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内科学讲稿脾胃第六节 腹痛
腹  痛
【概说】
一、概念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二、沿革
(一)《内经》最早提出腹痛病名,并提出由寒热邪气引起。
《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
《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二)《金匮要略》对腹痛的辨证论治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对“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的脾胃虚寒、水湿内停证及寒邪攻冲证分别提出附子粳米汤及大建中汤治疗等,开创了腹痛证治先河。
(三)《诸病源候论》始将腹痛独立辨证,对其病因、证候详细表述。
“凡腹急痛,此里之有病。”“由腑藏虚,寒冷之气客于肠胃膜原之间,结聚不散,正气与邪气交争,相击故痛。”
(四)《仁斋直指方》将腹痛分类,并提出对不同腹痛的鉴别。
《仁斋直指方》对腹痛分寒热、死血、食积、痰饮、虫等,并对不同腹痛提出鉴别,“气血、痰水、食积、风冷诸症之痛,每每停聚而不散,惟虫痛则乍作乍止,来去无定,又有呕吐清沫之可验。”
(五)《医学发明》强调“通则不痛”的病理学说。
金元时期李东垣将腹痛按三阴经及杂病进行辨证论治,李氏在《医学发明·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谓“痛则不通”的病理学说,并在治疗原则上提出“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六)《古今医鉴》对各种病因提出不同的治疗原则。
“是寒则温之,是热则清之,是痰则化之,是血则散之,是虫则杀之,临证不可惑也。”
(七)《血证论》从血瘀治疗。
清代王清任、唐容川对腹痛有进一步的认识,唐氏在《血证论》中曰:“血家腹痛,多是瘀血,另详瘀血门。然有气痛者,以失血之人,气先不和……宜逍遥散加姜黄、香附子、槟榔、天台乌药治之”;并指出对瘀血在中焦,可用血府逐瘀汤,瘀血在下焦,应以膈下逐瘀汤治疗,对腹痛辨治提出新的创见。
三、讨论范围
腹痛常见于西医学的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肠粘连、肠系膜血管病变、腹型癫痫、腹型过敏性紫癜、血紫质病、泌尿系结石、内疝、急慢性胰腺炎、肠道寄生虫等内科疾病以腹痛为主要表现者,可参考本证辨治。凡外科、妇科疾病及科疾病中的痢疾、积聚等出现的腹痛应参考相关科目及本书有关章节。
【病因病机】
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等,均可导致气机阻滞,脉络痹阻或经脉失养而发生腹痛。
一、病因
1、外感时邪
外感风、寒、暑、热、湿、蛔虫之邪,侵入腹中,均可引起腹痛。伤于风寒则寒凝气滞,经脉受阻,不通则痛。若伤于暑热,或寒邪不解,郁而化热,或湿热壅滞,以致气机阻滞,腑气不通而见腹痛。
2、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饮食停滞,纳运无力;过食肥甘厚腻,或辛辣,酿生湿热,蕴蓄胃肠;或恣食生冷,寒湿内停,中阳受损,均可损伤脾胃,腑气通降不利而发生腹痛。
3、情志失调
情志不遂,则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气机阻滞而痛作,《证治汇补·腹痛》谓:“暴触怒气,则两胁先痛而后入腹。”若气滞日久,血行不畅,瘀血内生;或跌扑损伤,络脉瘀阻;或腹部术后,血络受损,均可形成腹中血瘀,中焦气机升降不利,不通则痛。
4、阳气素虚
素体脾阳亏虚,虚寒中生,渐致气血生成不足,脾阳虚馁而不能温养,出现腹痛,甚至病久肾阳不足,相火失于温煦,脏腑虚寒,腹痛日久不愈。
二、病机
(一)病变部分涉及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包括了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尤与六腑关系密切。
腹痛发病涉及脏腑与经脉较多,病因非一,感受寒邪,嗜食生冷,均可致寒邪凝滞,阳气不运,气机阻滞,出现暴急腹痛;暑湿之邪内侵,或嗜食辛辣肥腻,或误食不洁之物,湿热内结而作痛,或蛔虫内扰,气机阻滞,或暴饮暴食,宿食不化,食滞中焦,升降失司,运化无权,腑气不通而生病;肝失疏泄,木失调达,肝气横逆,侵犯脾胃,气机不畅而致腹痛;气滞日久,导致血瘀,或跌仆损伤,腹部手术,亦可导致气滞血瘀,脉络不通而痛;饮食伤脾,或素体脾虚,脾失健运,寒湿停滞,中阳不足,气血不足,内失温养,不荣则痛。
