海碧浪国(一说即倭国)得到了五谷的种子及小牛犊、小马驹,乘小木筏到了济州岛的东部海上,遇到了三位公主并举行了婚礼。三公主带着牛、马和五谷前来,三神人于是射箭决定住处,分别定居,拓展生活。其后,高乙那部的15代孙高厚、高清、高李三兄弟入朝新罗,以耽罗为国号,并获封星主、王子、徒内等官职。记载只说新罗盛时,并未纪录其具体年代。根据《新唐书》的记载,龙朔元年八月向唐朝朝贡的耽罗王叫儒李都罗,儒李或许来源于新罗的儒理王。星主高厚的这次朝见以后,耽罗的归属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作为中国的朝鲜半岛之属国时期和划归朝鲜半岛行政系统时期。其中后一时期又因元朝的征服而显得错综复杂。
  而耽罗国转而依附百济是文周王时代的事了(据韩致奫:《海东绎史》)。因此当时的耽罗国应该和新罗关系密切。公元397年,也就是百济阿华王六年,与新罗敌对的阿华王决定从新罗那里讨回补偿。其主要的攻击对象就是新罗的保护国——耽罗国。然而,阿华王进攻耽罗国引起了日本人的干涉。日本在390年以朝鲜半岛南部的任那地区为基地,成功地控制了新罗和耽罗。《日本书纪》应神八年条是这样记载的:百济记云:阿花王(阿华王)立,无礼于贵国(倭国)。故夺我枕弥多礼(耽罗国,一说珍岛、康津郡兵营面、海南郡县山面)及岘南、支侵、谷那东韩之地。百济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将枕弥多礼和东韩地区视作自己的领土。耽罗国在公元476年服属于百济,660年百济亡国之后,耽罗陷入混乱。《日本书纪》记载,曾有遣唐使偶然漂至耽罗国,当时举国上下因惧怕唐军攻来,故曾对日本朝贡。
  而耽罗作为独立的海外属国向中国进贡也见于唐朝,《资治通鉴》卷201麟德二年八月,刘仁轨以新罗、百济、耽罗、倭国使者浮海西还,会祠泰山。自星主高厚接受法兴王赐爵始,由于朝鲜半岛政局的分合变化,耽罗先后称藩于新罗、百济、统一新罗、高丽王朝。
  耽罗国世代由高乙那部统治。在三国时代先后臣服于新罗,百济,并和唐朝、高句丽、百济、新罗先后建立并维持了外交关系,如此的关系在高丽时代继续发展,耽罗国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
  朝鲜半岛三国统一后,耽罗转服属于新罗。当时耽罗国王号称星主,据说此称号为新罗文武王所赐。新罗灭亡后,938年耽罗服属于高丽。
  高丽统一三韩后,每代星主需到高丽朝见一次,所谓世一朝见。番国来朝对于封建王朝来说,亦是一件盛事。故每次朝见,高丽统治者均给以热情接待,饮食供帐,碚拟于王者。高丽太祖建立高丽王朝后,想延续新罗加封给耽罗的爵位,想使耽罗继续向高丽称臣,但被耽罗拒绝。于是高丽派大军前来讨伐,耽罗王高自坚最终屈服了,派太子末老于938年前去朝贡;但在其后的1105年,也就是高丽肃宗十年(宋崇宁四年),肃宗废除当时使用的国号耽罗,而设置耽罗郡直接统治,耽罗设郡。从此被正式纳人高丽疆域。耽罗国改称高丽地方行政区耽罗郡后,城主、王子的地位不变,成为耽罗(济州道)的实际统治者。1153年高丽将耽罗郡改为县,派崔陟卿为耽罗令,并设14个县村。1121年,将耽罗改称济州,并设府使与判官。元宗十一年,高丽暴发了以权臣林衍为首的叛乱,其主力三别抄失败后,退据耽罗岛。元宗12年(1217年)金通精从珍岛带领三别抄军队进入耽罗岛,在贵日村筑起缸坡头城,以此为据点与高丽蒙古联军作最后抗争,盘据近三年,在元与高丽的联合攻击下,终被平定。也在这年,即元宗十四年 (至元十年),元朝将其划归自己的统治之下。高丽王朝受到的攻击被迫降服,三別秒以耽罗岛做据点奋起抗蒙,后来耽罗岛再次被丽蒙联合军征讨,被蒙古占领了约100年。蒙古控制耽罗岛后,(十年正月),于其地立耽罗国招讨司,屯镇边军千七百人。1273年,后又改为达鲁花赤总管府、军民安抚司等,先后隶于中书省、辽阳行省、征东行省等机构。1274年,耽罗正式成为元朝的直辖地。据《高丽史·忠烈王世家》:忠烈王二十七年(大德五年)五月,(高丽)又请罢耽罗总管府。隶车国,置万户府。元朝同意了这一请求,1294年归还高丽部分管辖权。然而自元戚宗以后,耽罗时而还属高丽,时而亲隶于元。事实上始终处于元与高丽的共管之下。
