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外家长不止生二胎,为啥还能潇洒享受生活?


文|乖妈


常常看到美国家庭,有几个孩子,孩子们养得活蹦乱跳,快快乐乐,家长还能享受生活,养娃和个人爱好一个都没落下。


别说那些拉着一个,抱着一个,肚子里还有一个的强悍美国妈妈们,光隔壁家庭,两个娃,父母双职工,爸爸曾经是伞兵,爱好运动,经常周末和朋友们去冲浪,开越野摩托车和骑单车等各种运动,在院子开PARTY,搞工具棚当手工男,做鸡棚搞浴室装修,每天陪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笑声连连,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他们怎么能做到呢?好想研究一下。

 

整体社会环境,注重家庭和生活

定居美国后最喜欢的一点就是这边郊区的百姓生活氛围。


工作加班这种事情,很少。大城市大公司可能多点,但大部分美国人下午4点就开始陆续奔上回家的道路,因为每天这个点高速就开始繁忙起来,到6点开始拥塞。下了班时间就是家庭和孩子的,连老板都同意;


很少有人绞尽脑汁想着各种招儿投入更多的时间以赚更多的钱;很少有人去攀比衣服,攀比车子、住房,攀比孩子成就;孩子的球赛、表演、学校活动等,都是家长自愿当义工、当观众,这是美国社会的传统。


美国的收入和日常消费比例很合理,有稳定的工作,都能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所以,这种氛围下,投入家庭的时间就自然成为主力,一个房子两台车几个娃一条狗是每个美国人的理想生活状态。



简化琐事 不追求完美

市场上小宝宝的辅食成品选择很多,其严格的工艺、卫生、原料和科学搭配要求,其实是很多家庭自制辅食还无法达到的。很多国内妈妈忙于每天变着花样做各种辅食,花费很多时间。


其实合理搭配使用各种辅食完全能满足宝宝的成长需要,反正我家老二就是吃买的辅食多过自己做的,大人轻松多了。


常在公园看带几个孩子玩的妈妈,午餐直接掏出几个简单的三明治,一人一个就解决了,小宝宝也一样。


小孩子吃着吃着,东西掉沙里了,拿起来,吹吹,继续吃。大人见惯不怪。虽说我们还是严格外面碰到的东西不要入口,回来先洗手洗脚,不过感觉国外的妈妈偶尔这么懒一下,也真省心不少。


很多妈妈在买玩具和用品时会问:用什么消毒啊?还会经常把牙胶和杯子煮变形。实际上,真的不用这么介意家庭玩具或用品的“消毒”,细菌是无处不在的,就算家里一尘不染,出门细菌会更“凶猛”。我们平时注意的应该是外面的细菌,及时洗手。消毒玩具和家里物件的时间可以节省不少。


出门每个孩子该穿多少、零食水果该带几盒。。。诸如此类,要求完美的妈妈可以操心到无穷尽。其实不要求完美,会轻松很多。毕竟孩子穿少了一次,吹点风,零食不够,饿了下肚子,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用钱用工具用玩具提高效率

美国的各种新奇母婴用品特别多,美国家长也很喜欢尝试各种新奇东西,有些确实能节省不少时间。


婴儿童车、宝宝背带、辅食机、外出携带的免洗洗手液、包装的消毒纸巾、便携宝宝坐凳、安抚奶嘴、车载玩具、专为孩子设计的旅行箱。。。都是解放妈妈的好帮手。


家庭打理上,忙碌的家庭,每周请人专门修理花草树木,打理泳池,定期检查白蚁、杀鼠虫害都是花钱省事的日常办法。


国内人工便宜,更幸福了,请保姆,或做饭的阿姨,或钟点工打扫卫生,没有大院子要打理,很多家庭都能消费得起。


国外全职保姆请不起,但按小时的Babysiter在美国也很常见。我一个台湾朋友的14岁女儿就经常当隔壁孩子的Babysiter挣点零花钱,而孩子的妈妈并没离开家,只是为了给自己两小时的清静时间干喜欢的事情。


如果能花钱买时间和方便,那就力所能及地花吧。


不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

国外的大人不会为有了孩子就放弃兴趣爱好。该玩狂野运动该和哥们姐们单独聚会的都会想办法安排出时间满足自己,家里的另一半也会支持,大家轮流嘛。


上次儿子生日聚会,隔壁的妈妈带孩子们过来玩,聊起孩子爸爸和哥们一起去尼加拉瓜冲浪去了,无比替他开心。也常见到孩子爸爸一人带两娃在家,妈妈则和姐们聚会去了。



 

山顶公园社区嘉年华,惊见另一位多个娃的邻居妈妈,表演吉它,水平还颇专业呢,可见平时常练。


最近研究一位绘本作家的博客,非常感动。夫妻俩一个画图一个写文字,做绘本,艰苦条件下坚持了好几年,被N多出版社拒绝,现在终于迎来了第一本绘本的出版。期间成家,生了三孩子,也没有放弃过梦想。孩子们闹腾着健康成长,甚至成了绘本的好灵感。




不花费太多时间推孩子

感觉美国家长,从总体情况来看,没有中国家长那么推孩子。


中国家长从传统上,对孩子在生活起居的悉心照料、事无巨细比美国家长要细致,而在孩子的学习、兴趣特长栽培方面,付出的精力更比美国家长要多很多。这是一个即使在国外大环境下,华人圈也很认同的事实。


邻居中,只要是老美的,孩子的主力通常是在某项运动上,学钢琴学画的没几个。我的华人朋友们,基本上每个都在学或者试过钢琴,每个孩子至少有一门体育一门音乐或艺术或棋类的特长课。功课就更不用提了,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华人孩子一大片,家长在家额外的辅导占绝大多数情况。



总体而言,中国的家长绝对比美国家长天生具有奉献精神,咱民族的优良传统。


但是,需要警惕那种把养育孩子当成人生事业的思想。当孩子来了以后,我们的人生目标不是仅仅养育孩子成才,孩子只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的人生也是有趣的人生,也有其它兴趣和梦想。当孩子终有一天展翅飞走,我们还能充实愉快地度过余生,对不?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人的家庭育子观
成功的孩子成功在妈妈心里,失败的孩子失败在妈妈嘴里
提高孩子注意力 4种方法最有效
聪明孩子都有这4大特点,宝爸宝妈对照一下,你家孩子占了几条?
教育孩子,要注意语言艺术
孩子不想学习时该怎么办?妈妈的做法很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