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气—阴阳—五行”模型的阐释 阴阳量化 阴阳论 阴阳变化的基本法则
中医“气—阴阳—五行”模型的阐释+阴阳量化+阴阳论+阴阳变化的基本法则
2012-03-04 22:52:05|  分类: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中医“气—阴阳—五行”模型的阐释
摘要:作为中医理论的基本模型,“气-阴阳-五行”是一个虚性思维模型,是一个超形态、关系性、相对性、可互换的模型。从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角度看,这一模型符合整体性、动态性、最优化、模型化原则,与开放性、自相似性、自组织性原理有一定对应相通之处。但这一模型也具有不能定量、各层次之间关系不足、带有主观臆测色彩等缺点。
作者简介:张其成,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国际易联理事,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主要著作有:《易道主干》、《易图探秘》、《象数易学》、《易学与中医》、《易学大辞典》(主编)、《易经应用大百科》(主编)
关键词:气 阴阳 五行 模型系统科学 复杂性科学
中医学理论的本质问题之一应该是中医学理论的建构方法问题,而理论方法的核心又集中在方法模型的选择上。笔者认为中医采用虚性的“思维模型”的方法,西医采用实性的“物质模型”(亦称“原型”)的方法,这正是中西医的本质差别之所在[1],关于中医的理论模型,笔者称之为“二体三用模型”或“太极象数模型”[2]。并认为中医理论模型具有超形态性、功能性、整体全息性、模糊性等特征[3]。上述观点提出后,曾引起过论争。本文拟从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角度对这一模型做进一步的阐释。
1 “气-阴阳-五行”模型是虚性思维模型
1.1 “气-阴阳-五行”模型是超形态的功能模型。
“气-阴阳-五行”不仅是中医学重要的概念范畴,而且是中医学最基本的思维模式。中医采用这一模型建构了自己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理论体系,从本质上说,“气-阴阳-五行”模型是一种非实体的、虚性思维模型。如“气”字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原指气体状态的存在物,如云气、蒸气、烟气以及风等。 “气”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凝聚的、有形的状态,分散细小的气凝聚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一种是弥散的、无形的状态,细小分散的气由于不停地运动弥散而看不见摸不着。 到西周时期 “气”已从表示有形可感的实物转变为无形的抽象概念。有形的气习惯上称为“形”,无形的气习惯上称“气”。“气”具有超形态性,气非形体但却是形体之本。 “阴阳”原本是指阳光照射不到与照射得到的地方。后指相互对待的两个实体,如日月、天地、水火、血气、魂魄、男女等。到西周时期“阴阳”指无形的二 “气”,初步具有了哲学意味,是抽象的,无形的。“五行”早期指“五材”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材料。后指与这五种质料有关的五种属性,已超越了实体形态。按照这一模型,中医建立的五藏并不是人体解剖形态上的肝、心、脾、肺、肾五个形态脏器,而是具有五种相关功能的多个脏器的组合,这样组合起来的“五脏”显然是超形态的。
“气-阴阳-五行”作为一种虚性模型,已从物质实体转变为功能实在。虽然“气”“阴阳”“五行”最早都表示特定的物质实体,但当它一旦成为一种思维模型,一旦成为一个哲学范畴,并被中医广泛运用时,它就不再是指有形态结构的物质、实体,而是指超越形体的功能和属性。如在先秦哲学典籍和《内经》医学中, “气”的主要功能是: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生命的基本条件,是天地万物感应的中介。“阴阳”从单纯指背阴、向阳的实体转变为两种相反、相对的功能属性:凡具有推动、温煦、兴奋、发散、上升的功能,则属于“阳”;凡具有静止、寒冷、抑制、凝聚、下降的功能,则属于“阴”。 “五行”从五种实体的元素材料转变为五种基本功能属性,即润下(水)、炎上(火)、曲直(木)、从革(金)、稼穑(土)“五性”,这是《尚书·洪范》首次规定的。后世对五行的解释基本上没有偏离《洪范》的这种属性规定。“五性”又演变为“五类”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分类原则。《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等开始以五行为原则类分时令、祭祀、藏象、音律、方位等万事万物,这样一来,原本十分复杂、难以计量的事物一下子简单明晰了。《内经》建立的五藏系统,是五行模型作用的结果,表示人体生命五类功能体系。
