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色旅游十年辉煌

    魏华祥山东省临沂市副市长段伟长湖南省韶山市市长杨二勇江西省井冈山管理局副局长赵俊芳河北省石家庄市旅游局局长

    主场嘉宾:

    高舜礼 中国旅游报社社长

    主持人:

    陈富钢中国旅游报社经济编辑部主任

    话题1. 成绩和经验

    主持人:2004年,中办、国办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来,红色旅游取得长足发展。结合各地发展实例,请大家谈一谈10年来,红色旅游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带动革命老区脱贫致富、促进入境市场发展等方面,主要取得了哪些成绩和经验? 

    高舜礼:对于红色旅游功能的“官方”定位,基本上是“四个工程”:是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的政治工程,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工程,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富民工程、民心工程。 

    除了政治工程的教育作用外,红色旅游还显示了多方面的功能与成绩:一是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比如红色旅游的公路,在“一期规划”的时候,就建了3418公里,还完成了百色、井冈山、淮安等多个红色旅游地区的机场新建、改建工程,革命老区建设铁路停靠站106个等;二是加快了红色旅游产品的培育,在专项资金引导下,各地积极筹措资金打造了一些红色旅游精品,比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一号工程”,就推进了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线路、100个经典景区建设;三是因势利导地开发了红色旅游产品,开发了大型系列电视片《爱我中华》、电影《共和国摇篮》、大型情景歌舞剧《井冈山》、实景演出《延安保卫战》,还有江西每年都要举办的红色旅游博览会、红歌会等,山东临沂的红色旅游影视基地也属于红色旅游的文化产品系列;四是大力开发了红色旅游商品,提供餐饮、住宿等多个方面的服务,临沂、延安等重点红色旅游城市开发出了拥军鞋、遗址模型、文化衫、邮票、纪念徽章等特色旅游纪念品;拉动就业也比较明显,带动直接就业122.4万人次,间接就业460万人次,大幅度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有效地促进了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赵俊芳:从石家庄的发展情况来看,红色旅游最突出的效益我觉得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社会效益。最重要的就是红色旅游景区发挥了革命传统教育和励志人生这么一个社会功能。西柏坡景区每年的参观人数都在600万人次左右,包括今年我们按照全国红办的要求把红色旅游景区作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课堂,这些社会效益是最明显的。 

    第二方面是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红色旅游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了老区人民致富。我们做过一个统计,现在石家庄市成规模的农家乐或者是乡村酒店有800多家,和红色旅游景区相关的有200多家,按照农家乐本身来统计,最少的年收入也有5万元,高的可以达到30多万元。 

    第三方面是生态效益。红色旅游景区一个首要的功能是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并不是说建得越大越好、越洋越好,很多的红色景点,包括西柏坡,突出原址原貌,突出原生态的保护,既红且美。 

    石家庄在发展红色旅游时,原则是硬件和软件并重。硬件主要是改善交通条件。2011年修通了西柏坡高速公路,同年西柏坡被评为5A级旅游景区,随着5A创建,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也得到了提升。但更重要的是,石家庄在挖掘红色旅游内涵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对红色景区的讲解员队伍进行了培

    训。西柏坡是“两个务必”的诞生地和“进京赶考”的出发地,石家庄紧紧围绕弘扬“西柏坡精神”做文章。另外,石家庄今年成立了西柏坡红色旅游联盟,推出了一些精品线路,包括开国之旅、赶考之旅、圆梦之旅、祈福之旅等。找到红色旅游和当前形势的结合点是一个探索,石家庄还探索了红色旅游和文化、农村特色怎么进一步更加融合等。 

    石家庄共有A级景区33处,其中位于西部太行山区的就有22处,贫困县区与旅游资源富集县区的资源吻合度较高,与河北旅游“两环两沿”战略布局等旅游政策契合度也很高,这为石家庄旅游扶贫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广阔发展空间。目前石家庄已形成4种旅游扶贫模式: 

    大景区带动模式。赞皇县嶂石岩核心景区内嶂石岩村有农家乐酒店79家,占全村总户数的43%,从业人员600多人,占全村的80%,该村人均收入是全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2.5倍。平山县驼梁景区建起高中低档宾馆40家,旅游饭店30家,旅游商店120家,农家旅馆230家,总床位万余张,直接或间接带动4000多人就业,促使当地群众综合收入连年递增。平山县天桂山下的燕尾沟、燕尾庄两个村,从事旅游服务的人数达到全村劳动力的70%以上,人均年收入由1997年的100多元增长到2013年的3万多元。 

