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下一站,生态文明
撰稿: WebMaster

  我相信,认真研读过十七大报告的人都会发现中国未来的发展大计对科学发展观的诠释愈加深刻了。在其中,首次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无疑是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基础上的又一次飞跃。作为资源、环境依托型的产业,旅游的“生态文明”之路又该通往何方呢?

  不久之前,国际知名品牌的时装发布会在敦煌鸣沙山的大漠激情上演,靓丽的模特们成了悲壮的苍凉中一道异样的风景;也是在不久之前,新疆喀纳斯景区满怀豪情地宣布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生态旅游公园,面积将大大超过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我们蓦然发现,国内被冠以“生态旅游”帽子的景区越来越多,但真正的净土却变得越来越少了。

  尽管“生态旅游”的字眼保持着很高的出镜率,然而,目前所谓的“生态” 不过是商业标签的一种,而不是真正意义的生态。工业文明的痕迹明显地表现在目前的旅游开发中,生态旅游的概念则被定位在绿色观光的层面,专门为了招徕那些具有自然情怀的人。在很多旅游资源特色并不突出的地方,“生态”是点石成金的“生花妙笔”;在很多急于依靠旅游打开致富之路的地方,“生态”又被当作“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生态”甚至变成了某些景区使用的障眼法,背后却俨然就是一道为所欲为的护身符。可以确定的是,当前的旅游开发处于这种思潮的引导下,开发与保护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注定无法求解,生态危机的频发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保护环境,须要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执行。在这个层面,生态也不仅仅意味着环保。我同意一位学者的言论:“生态意识、生态理念与生态道德,才是生态旅游的核心。”现代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早已在高科技的攻坚下烟消云散了,我们似乎也只有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时候才会表现出短暂的惶恐,也只有在珍贵的自然、人文遗产毁于一旦时才会喟发出间歇的哀叹。因此,践行“生态文明”首先就要将驾驭自然,奴化自然的观念转变为尊重自然,关爱自然。

  当然,我们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与西方会有很大差别。在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旅游被赋予了扶贫使命,旨在为提高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制造一条捷径,那么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生态文明,一方面要培育和谐的文化价值观和开发保护观,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不能漠视开发过程中的生态成本,进一步完善环境补偿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强调生态伦理和人文关爱。生态和谐与自然宜居并不一定是冲突的,为当地居民创造幸福感也是非常重要的。

  事实上,如果说生态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开发者,那么大众旅游者也同样难辞其咎。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变成了“涂鸦墙”,甚至连法国埃菲尔铁塔上都有“到此一游”的中文字样;旺季过后,在旅游大军的狠狠“洗劫”之下,各大景区内往往是垃圾遍野,狼藉一片……生态文明的潜台词是一个地区和国家公民素质的水平。因此,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更应该树立绿色旅游、健康旅游的意识,并且主动地将这种意识付诸于行动当中。

  总之,任何一种旅游活动,任何一个参与群体都应将“生态文明”作为履行的职责,不管是政府、企业、旅游者还是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态文明的实现之路是否漫长取决于所有人的携手并进,那么,千里之行也不过是咫尺之遥,我们可以信心百倍地说:“下一站,生态文明!前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计调设计旅游线路的6个基本原则
有关自然开发
生态和文化是休闲旅游的两翼
关于休闲旅游资源“鱼型”剧场开发模式探析-免费硕士博士论文-论文天下
什么是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游”出人与自然的双赢 作者:张玉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