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动脑筋和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本课课题“繁盛一时的隋朝”全课小结图示:
繁盛一时的隋朝
{
“繁盛”
{
①国家统一
②经济繁荣
③大运河开通
“一时”──二世而亡,共38年(581—618)
动脑筋
1.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思路: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练一练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活动与探究
1.比一比: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
思路:①今天的运河不经过洛阳;②今天运河北段已不通航,现正在逐步修通。
2.思考与判断: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
①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②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全面。不过,说是“好事”的,还是看到了问题的主要方面。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第2课 “贞观之治”
动脑筋
想想上学期所学的历史知识,比较一下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
唐太宗和汉文帝的共同之处:注意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练一练
B
活动与探究
1制表:设计表格,列出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项目
汉武帝
唐太宗
政治
削减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破格录用有真才实学的人
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
经济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亲临治黄第一线,重视兴修水利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
军事
派兵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思想
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举办太学
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民族
关系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蕃友好
(唐太宗历史功绩中有些内容可先空缺,待学完第4、5课后补上)
2看影视,谈看法:有条件的,可放映一段有关武则天的影视片,谈谈你对这位女皇的看法。(自行安排)
第3课 “开元盛世”
动脑筋
1.想一想:这个时期的唐玄宗和他曾祖父唐太宗有哪几点相同的地方?
他们都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都注意“戒奢从简”,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唐太宗统治时期都出现了中国封建时代著名的“治世”──“开元之治”和“贞观之治”。
2.有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见一位唐朝官员。他透过丝绸衣服看到官员胸口上有粒黑痣,惊奇地问:“您胸前的痣,怎么能透过两层衣服还看得见?”官员哈哈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察,原来他身上穿了五件丝绸衣服。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唐朝丝织技术高超,丝绸质地很薄。
练一练
D
活动与探究
1.读史分析:
后人评论唐玄宗说:“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他后来坚持这样做了吗?
这句话的意思是:唐玄宗年少的时候在民间,亲身经历了一些不得志的事和苦难,所以即位之初,深知人民的疾苦,能勤于政事。
他后来没有坚持这样做。(参阅教材中的小字部分。)
2.故事会:根据你看到的课外读物和影视片,编成唐玄宗时期的各类故事,在小组里或班级里讲述交流。
建议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此活动。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故事会、小话剧等。最好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加。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动脑筋
1.明经考试有一种叫做“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你怎样看待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现在的考试中有相似的题型吗?
明经考试中的“帖经”,是封建统治者用儒家学说统治、禁锢人们思想的表现。这种试题题型,有利于强化记忆,但不利于读书人发挥自己的见解。它类似于今天的填空题。
2.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诗赋考试好不好,为什么?
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文学繁荣和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有利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练一练
D
活动与探究
1.阅读与分析:唐朝中后期的一位宰相李德裕认为:朝廷中的大官,都应该由公卿子弟担任,因为他们熟悉朝廷的事务和礼仪。出身贫寒的人,即使有出众的才能,当官以后,因为不熟悉朝廷的事情,也不能称职。李德裕对于科举制是赞成还是反对?你认为他的话是否有道理?
