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案例丨以禅意为主题的小镇--拈花湾

无锡灵山小镇·拈花湾位于太湖之畔,秀美山环水抱的马山半岛。与大佛为邻,是灵山集团历时5年继梵宫之后打造的又一精品。拈花湾由马山国际度假岛核心功能组成,致力于成为一个文化特色彰显、生态环境优美、功能业态齐全的世界级禅意旅居度假目的地。


拈花湾,取名于佛教中佛祖拈花一笑的典故,昭示着佛祖对禅的参悟。坐落于太湖边的拈花湾,其外形就如同佛祖手指拈花,所以小镇的景观无不透露出东方的“禅境”。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旅游会务度假圣地,包括重要精神性建筑——大禅堂、会议中心和会议酒店、若干高品质精品酒店、旅游休闲商业、文化性建筑、重点景点、商业建筑群、度假型物业区等功能组成。


区位交通


项目位于江苏无锡的滨湖区,拥有“湖、农、山、水、古”等优质旅游资源;且地处于长三角核心城市圈内,距离无锡、苏州、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车程距离均在3小时以内,是典型的城郊游憩型旅游度假地产项目。



整体规划






灵山小镇·拈花湾规划面积1600亩,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功能定位为灵山佛教博览园的配套工程,主要为景区提供可以休闲养生配套,同时小镇还将作为世界佛教论坛永久性会址。因此,在功能方面项目规划了主题商业街区、生态湿地区、度假物业区、论坛会议中心区、高端禅修精品酒店区五大功能区。



设计特色


禅文化是整个项目的文化精髓,项目整体规划也是以“禅”文化为主导思想,如在项目主入口设置了去门谷景点,寓意跨过云门谷,便从红尘进入了禅境。位于禅心谷中的会议中心也充满禅意,与之配套的主题酒店掩映在山湾深处,半圆型的围合设计是一种“抱缺”的禅意。鹿鸣谷中高端禅修精品酒店仿佛从林中坡上长出,与自然相融。



缘起


旅游产品升级的内在客观需求


和社会消费趋势的外部深刻洞察


时光回溯五年,经过三阶段十余年发展,无锡灵山胜境已贵为国家5A级景区,每年300万+的客流量令人叹为观止。但一手打造奇迹的无锡灵山集团,并未就此却步,开始谋划文化旅游新篇章。一项旨在打造新型禅意度假目的地为目标的标志性工程,选址马山耿湾。此即灵山小镇拈花湾之发轫。



正是在核心景区的运营升级过程中,灵山集团深刻意识到,核心旅游吸引物的阶段性更新,将是文化旅游景区保持基业长青的根本。因此,如何塑造新的旅游吸引物,满足旅游产品升级的客观需求,成为摆在灵山集团面前亟待解决的战略课题。


站在当时,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其一,继续扩充旅游观光体验内容;其二,开辟新的文化旅游体验形式。本质上,两条道路并无对错之分。灵山集团深刻意识到,核心旅游吸引物的阶段性更新,将是文化旅游景区保持基业长青的根本。因此,灵山集团敏锐地捕捉到了旅游度假大时代的先声。


主旨


佛文化+度假=禅意生活方式


如上所述,佛文化+度假的主题已然决定拈花湾的先天基因。然而,要完美提炼这双重命题下的产品主旨,仍需主创者具备“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般的深远追思和灵光一现。在众多选择中,“禅”的出现,如果说不是最好的,也是最适宜而自然的。毕竟,“禅”将这双重命题联接为有机一体。



从佛文化的命题来说,禅是佛文化世俗化的象征,也是东方文化精神的独特代表。如果说灵山胜境成功塑造了佛祖和佛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么新一期灵山工程通过禅的方式来塑造俗世对佛的解读,明显能看到大灵山主题的内在统一和延续。


从度假的命题来说,它已经成为国内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之一。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度假并非一种奢望。但是,抵达“挑剔”游客内心的度假产品,却是当今旅游行业的稀缺之物。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说,“深刻的焦虑感已经攫住整个世界的心灵”。新一期灵山工程试图以佛家独有的禅意度假,来解决当今时代的普遍焦虑感,不可否认,立意上已然触动芸芸众生的敏感之心。



正是在“禅”的统领之下,拈花湾才有了自己的灵魂,才有了“东方禅意生活乐土,世界心灵度假花园”的总体定位,也才有了策划设计者们后来尽情诠释的各种对象和追求。


规划


既要把故事和概念讲好


又要把功能和路线组织好


项目所在的耿湾区域,背山面水,五条山坳形同佛祖释迦摩尼的拈花指,进而演化为禅意十足的五瓣佛莲,故事和概念顿时形神具备。正是基于耿湾地形,通过三条主要交通道路和水系的组织,拈花湾规划了“五谷”“一街”“一堂”的主体功能布局,并配以禅意的命名体系,形成以佛祖拈花手掌为原型的总平面。