(二)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
寒凝
血瘀
不通则痛
气滞
食积
火郁
(三)基本病机为气机郁滞、络脉痹阻,不通则痛。
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腹中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痛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而痛。若急性暴痛,治不及时,或治不得当,气血逆乱,可致厥脱之证;若湿热蕴结肠胃,蛔虫内扰,或术后气滞血瘀,可造成腑气不通,腹痛拒按之阳明腑实证;气滞血瘀日久,可变生积聚。
(四)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之分,且可互相转化。
腹痛的病因病机虽然复杂,但不外寒热虚实四端,四者往往相互错杂,或寒热交错,或虚实夹杂;或为虚寒,或为实热;亦可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如寒痛缠绵发作,可以寒郁化热;热痛日久,治疗不当,可以转化为寒,成为寒热交错之证;素体脾虚不运,再因饮食不节,食滞中阻,可成虚中夹实之证;气滞影响血脉流通可导致血瘀,血瘀可影响气机通畅导致气滞。
腹痛病因病机图:
外感时邪
寒、暑、湿、热
腑气不降
饮食不节
食滞中阻
情志失调
肝郁气滞
气机失利
腹痛
阳气素虚
脏气虚寒、失于温养
不通则痛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一)凡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其疼痛性质各异,但一般不甚剧烈,按之柔软,压痛较轻,无拒按。
(二)有与腹痛相关病因,脏腑经络相关的症状,如涉及肠腑,可伴有腹泻或便秘;疝气之少腹痛可引及睾丸;膀胱湿热可见腹痛牵引前阴,小便淋沥,尿道灼痛;蛔虫作痛多伴嘈杂吐涎,时作时止;瘀血腹痛常有外伤或手术史;少阳病表里同病腹痛可见痛连腰背,伴恶寒发热,恶心呕吐。
(三)腹痛发作或加重常与饮食、情志、受凉等因素有关。
二、病证鉴别
(一)腹痛与胃痛的鉴别  胃处腹中,与肠相连,腹痛常伴有胃痛的症状,胃痛亦时有腹痛的表现,常需鉴别。胃痛部位在心下胃脘之处,常伴有恶心、嗳气等胃病见症,腹痛部位在胃脘以下,上述症状在腹痛中较少见。
(二)与其他内科疾病中的腹痛症状鉴别   许多内科疾病常见腹痛的表现,但均以其本病特征为主,此时的腹痛只是该病的症状。如痢疾之腹痛,伴有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积聚之腹痛,以腹中包块为特征。而腹痛病证,当以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而有些心痛证常以腹痛为初起见症,应特别注意。
(三)与外科腹痛相鉴别  内科腹痛常先发热后腹痛,疼痛不剧,痛不明显,腹部柔软,痛无定处;肠痈腹痛多后发热,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多居于右下腹痛,压痛明显;见腹痛拒按,呕吐,大便不通等多属外科阳明腑实证。
(四)妇科腹痛相鉴别,妇科腹痛多在小腹,与经、带、胎、产有关,如痛经、先兆流产、宫外孕、输卵管破裂等,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相关检查
(一)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提示有感染存在;
(二)血、尿淀粉酶检查升高多提示急、慢性胰腺炎存在;
(三) 电子胃、肠镜,腹腔镜,消化道钡餐,B超,腹部X线(全消化道钡餐、腹部平片、腹部透视等)等有助于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
(四) 必要时可行肠系膜血管造影、腹部CT检查以排除外科、妇科疾病以及腹部占位性病变;
(五) 胃肠道压力测定有助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的诊断。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一)辨别腹痛的性质
腹痛拘急,疼痛暴作,痛无间断,坚满急痛,遇冷痛剧,得热则减者,为寒痛;
