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溧阳的“乡村即旅游”实践

    □周应恒王坚强

    我国的乡村建设一直建立在粗放型基础之上,即以解决生活基本需求作为唯一要求。在乡村建设中,对色彩、建筑风格的把握低端简单,生产设施和生产过程未能注入美的元素,对建设的品质和精细程度显得漫不经心,农民对于乡村文化的保持和弘扬兴趣不大。基于这样的基础,我国的乡村旅游所走的是一条从点上发展逐步向整个村落发展的道路。

    乡村旅游的发展首先是“点”的扩展,往往是由投资者圈地开展农家乐,进行单体封闭式经营,同质化严重,整体吸引力不强。这种形式并非是以村民为经营主体,乡村局部景观化并不能掩饰整个村落发展滞后的窘境。投资者大多来自城市,他们有经济利益的迫切追求。这种发展模式可能是以无形机会成本、乡村居民文化民俗的失真、乡村生产和生活受影响为前提。未能给农民带来实际利益的乡村旅游活动,严格地说,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对美丽乡村建设作用有限。

    随着我国乡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通过政府主导,逐步建设起以自然村为单位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其特点是,农民成为开发乡村旅游的主体,整个村落景观化,游人可以在一个完整的村庄感受到乡村旅游的魅力,但是其比邻的大部分村落依然走着粗放型发展道路,甚至由于政府投入的不均衡带来其他村落的嫉妒,乡村旅游依然没有走出“点”的框框。

    旅游者对于“乡村性”这一乡村旅游核心要素的认识和需求已经发生改变,旅游者不再满足乡村旅游的局部性,他们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和大自然无缝融合的释放与放松,接地气,深呼吸,寻求一种别样生活方式的冲刷和洗涤,以求回到城市后更好地生活和工作。因此,他们对于乡村旅游的整体景观与环境、对于更深层次地体验和参与乡村生活、生产的要求更为迫切。

    如果说,我国的乡村旅游已经经历过两个发展阶段,那么,第三个重要阶段就是“乡村即旅游”在我国乡村的完整实现,即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高度融合。

    地处江苏省苏南地区的溧阳是个县级市,他们在全市乡村着力打造“生态家园,休闲福地”的大格局,全面规划推进“乡村即旅游”发展模式,以此带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两者同步实施,互相渗透。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为乡村旅游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而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反过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溧阳的“乡村即旅游”发展模式主要从乡村景观、乡村生产和乡村生活三个角度来诠释。

    1.乡村生态景观

    乡村景观资源是乡村游憩业发展的基础,是最核心的旅游吸引物。心理学家认为,人类靠视觉理性来确定外部世界。溧阳的乡村自然景观主要包括平原和山地。规整的长方形农田、少量的村庄、房前屋后的绿化种植,以及纵横交错的灌溉水渠等,共同构成平原地区乡村网状的自然景观。溧阳将平原乡村地域特色与季节相结合,在塑造大地景观风貌的同时,更体现出农田景观的多种生态功能。山地景观则体现地理特点和地域特色,山坡上自然生长的树木、村庄及其附近的少量农田、河流和公路等,共同构成山地乡村美景。

    溧阳在打造乡村景观时,立足基础条件适当改造,避免过度开发,尊重村民意愿和利益,注重水、房屋、农田的色彩对比和层次对比。注重质量要求,注重细节处理,坚决不走粗放型发展道路,对设计不成熟的方案不予通过,对施工不精致的环节推翻重来,确保从空间布局、色彩对比、环境艺术、视觉效果上都属上乘,勾勒出溧阳现代乡村的美丽图景。

    2.乡村生产景观

    生产性景观是人们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实现的“天人合一”景象。溧阳抓住“绿色经济”的精髓,以现代农业和循环农业为突破,大力发展彩色农业生产景观,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过程景观化,让游客感受牛羊满山坡、鸡鸭满院落的乡村生产景象,让游客从农民的生产劳动中感受美,让农民从自己的劳作中发现美,激起人们对乡村生活的欣赏与向往。

