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371年明朝第一届科举考试
1371年,明朝举办第一场科举考试,山西才子郭翀获得会试第一名。
殿试时,朱元璋看到郭翀的长相十分失望:“长这么丑,当状元岂不是给朝廷丢脸?”
于是他走到第24名面前,竟说道:“状元就是你了”
这第24名,自然是生的风流倜傥,他就是吴伯宗。
这吴伯宗从小就聪明,10岁即通举子学业。
36岁那年,也就是洪武三年的五月份,明太祖诏告天下,开科取士,吴伯宗就此开始了考试之路。
他抓住了机会,当即报名参加了这年秋天的乡试,获得了全省第一名,成为了解元。
接着,他一鼓作气,又报名参加了来年春天的会试,这会试相对来说更难,考试制度也更为严格。
吴伯宗会试的地方叫做贡院,和乡试考场不同的地方在于,这里规模更大,也更加森严。
还没进到贡院大门,吴伯宗就被拦了下来,进行了严格的搜身,这是在搜查考生的身上是否藏有“夹带”,也就是抄。
一旦被搜查出来,立即送往刑部严办。
吴伯宗自然是不屑于做这种事情的,然而,就在接受完搜查没一会,后面有个人真的被搜出了“夹带”。
那人顿时吓得面如土色,连声哭喊冤枉,说这并不是自己的,但是证据在这,那人依旧被带走了。
顿时场面混乱起来,不少人议论纷纷,有认为那人辩解,说此人是自己好友,向来老实忠厚,想必是被人陷害。
而这个人,吴伯宗也是认识的,两人曾师从同一教书先生,他自然不相信昔日同窗会干这种事情,然而夹带确实被搜出来了。吴伯宗非常震惊。
吴伯宗的曾祖父和祖父都只是举人,族中不曾有过贡士,他此次前来参加会试,不仅事关自己的前途,更是带着家族的期望,能够中解元的人,又如何会考不上贡士?
纵使对自己的才学有些自信,吴伯宗依旧感受到了压力。
而这一进门的一场闹剧,也无形中给他增加了些许的负担。
这贡院里面有上万间号房,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刚好容纳一个人起卧。
吴伯宗刚进去,就被锁上了门,他独自一人呆在空无一物的狭小空间里,压力被徒然放大。
等待放榜的十几天里,吴伯宗忐忑不安地焦急等待着。
这场考试,吴伯宗没能再次成为第一名,但他如愿中了贡士,第二十四名。
这极大鼓舞了吴伯宗,他意气风发,立刻派人回去报信。
三天之后,就是殿试,吴伯宗和众贡士们跟随着礼部官来到了奉天殿,远远地见到了明太祖。
接着,开始考试,依旧是答题。
此时的吴伯宗已经没有了负担,思路也畅快起来,下笔如有神。
这是明朝的首次科举,明太祖很是重视,他听完了所有的答卷,并选出了前三名,接着,他还要亲自把考生叫来策问。
这第一名的答卷,写的是相当之好,不仅思路清晰,文笔流畅,而且思想深刻,对当下时局分析的很是透彻,其想法建议也是颇有可取之处。
明太祖自然大喜过望,当即想要见见这位大才子,这个人不是吴伯宗,而是郭翀。
郭翀信心满满地去见明太祖,自以为是飞黄腾达的开始,没想到,明太祖的第一句话,是确认那答卷是不是他写的。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郭翀不明白明太祖的用意,他觉得很是纳闷,但他不敢问。
明太祖又问了些问题,郭翀对答如流,见解精辟,一如答卷上所写的那般。
但是明太祖并没有表现出高兴的神色,反而带着些许惋惜。
接着,明太祖又下令传唤考生,这其中就有吴伯宗,他的答卷位于第二名,仅次于郭翀。
吴伯宗进来后,明太祖眼前一亮。
郭翀和吴伯宗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
这郭翀身材不高,样貌普通,细究之,长相还有些奇怪,也就是丑陋。
而吴伯宗相貌周正,风度翩翩,温文尔雅,宛若世家公子。
而这第一名,自然是免不了抛头露面,长的丑,可是有损朝廷门面。
明太祖斟酌片刻,最终决定第一名为吴伯宗,郭翀成为了第二名。
成为了状元的吴伯宗转民为官,被明太祖赐给冠带袍笏,授礼部员外郎,参与会修《大明日历》及后妃功臣传,书成,又赐衣袜。
其文学造诣也颇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他说:“诗文皆雍容典雅,有开国之规模。明一代台阁之体,胚胎于此。”#头条创作挑战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371年,山西才子郭翀获得会试第一名。可朱元璋嫌弃对方长得丑,下旨道:“长成这样,当不了状元,让第24名的那个人当状元吧!”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
一文读懂古代科举制度
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南京之中国科举博物馆
图解科举制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