痛在脐腹,痛处有热感,时轻时重,或伴有便秘,得凉痛减者,为热痛;
腹痛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冲作痛,伴胸胁不舒,腹胀,嗳气或矢气则胀痛减轻者,属气滞痛;
少腹刺痛,痛无休止,痛处不移,痛处拒按,经常夜间加剧者,伴面色晦黯,为血瘀痛;
因饮食不慎,脘腹胀痛,嗳气频作,嗳后稍舒,痛甚欲便,便后痛减者,为伤食痛;
暴痛多实,伴腹胀,呕逆,拒按等;虚痛病程较久,痛势绵绵,喜揉喜按。
(二)辨急缓
突然发病,腹痛较剧,伴随症状明显者,多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蛔虫内扰等,属急性腹痛;
发病缓慢,病程迁延日久,腹痛绵绵,痛势不甚,多由内伤情志,脏腑虚弱,气血不足,属慢性腹痛。
(三)辨部位
腹痛在少腹多属肝经病证;
脐以上大腹疼痛,多为脾胃病证;
脐以下少腹多属膀胱及大小肠病证。
二、治疗原则
(一)腹痛多以“通”字立法,根据在寒在热、在气在血,确定相应治法。
实者,急则治其标,宜“通”,即调血以和气,调气以和血,可为通;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下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均属“通”的范畴。
(二)在通法的基础上,结合审证求因,标本兼治。
如对虚痛应温中补虚,益气养血,不可滥施攻下。《景岳全书·心腹痛》日:“凡治心腹痛证,古云痛随利减,又曰通则不痛,此以闭结坚实者为言。若腹无坚满,痛无结聚,则此说不可用也。其有因虚而作痛者,则此说更如冰炭”。
对于久痛入络,绵绵不愈之腹痛,可采取辛润活血通络之法。
三、证治分类
(一)寒邪内阻证
1、症状:
主症:腹痛拘急,遇寒痛甚,得温痛减。
兼症:口淡不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清稀或秘结。
舌脉: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
2、证机概要:寒邪凝滞,中阳被遏,脉络痹阻。
3、治法:散寒温里,理气止痛。
4、主方: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良附丸有温里散寒的作用,正气天香散有理气温中的作用,两者合用共奏散寒止痛之效;适用于治疗寒邪阻遏中阳,腹痛拘急,得热痛减的证候。
5、常用药:
高良姜、干姜、紫苏———温中散寒;
乌药、香附、陈皮———理气止痛。
6、加减:
如脐中痛不可忍,喜按喜温,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为肾阳不足,寒邪内侵,宜通脉四逆汤以温通肾阳。
如少腹拘急冷痛,苔白,脉沉紧,为下焦受寒,厥阴之气失于疏泄,宜暖肝煎以温肝散寒。
如腹中冷痛,手足逆冷,而且又身体疼痛,为内外皆寒,宜乌头桂枝汤以散内外之寒。
如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属寒气上逆者,用附子粳米汤温中降逆。
(二)湿热壅滞证
1、症状:
主症:腹痛拒按。
兼症: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潮热汗出,小便短黄。
舌脉: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2、证机概要:湿热内结,气机壅滞,腑气不通。
3、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4、主方:大承气汤加减。本方具有软坚润燥、破结除满、荡涤肠胃的功能;适用于腑气不通,大便秘结,腹痛拒按,发热汗出的腹痛。
5、常用药:
大黄———攻下燥屎;
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散结;
厚朴、枳实———导滞消痞。
6、加减:
若燥热不甚,湿热偏重,大便不爽者,可去芒硝,加栀子、黄芩等;
若痛引两胁,可加郁金、柴胡;
如腹痛剧烈,寒热往来,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者改用大柴胡汤表里双解。
(三)饮食积滞证
1、症状:
主症:脘腹胀满,疼痛拒按。
兼症:嗳腐吞酸,恶食呕恶,痛而欲泻,泻后痛减,或大便秘结。
舌脉:舌苔厚腻,脉滑。
2、证机概要:食滞内停,气机失调,升降不利。
3、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4、主方:枳实导滞丸加减。本方有消积导滞、清热祛湿的作用;适用于嗳腐吞酸,恶食呕恶,腹痛胀满之证。