李德裕反对科举制度。他的话是不妥的,因为熟悉朝廷事物、礼仪只是有利于当官以后从形式上办好朝廷的事情,但这不是当官的必要条件。
2.阅读分析:看了下面这些说法,你有什么感想?可以结合现在的考试制度,谈谈你的看法。
孙中山和英国大百科全书这两段话,表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明确指出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与英国科举考试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关系。这说明,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唐朝与各民族交往状况表:
主要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与唐朝交往情况
吐蕃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和亲
回纥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
靺鞨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南诏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动脑筋
1.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的话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2.回顾小学社会课学过的藏族人民的生活,想想与吐蕃人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藏族与吐蕃人相同的地方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种植青稞和小麦等作物;饲养牦牛、马等牲畜;冶铸业和纺织业水平高;能歌善舞。
3.如果你跟随文成公主入吐蕃,你能帮文成公主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
可以传授内陆的文化(历法、绘画等);可以传播内陆的先进生产技术、优良品种(如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养蚕缫丝、纺织刺绣、房屋建筑等;茶叶、谷物和蔬菜种子);可以帮助松赞干布管理文书奏章,等等。
练一练
B
活动与探究
1.小调查:你们班上或周围有少数民族同学或小朋友吗?了解一下他们的风俗习惯,并想想应如何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
可结合本班情况自由发挥。
2.看图分析:书前彩页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你能从这幅图上指出哪位是唐太宗,哪位是禄东赞吗?然后,从他们的表情、神态,对他们的心情进行适当的分析。
在步辇上端坐的是唐太宗,在左边的第二人就是禄东赞。禄东赞的表情有些紧张,神态十分恭敬,说明禄东赞把求婚的事情看得极其重要。唐太宗的表情自然,神态安详,说明唐太宗对与吐蕃和亲之事已经胸有成竹,准备答应吐蕃的求亲。
(注意,回答此问题,教师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动脑筋
1.上面两幅图中的日本钱币和唐朝的钱币,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还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
首先看它的外形、图案,日本的和同开,与唐朝的开元通宝,都是圆形方孔钱,大小相当,较宽的圆圈和中间方孔边缘的形状相似。钱币上的文字都为汉字。然后比较两者出现的年代,唐朝开元通宝比日本和同开早88年。总之,和同开是仿唐朝开元通宝制造的。这说明唐文化对日本的巨大影响。日本出土的“开元通宝”达几万枚,“和同开”在我国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这说明唐朝时中日贸易的频繁。
首先日本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改革。如,仿唐朝科举制,采取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官。其次,日本人还受唐朝文化的影响很大。日本都城平城京,几乎同唐长安的建筑样式相同。日本铜钱的样式,也与唐朝铜钱相仿。日本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2.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是谁吗?
这里所说的秦王,是指唐太宗李世民,他在继位之前被唐高祖封为秦王。
练一练
C
活动与探究
1.找一找,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
有东亚的新罗、日本,中亚的波斯、大食,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的拂,印度半岛的天竺以及东南亚各国等。
2.阅读对比:如果有兴趣,可阅读《西游记》的任何一回。想一想书中有关唐僧的描绘与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何相同与不同?
玄奘西游取经,经历了艰难险阻,最后取得成功,从这点上看是相同的。至于小说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人物和一路上经历的具体情节,则都是作者虚构的。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列表归纳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及其特点等内容:
诗人
生活的时代
代表作
作品主要特点
李白“诗仙”
盛唐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送孟浩然之广陵》《赠裴十四》等
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想象丰富,语言轻快
杜甫“诗圣”
盛唐转衰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三别”等
或气魄雄浑,或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
白居易
中唐
《赋得古原草送别》《秦中吟》《新乐府》等
讽喻社会,同情人民,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动脑筋
1女孩:“印章是雕版印刷的先驱。”男孩:“石头书是雕版印刷的先驱。”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他们说的都对。早在战国时期,印章便开始使用了。汉朝时印章的使用已经很普遍。刻了一方印章,只要涂上印泥,可以无数次的使用,很方便。但印章一般都很小,只能刻几个字。石头书的拓片是印刷术的另一个渊源。我国古代的人们,把浸湿的薄纸贴在刻了字的石碑上,轻轻拍打。然后上墨,把纸揭下,成了黑底白字的“拓片”。隋唐时期,人们把印章和拓片技术结合起来,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2你能否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各自的诗歌特色?
李白: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杜甫: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白居易: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练一练
B
活动与探究
1.朗诵会:以唐诗为内容,组织一场小型诗歌朗诵会。
自由发挥。
2.看图分析与调查:这些是中国古代石拱桥的图,看看这些桥与赵州桥相比,各有什么特点?再调查一下,你的家乡有些什么样式的桥?他们与赵州桥有什么不同?
