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背后隐藏的不堪:人品不如诗品的五大古代诗人

中国诗歌绵延几千年,源远流长,有着辉煌灿烂的伟大成就。从古至今,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歌,这些都是诗歌爱好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古人创造诗歌大多是以诗言志,所以人们认为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就创作不出好的诗歌,正因为如此,《艺概·诗概》提出了:'诗品出于人品'的主张。我相信,有好的人品,一定能够写出好的诗歌,但是能够写出好的诗歌的就一定都是人品好的诗人吗?中国诗歌史上那些脍炙人口的名诗都是人品好的诗人写出来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诗品好的,人品不一定好,那些写出脍炙人口的名词佳句的诗人,不一定个个都是人品好的,甚至还有一些诗人人品很不堪。

下面为大家来盘点一下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但人品很不堪的五位古代诗人:

崔颢和'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这首诗主要写的是是作者通过对在黄鹤楼上眺望远方所看到美景的描写抒发吊古怀乡之情。这首诗中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更是千百年以来人人传颂的名句。

根据史料记载,崔颢风流成性、玩弄女性。史料记载崔颢:'娶妻唯择美者,俄又弃之,凡四五娶。'娶妻只娶漂亮的姑娘这倒无可厚非,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娶了不久又抛弃,如是者再三再四再五。也就是说,被崔颢始乱终弃的女人有好几个。这些事情说明崔颢轻贱、不尊重女性,只顾自己开心,无视被抛弃妻子的痛苦,这种无耻的渣男行为简直令人发指。

元稹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唐代著名诗人,一生留下的诗词很多,其中有一首《离思》最出名,而《离思》中最为出名的又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在这句名句中说曾经经历过沧浪之水的人,别处的水对他来说就不能再称之为水;观赏过巫山之云的人,别处的云对他来说就不能再称之为云。作者以诗言志,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之情。

但是,如果说对爱情忠贞,元稹可真算不上。元稹对待爱情不仅不忠贞,反而非常滥情。元稹年轻的时候和自己的远房表妹相恋,恋情最后不了了之。恋情不了了之也就罢了,元稹居然将这件事当做是自己风流韵事到处炫耀,将他和表妹的恋情写成《莺莺传》在文人间传读,弄得他的远房表妹名声扫地。

元稹的妻子苇丛还活着的时候,元稹碰到了著名的才女薛涛,惊艳于薛涛的才气和美艳,元稹对薛涛展开了猛烈的追求并成功与薛涛同居。之后又爱上了另外一位才女刘采春并与之同居,导致薛涛郁郁而终。

然而,婚前不堪,婚后和好几个女人同居的男人,却在妻子死后写下了这样的一首悼念名诗,表达自己对妻子的忠贞,不得不说真是绝妙的反讽。其无耻之程度大概只有后来苏轼的《江阵子》可与之比肩。

宋之问和'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首《渡汉江》是宋之问在贬谪岭南泷州返乡途中写的一首诗歌,描写了诗人因为贬谪久离家乡、返乡途中即将到家欣喜又忐忑不安的心情。其中'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被之后游子们视作是描写近乡情怯的最佳名句。

但是如果我们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可能会大跌眼镜、鄙夷宋之问的为人。宋之问依附张易之兄弟,张易之兄弟倒台以后,出卖朋友、依附权贵的宋之问声名狼藉,被流放到了岭南泷州。这首诗中宋之问所写的返乡,其实是宋之问违抗返乡禁令,偷偷潜逃返乡。

宋之问不仅在政治上为人不齿,他的文品也非常不堪,经常剽窃别人的诗作,据专家考证,宋之问剽窃著名诗人沈佺期的作品多达十几首。文学界更传有宋之问为一句诗杀人的故事。宋之问的外甥刘希夷也是当时的著名诗人,刘希夷有一首《代悲白头翁》,其中有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宋之问看到了非常惊艳,就找刘希夷要走了这句诗,结果刘希夷嘴巴不牢,在外面说了一些'这句诗是我写的'之类的话,宋之问为了掩盖自己剽窃的丑闻,就把刘希夷杀掉了。宋之问的人品,由此可见。

温庭钧和'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南歌子词二首 ·新添声杨柳枝词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南歌子词二首 ·新添声杨柳枝词》 运用了大量的谐音双关修辞手法,运用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挚爱与眷念。尤其是'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最为出名,表达了妻子预期丈夫离开以后对丈夫的入骨相思。这句诗经常被后人视作相思名句,经常被用来借喻相思。

温庭钧在诗词方面才能卓然惊艳,但是人品却非常卑劣,温庭钧在《新唐书》和《旧唐书》中都列有传记。史书记载,温庭钧轻浮放浪,经常夜宿花楼,自持才高科举却屡屡不得志,干脆自暴自弃,热衷于给举子们做抢手甚至屡次扰乱科举考场,大有既然我考不上,大家就都别考了的意思。唐宣宗还曾专门下诏贬斥温庭钧,曰:'孔门以德行为先,文章为末。尔既德行无取,文章何以补焉。'足可见温庭钧的人品到了何等不堪的地步。

朱熹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他和程氏兄弟创立的程朱理学在中国影响深远,但是朱熹也很会写诗。他在《观书有感》中写道:因为有活水注入池塘所以池塘的水才会像这样清澈,所以人也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才能保持自己头脑的活跃。他的这种比喻赋予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以深刻的哲理,也使得这句诗成了之后人们用来激励学习注入活力的名句。除此以外,朱熹《春日》里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也是千古传颂的佳句。

《四朝闻见录》记载,永康学派的唐仲友反对程朱理学,这本来是学术之争,但是朱熹却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来诬陷唐仲友狎妓(宋代官员狎妓是大罪),为了将唐仲友狎妓的罪名坐实,他让下属将与唐仲友经常诗词相和的名妓严蕊抓进监牢,准备屈打成招,严蕊虽然只是个艺伎,但性格坚贞,坚决不肯附和朱熹诬陷唐仲友,说:'身为贱妓,纵合与太守有滥,科亦不至死;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回士大夫,虽死不可诬也。'这件事在当时闹得很大,直到宋孝宗出面将朱熹贬官才把事情压下来。

朱熹虽为理学家,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但是他的这些理论都是用来要求别人的,自己却恣意放纵自己的私欲,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御史曾弹劾朱熹收受贿赂,勾引尼姑做妾,即'私故人财'、'诱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每之官则与之偕行',关于这两点,朱老先生向皇帝上书自承其罪,承认自己'私故人财'、 '纳其尼女'。其厚颜如此,让人瞠目结舌。

结语

古人说文德如人德,即所谓人如其文,这只不过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文章也罢,诗词也好,只要掌握了技巧,人人都能够写得出好文章,做得出好诗词。所以,如果认为有些人做出了名诗佳句,就把这名诗佳句作为他们人品贵重的依据,有这种想法,如果深入了解这些作者,可能会事与愿违。有些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的背后,也隐藏作者人品的不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云书法·名诗佳句手抄
「夏云」名诗佳句手抄
夏云书法·名诗佳句
朱熹最富有哲理的一首诗,其中一句经久不衰 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文章不必如其人
历史上有才无德的3大诗人,作品家喻户晓,但是人品却不堪入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