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石化排污超标 拒绝整改惹怒政府|期刊大全|中国期刊在线

 据报道,环保部牵头的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督察组,日前对中石化下属的广东3家企业(湛江东兴公司、新中美公司和广州分公司)检查发现,中石化的炼油企业成了环境违法行为或安全隐患的重灾区。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0和2011年,省环保厅和省监察厅连续两年把“湛江东兴石油有限公司炼油配套完善工程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石头村环境安全问题”纳入挂牌督办的“黑名单”,原因是“未妥善解决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石头村居民搬迁安置问题,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

  面对这3家企业的“前科”,广东省环保厅环境监察局局长周全气愤而拍了桌子:“明目张胆的!明明发现排污超标,没人去检查,没人去督促。还老是要挟地方政府,说什么为了国计民生,那老百姓也是国计民生啊。”

  不可否认,中石化的产业确实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有网友调侃道,中石化打个喷嚏,全国人民都要感冒。可是,是不是只要产业有利于国计民生,就可以肆意排污?如果以此为由肆意排污,岂不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排污,遍地污染,何谈“国计民生”?

   不可否认,作为更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执行国家的环保标准的央企,中石化这么做无疑加重与老百姓的对立。局部地方部分企业的环保问题也会抹杀了整个集团之前所做的所有环保工作。”

   不可否认,央企在当地会拉动一些相关产业链发展并解决一些就业问题,地方政府甚至会敬畏这些企业。

   而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有一个问题不能回避:明明发现其排污超标,不仅“没人去检查,没人去督促”,地方政府竟然还会让违法企业“要挟”,为什么对违法行为视而不见?违法者比执法者还“牛”?这种角色的逆转,其背后隐藏的又是什么呢?

   有评论指出,一动即便都是市场行为,其市场行为对每一个与其相关的人的影响,便很有可能超载市场行为本身——其服务的效率会越来越低,其对待消费者的态度会越来越傲慢,而地方性的政府虽然手中拥有足够的行政资源,在面对这样的市场庞然大物时,也会有难以控制之困。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国内环境法权威专家汪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央企国企从环保投入上来说总量落实还是比较多的,但是一旦遇到问题,央企又有很强势的抗击力。几乎在所有公共利益执法领域,国企都是一个最大的违法者。这背后的体制问题就在于很多国企尤其是央企都是有行政级别的,企业的领导也有行政级别,未来也可能成为地方官员,地方环保部门与之平级,不敢与之对抗。另外,中石化之所以敢要挟地方,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旦处罚停产,可能带来社会问题,影响供应闹油荒,或是影响就业,影响社会和谐与维稳。

   据悉,中石化26日宣布责成三家企业停产整顿,并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自查整改活动。该公司还表示,上述三家企业的行为不符合公司的理念和战略,违反了公司的相关管理制度。

   希望中石化以后不要再以国计民生要挟地方政府,如果再“坚持”污染并相要挟,中石化无疑将会丧失公众对其环保责任的信任,而下一次“拍案怒斥”的应该是被中石化“毒害”的老百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东环保厅官员拍桌怒斥中石化要挟地方政府
石油巨头面临环保危机 多个项目因环评未通过被叫停
当环保变成了企业“克星”,是“尚方宝剑”
2012经济趋势判断
环保部称中石化环境违法突出 官员怒斥其要挟地方政府
环保追责“八项注意”要注意什么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