北京颐和园玉带桥:造型优美,观赏性强;桥洞高,底下过船方便;但坡太陡,行人费劲。
江苏苏州宝带桥:多拱桥,跨度大;桥面平缓,利于车马人行走;但桥孔小,桥下船只通行不便。
云南丽江黑龙潭桥:多拱桥,坡度较小,桥上行走方便。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动脑筋
1.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结构严谨,法度精密。据说,宋朝人将他们二人的楷书用作印刷字体,称之为“宋体字”。我们课本中,就有大量宋体字,请看它们与颜柳的书法有什么相似之处?
都是方块字,且结构严谨,平稳端庄,大小均衡等。
2.结合课外了解的知识,猜猜当时表演《霓裳羽衣舞》最好的是谁?
杨贵妃。
练一练
C
活动与探究
1.搜集有关图片和文字材料,写一篇敦煌莫高窟畅想旅游短文,如《宝库探秘》。
无论写什么题目,建议都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
2.有兴趣的同学,可尝试临摹一幅唐代的书法或绘画作品。
对于没有书法、绘画基础的同学,也可尝试临摹几个字或一个人物。
自由发挥。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民族政权
建国时间
民族
杰出首领
都城
与宋的重大事件
10世纪初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上京
澶渊之盟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12世纪初期
女真族
阿骨打
中都
宋金议和
动脑筋
1对澶渊之盟应当怎么评价?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
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2左边铁铸的跪像,在西湖边岳飞墓前。你能猜出他是谁吗?为什么让他跪在那里?
是杀害岳飞的刽子手秦桧。反映了人民爱憎分明,用这种方式称颂历史上保护人民利益的功臣,强烈谴责杀害功臣的罪人。
练一练
B
活动与探究
1.看图分析:右边是女真人的画像,你能说出他的服装有什么特点吗?从画像中,你能看出他们的生活有什么特点吗?
女真人头带兽皮帽,身穿窄袖长袍,束腰带,穿长靴,腰挂箭筒,肩挂长弓。从中可看出女真人生活在寒冷地区,勤劳勇敢、擅长骑射的生活特点。
2.故事会:有关岳飞的故事很多,如抗金的故事,个人品格的故事等。请选取每人有兴趣的故事分头准备,然后在班级小组里交流。可自由发挥。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类别
发 展 成 就
农业的发展
粮食作物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制瓷业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
造船业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商业的繁荣
商业都市
杭州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货币
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动脑筋
1.仔细观察右图,看看图中的农民都在从事哪些劳动?
这张图反映了农业生产中从耕种至收获的全过程,其主要劳动包括:牛耕、插秧、灌溉、收获、扬场、入仓等劳动场面(可参看后面图的说明)。
2.左图是一艘出土于福建泉州的南宋海船,有13个密封的船舱。想想看,这种船有什么优点?
南宋海船的水密舱结构,具有较强的抗御风浪的能力,适宜在较深的水域中航行。
3.隋唐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宋朝的科举放宽尺度,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这说明什么?