    农旅融合模式。东方巨龟苑景区位于当年华北人民政府机关曾经驻扎过的东冶村,近年来,随着景区游客的迅猛增加,景区及周边的多个果园、枣园、蔬菜园的农产品都成了抢手货,游客主动到果园内采摘或果农到景区出售,不但费用低,还卖了好价钱,每年给周边的果农和菜农带来近百万元的收入。赞皇县鲍家滩的樱桃远近闻名,被誉为“北方果品之王”,每公斤均价80元左右,该村仅樱桃采摘一项人均可增收8200元,今年最高一户收入60余万元。 

    旅游商品制造模式。赞皇县的原村土布,曾荣获河北省旅游商品金奖,是河北省旅游必购商品。当地积极实践“基地+农民”旅游富民模式,把总厂区建成手工土布纺织加工文化体验馆以及手工艺品展示馆,形成旅游文化体验基地,同时总厂区辐射生产彩棉、加工土布的农村基地分布1镇3乡17个村,吸收2500多位农民参与种植、纺线、织布,带动大批农村妇女就业致富,“基地+农民”的职工社员人均月工资2000元以上。 

    特色乡村发展模式。赞皇县秦家庄村是“中国美丽乡村”之一,山村掩映在茂林花果之中,村里环境干净优美,民风淳朴。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过去该村有名的雪花梨、富士苹果,每公斤售价1元至1.6元,如今已达到3元以上,而且大都是来客采摘,从不愁销路,该村81户280人,仅此一项人均增收800多元。 

    在石家庄,“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一个旅游点致富一个村”,“一个旅游区带动一个县”的事例不胜枚举。 

    魏华祥:在红色旅游发展之初,临沂就制定了总体规划,以沂蒙精神为根、红色文化为魂,确立了旅游经济强市、红色旅游名市的发展目标。10年来,临沂红色旅游共接待国内游客1.01亿人次,实现综合收入686.65亿元,直接从业人员3万余人,间接从业人员10万余人。近年来,全国红办把临沂作为全国重点城市之一,中央党校也把临沂列入干部教育基地。 

    通过多年发展,我们认为,红色旅游有以下显著作用: 

    一是推进了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临沂莒南县

    有一个大店镇,原先是传统农业镇,以种植花生为主,一直比较贫穷。但这个地方是山东省政府第一个驻地,而且是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所在地。2009年,这个镇把这些红色资源开发出来,并在此基础上谋发展,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发展环境大大优化。现在不仅是来红色旅游的多,而且来洽谈投资发展的也多,大店镇成了莒南第一镇,也是全国优先发展的重点镇。与大店镇类似,临沂有8个这样的镇。2013年,临沂采取措施,优先为红色旅游乡镇通燃气管道,为旅游发展提供了比较好的基础。 

    延伸的作用是推动城镇化探索。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的老建筑保存得非常好,但是老建筑如果按照现在的居住标准来看是不达标的,但是搞旅游可以。于是临沂采取整体搬迁的办法,首先在山村旁边按照新农村标准建设一处新村,将全体村民全部安置到这里。农民搬迁后,旅游企业依托旧村进行旅游开发,建成一处影视拍摄基地。由于这里风貌古朴、特色浓郁,深受欢迎,目前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红色影视拍摄基地和美术院校写生基地。2011年,山东省确定在这里建设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后,临沂又规划建设了常山庄社区,建设二层楼房210栋,多层楼房8栋,安置村民366户。 

    二是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在临沂,很多农民通过从事旅游业,直接从一产跨越到了三产,带动了二产、三产的发展。沂水县依靠发展拥军鞋,形成了布鞋城,现在有企业300家,实现产值7亿多元,利税6000余万元。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临沂借助北方批发商贸物流业比较发达的优势,吸引了更多的商流、物商、资金流、信息流。临沂有110个以上专业批发市场,2013年的交易额突破2000亿元,物流总额突破2万多亿元。 

    三是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带动革命老区的农民脱贫致富。临沂有人口1000多万,城区人口200万,城乡差距比较大。通过旅游来带动农村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是非常好的路子。临沂在红色景区内建设旅游商品一条街,租金对当地群众优惠,许多村民经营旅游商品、纪念品、土特产生意,将自家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就地转化成旅游消费品,附加值增加了好几倍,收入也比原来翻了好几番。百泉峪、百花峪两个村,依托周边的孟良崮、蒙山等红色景区,积极发展农家乐,今年“五一”接待游客15余万人次,收入2600余万元,户年均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最多的达到20多万元。红色旅游的发展,还带动了一批红色旅游商品、纪念品的研发生产,临沂先后打造了“沂蒙六姐妹”、“沂蒙红嫂”、“白石屋”等10多个品牌500余种旅游商品,“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已成为全国著名品牌。 

