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主要特征

    

□梁文生

    

我国的国内旅游消费除了具有最终消费、综合消费、绿色消费、可重复消费和多层次消费的基本特点以外,还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从消费群体看,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悄然变化,已经从温饱型消费模式向小康型消费模式转变,居民消费支出中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比重上升,与此同时旅游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国内旅游消费人数不断攀升,我国进入了大众旅游消费时代。进入新世纪,国内旅游消费人次每年净增1亿人次以上,其中2004年和2007年均净增2亿人次以上,分别比上年净增2.3和2.2亿人次。2008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7.1亿人次,比2000年净增近10亿人次,增长了1.3倍。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出游率达到129%,比2000年提高了近70个百分点。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消费将达到28亿人次。就国内消费群体而言,我国已形成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2.从消费主体看,农村居民成为国内旅游消费的重要力量

    从1997年至2008年10多年间,在我国国内旅游消费人群构成中,农村居民出游人次占当年全国国内总出游人次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0%左右,这可能是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从总量看,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出游达到10.09亿人次,占当年国内总出游人次的比重为58.9%,比全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还高出4.6个百分点。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出游人次,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多出3.06亿人次。从增量看,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成长迅速,1997年农村居民出游率只有40%,到2008年达到了111.9%,提高了71.9个百分点。2008年当年农村居民出游人次比1997年当年净增了6.24亿人次。从消费看,1999年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第一次超过1000亿元,达到1083.69亿元,2007年又超过2000亿元,达到2220.23亿元,2008年达到2777.55亿元。农村居民出游人数和旅游消费的快速增长,说明属于享受和发展型的旅游消费已进入农村普通百姓的消费领域,这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中央和各地采取的支农、惠农、富农一系列政策措施已见到了明显成效,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3.从消费总量看,旅游消费对社会总消费的贡献明显

    我国国内旅游消费呈现持续高位增长态势。1997年超过2000亿,达到2112.7亿元,2000年超过3000亿,达到3175.5亿元,2004年超过4000亿,达到4710.7亿元,从2005年开始每年跨过一个千亿元台阶,2005年达到5285.9亿元,2006年达到6229.7亿元,2007年达到7770.6亿元,2008年达到8749亿元,是1997年的4.1倍。2000至2007年期间,除了2003年由于“非典”的特殊原因以外,其他年份旅游消费的实际增幅,均超过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实际增幅。旅游消费是社会总消费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尚缺乏正式公布的社会总消费的相关统计数据,但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来分析,大致能够看出旅游消费在社会总消费中的状况。一种方法是测算旅游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另一种方法是测算旅游消费占城乡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有关数据测算,2000年以来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大约在8%—9%左右,占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总额的比重大约在7%-9%左右,两个测算方法得出的结果基本差不多。从上述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旅游消费对社会总消费的贡献十分明显。

    4.从城乡消费看,旅游消费水平和总量差距明显并呈扩大趋势

    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人次占全国的60%左右,但旅游消费水平和总量却明显低于城市居民。2008年人均旅游消费,城市居民为849.4元,农村居民为275.3元,前者是后者的3.1倍。1997至2008年间人均旅游消费,城市居民增加了249.6元,农村居民仅增加了128.6元。2008年,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人次占全国比重为58.9%,比城市居民所占比重高出17.8个百分点,但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总量仅占全国国内旅游消费总量的31.7%,比城市居民旅游消费总量所占比重低36.6个百分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居民的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和旅游消费总量占全国比重均呈现下降趋势。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1999年达到最高值为249.5元,之后呈下降趋势,一直在200多元徘徊,2007年降为222.5元,比1999年减少了27元,2008年回升到275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总量占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总量的比重,2008年与历史上最高点1999年的38.3%相比,下降了6.6个百分点。2008年我国城市居民出游率为167.4%,农村居民出游率为111.9%,城乡居民出游率相差55.5个百分点。1997年城乡居民出游率相差52.4个百分点,10年间城乡居民出游率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3.1个百分点。

    5.从区域消费看,旅游消费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

    旅游消费是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相联系的。2007年全国国内旅游消费前10位的省市依次是江苏、浙江、广东、北京、上海、山东、河南、辽宁、四川、福建,地区生产总值(GDP)前10位依次是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河北、上海、辽宁、四川、福建。从两个排行榜可以看出,除北京和河北两个省市各出现在一个排行榜中,其他9个省市均名列两个排行榜之中。这说明旅游消费总量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基本一致的。这也符合旅游消费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4月8日本版将刊登《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制约因素》,敬请关注。)(作者单位:山东省旅游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及潜力分析
文化消费有望拓展居民消费更大空间
我国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差异的实证分析
建国70年,秦皇岛发生了哪些巨变?这些数字和照片给你答案
对我国农村能源发展的几点认识 - 专家讲话 - 高层论坛
对我国居民消费现状与消费潜力的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