1.2 “气-阴阳-五行”模型是关系性模型。
“气-阴阳-五行”表示的是关系实在,属于关系性思维,其特征为注重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注重事物内部部分与部分的关系超过了注重事物的形体及事物的内在构造。如“气”往往表示联系万事万物、联系每一物体内部各部分的中介。物体与物体之间、每一个物体内部都充满了气,在气的作用下,万物相互感应,相互融和,才成为一个合一的大整体,每一个事物才成为一个内部互有关连的整体。“阴阳”也是一种关系,阴阳的关系有:阴阳互根,阴阳互动,阴阳消息,阴阳交感, 阴阳互制,阴阳争扰,阴阳转化,阴阳胜复等。“五行”更是一种关系模型,五行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五行生克、五行乘侮、五行胜复、五行制化等。笔者认为,与西方的“四行”(水、火、土、气)、印度的“四大”(地、水、火、风)相比,“五行”更为高明、也流传更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五行具有关系性特征。
1.3 “气-阴阳-五行”模型是相对性模型。
“气-阴阳-五行”模型是一个相对性模型。如“阴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具体表现为,一是“阴阳”要随着比较标准的改变而改变。阴阳是通过比较而确定的,单一方面无法定阴阳,没有比较标准也不能定阴阳,比较的标准不同,作出的阴阳判断也不同,如以0度水为标准,则-1度水是阴,1度水是阳;如以10度水为标准,则1度水为阴,11度水为阳。二是阴阳要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阴阳并不是实体,也不是事物所固有的本质,阴阳表示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在男与女这组关系中,男是阳,女是阴;而在父母与子女这组关系中,母(女)则为阳,子(男)则为阴。三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因为阴阳是层层可分的,阴阳中复有阴阳。如昼为阳、夜为阴;昼中上午为阳(阳中之阳)、下午为阴(阳中之阴),夜中前半夜为阴(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阳(阴中之阳)。再如“五行”,同样要随比较标准的改变、随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同样也有各行又兼含有“五行”的现象。至于“气”的相对性则表现在其动态性上,哲学意义上的“气”已与“形”分立,“形”是有形的、静态的,“气”则是无形的、动态的。“气”具有运动不息、变化不止、连续不断的特性。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机必然产生各种变化,从而化生天地万物,称为气化。气化学说经历了精气与元气两个发展阶段。气无形质而可以渗透、贯穿到一切有形质的事物之中,无处不入,无时不入;同时气又可以吸收其他事物的成分而组成各种各样的气,如阳气、阴气、天气、地气、风气、云气等。
1.4 “气-阴阳-五行”模型是互换性模型。
“气-阴阳-五行”是一个三级合一的思维模型,三者之间具有互换性。从气的角度看,阴阳是二气,五行是五气;从阴阳角度看,气是阴阳的未分状态,五行是阴阳的分化状态。气-阴阳-五行是一个逐渐生成和分化的过程,是三个不同的层次。气生阴阳,阴阳生五行。《周易·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气)生两仪(阴阳)为第一级划分,阴阳生四象(太阳、太阴、少阳、少阴)为第二级划分,四象生八卦为第三级划分。《内经》根据人体的实际情况对阴阳作了有限的划分,其中“三阴三阳”是中医的发明。从某种意义上说,五行也是阴阳所化生。
2 “气-阴阳-五行”模型与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部分原理吻合
系统科学是探索系统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规律的学问。系统科学所研究的系统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统一的整体。从20世纪 40年代以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老三论)等系统理论逐步形成和完善。随后,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理论、生命系统论等非平衡自组织理论也逐步发展起来。“气-阴阳-五行”模型就是研究人体这个复杂系统的产物,是古人认知人体系统的智慧结晶。它符合系统科学的基本原则:2.1 整体性原则。
