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扈永进: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办刊宗旨——交流感受,生成讨论,传递常识,影响判断力。

       栏目设置——原创评论;原创随笔;看图说话;父母阅读;亲子共享。

       公众号:zhishifumu



       刚刚路过幼儿园,偷听两个小朋友的谈话。第一个小朋友说:“为什么挑食的都是孩子,家长怎么都不挑食呢?”第二个小朋友说:“他们买的都是自己爱吃的,还挑什么食?”我瞬间石化了,简直是真理啊!

       这是一个段子。言简意赅,讲道理的段子。

       貌似,在中国的家庭里,只讲爱,别的都不讲。中国文化,压根儿就没有“承认个体”的习惯,所以,孩子和爸妈,便被混沌成一团,俨然根本不需要分彼此。这混沌一团的强力黏合剂兼致幻剂,就是传说中的爱。

       强力黏合剂兼致幻剂。噗嗤一喷,大家都行走在幻觉中了。爸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孩子好。孩子所感受到的一切,自然得是好而不能是不好。不分彼此之下,孩子和爸妈均放弃了自己身份、欲望、意志和利益的独立性,以爱的名义,互相绑架,彼此剥夺而不自知。

   

       看了那个段子,我心中,油然而涌起一股热腾的社会责任感。那就是,特想,把那个场景中的“亲子之爱”给拎出来,分析一把,离间一把。

       分析这个词的汉语形式很是耐人寻味,均为会意字。刀为刀,斤为斧。分字中,刀子硬生生地把不知什么东东给一分为二了。析字里,表述着斧子与木头的情境关系。这里面的共同点,无非是一些很没有爱的动词,劈剁砍杀不止啊!

       劈剁砍杀,血腥残忍啊!其实,咱不干这事儿。咱要做的,是分析。注意,分析,而已。

       “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并分别地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关于分析,360百科如是说。

   

       爱需要分析么?当然。如果你受过基本的科学常识训练,你会说,当然需要。

       爱这种玩意,起码可以分析为两种:其一,爱自己;其二,爱别人。在第一种情形中,爱的主体和客体都是自己。在第二种情形中,自己是主体,自己爱恋的对象是客体。

       爱自己的极致,非纳喀索斯莫属。他爱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后憔悴而死,成为水仙花神。纳喀索斯症后来也就成了自恋症的专用名称。

       纳喀索斯案例中,主体客体合二为一。身份、意志、欲望和利益均一致,没冲突。最后毅然拥抱水中幻影,虽死犹幸福吧。求仁得仁,也算死得其所。狭义而言,并不危害他人,遑论危害社会。

       相较而言,爱别人就比较复杂。你爱他,他爱你么?如果他不爱而你强行爱,便存在侵犯他人的可能。就算两个人相爱,但毕竟还是两个人,各自秉持着自己的意志、欲望和利益而来。相爱的夫妻依然会闹别扭,是为明证。

       那些个会爱的人们,无非一些个能清晰体察对方的妙人儿。体察对方的意志、欲望和利益并给予充分的尊重,应该是爱的基本功课吧。


       无论恋人之爱还是夫妻之爱,明确“双主体”是必要的。否则,便不可能有真尊重。奇怪的是,关于亲子之爱,很多人的心智却骤然退化了。

       孩子作为一个“他者”的独立人身份被忽略了。我所做的,都是为你好,因为,我洒向孩子全是爱呀!于是,爸妈的欲望就是孩子的欲望,爸妈的意志就是孩子的意志,爸妈的利益就是孩子的利益。甚至,爸妈的感受就是孩子的感受!

       我为什么喜欢那个段子呢?很简单,那段字很清晰地告知了一个事实:其一,爸妈爱吃的,孩子不一定爱吃;其二,孩子不爱吃爸妈爱吃的食物的时候,爸妈便给了孩子一个罪名;其三,这个罪名被命名为挑食;其四,偷换概念,将孩子与爸妈的食物嗜好差别换成了孩子与食物的关系。

       在当代中国语境中,挑食还含有科学与道德双重审判的深长意味。尽管,这些个意味,并不一定能够被每一位爸妈很清晰地感知到。因为,挑食之举,往往被判断为——导致营养不均衡导致浪费,而浪费是不道德的营养不均衡是不科学的嘛!

       爸妈自己爱吃的就一定营养均衡么?问问那些个嗜辣如命的湖南四川贵州的爸妈,估计,他们也只能嘿嘿一下子吧。浪费当然是值得谴责的,问题是,浪费的肇事者却被隐身而不知,而不自知。

       仿罗兰夫人名句,“爱,多少剥夺假汝之名!”


       动物凶猛,老虎狮子为最,桀骜不驯之美啊!可是,杂技团里的压轴节目老虎狮子钻火圈又是怎么来的呢?我想,这些个问题是值得思忖的。尤其是,做了爸妈的各路达人们。为了孩子而思考,的确应该成为一个真正崇高的理由。

       如此作比,似乎言重了。读着,都感到有些委屈不是?没关系,有些委屈,本身就很崇高。我相信,真崇高不会委屈任何人,包括爸妈自己。大人在感知世界,孩子也在感知世界,分分秒秒中。其中不可或缺的感知对象,就在与自己。弗洛伊德的伟大功德之一,就在于发现了人的潜意识。我想,把我们自己的潜意识拎出来,曝光于光天化日,多爽啊!

       对自己其实很不阳光的潜意识浑然无觉者,势必伤害自己,顺带伤害孩子。譬如,妈妈拥有买菜的权力,结果,根本没考虑孩子的因素,天然认为自己买的菜就是最科学最道德的。由是,而公然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剥夺了孩子的权力。放在社会领域,不是“权力滥用”是什么呢?

       该说的,也差不多了。再转送一个段子吧。当然,这段子的原创者,网海茫茫不可考了。不过,我还是要在此表达自己由衷的钦佩。为了他的敏锐,也为了他的幽默。同时,也希望各位读者自己琢磨一下这个段子:

       早晨路过学校,看到一群小学生,有穿长袖的,有穿薄秋装的,还有穿短袖的。其中有个小姑娘鹤立鸡群竟然穿的是羽绒服!有个小男生就问她为什么啊?只见她45度仰望天空幽幽地说:“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知识父母微信公众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搞笑GIF段子:一看这个孩子这么熟练的动作,给爸妈帮了很大的忙
明明是小事,为什么能吵到离婚?
没妈的孩子!关于A股你不得不知的十个段子
想哪儿说哪儿---今天陪爸妈
母亲节快乐
5.1回老家,妈妈家一日三餐太恐怖,害得我“有家不敢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