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区域旅游产业的科学定位 (2007-10-19 20:40:11)

 中国旅游报2007年10月17日

   旅游业的基础条件是资源禀赋、现实市场力和社会经济状况,我国国情复杂,不同区域这些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区域在发展旅游业时,应寻找与确立自己旅游业的立足点和发力点,切实可行并科学发展。我们既反对所有区域都不顾客观条件盲目高歌猛进发展旅游,也反对有些区域因为资源、市场或经济原因导致对旅游业的轻视,旅游业在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系中除了从经济贡献力、收入和产业枢纽性角度定位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龙头产业等以外,各个区域旅游业还应该有自己特殊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有着自己的脉络与规律,即产业地位相殊,发展态势相异,功能有所区别,产生效果不一。

    其一是“优化产业”。旅游业欠发达区域,限于旅游业发展的先天条件,不似旅游发达城市(如张家界、黄山等)的旅游业枢纽性和关键性作用,在发展初期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旅游业应当是一个优化产业——“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相关产业素质”,是对相关产业的一个润滑剂,为相关产业增光添彩,典型的是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等。即不仅仅将旅游业的指标盯在占GDP的比例和旅游的直接收入上面,在获取一定经济收益,提高城市与农村经济的增量的同时,旅游的区域经济带动效应与关联功能尤为突出,一定程度上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转型和出路做出贡献,解决城乡人口的就业、缓冲经济快速发展的压力、统筹城乡平衡发展成为旅游业的重要任务。这一认识对于我国产业素质的提高,提升第三产业的地位和比例,以及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都有重要意义。

    其二旅游业也可以是一个“形象产业”。其主要功能是促进政府公共关系交流,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区域形象等。不说其是形象行业,而称其为形象产业,是站在市场经济角度而言,寓意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市场运作的方式谋求区域形象改善与整体发展。在实践运行中借助高端城市营销、旅游部门形象营销和旅游企业的产品营销,用地方自然与文化资源在整体和细节上包装城市,改善城市形象和人文环境,提高城市与地方知名度,进而吸引外资和人流进入,并利用传统特色旅游资源进行资源资本化运作,间接谋求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说这种情况下旅游业更多的是发挥“形象GDP”的功能。

    其三旅游业可以是“休闲产业”的现实载体。一个区域若限于资源与区位条件不能作为中远程游客的观光地,可以成为本地居民及周边人士的游憩地;若限于资源品位、资金与市场原因不能打造与优化特色化和高品位的旅游景观,可以借助城市空间完善游憩设施,利用周边区域建设郊野游憩地与生态休闲设施。这时该区域发展旅游很大程度上就成为丰富和提升城乡居民的休闲和精神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间接地可以扩大该区域居民消费,降低高额储蓄率对经济的巨大压力。这也可以看作是众多欠发达区域旅游业生存的关键所在,也可以说在这些地区旅游业更多的是扮演和谐社会构建的动力产业角色。

    其四旅游业可以是一项“文化产业”,或成为大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在网络统治人们日常交流与娱乐,“垃圾”餐饮支配青年一代,电视媒体占据休闲时间,西方节目填满生活空间的当今;在新城市化运动中各地过于追求设施和景观的现代化、科技化、标准化,民族节日被人们忘却,传统文化的精华渐渐淡出人们视野,或仅仅存在于文本典籍之中的时候,如何以真实的空间景观形式,如利用城市街道、广场、小品、社区、博物馆等大众游憩活动空间,传承经典文化、地方传统文化(如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等)和保留传统文化具体空间形态成为旅游业发展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区域旅游业寻求渗透发展的空间和载体。

    无论如何,关键一点是我们要将旅游业依从区域条件变异的特性解构出来,给旅游业一个产业支点,通过旅游业的整合和运营,或独立做大,或统筹安排,或关联渗透,或依附提升,与外地游客与本地居民的社会心理行为相联系,将富有特色的地方资源与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和形态展现与盘活起来,真正为区域旅游业开拓一条特色化的发展之路(作者:王旭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旅游时代|景区运营开发的八大模式
大旅游时代:景区发展的八大策略
景区运营的八大模式
晟景文旅:景区运营的八大模式
旅游业“十二五”规划颁布 文化与旅游 彰显聚合效应
全域旅游能否引爆体育综合体新业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