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家马公愚

马公愚(1893—1969)

本名范,初字公驭,后改公禺、公愚,晚号冷翁,因其斋名“畊石簃”,故又署畊石簃主。

马公愚幼承家学,稍长曾师承瑞安孙诒让,究心周鼎秦权、石刻奇字,后与兄孟容就读温州府中学堂。其书法篆、隶、真、草无一不精,真草取法钟、王,笔力浑厚,气息醇雅;篆隶更具功力,书名遍播大江南北。绘画擅长山水、花卉、鸟鱼等,篆刻取法秦汉,探本求源,无丝毫近人习气,但均为书名所掩,素有“书法宗匠”“艺苑全才”之誉。

先后任上海美术会、中国画会理事,中华艺术教育社常务理事,晚年被上海中国画院聘为画师并预上海金石篆刻研究社社务。

著有《书法讲话》《书法史》《公愚印谱》《畊石簃杂著》《畊石簃墨痕》等。


艺术创作观点

●马公愚先生主张学书取法要高:“作书不可不通篆隶。今人作书,别字满纸,只缘未理其本,随俗乱写耳。通篆法则字体无差,通隶法则用笔有则,此入门第一正步。”

●学习篆刻则要求取法汉印:“作印必宗汉,犹书之于晋、诗之于唐也。篆刻不师秦汉,必堕恶道。盖秦汉人作篆如北平人作平语,幼而习之,纯出自然。晋以后楷书既行,人不识篆。偶有所作,如闽粤人之效平语,不能似也。”

●马公愚先生对楷书与行草的辩证关系作了如下论述:“作楷不以行草之笔出之,则全无血脉;行草不以作楷之笔出之,则全无起讫。”


醇和古丽的马公愚书法

节临《石鼓文》条幅

吾驱其特 其来趩趩 即吾即时 麀鹿趚趚 其来大次

马公愚的篆隶醇古高雅,隶书融汇汉《张迁》《史晨》两碑,功力深厚;其篆书上窥周秦,追踪石鼓、玺文、诏版、汉金,其临写的《石鼓文》与吴昌硕相比,略微缩短长度,结体减少欹侧,用笔圆润中带有方折。朱自清先生曾在马公愚所作《石鼓文》上题诗:“文采风流照四筵,每思云度逸悠然。亦应有恨天难补,却于名山积善缘。”足见马公愚当时的人品、艺品、学问修养及影响力。

行书对联

处和履中长受安福

乐仁尚德光见善祥

此联体现了马公愚行书的典型特色。从书风上看,作品反映了马氏“中和”的书法审美观,用笔讲究圆润流畅,毫无棱角显露,快与慢、曲与直、藏与露、方与圆、断与连、枯与润、疾与涩、提与按,变化寓于线条之中。在结构方面,作品主要于平正中求变化,很好地协调了疏与密、大与小、长与短、奇与正的关系。气息淳雅、字形平正、结构严密,字法出自“二王”,柔媚而不轻滑,流畅而不放纵,符合儒家“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中庸之道。

和父

同心干

梅花欢喜漫天雪(附边款)

马公愚的篆刻技巧也可谓出凡入胜。凭借丰富的学识,马氏篆刻取法高古,无丝毫习气。他制的印少而精,取法在战国古玺与秦汉之间。马氏尊秦汉玺印为印章正脉,他把简单的文字,用精致的刀工和工整的结构表达出丰富的古韵。另外,马公愚还从诏版篆书中另辟蹊径,把篆籀的整齐庄重与诏版的参差流丽结合起来,以诏版篆书面目作印,章法散淡中有紧结,紧结中有散淡;刀法以方折为主,辅以圆转,双刀横冲与单刀轻转兼用,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诏版文字急就随意、不事雕琢、似整非整的拙朴峻拔风格。其篆刻尤以朱文私玺和仿秦代诏版笔法一路最为精湛,运刀优游闲静,自具雍容醇雅之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被称为“艺苑全才”,篆、隶、真、草无一不精
马公愚丨近代书法帖学名家,笔力浑厚气息醇雅,不愧一代“宗匠”
马公愚书法选粹 (上)
近百年书画名人印鉴115:马公愚
马大全书法(五)
书法史上的马公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