5、常用药:
大黄、枳实、神曲———消食导滞;
黄芩、黄连、泽泻———清热化湿;
白术、茯苓———健脾助运。
6、加减:
若腹痛胀满者,加厚朴、木香行气消胀;
兼大便自利,恶心呕吐者,去大黄,加陈皮、半夏、苍术理气燥湿,降逆止呕;
如食滞不重,腹痛较轻者,用保和丸。
(四)肝郁气滞证
1、症状:
主症:腹痛胀闷,痛无定处,痛引少腹,或兼痛窜两胁,时作时止。
兼症:得嗳气、矢气疼痛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情绪急躁易怒。
舌脉: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2、证机概要: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升降失司。
3、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4、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本方有疏肝行气止痛之效,可用于治疗因肝气郁结,腹痛走窜、牵引少腹或两胁之证。
5、常用药:
柴胡、枳壳、香附、陈皮———疏肝理气;
芍药、甘草———缓急止痛;
川芎———行气活血。
6、加减:
若气滞较重,胸肋胀痛者,加川楝子、郁金;
若痛引少腹睾丸者,加橘核、荔枝核、川楝子;
若腹痛肠鸣,气滞腹泻者,可用痛泻要方;
若少腹绞痛,阴囊寒疝者,可用天台乌药散;
肝郁日久化热者,加丹皮、山栀子、川楝子清肝泄热。
(五)瘀血内停证
1、症状:
主症:腹痛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经久不愈。
兼症:饮食较差,食后疼痛加剧,大便不爽,或大便色黑。
舌脉:舌质紫黯,脉细涩。
2、证机概要:瘀血内停,气机阻滞,脉络不通。
3、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4、主方:血府逐瘀汤加减。本方有活血祛瘀、理气止痛之效,适宜治疗腹痛如针刺、痛有定处的血瘀证。
5、常用药:
桃仁、红花、牛膝、川芎、赤芍———祛瘀活血;
当归、生地、甘草———养血和营;
柴胡、枳壳、桔梗———理气止痛。
6、加减:
若腹部术后作痛,可加泽兰、延郁索、蒲黄、五灵脂;
若跌仆损伤作痛,可加没药、三七;
瘀血日久发热,可加丹参、丹皮、王不留行;
若下焦蓄血,大便色黑,可用桃核承气汤若兼有虚寒,腹痛喜温可加小茴香、干姜、肉桂温经止痛。
(六)中虚脏寒证
1、症状:
主症: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
兼症: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胃纳不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2、证机概要:中阳不振,气血不足,失于温养。
3、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4、主方:小建中汤加减。本方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功能,可用于治疗形寒肢冷、喜温喜按、腹部隐痛之证。
5、常用药:桂枝、生姜温阳散寒,饴糖、大枣甘温补中,芍药、炙甘草缓急止痛。
6、加减:
若腹中大寒,呕吐肢冷,可用大建中汤温中散寒;
若腹痛下痢,脉微肢冷,脾肾阳虚者,可用附子理中汤;
若大肠虚寒,积冷便秘者,可用温脾汤;
若中气大虚,少气懒言,可用补中益气汤。还可辨证选用当归四逆汤、黄芪建中汤等。
【预防调护】
一、注意饮食习惯。
腹痛多与饮食失调不关,平素宜饮食有节,忌暴饮暴食,忌食生冷、不洁之食物,少食过于辛辣、油腻之品;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前洗手,细嚼慢咽。饭后不宜立即参加体育活动。
二、注意腹痛与情绪、饮食寒温等因素的关系。
腹痛患者宜解除思想顾虑,疼痛剧烈者宜卧床休息,宜进食易、富有营养的饮食;虚寒者宜进热食;热证宜进温食;食积腹痛者宜暂禁食或少食。医生须密切注意患者的面色、腹痛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腹诊情况,二便及其伴随症状,并须观察。
三、及时就诊。
如见患者腹痛剧烈、拒按、冷汗淋沥、四肢不温、呕吐不止等症状,须警惕出现厥脱证,须立即处理,以免贻误病情。
【结语】
