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的哲学思想。阴阳最初的表示是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装置的躁动和宁静等。古代哲学家使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阳代表事物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的一方面,例如,积极、光亮、无形的、机能的、上升的、外露的、轻的、热的、增长生命活动等。阴代表事物具有静的、不活跃、柔和的等属性的另一面。例如,消极、晦暗、有形的、物质的、下降的、内在的、重的、冷的、减少、肉体等。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阴阳对立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为阳、降为阴。不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存在于宇宙间的。但是,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必须根据相互比较的条件而定。

    阴阳互根即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

    阴阳消长,指阴阳双方在对立互根的基础上是在永恒地运动变化着,不断出现“阴消阳长”与“阳消阴长”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阴阳转化,指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含义。五行学说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是阴阳是一种中国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原始的普遍系统论。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学说以五行之间的相生和相克联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平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相乘和相侮,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协调平衡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相克   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作用。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如木生火,也就是木为火之母,火则为木之子。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正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联系,才能在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在人体维持生理平衡,故说“制则生化”。

    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关系,所以从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来说,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四个方面的联系。

    “生我”和“我生”,在《难经》中比喻为“母”和“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中的相生关系又可称作“母子”关系。如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由于火生土,故“我生”者为土。这样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也就是木和火是“母子”,而火和土又是“母子”。

    “克我”和“我克”,在《内经》中称作“所不胜”和“所胜”。即是“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再以火为例,由于火克金,故“我克”者为金;由于水克火,故“克我”者为水。

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其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和发展。只有依次相生,依次相克,如环无端,才能生化不息,并维持着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乘与相侮。   五行的相乘、相侮,是指五行之间正常的生克关系遭遇破坏后所出现的不正常相克现象。

    五行学说是古代汉族人民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将古代哲学理论中以木、火、土、金、水五类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解释自然的系统结构和方法论运用到中医学而建立的中医基本理论,用以解释人体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的属性、运动变化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五行”与“五脏”、“五志”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当五行不能维持相生相克生理平衡状态时,生克关系即转为乘(乘虚侵袭,克制太过)侮(被克强势,反欺侮主)关系,产生相应的关联性病变。将“五行学说”运用于心身疾病的治疗,通过调理情志、巧妙配伍用药,可促进心身疾病的康复。

    《尚书·洪范》记述的是周武王与箕子的对话,其中谈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传统认为《尚书·洪范》、《尚书·甘誓》是西周作品。

    虽然对于五行学说的起始年代、观点和五行概念上有着不同的分歧和怀疑

,但可以肯定,至少在战国晚期存在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矛盾、统一的模式,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以及整体把握的思想。因为就在这个时期,《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阴阳五行说,可分为阴阳说与五行说,然而两者互为辅成,五行说必合阴阳,阴阳说必兼五行。

    到了战国时代,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开始融合为一,形成阴阳五行说,以此进一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阴阳五行说认为,阴静而阳动,阴初入静时生金,再入静时生水,阳始动时生木,再动时则生火;金木水火以不同比例相聚则凝结为土,进而构成自然万物。可以看出,阴阳五行说较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更进一步体现了关于物质组成和变化的朴素唯物辩证思想,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相关历史

    殷周时期已经产生的阴阳和五行学说,仍然是这一时期关于宇宙万物本原的重要学说。五行学说是从西周的"五材"演变而来的。汉初伏胜所著的《尚书大传》记载,武王伐纣至于商郊,士卒欢乐歌舞以待旦,歌曰:"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把水、火、金、木、土看作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五种基本材料的看法,当是有古老渊源的。《国语·郑语》记载,周幽王九年(公元前773年)太史伯回答郑桓公之问时说:"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个回答表明,当时还只是把土与金木水火看作是"以成百物"的基本材料,还没有把它们上升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左传》中记载的关于柳下惠(展禽,生活于公元前7 世纪后半期)的一段话中有:"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这是最早出现的"五行"二字。《国语·周语下》记载公元前572 年的一段话说:"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天六"指阴、阳、风、雨、晦、明"六气";"地五"即指五行,并把它们上升为正常的自然规律("数之常也"),这就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了。到公元前6 世纪末,五行即被推广到各个方面("五味"、"五色"、"五声"等),并被看作是"礼"所依据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可能是战国时人伪作的《尚书·洪范》中则进一步概括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里把五行提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并对它们的性质和作用作了规定。

    西周末年,还产生了物质为"气"的说法,用对立的阳气和阴气的相互作用来解释天地分离、四季变化、万物盛衰等各种自然现象。天气为阳,性质是上升的;地气为阴,性质是沉滞的。两种气的协调交感作用,生成万物和天地的秩序;二气不和,就会引起自然界的灾异变化。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 年)西周三川(今陕西中部)皆震,周大夫伯阳父说这是因为"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升)",①于是便发生地震。

    到了战国时期,几乎各家都把阴阳看作自然界两种对立的力量。《老子》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阴阳蕴涵于万事万物之内,在看不见的气中得到统一。这里把阴阳看作是万物的基本属性。《荀子·天论》称:"四时代御,阴阳大化";并用"天地之变,阴阳之化"来解释星坠之类的自然现象。

    在孔子及其弟子所编的《易经·系辞传》中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并称:"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这是说一阴一阳,一刚一柔,相互推移,即生变化,在这种对立统一的作用之下,就发生了万物的演化。这可以看作是对先秦阴阳学说的总结与提高。

    战国时期,从不同角度反映自然界面貌的阴阳说与五行说开始被结合起来,形成了阴阳五行说。阴阳五行说和元气论的结合,又构成了我国古代元气一元论的自然观。

    先秦学者也有将宇宙万物的本原归结于一种具体物质的。《管子·水地》篇称:"集于天地,而藏于万物,产于金石,集于诸生。。。万物莫不以生。。。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这是水一行说。《庄子·在宥》篇假借黄帝时代的广成子之口说:"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返于土。"这是土一行说。尽管我国古代的五行说、阴阳说、水一行说、土一行说还比较粗糙,但都在试图把自然界无限多样的物质存在形态统一于几种或一种物质本原,用统一的观点去解释宇宙万物,其中包含着一些合理的见解和天才的猜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古哲学对中医的消极作用
深度好文!谈谈中医的哲学视角
什么是“五行”
看西方(欧洲)哲学史之一:古希腊哲学的特点
阴阳五行说
浅谈阴阳五行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