隋唐科举制的规定表明官府对商人采取政治上歧视的政策,反映了官府对商业活动的压制。宋朝放宽对商人参加科举考试的限制,表明官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治上歧视商人的政策,反映出商业活动的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4.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天的货币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随着宋代商业活动发展,金属货币因沉重不便携带,因此人们发明了便于携带的纸币。纸币比金属货币携带方便,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今天的纸币由国家统一发行,具有更高的信用度,使用区域更为广泛,印刷更为精美,有防伪技术,不易仿造;同时纸币的发行、管理也更加科学。(本题的思考和回答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答案可以是多样的)
练一练
B
活动与探究
思考与判断
第一种观点看到了南方经济发展对社会经济进步带来的积极影响,但忽视了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二种观点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但否定了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两种观点各有其合理之处,但都过于片面,没有全面反映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南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应该结合历史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而辩证的分析,才能得出客观而正确的结论。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动脑筋
1.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东京城。想一想,你怎样改变自己的衣食住行,才能适应当时人的生活。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探究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依据教材上提供的北宋衣食住行的情况,凭自己的喜好选择组合。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了解当时更多的生活习惯和风俗,提出自己更有独创性的方案。但是,要让学生注意选择的衣食住行方式必须是北宋时期中原地区出现过的。
2.想一想,现代的春节和宋代的元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这也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全国各地过春节的风俗不尽相同,可以要求学生先列出本地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再与教材上描述的宋朝的情况相对照,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来。
练一练
B
活动与探究
1.试办历史小报:以宋代社会风貌为背景,写出不同题材的小文章,编辑成一份有特点的小报。如可以写《东京瓦子见闻》等。
应该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活动不必限于题目所举出的“瓦子”的例子,可凭兴趣选择题目。教师可以在资料的查找、内容和版式的编排上给予一些指导。
2.动动手:你会做饭烧菜吗?如果会,就利用双休日动手试试“东坡肉”的做法,为你的家庭添道菜。当然,要征得家长的同意和帮助。
这一活动应该是学生在自己的家里完成。如果没有实践条件的话,也可以让学生找来菜谱,想象一下操作的过程。“东坡肉”流传至今,做法也有些变化,不同的菜谱要求的配料和操作方法可能也会有所不同,可以就不同的菜谱进行比较,区别哪些配料的操作方法最接近北宋时期的做法。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学习时注意提取知识点,本课涉及三个年代、三个历史人物、三件大事。
三个年代:1206年  1271年  1276年
三个历史人物:成吉思汗  忽必烈  文天祥
三件大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  行省制度的建立
动脑筋
1.下面是蒙古史书记载的12世纪的一些情况,结合课文想想,反映了那时的什么局面?后来这种局面是怎样改变的?
“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这段记载形象地描述了当时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这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他们渴望摆脱战乱,结束分裂,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铁木真即后来的成吉思汗顺应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以非凡的智慧、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坚强的性格,组织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的战争,实现了蒙古的统一。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
这是文天祥的诗。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
3.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对于这两种情况,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答案可不固定。
练一练
B
活动与探究
1.故事会:搜集有关文天祥的故事,在班级小组里交流。有条件的地区,还可组织历史课外活动小组,一同去寻访有关文天祥的历史遗迹。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2.看图分析:右面的图画,反映了蒙古官员的生活。仔细看看,他们同汉族官员生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蒙古官员同汉族官员一样,都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他们饮酒作乐时,都由许多仆人侍候,仆人为主人把盏敬酒,并击鼓吹奏为之助兴。
3.议一议:说说元朝运河与隋朝运河有什么不同?你知道当今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这件事吗?课后不妨查一查南水北调东线的走向。
隋朝运河通过都城洛阳,呈大弯曲状。元朝都城在大都,运河不再通过洛阳而是截弯取直,抵达大都。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动脑筋
1.想想看,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活字印刷“既经济,又省时”?今天的印刷业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雕版印刷费工、费时,一次印刷后的雕版又无法再派上用场,很不经济。活字印刷术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联系到今天,印刷业已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到“光与电”的时代。(举例:激光照排、电脑排版、高速印刷机等)
2.导入框里的图,是我国金元时期的火箭发射示意图,想想看,它和今天的火箭发射原理是否相同?
