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蓝莓产业布局及生产关键技术

蓝莓(又名越橘)产于美洲,是20世纪初期在美国发展起来的小浆果果树,其果实可用于鲜食、储存和医药,叶子可以制成茶叶,加工后的果实和原汁被用作食品原料、染色剂,根部可入药,用途广泛。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的逐步增强,蓝莓的更多功能被相继开发,世界各地的研究中心都证实,蓝莓和其他40多种新鲜水果和蔬菜相比,其抗氧化功能排在首位。神经学科的科学家也发现,蓝莓可以缓解由于老化引起的各种神经能力的退化。另外,蓝莓对于改善视力,防治泌尿系统疾病均有良好的功效。这些结论为蓝莓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基础,使得这一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目前,北美仍是蓝莓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国,越来越多的国家投入到蓝莓的引种、生产、经营活动中。我国从1981年开始引种、试栽蓝莓,分别从美国、加拿大、波兰、德国等地引入优良品种,在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浙江等地建立引种及区域栽培研究基地。

国内的蓝莓产业化种植开始于1999年,吉林农业大学与日本环球贸易公司在山东胶南合作建立了面积40公顷的国内第一块产业化种植生产基地。其后,蓝莓产业化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至2010年,全国种植面积超过3300公顷,种植基地分布在国内17个省份。经过30余年的发展,在生产布局、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商业运作等环节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产量和生产面积从无到有,已经增长到2012年的2万余公顷。

另外,我国有着丰富的蓝莓野生资源,东北、西南、华南各地均有野生种群的分布,其中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产量最多,约占全国野生资源的90%。据统计,大兴安岭野生蓝莓丰产期年产量可达几十万吨,被誉为“蓝莓之乡”。

我国蓝莓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1. 我国野生蓝莓生产

我国野生蓝莓品种主要为笃斯越橘,集中分布在吉林省长白山和黑龙江大小兴安岭等地区,面积约为10万公顷和18.2万公顷,贮藏量分别为1万吨和30万吨。出于对资源永续利用的考虑,黑龙江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对果实进行定量采摘。我国的蓝莓加工品原料多是野生品种,但目前存在问题较多。如野生果分布较为分散,采摘困难(目前全部为人工采摘),采收量不稳定,成本高,每年的最高采收量仅为1.4万吨。且果实偏酸、果粒小、杂质多,品质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加工产品的质量。另外,山区由于条件有限、地理位置偏远,果实的储运成为制约瓶颈,黑龙江等地多选择就地加工的方式,与一些规模较小的加工企业合作,或者生产企业自行加工,产品主要有冷冻果、果汁、果酱、酒类等,但从生产技术和产品品质等方面均无法与规模企业抗衡。

2. 我国栽培种蓝莓生产

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致力于蓝莓研究,于1989年在长白山等地建立了栽培试验基地,并选育出优良品种。采取校企联合的方式在我国开展了蓝莓的产业化生产运作,从2000年开始,陆续在北方等地开始大规模的引种栽培工作,2004年第一批栽培种蓝莓达到盛果期,2009年产量达到1459吨,2000~2010年间是我国蓝莓的高速增长期,规模化种植从原来的黑龙江、吉林扩展到17个省份,根据地理位置大致划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其适宜品种。

【黑龙江、吉林地区】这个地区是我国的野生蓝莓主产区,约占全国总资源的90%,目前的人工栽培也多分布在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气候特征适宜蓝莓生产,四季分明,冬季降雪量大,可将植株掩埋覆盖,防止抽条,土壤偏酸,草炭充足,适于天然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开发,栽培品种为半高丛及矮丛耐寒品种,果实小,不利于鲜食,适于加工。因此这个区域加工企业较多,政府也配合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目前生产的蓝莓系列加工品可达140余种。但应该看到,加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初加工企业较多,产品附加值低,生产意识小而全,缺乏有效地专业分工。

