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路径

    □黄斌

    经济新常态下,部分传统行业发展面临困难,迫切需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基于对安徽省安庆市资源优势的分析,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潜力,加快发展旅游业,有效增加服务业份额,应成为安庆实现由第二产业为主要拉动向一二三产业协同拉动转变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加快发展旅游业,是产业联动的需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是增加就业的需要,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应当成为安庆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加快发展的可行性

    安庆旅游业发展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全市上下形成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共识;二是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大天柱山旅游圈为龙头,以桐城、枞阳文化科考和宿松、望江滨江观光为两翼的“孔雀东南飞”式的旅游发展格局;三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安庆旅游特别是天柱山、五千年文博园旅游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

    安庆旅游业发展具备巨大的潜力。一是区位优势明显。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是著名的港口城市,是万里长江安徽段的第一个城市。安庆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是沟通三省并连接上海、武汉两大经济区的纽带。二是后发优势明显。全市尚有一批自然及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完好、尚未开发,有巨大的后发优势。三是旅游产品丰富。安庆旅游资源具有分布广、古迹多,景系景类全、景型景点多,地域特色突出等特点。同时,安庆文化底蕴深厚,名人名戏名城璀璨,拥有古皖文化、戏曲文化、禅宗文化、桐城派文化。

    安庆旅游业发展迎来了重要机遇期。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特别是2014年连续出台了旅游、体育、文化、信息、消费等产业改革发展的意见,都直接或间接与旅游业发展密切相关,也与安庆发展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高度契合。《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出台,为安庆旅游业加快发展提供了路径支持。

    加快发展的路径

    (一)强化大旅游,加强目标导向。要着眼于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强做大本地旅游业。力争到2020年,至少建成1处5A级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条城市旅游休憩带、1条特色旅游商业街(美食街、文化演艺街)。在提高旅游业占GDP比重的基础上,综合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在“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促进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推动一方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强化大规划,优化发展格局。一要坚持高起点规划和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合理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当前,市县两级政府要及时启动编制“十三五”旅游规划,并根据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要求,编制旅游专项发展规划。二要构建“一城二区三带”的旅游产业布局。建设安庆市区游客集散中心,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现代历史文化名城。以人民路步行街为中心,统筹开发周边街区,高水平打造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和休闲旅游业,着力打造“宜游宜休”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打造长江滨江两岸风光带,串联宿松、望江、市区、枞阳沿岸旅游资源,建成历史文化和生态观光廊道;打造以大天柱山旅游圈为龙头,潜山、太湖、岳西为支撑的山水观光、禅宗文化和健身养生旅游带;依托桐城、枞阳、怀宁人文历史资源,打造文化科考和体验旅游带。

    (三)强化大融合,培育市场主体。一是推动旅游产业与生态发展、现代农业融合,大力开发以乡村旅游、森林旅游、温泉旅游和湿地旅游为重点的生态旅游产品;紧密结合美好乡村、森林抚育、流域治理、湿地保护利用、特色农业聚集区等工作有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二是推动旅游产业与工业融合,依托安庆军械所、安庆造币厂等遗迹开发工业遗产旅游产品;由胡玉美、麦陇香、柏兆记等携手打造“老字号”旅游;以华茂集团、环新集团等为代表开发现代工业旅游;同时要结合旅游市场的拓展,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和旅游生活用品制造业。三是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融合,打造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桐城派文化、民俗文化等主题鲜明的文化旅游示范区。以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红色旅游资源为载体,创建国家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训基地和青少年学生夏令营、冬令营教育基地。四是推动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中增加旅游元素,注重保护文化名城、街区,推动规划融合、功能融合、产城融合。五是支持重点旅游企业做大做强。鼓励重点旅游企业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创建培育旅游领军企业。

    (四)强化大开发,创建特色品牌。一是创建新业态、开发新产品。要围绕休闲度假、研学、养老、健康等大众消费市场需求,整合创新旅游业态,开发旅游新产品,不断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当前,要积极发展自驾游、体育赛事游、邮轮游艇、展会节庆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开发疗养康复、特色医疗、保健等健康旅游产品。二是打造品牌景区。提升天柱山、五千年文博园等五大精品景区发展水平,推出五大精品旅游线路和四季特色旅游的品牌建设规划,精心打造,实实在在地把品牌树起来。三是打造特色品牌旅游商品。通过广泛宣传、精心设计,不断提升雪木画、望江挑花、桑皮纸、掐丝珐琅器、烙铁画、黄梅戏邮品等旅游商品的知名度。四是打造旅游品牌节庆活动。重点培育黄梅戏艺术节、大别山映山红旅游文化节、龙舟文化旅游节、禅茶文化节等九个旅游节庆活动,科学设置,精心组织,努力提高影响力。五是大力开展创优活动。要积极争创国家高A级景区、高星级饭店、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百强旅行社,积极参与申评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利风景区、地质公园、历史文化名村名镇。

    (五)强化大宣传,开拓旅游市场。一要扩大宣传面。要在国家、省级电视台进行重点时段的高频率宣传,力争取得全国电视观众对安庆旅游景点耳熟能详的效果。二要增强公信力。强化政府行为,打破以往仅由经营者个人个案宣传的粗放模式,在以市为主体进行整体宣传的同时,实施“1+N”营销模式,市县联动、捆绑营销,加强安庆旅游整体形象宣传。三要开拓新渠道。举全市之力,讲安庆故事,展安庆形象,推介安庆旅游产品。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移动通讯、户外广告等新兴媒体和现代传播手段,构建覆盖省内外主要客源市场的安庆促销网络和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通过现场会、新闻发布会、电视、广播、画册、免费体验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造大声势,打响品牌。四要激活市场,加强合作。要开展引客入宜工程,完善组织境内外游客到宜补助办法,对引客入宜取得突出业绩的旅行社,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鼓励旅行社等企业与铁路、民航、水运等单位合作,开通系列旅游包机、旅游专列和旅游客轮。要与国内外主要客源市场所在地政府、旅游企业构建合作机制。

    (六)强化大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一要强化政府管理。要加强政府层面的宣传,强化宣传效果;要引导旅游企业有序竞争,进一步规范整顿旅游秩序;要跳出旅游做旅游,着力抓好城镇化建设、创建卫生城市、美好乡村、环境保护、公共治安综合治理、社会道德风尚教育等各项工作,提高旅游品质。二要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旅游企业既要在传统服务上下工夫,又要在此之外开辟更多新的精细化、标准化、多样化的服务。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旅游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
以生态引领旅游大发展--吴中区“后5A时代”旅游发展路径思考
王兴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及其路径优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反思
旅游+ | 泛旅游产业整合要点解析
《旅游绿皮书:2021—2022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把握复苏新形势新契机 更好适应旅游市场变...
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如何携手走向真正的“牛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