该原则基于要素对系统的非加和性关系,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当要素之间存在相干性、协同性的条件下,会有新质的突现。这个新质不是单个要素所具有的,而是系统整体才具有的。五行—五脏系统从整体出发,立足于整体来分析部分以及部分之间( 脏与脏、脏与腑等)的关系,通过对部分的分析而达到对整体的理解,因而五脏是不可分割的,五脏之间彼此联系才突现生命功能的新质。不仅如此五脏还与时间、空间等体外信息相互对应,构成一个内外沟通的有机整体。
2.2 动态原则。
这是系统科学方法的历时性原则。系统方法将系统看成是动态的“活系统 ”,五脏学说即符合这种动态原则,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人看成是动态的“活系统”,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维持人的动态平衡。五脏之间的乘侮逆行打破人的动态平衡,中医就是调整五脏模型,使之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
2.3 最优化原则。
最优化原则即整体优化原则,它要求在研究解决问题时,统筹兼顾,大力协同,多中择优,采用时间、空间、程序、主体、客体等重要的峰值佳点,进行整体优化和系统筛选。五行—五脏模型可以说就是最优化的结果,为什么不把人的功能结构系统分为六脏、七脏?为什么最终选定五行模型?这固然有文化观念的因素,但也是古人在经过理性选择、临床验证之后的最优化选择。
2.4 模型化原则。
系统科学的方法需要把真实系统模型化,即把真实系统抽象为模型。五行—五脏系统即是把人体的真实系统抽象化的模型。模型化原则要求模型的形式和尺度符合人的需要和可能,适合人的选择。对于人体生命的复杂系统,则需要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适当地采用模糊方法加以简化和理想化。五脏模型即是对人体功能的简化和理想化产物。
20世纪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标志的物理学革命,特别是60年代以来计算机作为研究手段的广泛运用以及与理论、实验手段相结合,促成了“复杂性科学”的建立。复杂性科学是研究复杂性—非线性问题的科学。近20年来复杂性科学在探求非线性现象的普遍规律、发展处理它们的普适方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人体生命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存在不确定、不可数、不可计算、不可预言的现象,中医学在研究和分析这些现象时,采用了十分巧妙的方法。可以说中医学说与复杂性科学的开放性、自相似性、自组织性原理有一定对应相通之处。
2.5 开放性。
复杂系统本身及其子系统与周围的环境有物质的交换、能量的交换和信息的转换。中医“气”模型就是一个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的模型。“阴阳-五行”模型从表面上看是封闭的,其实不然,因为阴阳五行实际上就是“阴阳二气”和“五行五气”,实际上包含了人体内外环境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2.6 自相似性。
“气-阴阳-五行”模型是一个简单的模型,中医以这个简单模型来模拟复杂的非线性现象。非线性研究、混沌研究的目的恰恰就是为了寻求复杂的现象的简单根据,是使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使无序变有序,这就需要建构简单模型。虽是简单模型却能包含着无穷的内在层次,层次之间存在着“自相似性”。“气-阴阳-五行”模型是中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比较理想的简单模型,这个模型可分为很多内在层次,气-阴阳-五行是三个层次,三者各自又有不同层次,如五行-五藏模型中肝、心、脾、肺、肾是一个层次,胆、小肠、胃、大肠、膀胱是一个层次,目、舌、口、鼻、耳是一个层次……另外,每一脏又包藏五脏(五脏互藏)如肝中又有肝、心、脾、肺、肾……各层次之间存在自相似性或不尽相似性。
2.7 自组织性。
所谓“自组织”就是系统自行产生组织性的行为。自组织理论是比利时科学家Ⅰ·普里高津(Ⅰ.Prigogine,1917~)提出的,又称耗散结构论,该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当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有可能发生突变,即由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空间、时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非平衡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的自我组织行为叫自组织现象,这种稳定有序状态的宏观结构叫耗散结构。要产生这种稳定的有序结构(耗散结构)需要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从外界吸收负熵流,还需要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中医“气-阴阳-五行”模型不是一个静止的模型,而是一个动力模型,总体上呈现动态均势。