一、腹痛是临床常病症之一,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脏腑气机不利,脏腑失养,经脉气血阻滞,不通则痛为基本病机,以寒热虚实为辨证纲领。
二、在病程中,由于病机变化复杂,往往互为因果,互相转化,互相兼夹,如寒痛缠绵发作,可以郁而化热;热痛日久不愈,可以转化为寒,成为寒热交错之证;实痛治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日久饮食少进,化源不足,则实证可转化为虚证。
三、腹痛病位在腹,有脐腹、胁腹、小腹、少腹之分,病变脏腑涉及肝、胆、脾、肾、膀胱、大小肠等。
四、临床应根据不同证候,分辨寒热的轻重,虚实的多少,气血的深浅,以“通”为治则,实则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滞者通之,随病机兼夹变化,或寒热并用,或攻补兼施,灵活遗方用药。
【临证备要】
一、灵活运用温通之法治疗腹痛
温通法是以辛温或辛热药为主体,配合其他药物,藉能动能通之力,以收通则不痛之效的治疗方法。辛温辛热药的主要作用,在于温运脏腑、驱除里寒、促进气血流畅、燥湿通络,但纯用辛热之品如四逆散,仅有回阳救逆之功,但无温通止痛之效,因此,温通法每需与他药使用;一是与理气药为伍,如良附丸中高良姜与香附同用,温中与理气相辅相成,对寒凝而致气滞引起的腹痛十分相宜。二是与养阴补血药相合,刚柔相济,也可发挥温通止痛作用,如当归四逆汤中桂枝、细辛与当归、白芍同用,小建中汤中桂枝与白芍同用均属此类配伍方法。三是与活血祛瘀药配用,如少腹逐瘀汤,在活血化瘀的同时使用小茴香、干姜、肉桂等辛香温热之品,来化解滞留于少腹的瘀血。四是与补气药相配,温阳与补气相得益彰,如附子理中汤,既用党参、白术,又用附子、干姜,对中虚脏寒的腹痛切中病机。五是与甘缓药同用,常用甘草、大枣饴糖等味甘之品,一方面制约辛燥湿热太过,使其温通而不燥烈,另一方面甘药在温热药的推动下,缓急止痛而碍邪,这也是刚柔相济的配伍法。
二、运用清热通腑法治疗急性热证腹痛
清热通腑法是以清热解毒药(如银花、黄连、黄芩等)与通腑药(如大黄、虎杖、枳实、芒硝等)为主体,藉以通则不痛为则,现代用来治疗急慢性胰腺炎取得良好成效,清热解毒药可苦寒泻热解毒,通腑药则泄热通便,荡涤肠胃,共奏清热散结、积滞外泄、其痛自消之功。对于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可予调胃承气汤加减,加用木香、槟榔等理气之品,达理气通腑之效。本法应用,中病即可,不可过用下法,以免伤阴太过。对虚证腹痛不可妄用清热通腑法,以免损耗正气,使虚者更虚。
三、虫证引起的腹痛
蛔虫、绦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均能引起腹痛。若属蛔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导致脾胃健运失业率常,气机郁滞,出现脐腹阵痛,腹部虫瘕,泛吐清涎,面部白斑等。《灵枢·厥病篇》云:“肠中有虫瘕及蛟蛕……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蛕也。”蛔虫性动好窜,善钻孔窍,喜温喜暖,畏寒怕热,同时闻甘即起,闻酸即止,见苦、辛而定;蛔虫病发作之时,不宜马上驱虫,宜先安蛔,再行驱虫;驱虫之后,仍腹痛者,属余虫未尽,须再安蛔,不宜连续驱虫。蛔虫病久者,气血皆亏,脾胃虚弱,症见面黄肌瘦,唇甲淡白,毛发枯槁,腹痛绵绵,舌淡苔薄脉虚者,宜先扶正,后驱邪;予补益脾胃之品,待正气恢复,再予驱虫。驱虫可选化虫丸、乌梅丸等辨证加减;出现蛔厥者,可予乌梅丸合四逆散、金铃子散加减,前者温脏安蛔;后二者疏肝理气、缓急止痛。绦虫属古籍所载的寸白虫病,寸白虫寄生于肠道,吸食水谷精微,扰乱脾胃运化而引起大便排出白色节片,肛痒,腹痛,或腹胀、乏力食欲亢进等症;治疗以杀虫驱虫为主,同时佐以泻下药促进虫体排出;驱虫可予槟榔、南瓜子、仙鹤草等,驱虫后,可适当予党参、茯苓、白术等调理脾胃以善后,经3~4月月后未再排出节片,可视为治愈;反之,再有节片排出,当重复驱虫治疗。
【复习思考题】
一、如何理解“腹痛”各证型的辨证要点。
二、“腹痛”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个治疗原则?
三、“腹痛”气滞血瘀证的主要证型,治法及代表方剂是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脾胃系病证--腹 痛
常用单味中药
常用中药药性——川楝子
脾胃肠病证 >腹痛
浅析“胃以通为补”
腹痛诊治精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