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姿势 | 书画家长寿的秘诀你知道吗?



   要达到延年益寿,用现在的话说,人们只要饮食起居有规律,服从大自然变化。就都可以长寿,但历史上的长寿者却要数高僧医家、书画家、音乐家等。这里要谈的正是养生与书画的关系。

相辅相成  互为己用

中医学讲到的“精、气、神”是人之三宝,要养生必须保持“精气神”的充沛。汉代书法家蔡邕认为“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苏轼评智永书“骨气深稳,体兼妙,精能之至”;米芾称黄道周书“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其体、骨、筋、脉、气、血、精、神等妙述,无不体现出中国书画艺术与养生的相辅相成、互为己用的渊源关系。


我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的确立是在汉代,几千年的继承和发展,“凡欲法书,秉其精,贯其气,赋其形,运其势,寄其情,会其神,道其宗,衡阴阳,化五行,谓之书”,书法作为一种怡情养性的运动及养生方式,与生命、健康、长寿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历代书法家生卒年表来看,他们大都长寿:欧阳询85岁,张旭80岁,颜真卿77岁,柳公权88岁,文征明90岁,齐白石95岁……

 

以书为乐  以画寄情

自古以来,我国众多的名人和艺术家大都能做到以书为乐、以画寄情。他们深知书画养生之奥秘在于形神兼并,心驰神往,气随心转,这也就是今天讲的书画养生之道的总体印象和特点。

上海书法家苏局仙先生寿臻110岁,在102岁生日时,有人问及他养生秘诀,苏老笑曰:“惟书法而已。”安徽的书画家肖龙士寿臻103岁,先生晚年书写的内容多为自己的立身体会、长寿之诀及一些促人奋进的古文诗词名句。如“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等。

卡戳评聘艺术家赵宝利作品--春山淡冶而如笑

唐太宗李世民是个书法迷和书法家,他对习书曾有这样的名言:“欲书之时,当收视返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即指习书者习书时心要完全静下来,排除一切杂念,思想高度集中。在姿势方面要“肩欲其平”,“身欲其正”,“两手如抱婴儿”,“两足如踏马镫”,这都有利于身体正常发展。


养生理念与书画创作

书画不仅养生养心,亦可疗疾治病。宋代词人秦观曾患肠胃病,久治不愈。好友高仲特地带来一幅王维的《辋川图》对他说:“你经常看这幅画,病很快就会好的。”秦观半信半疑,便挂于卧室每日观赏。


每当他看到这幅山清水秀的辋川别墅图时,就仿佛离开了病榻,进入了那迷人的画境,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着森林中的婉转鸟鸣,顿时感到心旷神怡。经过十日的“画中游”,秦观食欲增加,肠胃病逐渐好了。 


养生书画艺术

有深谙书画艺术的权威医学专家,从传统医学的角度探究过被画界称为“五君子”的梅、兰、竹、菊、松的养生之奥妙。传统国画“五君子”,相当于中国传统医学上的五剂处方,可收到养心、安神、明日、理气、宽中、调理脾胃、增进饮食,乐以忘忧、健康长寿的疗效。


常画梅花可焕发生机,散去冬季心肝郁积之寒热,调理内脏机能,以解淤化闷。


画兰可令人心旷神怡,文雅风流,心平气和,精神振奋,至老弥坚。


经常画竹之人,邪气不易侵肝,脏腑和顺。


画菊,特别是对年高之人,可滋润肺腑。


画松,可得心灵之正气。松方位属中,五行属土,脏属脾,腑属胃,经常画松之人,可得“海纳百川”之胸襟,多福多寿。



千百年来,许多书画学人将养生与书画艺术相互融合,取得身心怡悦、延年益寿的功效,也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中国书画是世界上最养生的文化艺术,想长寿就练练吧!
『食疗集』中医 漫谈画家张大千的“三健”养生秘诀
你们知道么?书画家好像都挺长寿的,是不是因为书画本身呢?
书法艺术与健康长寿
书画养生的奥秘
中国书画家长寿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