两个发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来推动火箭向前、升空。
练一练
B
活动与探究
1.动动手:
①选材:用橡皮泥、胶泥、土豆(或小木块)等做材料,并将这些材料制成大小一致的长方块。
②刻字:试着在所制成的小方块材料的平面上用刀刻出一些活字。
③排字:将刻好的活字排成诗句或格言。
④印刷:在活字上蘸满墨后印在纸上。
⑤注意事项:刻字时要在所选的材料平面上刻制反字,只有这样印出的才是正字。
2.试一试:
①准备材料:一根针、一块磁铁、一根干草、一个盛了水的碗。
②试做并观察:按教材中“试一试”的操作程序完成。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阶段
姓名
书法特点
代表作
备注(拓片)
东汉时期: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魏晋南北朝:风格多样的书法艺术
隋唐时期:书法艺术的高峰
宋元时期:书法艺术的继续发展,成为文人普遍的爱好
动脑筋
1.你能从历史上找到一两件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事吗?他们说的例子对吗?你也找找看。
他们举的例子很好。楚汉之争中刘邦获胜的经验与项羽失败的教训中非常明显的同类项就是:对人才的态度。当今的社会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发现人才并大胆使用人才是成功的关键;疾贤妒能最终失败。文帝、景帝“以德化民”促成“文景之治”,这是统治者认识到百姓的生活稳定与否,决定着民心所向,决定着统治能否长治久安,因此他们注重节俭,这对于我们今天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历史上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事例数不胜数。学生可自由发挥。
2.想想看,在现代人的诗词里,有苏轼、辛弃疾这种豪放风格的吗?你能不能举例说明?
有。毛泽东的诗词,风格豪放,气魄宏伟。像他的《沁园春·雪》《清平乐·蒋桂战争》《水调歌头·游泳》等,都是这种风格的作品。
练一练
D
活动与探究
1.朗诵会:组织小组,选择喜爱的作品,邀请教师做指导(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体会意境、从词的音律中把握情感),最好配以音乐、灯光、背景,选择好主持人,举办一次诗歌朗诵会。使一堂传统学习课拓展出一堂学生研究课。
2.办历史小画报:任选宋词一首,配画一幅,让学生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情画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于无形中加强对学生良好品德、修养的养成教育。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动脑筋
1.在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
2.女孩:“明朝的科举考试标准化、规范化,是一种选拔人材的好办法。”男孩:“不对。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想一想:哪一种说法对呢,为什么?
双方各有道理。如果仅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这的确是文官考试制度的进步。但是由于各种规定过于僵硬死板,以文体束缚了内容的发挥,加之命题内容的狭窄,也确有束缚思想的作用。尤其是儒生们把考试做官作为自己学习的终极目的,只知道攻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更背离了考试的初衷,败坏了学风。
练一练
C
活动与探究
1.议一议:明朝前期从哪些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政治方面: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廷;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厂卫等特务机构,对臣民进行监视;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执行削藩政策。文化方面:八股取士。
2.思考与判断
女孩:“明成祖朱棣登上帝位,同东汉光武帝刘秀有些相似。你看他们都是皇族,本来又都轮不上做皇帝,后来都登上了帝位。”男孩:“不对。朱棣登上帝位,同刘秀不一样。刘秀是在西汉灭亡后才称帝,另建东汉王朝的。我看朱棣更像唐太宗李世民,他们都是皇子,又都是依靠武力夺取帝位的。”想一想,他们谁说的对?
女孩的看法似有一定道理,但只看到了表面现象。男孩的观点抓住了本质问题,因而也更加深刻。
3.游览与分析
游览明十三陵(可网上游览),你会发现明十三陵没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明十三陵中最宏大的是朱棣的陵墓“长陵”。想一想,明十三陵为何没有朱元璋的陵墓?为何朱棣的陵墓那么宏伟?
