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果农之惑:果子结得多了,腰包反而瘪了

西山村,沂蒙山褶皱里的小村庄,光绪年建,因山得名,人家百户。桃子、苹果漫山遍野,是典型的林果村。50岁以上的农民,多打理果园;年轻一代,多进城务工。

果子结得多了

腰包反而瘪了

春节山村拜年,绕不开的话题是果园收成。

小村苹果最多的种植户娄和仁,3亩苹果去年只换了2万多元,一斤卖1.3元。同样这片果园,同样在地头卖的,2014年是2.6元/斤,得了4万多元。同样一年流汗,钱包却瘪了一半,这让乡亲很沮丧。

村支书娄和君家,去年苹果套了1万个纸袋,收了3000多斤。不忍心在地头贱卖,他想到了在淄博淄川区企业工作的儿子,儿子楼房有车库,他雇车把苹果从沂源县运到了淄川城里,存在车库,然后零卖。价格比地头好一点,一斤多卖几毛。

我三姨夫娄树印,家在娄家铺子村,他姐姐家的苹果,今年是让远嫁泰安的女儿给张罗着卖的。女婿家在宁阳,当地苹果较少,价格稍好。于是开车拉着苹果到乡下,走村串户卖了一个月。

而我的父亲地里那1.2万斤苹果就成了烦心事。去年10月,父亲想到省城来零卖,可几百箱苹果,没地方存。犹豫再三,父亲只得将苹果储进了三姨夫家的冷库。11月,父亲从老家赶到省城,父子两人跑到省内规模最大水果批发市场——济南堤口果品批发市场,进去一看,心凉了:偌大的市场,满满的烟台苹果、陕西苹果、新疆苹果。只有一家收购沂蒙苹果的批发商——乡村园果业。经理亓宝亮是沂蒙老乡,他说苹果扎堆,早就不收了,过两月,到节前来碰碰运气吧。

腊月二十五,父亲又叮嘱我去看看。我赶到批发市场,问了七八家批发商,店主直摆手:自己储的还愁卖,谁还再收?和父亲一说,电话那头传来叹息,父亲说只能放你姨家冷库里等等吧。

三姨夫娄树印有一个中等规模的冷库,每年收些水果。往年春节前,镇上大大小小的冷库,苹果出货三四成,今年只走了15%左右,他很担忧年后销售。年前有个南方商贩来,进冷库随便挑看,一斤只给1.7元。扣除每斤4毛的冷藏费、纸箱费和搬运费,和几个月前的地头价差不多。

不仅苹果跌了,桃价也微跌。村支书娄和君说,桃按收获期分早、中、晚三类,每类有多个品种。每个品种各有涨跌,总体跌的多,涨的少。父亲算了算账,咱家桃园2014年换了2.1万,2015年只收了1.8万。山村乡亲们普遍感受,前些年水果价格总体上涨,这两三年水果变得涨跌无常。父亲说,果园里的4亩桃2亩苹果,2015年多产了3000斤,收成却比2014年可怜多了。

水果若向高端迈

小村难过几道坎

一边是卖不动的本土苹果,一边是畅销的进口水果。

“碗口大,深红色,日本进口苹果,一箱8个,你猜卖多少钱?”我问乡亲。

村支书娄和君说,能卖100块? 村主任李霞说,不会超过150块吧?

可在济南堤口果品市场,这箱进口苹果卖630元,而且很畅销。

腊月二十五,在堤口批发市场的一个高档水果店,老板牟春燕指着这种苹果说,销得很快,只剩这五六箱了。另一个高档水果店经理张晓囡告诉我,日本进口苹果卖没了,需要预订。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苹果进口量在不断增长。

我国农业增产、进口量增加、库存量增加,“三量齐增”现象同样冲击着沂蒙山深处的这个村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片片果园,何去何从?