就“阴阳”模型而言,阴阳就是调节,“阴”可理解为自组织持向稳态的调节,“阳”可理解为自组织持向适应的调节。 “阴阳”概括了以整体性稳态和主体性适应为目标的、稳态适应性自组织调节为动力的“目标动力系统”。[4]就“五行”模型而言,五行生克意味着五脏形成一个自我调节网络,五脏通过五行生克维持动态平衡,维持一种稳态,这个稳态就是人体自身追求的目标——健康。[5]笔者认为,“气-阴阳-五行”模型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平衡稳态系统,而不具备远离平衡态的特点,其实不然,中医认为人之五脏之气,与天地之气相合、相应,天地之气有正有邪,人如果吸收天地之正气则五脏出现正常的生克制化,从而达到动态平衡;人如果吸收天地之邪气,人体内之正气不足于抵御邪气,则会出现乘侮的反常变化,从而导致生克制化的失衡,人就会得病。人体五脏是一个开放系统,天地之正气好比是负熵,天地之邪气好比是熵,人体不断吸收正气负熵,才能使五脏生克产生自组织行为,使人体无序的病理状态向有序的健康状态转化,从而产生动态平衡的有序结构(耗散结构)。因而五行—五脏的生克制化实际是一种自组织行为。
3 “气-阴阳-五行”模型的不足
3.1 “气-阴阳-五行”模型不是定量模型。
现代科学的“模型”是定量化的,包括了数学模型,能从一定的基本概念和数量关系出发进行推理和演算,对有关问题和现象作出定量的回答和解释。按照钱学森的观点,研究复杂性巨系统,要打破“还原论”的方法,建立“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气-阴阳-五行”模型采用的虽然不是还原论的方法,而是定性方法,但毕竟并不能定量,不能作为数量的依据,而只能提供定性的参考性推论。
3.2 “气-阴阳-五行”模型各层次之间关系不足。
按照复杂性科学原理,复杂系统包括的子系统可多达成千上万,种类繁多的子系统之间有交互作用。而“气-阴阳-五行”模型只有三个子系统。虽然“五行”子系统还可以分为五五二十五个子系统,但毕竟是有限的。就五行关系而言,中医学也只提出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等有限的几种,实际上至少还有反生、反克、自生、自克、生变克、克变生、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等关系。历代医家已经意识到五行的关系的不足,并在临床实践中提出了不少有创见的理论加以补充和修改。如君火相火论、乙癸同源论、五脏之脾胃论、金水相生论、脾胃心肾滋化论、肝脾相助论、五脏互藏论等。
3.3 “气-阴阳-五行”模型带有主观臆测的色彩
现代科学的模型是一种纯科学模型,不包含社会政治、哲学文化等非科学因素;中医学模型却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中医模型方法包含哲学的、主观的、体悟式的方法。笔者曾提出中医学是一种功能的、代数的、生成的“模型论”科学,西医学是一种实体的、几何的、结构的“原型论”科学。[6]中医学的“气”、“阴阳”、“五行”等概念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概念,还包含有特定的人文科学内涵,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气-阴阳-五行”模型一方面来源于古人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实践,另一方面又受到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制约。中医有一个著名的命题“医者,意也”,说明中医理论和实践带有主观臆测的特色,它来源于客观又高于客观,它是对客观的整合与提高,含有较浓厚的人文色彩。当时人们还不可能认识到几千年后才探明的生物学“物质结构”,因而不可能从细胞、分子、基因层面建构中医学概念,而如今中医基础研究却要由此出发,揭示它们的生物学基础。几十年来,这种以寻找“物质基础”为目的,以客观化、规范化、定量化为要求,以实证、实验为手段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不得不承认,不少成果之间相互矛盾、相互排斥,有的以偏概全、挂一漏万。这种尴尬局面的形成,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认清中医学概念及其模型的实质。
“气-阴阳-五行”模型固然在解说生命、宇宙方面有合理的内涵,然而一切模型都含有非理性的因素,作为古代一种思维模型,在认识宇宙生命时,往往常有很多非理性的、机械的照搬和推想,从而与原型产生一定的距离。笔者认为“气-阴阳-五行”从本质上说,只是古人认识宇宙生命非线性现象的简单而有效的思维模型,但其中还有一些主观臆测的因素,还不够完善,需要在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整合、提升。因为一切模型都来源于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模型也在流动、变化、更新之中。由于生命世界的高度复杂性,借助于一种或几种模型往往不能详尽地、精确地反映原型的结构、属性和行为。