吉林省兼具自然优势和技术优势,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拥有国内先进的科研队伍,是国内第一家为企业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的科研单位。先后选育推出了“美登”、“芬蒂”、“北村”等一批适于本地区栽培的优良蓝莓品种,总结出了一整套有关蓝莓种苗繁育、生产栽培、果实加工等方面的技术要点和技术规程,并与美国、波兰、智利等国的国际性蓝莓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学术、技术交流关系。在生产方面,基地建设分布较广,白山地区的长白县、抚松县、靖宇县、临江市、白山市和江源县拥有栽培面积7000公顷,延边地区的敦化市、延吉市和安图县栽培面积为1510公顷,通化地区的通化县和柳河县栽培面积为1100公顷,长春地区的长春市、九台市和双阳区栽培面积为12550公顷,总栽培面积22160公顷,年总产量约为408吨。其中长春市和抚松县是最早栽植蓝莓的地区,而九台是目前吉林省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拥有栽培面积约12000公顷,分布在9 个乡镇15个村,其首创的“公司+蓝莓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推进蓝莓产业化种植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临江市和延边地区则侧重于野生资源开发利用。目前吉林省从事蓝莓生产的较大规模企业约为 15 家,主营产品加工和销售的企业约为10家左右。

【辽东半岛地区】辽东半岛的蓝莓生产集中在大连、丹东和庄河等地,气候稍暖,降雨量较大,土壤偏酸,冬季降雪量有限,容易引起植株的抽条和次年坐果。丹东市是连接欧亚大陆与朝鲜半岛的主要陆路通道。从2007年开始就以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外向型创汇农业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战略,重点扶持加工企业,具有较大规模的深加工龙头企业队伍,农副产品加工年增加值保持了30.8%的高增速。加工业的优势也推动了蓝莓种植和加工的发展,2010年约333公顷蓝莓进入丰产期,较2006年的26.7公顷增长了12.8倍。但从长远战略发展来看,丹东的上亿元大规模加工型企业仍然较少,加工能力和市场能力的匮乏会限制产业的进一步升级。

【胶东半岛地区】这个地区生产蓝莓的城市有青岛、烟台、连云港、威海等,气候温暖,湿度较大,是典型的海洋气候,果实成熟期早于其他地区,5、6月就能采收,可以在露地栽植产果的空档期上市,有效弥补市场空缺。其优势在于地理位置交通发达,有较为成熟的铁路、航空、内河运、海运交织的网络体系,对外出口贸易发达,且有着丰富的蔬菜、水果产业化发展经验,对蓝莓的发展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推动作用。

【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流域的江渐、华东一带,以广东、广西、福建沿海为主,夏季高温,湿润多雨,兔眼蓝莓和南高丛蓝莓具有耐湿热特点,适宜此区发展。果实成熟期较早,品种果实较大,可以鲜食为主,由于其地理位置,产品可以供应东南亚、中国香港及台湾地区。

【云贵高原地区】这个地区蓝莓种植较晚,分布在贵州、云南等地,土壤条件适宜,但气候复杂,目前国内引进的品种几乎都可以在这个区域找到适宜的空间,但弱势是地形多变,蓝莓鲜果需要较为先进的冷藏、包装、运输技术设备,这给运输造成很大的压力,可以就地加工,发展保质期较长的冷冻果、干果和其他加工品,便于运输和储藏。

蓝莓栽培对品种的要求较高,不同品种适应的差异性较大,我国产业化种植时间较短,在一些新的种植区域,往往过分注重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仅凭经验判断就开始大面积种植,导致产量低、规模效益低下等时有发生。另外,我国没有苗木繁殖的准入制度,蓝莓种苗回报率较高,一些企业在利益驱使下,以小充大、以次充好,有时自己尚未明确品种分类就盲目投放市场,造成生产企业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生产企业要认真鉴别,不能急功近利,要加强对品种、种龄的专业认知,对那些信誉不佳、设备条件落后、品质低下的种苗企业要进行严查,防止不合格种苗流入,造成大面积的经济损失。

