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内科学讲稿肝胆第七节 中 风

 

 

 【概说】

一、概念: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轻者不经昏仆,仅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此病多发于中年以上,好发于冬春季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重病。

二、沿革:

()《内经》的论述。

1、对其症状:

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对其症状,根据发病的不同阶段而有着不同的记载。对卒中、昏迷有仆击、大厥、薄厥等描述;对半身不遂又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风等不同的名称。

2、病因方面:

在病因方面,《内经》记载很多,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

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篇》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此外,还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烦劳过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曾明确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3、病变部位:

至于中风的病变部位,根据《素问·调经论篇》气血并逆之说,结合《素问·玉机真脏论篇》所云:“春脉如弦,……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太过则令人善忘(王冰:“忘,当为怒字之误也。灵枢经曰:肝气实则怒。”)忽忽眩冒而巅疾也。”可见中风病变部位主要在头部。

()历代的主要发展(对中风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

1、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以“内虚邪中”立论)。

如《金匮要略》认为: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并以邪中浅深,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治疗上则多采用疏风祛邪,扶助正气的方药。

2、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突出以内风立论。

①刘河间力主“心火暴甚”。

②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

③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

④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归类,提出“真中”、“类中”。

⑤张景岳又倡导“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景岳全书·非风》中指出:“凡病此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乏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尔昏愦,卒然仆倒。”该书《厥逆》篇还引《内经》“大厥”之说,指出:“正时人所谓卒倒暴仆之中风,亦即痰火上壅之中风”。

⑥李中梓又将中风明确分为闭、脱二证。

⑦叶天士又进一步阐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临证指南医案·中风》)的发病机理。同时在治疗上提出:水不涵木,内风时起者,治宜滋液熄风,补阴潜阳;阴阳并损者,治宜温柔濡润;后遗症,治宜益气血、清痰火,通经络以及闭证开窍以至宝;脱证回阳以参附,使治法益趋完善。

⑧王清任又专以气虚立说,爰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用方

剂之一。

⑨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寿甫总结前人经验,开始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进一步探讨发病机理,认识到本病发生主要在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

三、讨论范围:

根据中风的临床表现特征,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与之相近,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以及腔隙性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另有较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也属于中风的范围。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内伤积损

     素体阴亏血虚──阳盛火旺,风火易炽

     年老体衰──肝肾阴虚,肝阳偏亢,复因将息失宜,致使阴虚阳亢,气血上逆,上蒙神

             窍,突发本病。

 

 

(二)劳欲过度

     烦劳过度──耗气伤阴,易使阳气暴张,引动风阳上旋,气血上逆,壅阻清窍

     纵欲过度,房劳不节──引动心火,汲伤肾水,水不制火,则阳亢风动。

(三)饮食不节

     

嗜食肥甘厚味

     嗜食辛香炙煿    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生热,热极生风──风火痰热内盛, 

     饮酒过度                                                 窜犯络脉,上阻清窍

                 

     (四)情志所伤

     平素忧郁恼怒,情志不畅──肝气不舒,气郁化火,肝阳暴亢,引动心火,气血上冲于

                  脑,神窍闭阻,遂致卒倒无知。

     长期烦劳过度,精神紧张──虚火内燔,阴精暗耗,日久导致肝肾阴虚,阳亢风动

     素体阳盛,复遇怫郁──阳亢化风,以致突然发病

(五)外感时邪

气血不足,脉络空虚,尤其在气候突变之际,风邪乘虚入中──气血痹阻

形盛气衰,痰湿素盛,外风引动痰湿──闭阻经络,而致僻不遂

二、病机

(一)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指出脑为“元神之府”。“精明”“元神”均指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功能而言,因此可认为神明为心脑所主。中风的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因肝肾之阴下虚,则肝阳易于上亢,复加饮食起居不当,情志刺激或感受时邪,气血上冲于脑,神窍闭阻,故卒然昏仆,不省人事。

(二)病理性质属于本虚标实证。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

瘀为发病之标,两者可互为因果。

发病之初,邪气张,风阳痰火炽盛,气血上菀,故以标实为主;如病情剧变,在病邪的猛烈攻击下,正气急速溃败,可以正虚为主,甚则出现正气虚脱。而后期因正气未复而邪气独留,可后遗难症。