  元朝建立后,因其对南宋和日本的野心,早已注意到耽罗重要的战略地位。世祖既臣服高丽,以耽罗为南宋、日本冲要,亦注意焉。当他发动对日本的远征时,耽罗便成了他重要的基地之一,为其办理军资器械,打造舰船。元朝欲征日本,救(?不解。编者注)前朝(高丽)备战船九百艘、军资器仗,一切干办。故令下耽罗,使造一百艘,储侍应付,亦无有阙。并且,当年征东的军队,即有一支是从耽罗赴敌的。而前往日本的使臣也把耽罗作为中转站,至元中,(刑聚)随日本行中书省官至耽罗山;寻抵倭国界,领军船守平户岛。然而,耽罗更重要的作用,却是作为元朝的牧场。耽罗岛属太平洋亚热带气候,每年一月的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其东部是大片适于放牧的草地。温暖湿润的气候,丰美的水草,使其成为亚洲最好的牧场之一。自古耽罗就是出产良马之地,所谓处处骅骝。生长于马背上的元朝统治者,自然也看中了这块宝地。忠烈王三年(至元十四年),元朝于此设立了牧马场,并设官管理耽罗。所牧养的马匹因由蒙古人自北方运来,称为胡马,而高丽本国所产称为乡马。两者相较,乡马虽亦能负重耐劳,但躯干矮小;相比之下胡马高大,但由于非其土产,故数量很少。耽罗不仅为元朝繁孽了大批的战马,亦需不时的上贡给元朝统治者。元贞二年(1296年),高丽世子,后来的忠宣王王璋到大都,曾分别向元成亲(王)、太后和晋王甘麻刺各献白马八十一匹,便是一例。有的蒙古贵族还直接向高丽索取马匹。直至元朝灭亡以后,耽罗岛仍然留下两三万匹马。
  有元一代,高丽成了元朝流囚的集散地,用来安置犯人的地方主要是西、南海岸的诸岛屿。元统治者生长草原,对海战不甚熟悉,在征服高丽过程中,海岛的易守难攻给了他们深刻的印象,故而将其视为天然的海上监狱。耽罗岛位于全罗道南海域中,更是波涛汹涌,凡往来者难之,成为重要的流放地之一。元朝首次流放犯人于高丽是在忠烈王年(至元十二年)夏四月,元流盗贼百余人于耽罗。此后,犯人被接连遣送而来。五月,元流罪人三十三于耽罗,八月,元流罪人四十于耽罗。除一般的罪人外,尚有皇族被流放于此,如忠肃王四年(延佑四年)春,仁宗之兄,魏王阿木哥流于耽罗。然而这种情况也引起了高丽的反抗,忠烈王四年,高丽数次上书中书省,称小邦诸岛虽多,皆与陆地不远,上司所遣罪人已难安置,况今耽罗地元放罪囚并使移置,非惟置之无地,朝夕恐生他变。其耽罗元放罪囚,乞令依前往坐,仍使官军监守。并于七月专门派将军朴义土元交涉。耽罗岛作为罪人流放地的地位,一百延续到元末。
  由于元朝在耽罗派驻军队、输入牧户以及流放犯人,使得耽罗的居民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耽罗在元丽关系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以至元朝将亡时,顺帝仍有派人到此营建宫殿,以作避乱之用的举动(据《高丽史·恭愍王世家》卷41恭愍王十六年二月)。元使高大悲来自济州,帝赐王彩帛、锦绢五百五十匹,宰枢亦有差。时帝欲避乱济州、仍输御府金帛,乃诏以济州复隶高丽。然营造尚未成功,元朝已经灭亡。


耽罗国历代君王

耽罗(857-938)付城坤

乙那王-付琨

建王-付善友

三继王-付善仁

日望王-付博燕

岛济王-付釜

彦卿王-付光沫

明王-付翼葛

幸天王-付礽

欢王-付达烨

湜王-付奥

煌王-付傲天

伟王-付将达

莹王-付乾世

厚王-付汶

斗命王-付泉宇

善主王-付赢南

知南王-付达嘉

圣邦王-付韩瑞嘉

文星王-付夸

翼王-付潮汐

之孝王-付源燕

淑王-付初林

贤方王-付升华

玑王-付至傲

聃王-付鼎

指云王-付城诞

致道王-付天赋

勖王-付崇吉

天元王-付天宇

好恭王-付孝仁

昭王-付劥

敬直王-付仁忠

岷王-付由瑞

自坚王-付由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济州岛
万万想不到,韩国的济州岛曾是中国领土,是怎么分离出去的?
元朝时中国最特殊的一块领土——耽罗,现在是韩国第一大岛
韩国是怎么占据济州岛的?
朝鲜半岛文明的边缘带,耽罗岛国的时间轴梳理——朝鲜简史
韩国第一大岛,原为元朝牧马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