从宏观角度,要合理化产业布局,各栽植区域要根据自身特色确定发展的规模和方向,如野生蓝莓带除了保护资源外,还要推行野生蓝莓的扩繁工程,利用人工的力量增加植株的密度和产量,便于机械化采收,降低成本。人工栽植区域要选择适宜的蓝莓品种,建立有机食品的生态园区,提高产品品质,培育高端消费和需求。

主要栽培技术及存在问题

蓝莓的生产技术主要分为生产前期准备、中期维护和后期的采收加工。

1. 生产前期技术

蓝莓生产前期技术主要包括苗木的繁育、土壤调节和定植。繁育技术有传统的扦插和发展迅速的组织培养技术,后者优势明显,具有快速繁殖、成活率高的特点,适合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属于工厂化育苗,目前已经被多数生产企业采纳,每年通过这项技术可以育苗1000 万株以上。另外,也有些地区采用根插、分株等手段对矮丛蓝莓进行繁育。

蓝莓生长的土壤条件为:pH最好在4.3~4.8区间,有机质含量最少不低于5%,最优为 8%~12%,土质疏松,湿润但不要积水,因此需要充足的灌水量。对于不适宜的土壤条件,可以进行土壤改良,在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结构评估基础上,掺入有机质,并施以石灰和S粉改良土壤结构,调节pH值。蓝莓定植可以选择春、秋两季,以已经生根的 2~3 年生苗木,根据不同品种确定植株间行距、定植穴大小和授粉树配置。我国多数的基地都需要进行土壤改良,有些地区忽视这一问题,未进行科学化的测试就开始自行调节,或降低土壤改良的投入,使得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无法达到预期产量。

2. 生产中期维护

中期维护技术主要涉及土壤水肥调节、修剪、授粉和除草技术。蓝莓生产对水分灌溉要求较高,水分失衡会严重影响最终产果量,甚至会导致死亡。在植株萌芽到落叶期,每周水量需求平均为25毫米,坐果期到果实成熟期水量需求增加到40毫米。另外应该注意,由于土壤中沙性土和有机质含量较高,观察缺水误差较大,有时看似湿润实际已经缺水,需要在生产中积累经验,在植株萎蔫现象发生之前及时补水,主要的灌溉方式可以采用喷灌和滴灌等。

蓝莓生长对钙的吸收能力较强,但过多的钙的投放又可能造成缺铁,磷肥、钾肥可以增产,氮肥促进生长效果明显。土壤施肥可以分两次施行,一般在初春,应根据地区土壤特点,在有效测量评估下加以实施,还应注意及时观察植株的营养缺乏现象,防止过犹不及。另外,有效的园地除草可以增产1倍以上,不可忽视。目前多采用化学除草的方法,但要注意除草剂对植株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要先进行小范围的试验论证,选择损伤率较小的除草剂类型,实际生产中就出现过未经试验导致植株大面积死亡的案例。蓝莓修剪采用较多的有平茬和疏剪等,不同方法对各种品种修剪效果有所差别,如矮丛蓝莓修剪要维持壮枝和壮树,高丛要抑制幼树的开花结果,成年树主要目的是控制树高等。因此修剪前要目标明确,最终要使植株达到适宜的产量,而不是最高产量,保证植株稳定、长期的座果率。

我国对于蓝莓生产技术的研究基础有限,科研单位数量较少,缺乏对技术推广体系的监控机制,一些种植企业对技术的认知也较为落后,相关技术使用率较低,多数种植基地田间管理粗放,植株生长发育问题明显,产量较小。

3. 生产后期采收加工

蓝莓品种不同采收方式差异较大,如7月份矮丛蓝莓成熟,采收时间较为一致,可以集体采收,由于果实小,人工采收较为困难,通常采用机械采收(小型辅助机械)。而高丛蓝莓成熟期不一致,采收期往往要持续数周,难以集中操作,需要对采收频率加以控制,合理分配间隔期,有时可以精确到4~8天,国内也有企业控制在1~2天。我国由于人工成本较低,基地规模不大,栽培果人工手采较多,根据果实的生理分解、腐烂程度、机械损伤、水分流失等加以分级和包装,并根据运输的远近控制果实的成熟周期。蓝莓鲜果采收后对储存和运输的条件要求较高,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10℃以下)。冷冻果更需要直接速冻,才能延长储存期。