(三)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轻者中经络,重者入脏腑。

因阴虚阳亢,风火痰瘀相互为患,一遇诱因激发,阴阳严重失调,气血逆乱,则致卒中。由于病位浅深,病情轻重的不同,又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别:

1、若肝风夹痰,横窜经络,血脉瘀阻,气血不能濡养机体,则见中经络之证,表现为: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不伴神志障碍。

2、若风阳痰火蒙蔽神窍,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则见中脏腑重证,络损血溢,瘀阻脑络,而致卒然昏倒,不省人事。

中腑者,因肝阳暴亢或瘀热腑实,风痰上扰,见僻不遂,神志欠清,大便不通。

中脏者,风阳痰火内闭神窍,脑络瘀阻,则见昏仆,不省人事,肢体拘急等闭证。

(四)中脏腑因邪正虚实的不同,有闭脱之分,且可发生由闭转脱的演变。

因于痰火瘀热者,为阳闭。

闭证

因于痰浊瘀阻者为阴闭。

脱证──风阳痰火炽盛,进一步耗灼阴精,阴虚及阳,阴竭阳亡,阴阳离绝,则出现脱证,表现为口开目合,手撒肢冷,气息微弱等虚脱症候。

(五)恢复期因气血失调,血脉不畅而后遗经络形证。

中脏腑者病情危重,但经积极抢救治疗,往往可使病人脱离危险,神志渐趋清醒,但因肝肾阴虚,气血亏损未复,风、火、痰、瘀之邪留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仍留有半身不遂,口歪或不语等后遗症,一般恢复较慢。

中风病因病机示意图

                                                

                     动风

情志失调── 心肝阳亢                                         中经络(轻)

                       化火           阴阳失调

内伤积损                      +诱因                  卒中

肝肾阴虚                 气血逆乱(瘀)

劳欲过度                                                                  闭证

外感时邪──体肥气虚                                          中脏腑(重)

                        生痰

饮食不节──脾湿内聚                                                      脱证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一)具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謇涩等特定的临床表现。轻症仅见眩晕、偏身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二)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

(三)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先兆症状。

(四)常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病史,病发多有情志失调,饮食不当或劳累等诱因。

二、病证鉴别

(一)与口僻鉴别:

僻俗称吊线风,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需与中风相鉴别。但口僻之口眼歪斜,常伴耳后疼痛,而无半身不遂或神志障碍等表现,多因正气不足,风邪入脉络,气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龄均可罹患。

(二)与厥证鉴别:

厥证也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之表现,需与中风相鉴别。一般而言,厥证神昏时间短暂,发作时常伴有四肢逆冷,一般移时可自行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不利等表现。

(三)与痉证鉴别:

痉证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发病时也可伴有神昏,需与中风闭证相鉴别。但痉证患者之神昏多出现在抽搐之后,而中风患者多在起病时即有神昏,而后可以出现抽搐。痉证患者抽搐时间长,中风者抽搐时间短。痉证患者无半身不遂、口眼斜等症状。

(四)与痿证鉴别:

痿证可以有肢体瘫痪,活动无力等类似中风之表现;中风后半身不遂日久不能恢复者,亦可见肌肉瘦削,筋脉弛缓,两者应予以区别。但痿证一般起病缓慢,以双下肢瘫痪或四肢瘫痪为多见;而中风的肢体瘫痪多起病急骤,且以偏瘫不遂为主。痿证起病时无神昏,中风则常有不同程度的神昏。

(五)与痫证鉴别:

痫证发作时起病急骤,突然昏仆倒地,与中风相似。但痫证为阵发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卒发仆地时常口中作声,如猪羊啼叫,四肢频抽而口吐白沫;中风则仆地无声,一般无四肢抽搐及口吐涎沫的表现;痫证之神昏多为时短暂,移时可自行苏醒,醒后一如常人,或留有轻度头昏、乏力等证,但可再发;中风患者昏仆倒地,其神昏症状严重,持续时间长,难以自行苏醒,需及时治疗方可逐渐清醒。中风多伴有半身不遂、口眼斜等症,亦与痫证不同。