明初都城在南京,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死在南京,因此他的陵墓也在南京,称为明孝陵。明成祖时迁都北京,他成为第一位埋葬在北京的明朝皇帝,而那时的明朝经济发展,国势强盛,所以他的陵墓就建得非常宏伟,成为十三陵中最宏大的陵墓。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郑和下西洋盛况
时间
1405~1433年
次数
先后7次
海船规模
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
船数
每次航行大小船只有200多艘
人数
每次出海2.7~2.8万人
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动脑筋
1.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女生:“郑和从小就能吃苦耐劳,培养了英勇无畏的气概。”男生:“宋元以来,我国的造船业发达,能造出巨大的海船。”他们说得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他们讲的各有道理,但都只讲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郑和远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客观条件,包括当时经济发展,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等,这些都是郑和远航能够实现的科学技术条件。再就是主观因素,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另外,郑和出生在回族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与佛教教义,西洋各国大都信仰佛教或伊斯兰教,这些也是远航成功的重要条件。当然,船队中其他成员也是功不可没的,比如说,各船的船长、舵手及全体船员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等等。然而,更重要的一点,你们二位并没有说出来,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是这个航海壮举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因为郑和的船队要远航,首先需要的是大量资金和优质的远洋船只,如果没有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是办不到的。
2.戚继光继承父职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联系课文中他的诗句,你认为他有什么高尚的品质值得人们学习?
“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表达了戚继光决心将自己的一生和抗倭事业结合起来,使自己处在时代激流的中心,为民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戚继光能在国家危难之时立下远大志向,挺身而出,时刻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另外,“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则更明确地表明戚继光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
练一练
C
活动与探究
1.编制旅游行程表:为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具体情况,你愿意安排一次旅游吗?如果愿意,需要先准备一个行程表:包括时间、经过的地点,交通工具、活动内容以及携带的必需品。如能给出一张简单的线路图(从所在学校出发,经过的省、市和国家、地区等)。(略)
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2.材料分析与比较:文献材料:“(16世纪前期)番彝伊朗机假朝贡,占据屯门海澳,时肆剽掠,屠食婴儿。”请将文献材料记载的葡萄牙殖民者的侵略行径同郑和下西洋活动进行比较,说明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两者航海的背景、目的、采用的手段(方式)及结果都不同。郑和航海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而葡萄牙殖民者的航海是通过航海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在手段和方式上,郑和下西洋采取的是和平贸易、友好交往的形式,因而深受各国人民欢迎就是一个明证。葡萄牙殖民者伴随着航海活动而来的,是残暴血腥的殖民侵略活动。如材料中所说,他们窃居屯门岛,在那里建筑堡垒,大造火铳,杀人抢船,掠卖良民,甚至连婴儿都不肯放过,犯下了野蛮残暴的罪行。因此,他们所到之处,无不引起了当地人们的痛恨和反抗。这同郑和下西洋,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皇帝
内阁和六部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
动脑筋
1.想一想,努尔哈赤同宋元时期的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哪些共同之处?
宋元时期的少数民族首领是: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元昊和成吉思汗。努尔哈赤同他们的共同之处有:统一本民族各部,建立本民族政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2.女生:“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好处。”男生:“设立军机处,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帝的,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都没有了,一点好处也没有。”你同意他们谁的说法,为什么?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又都不全面。第一种说法,强调了军机处起到君主集中大权、可以快速下达命令、避免大臣办事扯皮、拖拉的作风。第二种说法,强调了军机大臣什么都得听皇帝的,自己没有任何权力,从而便丧失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如果将两种看法结合起来,就更全面、客观了。
3.“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上面的两句诗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他被斩首。你认为诗里有什么问题吗?
这两句诗是写景的,本身没有任何问题。清朝统治者疑神疑鬼,捕风捉影,硬是认为“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暗喻明朝重视人才,清朝不重视人才,是怀念明朝,不满清朝,便把他处死了。
练一练
C
活动与探究
小讨论: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在后来的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强化,起到巩固清朝专制统治的作用,但也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位置
时间
事件
东南(台湾)
1624年
1661~1662年
1683年
1684年
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军进入台湾、郑氏后代归顺清朝
清朝设置台湾府
东北(黑龙江流域)
17世纪中期
1689年
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
两次雅克萨之战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
动脑筋
1.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
早在三国时期,孙权就曾派将军卫温等率万人多名官兵,乘船到达夷洲(今台湾)。元朝政府又加强了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所以,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
2.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军派来一个新头目,叫托尔布津。沙皇颁发给托尔布津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沙皇发这枚城徽表示了什么意图?女孩:“表明沙俄要以雅克萨为据点继续扩大侵略。”男孩:“表明雅克萨城已是沙俄的了。”他们说的对吗?为什么?