其中,“五谷”分别为云门谷、竹溪谷、银杏谷、禅心谷、鹿鸣谷,形似佛祖的五根手指,主体功能为涵盖会议、酒店、度假物业;“一街”即香月花街组团,位于手掌心,是拈花湾的核心商业街区;“一堂”即胥山大禅堂,位于手掌底,也是拈花湾的大型禅修体验场所。三条主要道路分别为拈花大道、伽叶路、香月花街,形似佛祖手心的三条主要掌纹,既实现了不同功能区的联接,也实现了动静分区隔离。


除了故事元素的诠释和组织,文旅小镇的塑造需要时刻关注游客的体验感,因此,规划层面的结构和尺度把握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点在拈花湾小镇的核心商业功能区域香月花街得到很好体现。


从结构上看,不难发现,香月花街通过“起、承、转、合”四章节手法,来实现游线的逻辑组织。



“起”章节,自停车场和游客中心开始,至童心桥结束。在这一章节,游客除了完成购票、入住以及入园等基本手续外,也是接触拈花湾的第一印象,实现现实世界和旅游体验场景的转换。


“承”章节,自童心桥开始,至拈花塔结束。游客可通过轻松悠闲的步行方式体验充满禅意的街区。而拈花广场作为一个旅游节点,既是节庆和日常公共活动的集中场所,也在无意识的提醒游客,进入旅游体验的下一个章节“转”。有意思的是,主街在此处确实有个45度的转折。设计者营造街巷曲折感觉的意图隐现。


“转”章节,自拈花广场至拈花剧场。这一章节是整个拈花湾小镇的中心区域,也是整个街区最为热闹的部分。它延续了上一章节商铺成市的感觉,同时也逐步增加了民宿客栈、剧场、商业综合体等更加丰富的业态。



自拈花剧场至农禅广场,可视为“合”章节。该章节以民宿客栈和商铺业态为主,小桥流水构成的静谧休闲环境是这一章节的主旋律。



值得一提的是,人性化的街道尺度也体现了规划层面对游客体验的关注。比如,主街和小巷的宽度进行有意控制,满足街景和巷景不同层次景观体验的要求。此外,在上述“起承转合”四个章节,每个章节的主街长度控制在50-100米范围内,显然是考虑游客的步行距离限制。游客在小镇内闲逛之余,应该会很容易发现步行一段距离后的休憩和再出发,似乎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安排。

景观与建筑


大体系与小细节缺一不可


/ 栏栅 /

在村野里,栏栅是再简单不过的,但是在拈花湾,却是非常复杂的一道工序。首先是用材,必须选用最上乘的毛竹,在全国各产地精心挑选,还有经过非常复杂的工序进行测试和加工,其次做这些活的工匠师傅也很有讲究。最终将禅意、质感、美感、韵律、功能多方面融合到一起,做成小镇如此静美的栏栅。



/ 苔藓 /

在拈花湾的庭院里、池塘边上、小溪畔、树根处的苔藓,应该是最难以引人注意的,然而却是营造禅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苔藓受空气、阳光、水分、土壤酸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大面积移植后很难自然成活,这也注定拈花湾的苔藓铺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细微之处 可见大节。和建造栏栅所使用的毛竹一样,苔藓也是搜集于全国各地的大山里,譬如天目山、雁荡山、武夷山等生态环境极好的地区,还专门请了农学教授专家们来研究如何移植及培育生长。实在不得不佩服,连最细微的苔藓都如此煞费苦心,可见拈花湾的用心十足,这或许正是禅意里对极致的通彻表达!也重要明白,为什么拈花湾是一个“会呼吸的”小镇。



运营


以终为始,围绕休闲度假提升软性服务体验


拈花湾涵盖的物业包括酒店、客栈、商业、度假物业等多种类型,系统化的运营管理并非易事。事实上,在拈花湾正式营业之前,前期招商运营工作早就在业态策划落位阶段即已开始。其中,酒店管理公司的选择和香月花街的商铺招商乃重中之重。以商铺招商为例,由于小镇的佛禅文化主题,对商家经营业态和装修风格的限制,一定程度上给拈花湾的招商带来难度。从现有情况来看,餐饮和休闲业态为主的定位基本得到了贯彻,基本复合小镇的休闲度假方向。然而,如何在今后的运营过程中,通过商户的逐步调整,在满足游客基本需求的同时,提升佛禅相关体验的业态比例,进一步突出和强化小镇本身特色,或仍是摆在小镇管理方面前的重要课题。


作为一座独具禅意的新型文旅小镇,市场的检验才刚刚开始。如何依托现有优良硬件基础,提升核心景区人气,将是特色小镇运营的关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最美的禅意小镇,苦等5年,终于对外开放!
在漫步中邂逅这个会呼吸的小镇---无锡灵山小镇拈花湾
拈花湾的成功秘诀,吴国平详解运营之道
案例 | 拈花湾的规划、产品和运营
这个江南的禅意小镇,竟美得像掉落人间的仙境!
禅意|灵山·拈花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