三、相关检查

中风与西医急性脑血管病相近,临床可作脑脊液、眼底及CT、磁共振(MRI)等检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检查无明显异常。局限性脑梗塞,患者脑脊液压力不高,常见在正常范围,蛋白质可高至60-70mg%。头颅CTMRI可显示梗塞区,并有助于和出血性脑中风鉴别。在起病后1CT能正确诊断大脑或涉及半球内直径在1cm或更大的血肿。对于脑干内小的血肿或血块已变为和脑组织等密度时,MRI的诊断比CT可靠。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主要原因为动脉瘤破裂和动静脉血管畸形。早期CT扫描,可显示破裂附近脑池或脑裂内有无凝血块,脑内或硬膜下血肿及是否合并脑出血。MRISAH的诊断并不可靠,无CT条件下,可谨慎进行脑脊液检查。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一)辨中经络、中脏、中腑。

中经络者虽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但意识清楚;中腑则见二便闭塞不通,虽有神志障碍但无昏迷;中脏则肢体不用,昏不知人。

(二)中脏腑辨闭证与脱证。

闭证属实,因邪气内闭清窍所致。症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脱证属虚,乃为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将离决之候。临床可见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等。

(三)闭证当辨阳闭和阴闭二类。

阳闭有瘀热痰火之象,如身热面赤、气粗鼻鼾、痰声曳锯、便秘溲黄、舌苔黄腻、舌绛干,甚则舌体卷缩,脉弦滑而数。阴闭有寒湿痰浊之征,如面白唇紫、痰涎壅盛、四肢不温、舌苔白腻、脉沉滑等。

二、治疗原则:

中经络──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

中腑──通瘀泄热

中脏闭证──治当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

脱证──救阴回阳固脱

内闭外脱之证──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

中风恢复期(后遗症),多为虚实兼夹──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三、证治分类:

中经络:

()脉经空虚,风邪入中。

1、症状:

1)主症: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

2)兼症:或兼见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症。

3)苔脉:苔薄白,脉浮数。 

2、病机:脉络空虚.风邪入中。

3、治法:祛风养血,行血通络。

4、主方:大秦艽汤加减。

5、常用药:

秦艽、羌活、防风、白芷、细辛──解表祛风

地黄、当归、川芎、赤芍──养血行血

白术、茯苓──健脾祛湿

6、加减:

若无内热者可去生石膏、黄芩,加白附子、全蝎祛风痰、通经络。

若有风热表证者,可去羌活、防风、当归等辛温之品,加桑叶、菊花、薄荷以疏风清热。若呕逆痰盛、苔腻脉滑,可去地黄,加半夏、南星、橘红、茯苓以祛痰燥湿。

若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加指迷茯苓丸以通利经络。

年老体衰者,加黄芪以益气扶正。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1、症状:

1)主症: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

2)兼症: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腰酸膝软。

3)苔脉:舌质红或苔腻,脉弦细数或弦滑。

2、病机:阴虚阳亢,风阳上扰。

3、治法:育阴潜阳,镇肝熄风。

4、主方:镇肝熄风汤加减。

5、常用药:

白芍、玄参、天冬──滋阴柔肝熄风

龙骨、牡蛎、龟板、代赭石──镇肝潜阳

牛膝──引血下行

天麻、钩藤、菊花──增强平肝熄风之力。

6、加减:

痰热较重者,加胆星、竹沥、川贝母以清化痰热。

心中烦热者,加栀子、黄芩以清热除烦。

头痛较重者,加羚羊角、石决明、夏枯草以清熄风阳。

失眠多梦者,加珍珠母、龙齿、夜交藤、茯神以镇静安神。

中脏腑:

()闭证:

    闭证的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根据有无热象,又有阳闭和阴闭之分。

1、阳闭:

1)症状:

①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

②兼症: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

③苔脉: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2)病机:风阳暴升,上蒙清窍。

3)治法:辛凉开窍,清肝熄风。

4)主方:首先灌服或鼻饲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九,以辛凉开窍。并用羚羊角汤加减以清肝熄风。

5)常用药:

羚羊角──清肝熄风

菊花、夏枯草、蝉衣──使火降风熄,则气血下归

龟板、白芍、石决明──育阴潜阳

丹皮、生地──凉血清热

6)加减:

如有抽搐,可加全蝎、蜈蚣、僵蚕。

痰多者,可加竹沥,天竺黄、胆南星。

如痰多昏睡者可加郁金,葛蒲以增强豁痰透窍之力。

2、阴闭

1)症状:

①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

②兼症: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

③苔脉: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病机:风夹痰湿,上壅清空。

3)治法:辛温开窍,豁痰熄风。

4)主方:先用苏合香丸以辛温开窍。再用涤痰汤加减以豁痰熄风。

5)常用药:

半夏、橘红、茯芩、竹茹──燥湿化痰

菖蒲、胆南星──开窍豁痰

枳实──降气利风痰下行。

6)加减:

可加天麻、钩藤以平肝熄风。

()脱证:

1、症状:

1)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

2)兼症:

3)苔脉: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2、病机:正不胜邪,阳气欲脱,或阴竭阳亡。

3、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4、主方:大剂参附汤合生脉散。

5、常用药:

人参、麦冬、五味子──大补气阴

附子──回阳救逆

6、加减:

阴不恋阳,阳浮于外,津液不能内守,汗泄过多者,可加龙骨、牡蛎敛汗回阳。

阴精耗伤,舌干,脉微者,加玉竹、黄精以救阴护津。

后遗证:

 ()半身不遂:

1、气虚血瘀,脉络痹阻。

1)症状:

①主症:半身不遂,肢软无力。

②兼症:患侧手足浮肿,语言蹇涩,口眼歪斜,面色萎黄,或暗淡无华。

③苔脉:苔薄白,舌淡紫,或舌体不正,脉细涩无力等。

2)病机: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3)治法:益气活血,通经活络。

4)主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5)常用药:

黄芪──补气

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地龙──养血活血化瘀

全蝎、乌梢蛇、川牛膝、桑枝、地鳖虫、川断──增强通经活络之力

6)加减:

如小便失禁者,可加桑螵蛸、山萸肉、肉桂、益智仁、五味子等补肾收涩之品。

如下肢瘫软无力甚者,加桑寄生、鹿筋等补肾壮筋之品。

如上肢偏废者,加桂枝以通络。

如患侧手足肿甚者,可加茯苓、泽泻、苡仁、防己等淡渗利湿。

如兼见语言不利者,加郁金、菖蒲、远志以祛痰利窍;

兼口眼歪斜者,加白附子、全蝎、僵蚕等以祛风通络;

如肢体麻木者,加陈皮、半夏、茯苓、胆南星以理气燥湿而祛风痰;

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肉苁蓉等润肠通便。

2、肝阳上亢,脉络痹阻。

1)症状:

①主症:半身不遂,患侧僵硬拘挛。

②兼症:兼见头痛头晕,面赤耳鸣。  

③苔脉:舌红绛,苔薄黄,脉弦硬有力。

2)病机:肝阳上亢,脉络瘀阻。

3)治法:平肝潜阳,熄风通络。

4)主方:镇肝熄风汤或天麻钩藤饮加减,可酌加一些搜风通络的药,如地龙、僵蚕、桑枝、络石藤等。   

()语言不利:   

 l、风痰阻络。   

1)症状:

①主症:舌强语蹇。   

②兼证:肢体麻木。

③苔脉:脉弦滑。

 2)病机:风痰上阻,舌络失和。

 3)治法:祛风除痰,宣窍通络。

 4)主方:解语丹加减(《医学心悟》)方,方中天麻、全蝎、胆南星、天竺黄等平肝熄风祛痰,远志、菖蒲、郁金、木香宣窍利气通络。)

 2、肾虚精亏。

 1)症状:

①主症:音喑失语。

②兼症:心悸、气短及腰膝酸软。

③苔脉:舌红,苔少,脉细弱。

2)病机:肾虚精亏,不能上承。

3)治法:滋阴补肾利窍。

4)主方:地黄饮子去肉桂、附子等温阳药,加杏仁、桔梗、木蝴蝶等开音利窍。

3、肝阳上亢,痰邪阻窍。

1)症状:

①主症:言语蹇涩。

②兼症:头痛头晕,面赤耳鸣。 

③苔脉:舌红,苔薄黄或腻,脉弦滑有力。

2)病机:肝阳上亢,痰邪阻络。

3)治法:平肝潜阳、化痰开窍。

4)主方:天麻钩藤饮或镇肝熄风汤加石菖蒲、远志、胆南星、天竺黄、全

蝎以平肝潜阳、化痰开窍。

 ()口眼歪斜:

1、症状:

1)主症:口眼歪斜。

2)兼症:伴见肢体麻木。

3)苔脉: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2、病机:风痰阻络。

3、治法:祛风除痰通络。

4、主方:牵正散加味。方中白附子祛风、化痰、通络;僵蚕、全蝎熄风、化痰、镇痉。本方用散剂吞服较用汤剂疗效为佳。

5、加减:

口眼瞤动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以平肝熄风。

【预防调护】

一、关于中风的预防问题,在祖国医学也早有论述。如朱丹溪提出:“眩晕者,中风之渐也。”元·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风门》也提到:“凡大指、次指麻木或不用者,三年中有中风之患。”明·李用粹在《证治汇补·预防中风》中也强调:“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宜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以上论述均表明,应识别中风先兆,及时治理,以预防中风发生。平时在饮食上宜食清淡易消化之物,忌肥甘厚味、动风、辛辣刺激之品,并禁烟酒,要保持心情舒畅,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避免疲劳,以防止卒中和复中。

二、既病之后,应加强护理。遇中脏腑昏迷时,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面色、呼吸、汗出等变化,以防向闭脱转化。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除痰涎,喂服或鼻饲中药时应少量多次频服。恢复期要加强偏瘫肢体的被动活动,进行各种功能锻炼,并配合针灸、推拿、理疗、按摩等。偏瘫严重者,防止患肢受压而发生变形。语言不利者,宜加强语言训练。长期卧床者,保护局部皮肤,防止发生褥疮。

【结语】 

  一、中风病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以发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仅有口歪,半身不遂,或语言不利为临床特征。

  二、中风的形成,有原始病因和诱发因素。原始病因以情志不调,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素体阳亢为主。诱发因素主要为烦劳、恼怒、醉饱无常、气候变化等。病位在脑,涉及到心。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病理因素为肝风、痰火和血瘀。病机主要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冲于脑。轻者中经络,重者中脏中腑。中脏又有闭脱之分,闭证邪势盛,多见痰火内闭;脱证正气虚,可致阴竭阳亡。

  三、中经络的治疗,一般宜平肝熄风,化痰通络。中腑宜通腑泄热,中脏之闭证治宜熄风清火,豁痰开窍。脱证治宜救阴回阳固脱。恢复阶段以经络病变为主。应配合针灸治疗,使直接作用于经络,同时加强功能锻炼,促进恢复。临床有少数中经络患者。突然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并见恶寒发热,骨节酸痛,肢体拘急,舌苔薄白等症,属络脉空虚,风邪侵袭所致;或原系阴虚阳亢,痰湿内盛之体,复加外感.风邪而发病。治以祛风通络。佐以扶正。

【临证备要】

一、结合辨病,掌握其预后。脑出血急性期,绝大多数表现为中脏的风阳痰火闭证,或中腑之腑实瘀热证,有的可表现为脱象。中经络的重证,多为脑梗塞、脑血管痉挛。如见风阳痰火证,虽然神志清楚,仍应防其病情恶化,临证时须严密观察。

二、正确使用通下之法。中腑因瘀热内阻,腑气不通,邪热上扰,神机失用,应及时使用通腑泄热之法,有助于邪从下泄。中脏阳闭证,风阳痰火炽盛,内闭神机,有时因邪热搏结,亦可出现腹满,便秘,小溲不通,苔黄腻,脉弦实有力,亦应配入通下之法,可用礞石滚痰丸、大承气汤、桃核承气汤等,使大便畅通,痰热下泄,则神识可清,危象可解。即便是阴闭证,痰浊壅盛,亦可配用通下攻遂之法,如用控涎丹,温脾汤等,但正虚明显,元气亏虚者忌用。

三、出血性中风可配凉血化瘀。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参血证有关内容,其出血的机理多有瘀热搏结,络伤血溢,临床有时可见面唇青紫,舌绛或紫黯,可配合凉血化瘀止血法,以犀角地黄汤为基础方治疗,瘀热以行,有助止血,但应注意活血而不破血、动血。

 【复习思考题】

一、为什么说中风病变是渐积形成的?

二、如何鉴别中风之中经络、中脏腑,闭证、脱证和阳闭、阴闭证候。

三、中风有什么先兆?卒中时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四、对中经络和中脏腑闭证怎样进行治疗。

五、对中脏腑脱证如何进行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半身不遂,中风(脑梗塞/脑出血)
补阳还五汤治中风偏瘫的应用体会
[疾病预防]中风能治好吗 中医治疗中风有秘方
针灸疗法治疗中风 中医中药秘方网
半身不遂医案评析
中风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