    段伟长:过去10年是韶山红色旅游突飞猛进的10年。我们紧紧抓住中央“一号工程”和湖南省“五个示范工程”建设的机遇,湖南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湘潭率先统筹城乡发展实现韶山率先富裕的意见》,把韶山作为全省文化旅游重点县给予支持,加大了对红色旅游的资金投

    入,加快了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加强了景区景点的规范化管理,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成为全国五大革命纪念地之一。2014年,国家旅游局还把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创建任务交给了韶山。 

    10年来,韶山的游客以每年20%的速度稳步增长。2013年接待游客1050万人次,是2004年的4.6倍;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654万人次,同比增长26.5%。韶山坚持严格保护的原则,对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氏宗祠、毛震公祠等文化遗产严格管理,对周边自然风貌严格保护,尽可能还原伟人成长的客观环境;坚持深度挖掘的原则,加强毛泽东同志遗物馆和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建设,丰富布展内容,提升展品层次,力求使游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坚持推陈出新的原则,打造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日出韶山》等演艺节目。 

    韶山按照“两个率先”的思路,围绕“城乡一体发展、社会管理创新、精神文明建设”三个示范,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商贸服务四大产业,2013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9亿元,是2004年的8.9倍。在文化旅游带来大量人流、物流的强力推动下,韶山积极推动旅游配套产业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4年的14∶36∶50,调整到2013年的9∶58∶33。 

    围绕服务旅游、服务游客,韶山市的旅游产品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餐饮住宿服务等,取得了快速发展,带动了居民创业就业。到2013年,韶山餐饮住宿服务企业超过160家,转移劳动力4.1万人次,创劳务收入7.6亿元。2004年,韶山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为8416元和4254元,到2013年分别达到26925元和1657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1调整到1.6∶1,城乡一体化不断向前推进,红色旅游的富民功能得到凸显。 

    红色旅游的发展,加快了韶山生态文明、新型城镇、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韶山大力推进两型示范片区的建设,不断加大了对景区城区的污水管网、节能改造、三边绿化、景区美化投入。市里给每个村安排了3个公益性岗位,负责环境卫生,城乡环境明显改善。韶山加快了外环公路、沪昆高铁韶山南站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城区面积从2004年的5平方公里扩大到2013年的13.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49%,较2004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清溪镇成功创建全国美丽宜居小镇、银田镇创建为省级特色镇、韶山华润希望小镇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典型。全市交通道路不断拓展,现已建成两条高速公路、两条铁路,通用航空机场正在抓紧招商。 

    杨二勇:红色旅游的发展,确实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井冈山按照“做美城乡、景区带城区、城区带农村”工作思路,城乡面貌越来越新。发展过程中形成这样三种模式:以城带镇、产城互动、景城共荣。 

    在以城带镇发展中,井冈山将所有的乡镇都打造成最亮丽的小镇。针对乡镇城镇化,所有的行政

    话题2. 回顾与总结

    村都通了水泥路、有线电视、移动通信等,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平坦路、住上了整洁房、喝上了干净水。井冈山现在不仅仅是风景区所在地的333平方公里,而是全市1259平方公里都是景区,整个井冈山已经成了一个大景区。 

    在产城互动发展中,以前,井冈山的产业结构是一二三模式,旅游业成为主导产业之后,井冈山的产业结构变成了三二一模式,旅游业在井冈山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也非常明显,包括对有机茶、无公害蔬菜、生态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以及城市旅游和工业旅游的带动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 

    此外,井冈山注重区域的协调发展,正在努力打造“环井冈旅游经济圈”和“大井冈旅游经济圈”,大力推进井冈山、永新、遂川红色旅游一体化,抱团发展、区域发展初见成效。旅游是典型的开放型经济,实现区域间抱团合作,是必然的发展趋势。2013年底,井冈山专门赴韶山联系合作,拟联合南岳衡山、韶山、炎帝陵等景区一起抱团发展。 

    红色旅游作为井冈山的主导产业,也带动了井冈山革命老区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据统计,现在直接从事旅游接待、旅游餐饮、旅游服务的人员达到4万余人,占全山人口的25%,旅游从业人员的人均年收入达3万余元。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农家乐,势头非常喜人,对农民致富的推动作用特别明显。井冈山现有农家乐近400家,每年接待游客90余万人,实现营业收入6000多万元,户均年收入8万元。对老区来讲,这些确实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革命老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红色旅游对入境市场的发展促进也很明显。大家一般理解红色旅游就是国内游客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对红色旅游的国际化提得比较少。围绕井冈山旅游的国际化,近年来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在港澳台市场,坚持每年召开两次至三次旅游推介会;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也做过形象广告;每年邀请大量海外旅行商采风、踩线;目前正在大力推进世界“双遗产”申报,并已成功列入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积极与一些国外城市缔结友好城市,比如韩国的南海郡等。据统计,2013年,井冈山接待入境游客16万人次,旅游创汇4493余万美元,与2004年相比,分别增长5.1倍和6.9倍。

