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半乳糖血症

半乳糖血症

一、概述

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是半乳糖转化为葡萄糖过程中缺乏催化酶所致的一种遗传性糖代谢缺陷疾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进食半乳糖和乳糖后,不能将其转变为葡萄糖,过多的半乳糖及其代谢产物半乳糖-1-磷酸在体内多种重要器官和组织中堆积,引起其功能损害,临床上常见的病变为肝、脑损害和白内障。临床上本病较为少见,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差异较大。我国深圳市的发病率为1/15万。

体内的半乳糖是由乳类食物中的乳糖水解而来,半乳糖经过半乳糖激酶、半乳糖激酶、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GALT)、二磷酸尿苷半乳糖-4-差向酶和焦磷酸化酶的作用,代谢为三磷酸尿苷。这些参与乳糖代谢的酶中任一环节发生缺陷,均可导致半乳糖的代谢障碍,其中GALT缺乏所致的半乳糖血症最为常见,而半乳糖激酶和二磷酸尿苷半乳糖-4-差向酶的缺乏亦可引起半乳糖血症。GALT的基因突变导致此酶缺乏,此基因位于第9号染色体短臂p13区,纯合子者患病,杂合子一般无临床症状,但其GALT活性仅为正常人的50%。此种基因突变主要为点突变,目前已发现的突变达数十种。突变的基因使酶活性降低,导致体内半乳糖-1-磷酸水平升高,过多的半乳糖-1-磷酸堆积于脑、肝、肾小管等重要器官,干扰其代谢引起其功能损害。作为下位代谢产物,半乳糖-1-磷酸的堆积还可抑制乳糖代谢的上位酶,如磷酸葡萄糖变位酶、葡萄糖-6-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等的活性,导致半乳糖的正常代谢受阻,引起血中半乳糖浓度升高,并阻止糖原分解引起低血糖。此外,此时半乳糖旁路代谢代偿性增强,导致半乳糖醇的产生增多,半乳糖醇沉积于晶状体可导致白内障。

二、诊断思路

(一)临床特点

此病发生于婴幼儿。一般出生时情况正常,由于奶中含有半乳糖和乳糖,喂奶数日至数周后,患儿逐渐出现厌食、呕吐、黄疸,查体发现体重不增,肝肿大。病情严重者,常于一周内死于代谢性酸中毒和肝功能衰竭。未经治疗的患儿常有体格、智力和精神发育迟缓,并可发生白内障。少数患者可发生视网膜和玻璃体出血。病程较长的缓慢进展型患者可发生肝硬化、浮肿、腹水、智力发育障碍和白内障;此外,还可出现肾功能障碍和佝偻病。半乳糖激酶缺乏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轻,主要为表现白内障,常常没有营养不良和肝肾病变,多数智力正常。二磷酸尿苷半乳糖-4-差向酶缺乏罕见,多数仅有红细胞和白细胞内此酶缺乏,而无其它代谢异常。此酶缺乏严重者可表现为与GALT缺乏相似的典型的半乳糖血症的症状,并在儿童期可有神经性耳聋。值得注意的是,轻度的半乳糖血症妇女妊娠时此症的病情恶化。

(二)实验室检查

患者尿葡萄糖阴性,而用班氏试剂检查呈阳性反应,血浆半乳糖浓度增高,而葡萄糖水平正常或降低。GALT缺乏患者的症状典型,尿中半乳糖醇升高可达5-10倍。不同类型酶缺乏时,可检测到患者红细胞内相应的半乳糖代谢酶缺乏,血液中酶活性低于正常值的4%者,结合临床症状即可诊断为半乳糖血症,血中酶活性的测定是确诊本病的重要依据。病情严重的患者可有肝功能异常。此外,部分患儿有蛋白尿、氨基酸尿,新近发现此病患者的骨矿含量降低。美国各州均进行新生儿半乳糖血症的筛查,出生时取脐血测定半乳糖代谢酶的活性,以筛查半乳糖血症患者。此外,半乳糖呼吸试验可对13C-半乳糖转化为13CO2进行定量测定,以了解机体对半乳糖的氧化能力。对有半乳糖血症家族史的妊娠妇女,进行羊水半乳糖醇含量及羊水细胞乳糖代谢酶活性的测定等,有利于胎儿的产前诊断。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尿葡萄糖阴性而班氏试验阳性者应疑为半乳糖血症,结合红细胞内半乳糖代谢酶缺乏通常可确诊,血浆半乳糖和尿半乳糖醇测定亦有利于诊断。出生2月内的新生儿,进行半乳糖血症诊断时应排除新生儿暂时性半乳糖血症可能,其特点是血浆半乳糖轻度升高,血α-胎儿蛋白(AFP)升高,数月后可自动恢复正常,患儿尿中无半乳糖醇,此与半乳糖血症相鉴别。

 

 

 

 

 

 

 

 

 

 

 

 

 

 

 

 

 

 

 

 

 


-1 半乳糖血症的诊断治疗流程

 

三、治疗措施

本病治疗主要是限制含有半乳糖和乳糖的食物。新生儿一经确诊,即应立即停止包括母乳在内任何含乳类的食物,采用无半乳糖和乳糖饮食喂养。经饮食控制,多数患者的病情可得到改善;杂合子和病情轻微者无需饮食控制。患者的骨矿含量降低,补充钙、维生素K1和维生素D3有益于其骨矿含量,尤其青春期前补充效果好。二磷酸尿苷半乳糖是某些含半乳糖的糖蛋白或脂质(如半乳糖脑苷酯)的重要组分,故二磷酸尿苷半乳糖-4-差向酶缺乏严重的患者,应接受低半乳糖饮食,饮食不能完全没有无半乳糖,否则会影响患儿的发育。已知患有半乳糖血症或无症状杂合子的孕妇应禁用乳制品,如果孕妇血半乳糖水平过高,可造成胎儿的严重损害。

四、预后评价

一经诊断即应开始控制饮食,患儿体内代谢酶类的缺乏不会随年龄增长而改善,故饮食控制需终生进行。不能坚持控制饮食者,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生长障碍及白内障。

五、进展及展望

此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比较明确,而通过饮食控制临床预后也比较好。

参考文献

廖二元、超楚生. 2001. 内分泌学.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刘一心,等。1998-2004年深圳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分析和随访。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574):296-298

Frey J. The Leloir pathway: a mechanistic imperativefor three enzymes to change the stereochemical configuration of a single carbonin galactose. FASEB J. 1996; 10(4):461-470 Review

Panis B, Vermeer C, van Kroonenburqh MJ, et al. Effectof calcium, vitamins K1 and D3 on bone in galactosemia. Bone. 2006;39(5):1123-112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3篇第13章 半乳糖血症
可治性罕见病-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
P血型
小儿半乳糖血症
儿童低血糖相关遗传代谢病
怎么才能快速排出体内的尿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