    溧阳打造生产景观模式主要抓住两点,一是游客通过参观农业生产过程感受农耕文化;二是农业生产的参与式活动给游客带来体验的乐趣。溧阳的农产品种类多样,既有水稻、小麦等传统粮食作物,又有白茶、白芹、桂花和多种水果等园艺作物、鱼虾等丰富的水产品,还有鸡、猪、牛、羊等家养动物。其生产或养殖过程蕴含着农民的智慧,传递着农业生产的土色土香,为游客的参与提供了多样化选择。每到采茶时节,游客可以换上与当地人一样的工作服在清新的茶园中穿梭往来,亲手采摘,在单纯的劳作中体会快乐。每逢水果成熟期,溧阳的各大果园区都会开展“游客采摘”活动,游客走进粮田、果园、茶园、养殖场,真切地看到农业生产过程,感受到农业生产的魅力。

    在产业发展方面,2012年,溧阳市吸引“三资”14.8亿元开发农业,涌现出一批以天目湖农业生态园、曹山现代农业产业园、玉枝茶果场、凌峰生态园等为代表的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绿色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开发乡村生产景观的关键是农民素质的提高,他们要能够很好地和游客相处,用游客听得懂的语言向游客介绍生产劳动的过程和美。这时的村民就是一个个导游,他们既要讲,又要教,同时还要会吆喝。溧阳市在建设美丽乡村,大力发展“乡村即旅游”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农民的文化熏陶,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新农民。

    3.乡村生活景观

    溧阳市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对本地农村旅游资源优势和风土人情进行深入调研,保留了体现乡土文化特色的乡村民居建筑、乡村传统劳作,规避了乡村旅游产品雷同性强的问题。位于溧阳西北角曹山脚下的后村便是完整保护乡土文化的一个例子。后村具有紧邻高速公路的交通区位优势,在发展乡村旅游改造基础设施过程中,他们根据本村的建筑特点进行村容改造,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夕阳中,乌瓦白墙的长廊下,老人们悠闲自得,孩子们嬉笑玩耍,妇女仍用古老的方法浣洗衣物,游客惊奇于这种原生态的生活方式,纷纷驻足观赏,重拾传统农村的生活印记。溧阳在全市范围内对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进行梳理,除了对一些明显不适应现代生活和环保要求的生活习惯予以剔除外,其余都予以选择性保留,通过再提升,有效地植入现代乡村建设之中。

    乡土文化是乡村生活的重要内容。受现代生活和城乡人口流动的影响,这些最为纯粹、最接地气的乡土文化往往成为落后、封建、愚昧的代名词在快速消亡,拯救乡土文化已成为当前一件十分紧迫的任务。溧阳敏锐地认识到这些乡土文化对于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组织专家采风,将这些乡村生活的闪光点予以发掘和升华,如传统灶具的再使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秸秆焚烧的问题;传统豆腐作坊可以在增加观赏性的同时,更好地提高乡村菜肴的品质和口味;乡村社戏可以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传统乡土文化的延续。

    溧阳市还不遗余力地打造城市居民的“第二住宅”,丰富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如绿色度假、无报酬劳动度假、生活体验式度假等。对度假设施有着严格的要求,本着舒适、干净、现代、境美的原则,设计、建造乡村度假设施。这些设施既尊重乡村风格,又具有现代城市生活元素。同时,设立乡村社区,打造个性化十足的乡村集市,营造夜生活氛围,很好地满足游人和村民对于夜生活的需求。借鉴欧洲度假农场品质认证制度,制定全市统一的乡村度假设施标准和服务标准,全面提升服务水准,满足度假游客的品质化要求,提高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喜爱度和忠诚度。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苏州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
“旅游+农业”模式的农业公园:观光人数破100万,门票达3500万
全域旅游时代,乡村旅游规划的6大重点
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路径有哪些?
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如何完美融合?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规划如何创新,这七个方面要与众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