他们俩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又不全面。如果将两人的说法合在一起,就全面了。沙皇在其侵略军盘踞雅克萨后,向新派来的侵略军头目颁发城徽,其本意固然认为雅克萨城已经属于俄国所有。但是,沙皇并不满足于占领雅克萨城,而是想以此为据点,使用武力继续侵占中国更多的领土。颁发这枚城徽,就是希望沙俄侵略军,像图案上的飞鹰一样,使用弓和箭也就是武力,飞向更远的地方,占领中国更多的土地。
练一练
连线搭配
练一练
连线搭配
活动与探究
1.故事会:搜集有关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在班级小组里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搜集、整理与郑成功收复台湾有关的故事。如,介绍相关资料、书目,指导学生根据资料自编小故事。节选电视剧《英雄郑成功》有关片断进行描述亦可。
故事会应由学生自己主持。会前,教师要帮助学生组成“小评委”,对学生的讲述试做点评。
2.看图分析:下页的《雅克萨之战》,是当代油画家根据历史资料创作的。请你仔细欣赏,辨认出哪些是清军,哪些是沙俄侵略者,并谈一谈中国取得雅克萨之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右面旌旗飘扬,昂首挺胸的是清军将士;左面力竭势穷,乘车而逃的是沙俄侵略军。
雅克萨之战是中国军民为捍卫祖国的领土主权而进行的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战前,康熙帝周密部署,命令清军水陆并进,战争中广大将士英勇作战,各族人民也给予积极的支持。而沙俄所进行的是一场侵占别国领土的非正义战争,侵略军人数又相对较少。这就决定了中国军队必然胜利,沙俄侵略军必然失败。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动脑筋
1.须弥福寿之庙由两个部分组成。庙的前部为汉式寺院的传统布局,后部为藏式的平顶大红台。想一想,这种汉藏合壁寺院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汉藏文化的融合,体现了民族团结。
2.清军为什么能取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胜利?他们说的对吗?为什么?
清军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是一种分裂行为,它违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非正义的。清军的斗争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他们捍卫了祖国的统一,是正义的。
他们说的不太全面,应把两者结合起来分析。原因是:(1)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动,残杀虐待维吾尔族人民,丧失民心,违背历史的发展趋势,维吾尔等族人民因此支持清军的斗争。(2)清政府的平叛策略正确,只杀叛乱首领,不杀无辜民众,顺应民心。
练一练
D
活动与探究
1畅想考察:为了解西藏地区与清朝中央政权的关系,你可作一次畅想的实地考察,选择三个考察地点,并写出经过的交通线路、考察活动内容。还可根据考察地区的自然条件,写出携带的必要物品。
● 考察地点:拉萨的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寺,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
● 交通线路:
(1)青藏公路线。
第一段西宁至拉萨:
交通工具:汽车。
行程时间:32~38小时。
行程:西宁—日月山(文成公主进藏路口)—青海湖—黑马河—昆仑山口—沱沱河—那曲—拉萨。
第二段拉萨至日喀则:
交通工具:汽车。
行程时间:6个多小时。
行程:200多公里。
(2)川藏公路:成都至拉萨(略)。
除以上交通工具外,还可乘飞机。路线是:成都至拉萨;西宁至拉萨。
● 考察活动内容:
①考察参观布达拉宫,了解顺治帝、康熙帝对达赖、班禅的册封。
②罗布林卡寺:达赖的夏宫,金瓶、金印的收藏处。
③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
④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通过以上考察,达到以下目的:第一,了解西藏在清朝的管理下,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第二,了解清朝时期汉藏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第三,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西藏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 旅途携带物品:
除日常用品外,因西藏海拔高,气压低,缺氧,温度低,故应注意携带以下物品:氧气包或赛鲨力等含氧类药品;扩展心脏类药心血康等。
2.填图:请在下页的清朝疆域图上,填写边疆省级行政管辖机构的名称。
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伊犁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西藏办事大臣;云南;广西。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动脑筋
1.在明代,北方地区用棉花纺纱织布,经常断纱,织不出高质量的棉布。明朝末年,北方出现半地窖式房屋,屋檐高出地面二尺多,开窗透入阳光,在里面纺纱织布,织出了紧实细密的棉布,这是为什么?想想看,谁说的对?