参考文献
1 张其成.模型与原型:中西医的本质区别.医学与哲学,1999,20(12):25-27
2 张其成. 生命的“二体三用”模型.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1):24-27
3 张其成.中医理论模型的特征、意义与不足. 医学与哲学, 2000,21(2):45-47
4 陆广莘.中医学之道.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75
5 杨学鹏.阴阳五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72
6 张其成.中医现代化悖论.中国医药学报,1999,14(1):4-8
阴阳量化
高等中医院校《经络学》教材载:“三阴三阳是从阴阳气的盛衰(多少) 来分,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 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气有多少异用也。”“阳明何谓也?”,“两阳合明也。”“厥阴何也?”“两阴交尽也
《周易·系辞》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分,两仪成,两仪即天地,阳( - ) 代表天,阴( - - ) 代表地。两仪生四象,是阴阳相重,阴阳交合而至。即( - ) 阳与阳相重( = ) 为太阳, ( - - ) 阴与阴相重( = = )为太阴,阴与阳交合为少阳,阳与阴交合 为少阴。
一阴在一阳之上为少阴,亦即太阳之中所生的一点阴气,一阳在一阴之上为少阳。由于阴阳的变化,化生为太阳、少阴、太阴、少阳。
阳明、厥阴所依据的哲学理论基础是老子的《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为和。”
阴阳论
阴阳运动,得时而行,阳虚则暮乱,阴虚则朝争,朝暮交错,其气厥横,死生致理,阴阳中明。阴气下而不上曰断络,阳气上而不下曰绝经。阴中之邪曰浊,阳中之邪曰清。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  天者,阳之宗;地者,阴之属。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天地之间,阴阳辅佐者,人也。得其阳者生,得其阴者死。   阳中之阳为高真,阴中之阴为幽鬼。故钟于阳者长,钟于阴者短。多热者,阳之主;多寒者,阴之根。阳务其上,阴务其下;阳行也速,阴行也缓;阳之体轻,阴之体重。阴阳平,则天地和而人气宁;阴阳逆,则天地否而人气厥。故天地得其阳则炎炽,得其阴则寒凛。阳始于子前末于午后,阴始于午后末于子前。阴阳盛衰,各在其时,更始更末,无有休息,人能从之亦智也。金匮曰:秋首养阳,春首养阴,阳勿外闭,阴勿外侵,火出于木,水生于金,水火通济,上下相寻,人能循此,永不湮沉,此之谓也。
呜呼!凡愚岂知是理,举止失宜,自致其罹,外以风寒,暑湿内以,饥饱劳役,为败欺残,正体消亡,正神缚绊。其身死,生告陈。殊不知,脉有五死,气有五生,阴家脉重,阳家脉轻;阳病阴脉则不永,阴病阳脉则不成;阳候多语,阴症无声;多语者易济,无声者难荣;阳病则旦静,阴病则夜宁。
阴阳运动,得时而行,阳虚则暮乱,阴虚则朝争,朝暮交错,其气厥横,死生致理,阴阳中明。阴气下而不上曰断络,阳气上而不下曰绝经。阴中之邪曰浊,阳中之邪曰清。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
阴不足,则济之以水母;阳不足,则助之以火精。阴阳济等,各有攀陵,上通三寸曰阳之神路,下通三寸曰阴之鬼程。阴常宜损,阳常宜盈,居之中者,阴阳匀停。是以阳中之阳,天仙赐号;阴中之阴,下鬼持名。顺阴者,多消灭;顺阳者,多长生。逢斯妙趣,无所不灵
中医“气—阴阳—五行”模型的阐释+阴阳量化+阴阳论+阴阳变化的基本法则
2012-03-04 22:52:05|  分类: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中医“气—阴阳—五行”模型的阐释
摘要:作为中医理论的基本模型,“气-阴阳-五行”是一个虚性思维模型,是一个超形态、关系性、相对性、可互换的模型。从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角度看,这一模型符合整体性、动态性、最优化、模型化原则,与开放性、自相似性、自组织性原理有一定对应相通之处。但这一模型也具有不能定量、各层次之间关系不足、带有主观臆测色彩等缺点。
作者简介:张其成,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国际易联理事,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主要著作有:《易道主干》、《易图探秘》、《象数易学》、《易学与中医》、《易学大辞典》(主编)、《易经应用大百科》(主编)
