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唐“二帝四王”之乱:皇帝削藩引起的藩镇叛乱

藩镇节度使最早出现于唐睿宗景云年间,唐玄宗天宝年间设置八节度使统领帝国边疆的八十多军镇。安史之乱后,由于各地仍然动荡,为了避免出现更大的动乱局面,唐朝政府任命大量归降的安史叛将及平叛有功的功臣或宗亲出任地方的节度使,这些节度使具有地方军事、财政的控制权,有很大的自主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节度使便依靠自己的实力割据一方,表面服从中央的安排,实际上俨然独立王国。

唐朝藩镇割据分布图

当时,藩镇的节度使去世后,手下亲信便拥立他的儿子或亲信承袭节度使一职,只是形式上向中央请求任命。随着形势发展愈来愈烈,唐王朝逐渐认识到了这种制度的弊端。为了加强中央的权力,打击地方藩镇势力,唐德宗(779——805年在位)自即位那天就决心削藩。唐德宗李适(Kuo)经历了国家由强盛到衰败的时期,即位之初就打击宦官势力,并倚重朝廷文武大臣,着手削藩,直到“二帝四王”之乱的出现,使这位皇帝向宦官走得越来越近,对待藩镇也软弱了。

原本致力打压藩镇的唐德宗李适(kuo)

德宗建中二年( 781 ),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后,其子李惟岳向朝廷请求袭其父位,唐德宗坚决拒绝。李惟岳不服,于是联合魏博节度使田悦、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等起兵反唐。不久后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去世,儿子李纳也请袭父位,德宗也不准,李纳遂反,使战事日益扩大。建中三年(782年),朱滔(自称大秦皇帝的朱泚弟弟)自称冀王,王武俊称赵王,田悦称魏王,李纳称齐王。朱滔、田悦、王武俊、李纳四镇联合叛乱。朝廷派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率军平叛,李希烈杀梁崇义。但李希烈毕竟是一方藩镇,为了自己的利益,又与田悦等人勾结。

建中四年(783),李希烈叛唐,攻襄城,784年攻入汴州,以汴州为都城,自称大楚皇帝,年号武成,置百官,任命孙广、李元平为宰相,改汴州为大梁府。为了抵挡李希烈凌厉的攻势,德宗派泾原兵去解围,当时泾原节度使朱泚因为其弟朱滔谋反而被软禁于京城。当泾原兵正千辛万苦奔赴前线时,路过长安,由于德宗提供给他们的是糙米粗饭,也没有其他奖赏,使得泾原兵哗变,攻占长安,叛军推举朱泚为首领,史称泾原之变,朱泚在长安宣政殿自称大秦皇帝,改元'应天'。

朱泚之乱

德宗在宦官霍仙鸣护卫下,率三千禁军及宗室、大臣逃亡奉天(今陕西乾县)。朱泚率军猛攻奉天一个多月,谁想三千禁军及城内百姓为了保卫皇帝、拯救大唐江山而殊死搏斗,终于等到了勤王大军,叛军败退,史称奉天保卫战。

惨烈的奉天保卫战,禁军以死相拼

不久,唐朝将领李怀光与朱泚联合造反,德宗被迫又奔梁州(今陕西汉中)。兴元元年( 784 ),唐朝将领李晟等攻克长安,德宗于七月在宦官护卫下返京,朱泚被部下所杀,李怀光兵败自缢。在这次战争中,有四人称王,两人称帝,即朱滔称冀王,王武俊称赵王,田悦称魏王,李纳称齐王,朱泚称秦帝,李希烈称楚帝,故又称二帝四王之乱。在德宗危难之时,以霍仙鸣为首的数百宦官始终守护在德宗身边,而那些德宗平日极为倚重的文武大臣或变节、或逃跑,让德宗失望透顶,从此便越来越重用宦官,远离朝臣,这也为唐朝中后期的宦官干政埋下了隐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图上的战争:李希烈拥兵反叛,德宗出逃长安,朱泚长安称王
「古城探微」唐德宗崇陵
11唐德宗李适(唐朝第十一位皇帝,唐代宗李豫长子,779―805年在位,初政清明,享年64岁)
中唐』安史之乱后因为什么让德宗丧失为明君的机会?[德宗]☆
黄昏鼓角似边州:藩镇之下,诗人们的伤心不为悲秋 (唐诗与唐史) 吴鹏
vol.35 【博古通今】奉天之难(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