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益的一首边塞诗:用四个典故、含三位名将!你听过吗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唐高宗龙朔年间最大版图达1237万平方公里,南至罗伏州(今越南),北接玄阙州(今俄罗斯),西辖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

内陆设十五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京畿、都畿、黔中。又有州、府凡三百二十八座。

在边关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及都督府和羁縻州,管辖境内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等民族。

辽阔的疆域和民族的和平,依仗的是边关将士的热血和刀枪,铮铮的马蹄和嘹亮的号角是大唐无数文人武将梦寐以求的向往!

于是,边塞诗——记录边疆地区军民征战和自然风光的诗,在唐朝蓬勃发展进入全盛。

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隋朝开始兴盛,现存的边塞诗,唐以前的作品一共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收录的边塞诗不下两千余首,可谓极矣。

唐朝会写诗的人,要是不写上几首边塞诗,那就不算混诗坛了,就连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和诗佛王维也都写过慷慨激昂的边塞诗,又何况其他人呢?

其中有一首《塞下曲》,短短四句,却引用了四个典故,包含三位古代名将,读来令人顿觉豪迈,慷慨激昂之情油然而生,仿佛耳闻战鼓之声,亲临沙场催马扬刀逐敌于野!

《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

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

仍留一箭射天山。

作者李益,中唐诗人,字君虞,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出身陇西李氏,这是个大家族,是唐朝七姓十家之首,出过李信、李广等著名人物。

这首诗是李益在建中元年深秋,到灵武依附朔方节度使崔宁时所作,虽然篇幅不长,看似平平无奇,其实用了四个典故:伏波将军、定远侯、晋秦崤山之战、薛平贵三箭定天山,千军万马藏于字间,短短数语有万钧之力!

第一句:伏波惟愿裹尸还

伏波,是指伏波将军,这里特指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

伏波将军是将军封号,历代被封为伏波将军的非常之多,甚至鱼龙混杂,西晋孙秀这种小人也舔脸得到这个封号,这里为什么说是特指马援呢?下文有解释。

马援,字文渊,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兴平)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大将之一,因军功封为伏波将军,被唐、宋、明、清历代皇室加封名将,从祀帝王庙。

王莽篡汉之后,马援投靠陇右节度使隗嚣麾下,被任命为绥德将军,参与隗嚣的决策定计,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东汉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

曾在平定隗嚣叛乱时,在漆县“堆米为山”,做成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沙盘,献计打败叛兵。

刘秀统一天下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带兵东征西讨,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

《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诗人第一句开篇点题,借用马援白发出征的典故,号召壮士出征,只愿马革裹尸!何其悲壮!满腔豪情,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保家卫国,慷慨赴死!

第二句:定远何须生入关

定远,是指东汉定远侯班超,定远侯,中国古代只此一人。

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和马援是老乡,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因为奉命出使西域,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

西域对于古代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这里是沟通亚欧大陆的桥梁,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通道,特别是丝绸之路兴起以后,东西方贸易更加频繁,贸易量增大,更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西域。

二,维护中原王朝的国防安全,汉地十八省,唐朝十五道,主要的威胁都来自游牧民族,而西域就是他们的老巢和交通枢纽,所以强盛的中原王朝,必须要扫清外部威胁,征服西域则是必不可少的。

张骞、班超、耿恭、左宗棠等等都为西域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班超,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镇守西域,兢兢业业,直到60多岁才上表请还,可谓是鞠躬尽瘁!

南宋人傅伯寿说:陈汤(就是说虽远必诛那位)之斩单于,傅介子之刺楼兰,冯奉世之平莎车,班超之定西域,皆为有汉之隽功

我又来了

所言实不为过,诗人反用班超镇守西域的典故,激励将士,欲立不世之功,需要的是不必生还的决绝之心!

第三句:莫遣只轮归海窟

只轮,是指车轮,代指战车。

海窟,本指海中动物聚居的洞穴,这里借指当时敌人所居住的瀚海(沙漠)地方。

这里的典故是春秋时代的晋秦崤山之战

《春秋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晋人及姜戎败秦于肴,晋人与羌戎要之肴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返)者。”意思是,僖公三十三年,晋军和戎军联合在肴击败秦军,秦军全军覆没,连一匹马和战车都没有返回。

诗人在这里借用崤山之战,吹响号角,激励将士,奋勇前进,全灭敌军,绝不放一个敌人逃走!

第四句:仍留一箭射天山

这里所用的是唐朝大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

薛仁贵,名礼,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初年名将。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于贞观末年投军,随征高句丽,受唐太宗拔擢。自此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累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

龙朔元年,回纥铁勒九姓突厥(九个部落联盟)首领婆闰(这名字起的绝了)死亡,新继位的比粟转而与唐为敌,进犯边境,在此之前,铁勒已经骚扰唐朝长达数十年,实在是忍无可忍。

唐中宗李治诏右屯卫大将军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平叛。

龙朔元二年,唐军到达天山(今蒙古杭爱山),九姓铁勒拥众十余万,凭借有利地形,阻击唐军,并在阵前派几十员大将前来挑战。

薛仁贵单骑出列,临阵发三箭射死三人,其余敌骑慑于薛仁贵神威,都下马请降。

唐军乘势四面掩杀,大败九姓铁勒,唐军越过碛北(今蒙古高原)追击铁勒败军,生擒其叶护(首领)兄弟三人。

唐军凯旋时,军中将士传唱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从此,九姓铁勒衰败,再也没有成为大唐的边患。

中国人从来爱好和平,但是不代表好欺负!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诗人以此做结尾,振聋发聩:华夏儿女永远秣兵历马,永远保留箭射天山的实力,时刻准备着迎接敌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益的《塞下曲》,4句话中用了3个典故,字里行间充满了豪情
李益短短28字的小诗,连用4个典故,写尽边塞将士视死如归的豪情
李益一首边塞诗,4句引用4个典故,是中唐难得一见的豪迈之作
李益,最威武霸气的一首边塞诗:仍留一箭射天山
中唐难得一见的豪迈边塞诗,28个字有3个历史典故,你能看出几个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全诗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