关键词:气 阴阳 五行 模型系统科学 复杂性科学
中医学理论的本质问题之一应该是中医学理论的建构方法问题,而理论方法的核心又集中在方法模型的选择上。笔者认为中医采用虚性的“思维模型”的方法,西医采用实性的“物质模型”(亦称“原型”)的方法,这正是中西医的本质差别之所在[1],关于中医的理论模型,笔者称之为“二体三用模型”或“太极象数模型”[2]。并认为中医理论模型具有超形态性、功能性、整体全息性、模糊性等特征[3]。上述观点提出后,曾引起过论争。本文拟从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角度对这一模型做进一步的阐释。
1 “气-阴阳-五行”模型是虚性思维模型
1.1 “气-阴阳-五行”模型是超形态的功能模型。
“气-阴阳-五行”不仅是中医学重要的概念范畴,而且是中医学最基本的思维模式。中医采用这一模型建构了自己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理论体系,从本质上说,“气-阴阳-五行”模型是一种非实体的、虚性思维模型。如“气”字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原指气体状态的存在物,如云气、蒸气、烟气以及风等。 “气”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凝聚的、有形的状态,分散细小的气凝聚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一种是弥散的、无形的状态,细小分散的气由于不停地运动弥散而看不见摸不着。 到西周时期 “气”已从表示有形可感的实物转变为无形的抽象概念。有形的气习惯上称为“形”,无形的气习惯上称“气”。“气”具有超形态性,气非形体但却是形体之本。 “阴阳”原本是指阳光照射不到与照射得到的地方。后指相互对待的两个实体,如日月、天地、水火、血气、魂魄、男女等。到西周时期“阴阳”指无形的二 “气”,初步具有了哲学意味,是抽象的,无形的。“五行”早期指“五材”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材料。后指与这五种质料有关的五种属性,已超越了实体形态。按照这一模型,中医建立的五藏并不是人体解剖形态上的肝、心、脾、肺、肾五个形态脏器,而是具有五种相关功能的多个脏器的组合,这样组合起来的“五脏”显然是超形态的。
“气-阴阳-五行”作为一种虚性模型,已从物质实体转变为功能实在。虽然“气”“阴阳”“五行”最早都表示特定的物质实体,但当它一旦成为一种思维模型,一旦成为一个哲学范畴,并被中医广泛运用时,它就不再是指有形态结构的物质、实体,而是指超越形体的功能和属性。如在先秦哲学典籍和《内经》医学中, “气”的主要功能是: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生命的基本条件,是天地万物感应的中介。“阴阳”从单纯指背阴、向阳的实体转变为两种相反、相对的功能属性:凡具有推动、温煦、兴奋、发散、上升的功能,则属于“阳”;凡具有静止、寒冷、抑制、凝聚、下降的功能,则属于“阴”。 “五行”从五种实体的元素材料转变为五种基本功能属性,即润下(水)、炎上(火)、曲直(木)、从革(金)、稼穑(土)“五性”,这是《尚书·洪范》首次规定的。后世对五行的解释基本上没有偏离《洪范》的这种属性规定。“五性”又演变为“五类”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分类原则。《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等开始以五行为原则类分时令、祭祀、藏象、音律、方位等万事万物,这样一来,原本十分复杂、难以计量的事物一下子简单明晰了。《内经》建立的五藏系统,是五行模型作用的结果,表示人体生命五类功能体系。
1.2 “气-阴阳-五行”模型是关系性模型。
“气-阴阳-五行”表示的是关系实在,属于关系性思维,其特征为注重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注重事物内部部分与部分的关系超过了注重事物的形体及事物的内在构造。如“气”往往表示联系万事万物、联系每一物体内部各部分的中介。物体与物体之间、每一个物体内部都充满了气,在气的作用下,万物相互感应,相互融和,才成为一个合一的大整体,每一个事物才成为一个内部互有关连的整体。“阴阳”也是一种关系,阴阳的关系有:阴阳互根,阴阳互动,阴阳消息,阴阳交感, 阴阳互制,阴阳争扰,阴阳转化,阴阳胜复等。“五行”更是一种关系模型,五行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五行生克、五行乘侮、五行胜复、五行制化等。笔者认为,与西方的“四行”(水、火、土、气)、印度的“四大”(地、水、火、风)相比,“五行”更为高明、也流传更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五行具有关系性特征。
1.3 “气-阴阳-五行”模型是相对性模型。