发展高效生态林果如何?山村盘算过。村支书娄和君说,县里大力倡导,咱村山清水秀,没有工业污染,可有几个问题绕不开:一是高端有机果要有个转换期,至少两三年。转换期产量下降,农民三年没啥收成,谁敢冒风险?二要土地连片成方,不能这边搞有机,那边打农药。田地相连,只要一户不同意,就推不开。此外,搞新技术,打新品牌,闯大市场,靠谁来做?咱村伺候这果园的,基本没有年轻人了,靠俺们这些50多岁的泥腿子,太难了。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抓手。邻村成立了一家合作社,农户入股。父亲说,合作社的确有作用,农资集中进货便宜些,还能贷款。“可要搞高端林果,还是这一帮庄稼汉,谁能挑头干?”

工商资本进村带动农户,是一条重要出路。在山的那边,有个左家旁峪村。村里出了一名企业家,返乡投资,流转土地,带领农民致富。娄和君曾去参观过,他说这在咱镇上,算是独一份。既便如此,企业谋利,流转的多是好地块,也选基础好的。李霞说,咱村平整地少,且水利老化,企业谁愿来呢?

调优品种最为可行

果农种桃却如押宝

在村支书和村主任眼中,最务实的办法,是把山村果园品种调整好。娄和君说,这些年县里在水果品牌等方面做了不少事,苹果和桃知名度在提高。种些好品种,把果园管理好,是眼下最可行的。

但品种调整也面临一些问题。

山村苹果绝大多数是红富士,这是上世纪80年代末,从省城引进的果苗。为何30年了,苹果品种还是一家独大?

娄和君说,苹果从换新种到丰产,要等六七年,更新成本高。3年前,村主任李霞请县果品中心朋友帮忙,用新的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种了新红富士树苗,这在西山村仍是唯一一户。相比之下,桃的调整时间短,嫁接第二年就可结果,第三年可丰产。因此,一些农户宁愿砍掉苹果换桃,也不更新苹果。于是,山村从当年家家户户种苹果,到现在只剩20户左右,桃林超过了苹果。

桃品种的调整,则出现了另一种现象——跟风换种。山村有一个独特景观:每家桃园里,至少有七八种桃。父亲说,咱家桃园9种桃,新川中岛、莱山蜜、寒露蜜……应有尽有,小村里桃约有20个品种。为何这样?三姨夫举例解答:几年前,红冠桃卖得好,一斤卖2.5元,乡亲们一股脑跟风嫁接,产量很快上来了,结果去年红冠价格跌到了1.5元。之前,有个黄金桃,几毛钱一斤,很多农户跟风改了,结果去年它又涨回了3块钱一斤。“农户总是追不上市场,于是大家就用笨办法,种上十个八个品种,这个不行,指望那个,种桃如押宝。”

新品种谁来选,有政府部门指导么?娄和君说,基本上靠村民自己,农技站等部门也很难判断大市场。看哪个品种行市好,就去邻村剪些枝条嫁接。甚至南方前来收桃的客商,也带新品种过来给农户嫁接。

在三姨夫看来,单一的苹果规避市场风险能力不如多种多样的桃。他家三亩种了20多年的红富士苹果,算算账,不如种桃划算。年后,除了留下几棵自己吃,这些碗口粗的苹果树,他要全砍了换桃树。

我二姑家有一亩地种着苹果,这是三年前看着苹果价还不错,拔了桃树改种上的。怎料苹果大跌,她年后也想把苹果拔掉,再换桃。可改来改去,她也觉着有点可惜。二姑问我:你说,过几年,这苹果会不会又涨回来?我却是无言以对,一脸茫然。

正月初六,初春的沂蒙山,小雨夹着寒意洒下,满山的果树,枝条迎风微微颤抖,默然无声。谁又能知道,新的一年,这枝头将结出怎样的收成?

 

 来源:大众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号外!1月“微店之星”三强名单上有你?
果农难!果农挣钱拿命换
一封感动亿万果农的信!
为何果树不能混栽,混栽危害不可估量,老果农告诉你原因
观赏果树栽培技术之四
汪景彦:加速果业调整步伐,促进乡村果业振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