我国蓝莓果实的采收贮运相对较差,如科学制定合理的采收期、采收期合理的田间管理、依据储运时间确定采收果实的成熟度、快速预冷与冷链运输等环节,多数企业无法达到各项技术指标,抑制了商品性能的提高。

由于蓝莓生产经营对科技的要求较高,相关企业首先要树立科技兴农的意识,关注蓝莓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才能推动产学研有效结合。企业除与科研单位要保持紧密的合作之外,有条件的应该建立自己的研发部门,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不能将其单纯的视为成本支出,要将企业创新战略作为提升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要加强生产技术、产品技术和市场技术的研发力度。

借鉴北美经验引进先进技术

北美等地已经形成了较为先进的系统,能够较大限度的提高产品生产和销售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蓝莓农产品特性在储存和运输方面的弱势,延长了产品生命周期。

种植技术方面,北美经过70多年的产业化生产,在品种选择与搭配、栽植密度、有机质使用及土壤覆盖、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形成了稳定的技术体系。北美蓝莓约有10%采用有机化种植,其余为常规生产。

采收技术方面,美国由于人工采收的成本较高,加工用蓝莓大多数采用机械采收,但作为鲜果销售的果实仍以人工采收为主。蓝莓在田间是成排直线种植,并定期进行修剪成型,便于采收。蓝莓采收机有若干种类型,均操作简单,机器的机械杆通过摇动植株,果实脱落到桶里或者传送带上。在不同品种蓝莓成熟期,收割机穿梭于田间,效率很高。采收的果实通过分选机进行分选,剔除树叶、枯枝等杂质,分离未成熟、过成熟和损伤果实,必要时按规格要求将果实分级,在第一时间被运送到附近的加工厂,再根据需要进行加工。

初加工技术方面,蓝莓有许多不同的加工保存方法,不仅可以延长鲜果的产品链,把鲜果制作成食品加工业的配料,也保证了蓝莓产品的全年供应。如成熟的蓝莓有多种冷冻方法,可以采取单体快速冰冻法(IQF),将采摘后的鲜果立即在超低温下冷冻,这种产品可以直接销售或者投放食品业。另一种方法是整箱整体冷冻,比较适合不需要其水果原型的加工品。另外,美国的蓝莓果干加工方法也较为先进,以冰冻、热风及渗透等方法,将蓝莓和糖浆混合脱水,便于保存,且能保证它的形状、色泽和柔韧性,并增重,或者用鼓风烘干,制成粉状原料。

储运技术方面,北美蓝莓不仅在产果的旺季,而且在全年都有供应,鲜果从采收、就地包装,再送往世界各地,只需要几小时。科学的采收标准、采后的及时预冷处理,加上成熟的冷链物流体系,是保证鲜果品质的重要基础。

北美蓝莓发展在技术、种苗、市场等方面较为成熟,科研单位和企业可以加强与国外的学术交流,可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方式。引进国外适应性强、座果率高的的优良品种和生产、采收、分装、运输及加工等方面的先进工艺。如美国已经开发出适宜蓝莓专用的生长调节剂,除提高坐果率之外,还可以生产无种果实,并促进早熟,能够更好的调整果实供应期和满足需求。此外,国外学术界目前对蓝莓营养价值及提取物的技术研发较多,也代表了未来蓝莓产品的发展趋势,国内企业应该敏锐的预测到市场信息,对于缓解国内蓝莓产量较小,无法和大型果汁类加工企业合作的现状,开发蓝莓的精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本文根据《中国农机化学报》刊登的“我国蓝莓产业布局及关键技术研究/李丽敏”改编而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公害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西番莲的栽培管理技术
高丛蓝莓栽植后土壤与施肥管理关键技术!
野生果树———黑老虎的栽培技术
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快繁蓝莓
安化黑腌菜的栽培及加工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