    主持人:红色旅游10年回顾总结的过程,是对红色旅游的一次再认识、再宣传、再实践和再提升的过程,做好这项工作很有现实意义。请大家谈一谈,红色旅游10年发展的主要体会或感受是什么?此外请大家谈一谈,如何在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的领导下,更好地承担起本地区、本部门红色旅游10年回顾总结的主体责任,切实把10年来本地、本部门、本系统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出来。 

    魏华祥:经过10年发展,我们认为红色旅游还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完善各种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临沂市专门成立了全市红色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由市长任主任,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比如说针对红色旅游投入不足的问题,临沂专门结合蒙山的整体开发,由蒙山旅游集团整体融资,投入到几个重点景区,同时也通过招商引资,对红色旅游景点进行整体开发。红色旅游是一种长线投资,回收比较慢,

    政府的支持非常重要。 

    为了保持红色旅游的本色,临沂还对红色旅游项目建设实行市、县两级领导班子联系制度,确保其顺利、健康进行。因为在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会存在导向问题,包括景区的内容、展示、设计等。临沂市设立了红色旅游办公室,负责红色旅游指导发展工作。临沂还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扶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旅游行业,培育了一大批旅游企业,其中开发红色旅游的企业有亲情沂蒙集团、龙冈集团、东蒙集团、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依托这些企业,先后打造了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旅游区、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沂蒙山小调旅游区、沂蒙根据地旅游区等一批红色旅游精品景区。 

    临沂的另一个体会是要坚持把握主线教育活动。临沂抓住中央和山东省关于开展党员党性教育的机遇,深入挖掘沂蒙精神所蕴含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内涵,及时把红色旅游党员党性教育基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孟良崮景区,包括陵园,进行改造提升,并且依托其他一些部门,如115师司令部,建立了沂蒙根据地群众工作展馆和沂蒙红色纪念馆,形成了4处党员党性教育点。 

    此外的体会是要坚持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红色景点一般处在山区,财政、交通、环保等部门各种政策密切的支持和配合非常重要。2013年,临沂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临沂市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对旅游发展做出了一些倾斜性的安排。这几年临沂投入红色旅游发展的预算资金有3亿多元,建设了6个游客中心,修建了红色旅游专道两条,对通往红色旅游景区的道路进行了整治。尤其是2013年,临沂专门修建了一条贯穿市内几个景点的道路,效果非常好,原先这些景点看下来得用几天时间,现在大概一天就能跑下来。 

    发展过程中,临沂注重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以前沂蒙人民以奉献为主,现在需要合理补偿。临沂的做法是:凡是搬迁的和空宅,都有搬迁奖励,同时鼓励当地人回来后再到旅游景点里做些生意。沂南县竹泉村在群众搬迁安置过程中,坚持以房屋重置价格为标准,需要搬迁的83户房屋和部分空闲宅总估价400多万元,加上搬迁奖励资金,平均每户补偿实际达到5.5万元,而安置房的建设均价就在5.5万元,绝大多数群众几乎是不花钱或花很少的钱就实现了居住条件的根本性改变。整个开发过程中,临沂很好地处理了拆迁和景点的关系,没有发生过一起群众上访事件。 

    段伟长:过去10年,得益于国家出台的《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关于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等政策,为红色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活力;得益于中央“一号工程”和湖南省“五个示范工程”、省文化旅游重点县政策支持,为韶山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注入了资金,增添了动力;得益于国家对红色旅游的重视,带动了韶山游客的稳定增长和社会投资的广泛关注。如北京中科招商集团在韶山投资6亿元,打造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大型实景演出,取得了很大成功。国家政策的支持是红色旅游快速发展的前提。 

    加大资金投入是红色旅游快速发展的关键。旅游发展脱离不了“大投入才有大回报”的规律,红色旅游也是如此。10年来,韶山固定资产投资每年持续保持30%以上增长,为全市实现平均每年GDP增长15%、财政收入增长25%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下转第11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路都是好风光!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去这条专线游一游
2017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图】
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老家邓州》关于美丽乡村
井冈山红色旅游现状和发展对策-随你游
聚焦江西旅发大会 吉安:全域旅游全域景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