小女孩说的有一定道理,但小男孩说的更准确,因为纺纱织布不仅要求一定的温度,更重要的是要求一定的湿度。半地窖式的房屋既有利于保持一定湿度,也有利于维持常温,所以可以织出好棉布。
2.对比一下明朝郑和下西洋、引进外国作物和清朝闭关锁国的不同后果,谈谈你的想法。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引进外国作物,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而清朝“闭关锁国”,则使中国在世界上迅速落伍了。
有关“想法”的大致思路如下:①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世界隔绝,应广泛交往。否则,将被时代所淘汰;②在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③我国目前的开放政策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练一练
A
活动与探究
1.右图是明代《南都繁会图》的局部,上边有“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客”等招牌。想一想,这种景象反映了什么?
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应搞清楚几个词的含义:南都指南京;东西两洋指东洋、西洋;西北两口指张家口和古北口。这些招牌,反映了当时南京经营货物的广泛性,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一个缩影。
2.议一议: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后果:①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进而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②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了;③中国由于落后,最终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想法”的思路大致是:①从“闭关锁国”政策中汲取教训;②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动脑筋
1.比较一下,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
秦长城为土筑,明长城东段用条石和青砖砌筑。(如能用两张地图比较,从而答出明长城的位置较秦长城靠南,中段用土心砖(石)砌筑更好)
2.想想看,李时珍有哪些优秀品德值得你学习?
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尝曼陀罗的献身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
3.你认为宋应星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对不对?女孩:“宋应星说的不对。只要通过人力和科学技术,什么资源都可以开发,什么东西都可以制造出来。”男孩:“宋应星说的很对。如果人与自然不相协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人类也无法生存。再说如果人力不与自然力互相配合,那也休想制造出什么东西,开发出什么资源。”他们谁说的对?谈谈你的看法。
宋应星的强调是对的。男孩说的对,女孩的话有合理成份,但立论错误。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与自然不相协调,意味着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或破坏了生存环境。如果不能适应生存环境,人类甚至不会出现。如果人为地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则意味着破坏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无尽的,但科学技术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对自然力的利用,这种认识和利用,不可能超越自然。
练一练
A
活动与探究
1.小调查
可自由发挥。
2.看图分析:右图是《天工开物》的一幅插图,描绘的是明代矿工在井下采煤的情景。图中有一根中间打通的长竹竿,从地面插进矿井深处,这是当时领先世界的一项生产技术。想想看,这根长竹竿是作什么作用的呢?
用来排除矿井中的有毒气体(瓦斯)。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动脑筋
根据《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你能说出历史和历史小说的区别吗?
历史著作的要求是应准确地再现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历史小说是以历史题材为基础,通过文学创造,构思出为作品思想主题服务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它要求本质地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在这个前提下允许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和虚构,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因此,其故事情节和人物事迹与历史实际并不完全一致。《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不是历史著作。
练一练
B
活动与探究
1.故事会。
可视教学时间灵活展开,自由发挥。
2.试一试。
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写出相应的解说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单元《复习提纲》
初三历史总复习提纲3
七年历史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1)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