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民旅游休闲时代的浙江旅游度假区发展

    □林卫兴

    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浙江省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正式拉开帷幕。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浙江全省拥有1个国家级、28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批准面积813.3平方公里。得益于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改革创新、惠民利民的原则,浙江省旅游度假区发展呈现出实力强、开发快、功能全、品牌响、环境优等特点。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发布,对加快我国旅游休闲业的发展具有历史性影响与开创性意义。笔者结合浙江实际,对国民旅游休闲时代下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进行思考,以期能为业界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一、国民旅游休闲时代旅游度假区的新要求、新内涵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强调,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安全第一、绿色消费,不断促进国民旅游休闲的规模扩大和品质提升。浙江省旅游度假区提出了建设旅游现代化的先行区、旅游休闲度假产业的集聚区和旅游经济转型升级的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努力打造成为个性化、复合型旅游度假目的地。主要突出“六大”新特征:

    一是突出个性化的隐私空间。更注意尊重和保护好游客的私人空间,并适当保留人与人社会交往与沟通交流的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建设,必须提供能够同时让其感受到安全和休闲的设施设备。

    二是突出个性化的体验活动。随着大众观光向个性体验的转型,体验式的度假深度旅游将会成为旅游度假的“宠儿”。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导向可设置为“逆城市”状态,提供与城市生活截然相反的新鲜体验方式。

    三是突出个性化的文化特色。传统文化开发成度假型产品时,应适当注入时尚文化元素,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游客群体多样化的需求。

    四是突出个性化的设施建设。旅游度假区设施建设应彰显自身特色,根据选址、民俗等因素,设计符合自身文化特色和区域特点的旅游配套设施。

    五是突出个性化的品质服务。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一般需求,还要考虑潜在的需求特征与消费习惯,让接待设施和配套设施达到宾至如归的舒适标准,提供人性化、社区化、品质化的定制式、保姆式服务。

    六是突出个性化的主题设计。在产品设计、选址布局、建筑风格选择时,应把握自身的主题特色,打造区域半径范围内唯一性的主题度假产品,形成主题性的形象风格和市场品牌。

    二、打造复合型旅游度假区的若干重点

    根据《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要

    求,浙江要打造复合型旅游度假区,要注重六个元素构件:独特性的旅游资源、主题性的度假产品、融合性的产业体系、潜在性的客源市场、综合性的要素集群、生态性的休闲环境。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把握发展定位,力求避免“三个化”误区

    要明确旅游度假区的概念、功能与定位,要与景区、园区、新区进行有效区分,又要与旅游产品、旅游目的地有机联动,全力规避城市化、社区化、工业化。

    一是明确“四区”功能定位。旅游度假区以休闲、健身为主要目的,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各种设施和服务项目,创造愉快、宁静的环境。旅游景区以观光为主,但开始转向注重综合效益,更重视业态结构的配比与设置,实现规模效益。工业园区是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城市新区建设,为了完整地保护古城的原有风貌,疏散和降低老城区人口密度,完善和改善老城区环境。

    二是加强与旅游产品、旅游目的地建设有机联动。旅游度假区与旅游产品、旅游目的地三者既有机组成,又各有区别。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目的地向游客销售的各类产品,是构成旅游度假区和旅游目的地的基础内容。旅游目的地是指接待大量旅游者、能够以旅游收入或旅游经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地方,能提供多样化旅游产品、能满足旅游者综合需求的地方。旅游度假区是能够提供多元化旅游产品、能够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生活的综合需求的地方,是旅游目的地的一种形式。

    2.合理利用独特资源,力求避免“大杂烩”现象

    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全域放开旅游市场,整合开发独特的旅游资源,拒绝杂合型的“大路货”,形成“精、特、新”的主题化风格。

    ①现有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要求现有旅游度假区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要严格规范和明确提出完善的发展要求。一是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二是注重文化的传承和渗透,三是注重精细化服务。

    ②未来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要求一是多元化整合资源。重点依托古城、古镇、古村开发,在保持建筑外形和整体氛围不变的情况下,优化内部设施,通过有效的设计手段和功能置换,为历史建筑注入新活力。设施改造要做到“藏而不露”,尽量不破坏古城镇的风韵风貌。

    二是留白化顶层设计。要考虑以后的发展程度和规模,以及游客需求的转变,故在规划中要适度“留白”,给后人留下开发创造的余地。

    三是标准化开发建设。结合《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按照打造旅游行业“金字招牌”的目标,率先选择山地森林、海滨海岛、温泉、滑雪、湖泊等主要类型的度假区,努力打造发展的典范,以此作为引导。

    3.坚持面向大众需求,力求避免“小众化”取向

    传统的旅游度假区市场定位于高端人群,但随着我国休闲时代的到来,大众旅游市场已经形成。旅游度假区应根据自身条件,针对细分市场设计不同类别的度假区,以小带大,形成一个整体度假休闲的氛围。

    4.形成综合交通体系,力求避免“延时性”旅程

    与大众观光旅游更加关注经济成本相比,休闲度假旅游更追求从客源地到目的地交通上的舒适性、快捷性。旅游度假区应充分利用航空、铁路、地铁、游艇等,提高交通设施的标准和水平,努力构建“点对点”的直接交通方式,以提高度假质量。

    5.着力人与自然和谐,力求避免“原生态”破坏

    环境氛围是休闲度假产品的第一要素。坚持生态第一原则,努力把旅游度假区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把环境保护作为限制性的条件约束,要把环境营造作为硬任务。国际上对度假环境有舒适性、生态性、景观性的要求。就舒适性而言,就是要具有优良的空气质量、土壤、水、植被和适宜度假的气候,无污染、无公害,建筑密度应适中。就生态性而言,要尽可能保护度假区内外的原生环境,保护动植物的多样化和文化的多样性。景观性通常是通过原有景观系统,结合度假区的绿化、园林化设计,人工景点与建筑小品等的布局与设计,营造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构筑度假区的观光游览系统。

    三、加快复合型旅游度假区发展的建议措施

    旅游度假区发展重点要实现“五个”全面突破:

    1.成立协调性的管理机构。成立旅游度假区协调管理机构,全面独立负责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协调解决制约旅游度假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保障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顺利进行。

    2.形成科学性的规划体系。加强旅游度假区发展顶层设计,高起点编制总体规划,重点研究基础设施规划、产业业态规划、市场营销规划、人才培养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一系列的专项规划,形成以总规为龙头、专项规划为框架的规划体系,指导旅游度假区的发展。

    3.出台综合性的扶持政策。按照国务院2009[41]号文件和浙江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出台加快旅游度假区发展的综合性扶持政策,明确项目、资金、土地、人才等各方面政策,明确相关的优惠扶持内容,推动旅游度假区健康发展。

    4.设立专项性的发展资金。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利用财政预算划拨、土地出让金返回等措施,加上投资公司、融资平台等市场主体,建立专项资金,用于保障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

    5.组建创新性的管理团队。构建旅游度假区创新机构,加强人才引进、培训和使用,为度假区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形成或强化旅游度假区特色,增强旅游度假区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浙江省旅游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贵州首批!这24个地方将成为“国家级”!特别是这些人更要看看…
滨海度假区规划建设滨水休闲综合体的必要性
东钱湖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关于国际海滨度假旅游的考察报告
四川省度假村1
相城阳澄湖度假区晋升省字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