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在生态旅游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王萌萌

    1.加强生态旅游法治建设。《北京市旅游管理条例》分别在第三条、第七条强调了生态保护原则,要求“发挥首都优势,突出北京特色,坚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一切组织和个人对破坏旅游资源和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2008年,北京市旅游局基于生态产业转型升级理念,率先在全国出台《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评定规范》,引导生态休闲旅游在资源与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营销宣传等诸多方面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提出“划定生态敏感区域”,为动植物“设立隔离区、缓冲区”,广泛利用绿色能源,从经营收益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环境资源保护等。结合生态旅游实际,将诸多新型业态纳入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

    2.注重生态旅游产品的研发与设计。北京市一直致力于深入挖掘郊区生态旅游资源和乡村民俗文化,协调区域分工,在研究现有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的空间战略,并将各类自然和人文生态系统要素整合包装为新业态聚合区。明确了区、县乡村旅游区域特色定位。针对乡村旅游存在的同质化问题,北京市旅游委组织专家,对各区县的生态旅游资源特色进行了细致调查、认真研究,明确了生态旅游特色的清晰定位。如,房山区为“北京祖源、休闲胜地”,大兴区为“绿海甜园”等。同时,结合京郊旅游提档升级,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生态渔村”、“养生山吧”等全新的生态旅游业态概念,并分别以北京市旅游地方标准的形式加以明确、固化和推进。

    3.以“旅游下乡”试点活动为抓手发展生态旅游。“旅游下乡”是指旅游休闲活动向乡村流动,跟进资本、科技、人才、信息要素、公共服务设施进入乡村发展,形成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集成。北京市在部分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的地区结合“旅游下乡”试点活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自然生态、农耕文化、民风民俗、休闲养生为主要旅游吸引物,强调保持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原真性、乡土性,培养游客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环保意识。“旅游下乡”试点活动不仅有效促进了生态旅游发展,完善了生态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原住居民自我发展乡村旅游的能力,还推动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强了对生态旅游的科技支撑、资金保障,开拓了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完善了配套服务体系。

    4.探索在生态涵养区开展“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实验区”试点。2008年,北京市旅游局制定和颁布《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评定规范》,随后开展了“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创建试点工作,丰台区南宫生态旅游景区通过评审,成为北京市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创建试点第一区”。目前,北京市正探索在全市7个生态涵养区设立若干个5至10平方公里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实验区”,巩固生态旅游发展建设成果,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现代的、高端的、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服务园区。北京市将“生态”与“休闲”相结合,高起点、高质量地在生态涵养发展区进行试点,发展生态友好型的休闲度假与旅游产业,按工业园区的管理模式探索创新管理与经营体制,有效促进了生态涵养发展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5.开展“百千万”人才培训工程,加强生态旅游人才培养。2013年,北京市旅游委启动了对百名乡镇长、千名村官、万名京郊旅游及生态旅游等新业态带头人的“百千万”培训工程。北京市旅游委计划用三年时间对全市京郊生态旅游从业者进行一次全面培训,在北京每个郊区县都建成一个具有带动作用的京郊生态旅游综合体、一个民俗旅游示范乡镇、一种主打的旅游特色商品,促进京郊生态旅游从一般观光游的服务能力,向观光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服务能力方向提升。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文化生态旅游的思考
生态和文化是休闲旅游的两翼
浅谈农家乐旅游的发展 毕业论文
【分会动态】地学旅游分会副会长杨振之教授应邀出席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社区发展研讨会
龙门:中国最美县域 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北京第四巷设计佳作投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