“气-阴阳-五行”模型是一个相对性模型。如“阴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具体表现为,一是“阴阳”要随着比较标准的改变而改变。阴阳是通过比较而确定的,单一方面无法定阴阳,没有比较标准也不能定阴阳,比较的标准不同,作出的阴阳判断也不同,如以0度水为标准,则-1度水是阴,1度水是阳;如以10度水为标准,则1度水为阴,11度水为阳。二是阴阳要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阴阳并不是实体,也不是事物所固有的本质,阴阳表示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在男与女这组关系中,男是阳,女是阴;而在父母与子女这组关系中,母(女)则为阳,子(男)则为阴。三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因为阴阳是层层可分的,阴阳中复有阴阳。如昼为阳、夜为阴;昼中上午为阳(阳中之阳)、下午为阴(阳中之阴),夜中前半夜为阴(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阳(阴中之阳)。再如“五行”,同样要随比较标准的改变、随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同样也有各行又兼含有“五行”的现象。至于“气”的相对性则表现在其动态性上,哲学意义上的“气”已与“形”分立,“形”是有形的、静态的,“气”则是无形的、动态的。“气”具有运动不息、变化不止、连续不断的特性。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机必然产生各种变化,从而化生天地万物,称为气化。气化学说经历了精气与元气两个发展阶段。气无形质而可以渗透、贯穿到一切有形质的事物之中,无处不入,无时不入;同时气又可以吸收其他事物的成分而组成各种各样的气,如阳气、阴气、天气、地气、风气、云气等。
1.4 “气-阴阳-五行”模型是互换性模型。
“气-阴阳-五行”是一个三级合一的思维模型,三者之间具有互换性。从气的角度看,阴阳是二气,五行是五气;从阴阳角度看,气是阴阳的未分状态,五行是阴阳的分化状态。气-阴阳-五行是一个逐渐生成和分化的过程,是三个不同的层次。气生阴阳,阴阳生五行。《周易·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气)生两仪(阴阳)为第一级划分,阴阳生四象(太阳、太阴、少阳、少阴)为第二级划分,四象生八卦为第三级划分。《内经》根据人体的实际情况对阴阳作了有限的划分,其中“三阴三阳”是中医的发明。从某种意义上说,五行也是阴阳所化生。
2 “气-阴阳-五行”模型与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部分原理吻合
系统科学是探索系统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规律的学问。系统科学所研究的系统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统一的整体。从20世纪 40年代以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老三论)等系统理论逐步形成和完善。随后,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理论、生命系统论等非平衡自组织理论也逐步发展起来。“气-阴阳-五行”模型就是研究人体这个复杂系统的产物,是古人认知人体系统的智慧结晶。它符合系统科学的基本原则:2.1 整体性原则。
该原则基于要素对系统的非加和性关系,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当要素之间存在相干性、协同性的条件下,会有新质的突现。这个新质不是单个要素所具有的,而是系统整体才具有的。五行—五脏系统从整体出发,立足于整体来分析部分以及部分之间( 脏与脏、脏与腑等)的关系,通过对部分的分析而达到对整体的理解,因而五脏是不可分割的,五脏之间彼此联系才突现生命功能的新质。不仅如此五脏还与时间、空间等体外信息相互对应,构成一个内外沟通的有机整体。
2.2 动态原则。
这是系统科学方法的历时性原则。系统方法将系统看成是动态的“活系统 ”,五脏学说即符合这种动态原则,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人看成是动态的“活系统”,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维持人的动态平衡。五脏之间的乘侮逆行打破人的动态平衡,中医就是调整五脏模型,使之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
2.3 最优化原则。
最优化原则即整体优化原则,它要求在研究解决问题时,统筹兼顾,大力协同,多中择优,采用时间、空间、程序、主体、客体等重要的峰值佳点,进行整体优化和系统筛选。五行—五脏模型可以说就是最优化的结果,为什么不把人的功能结构系统分为六脏、七脏?为什么最终选定五行模型?这固然有文化观念的因素,但也是古人在经过理性选择、临床验证之后的最优化选择。
2.4 模型化原则。
系统科学的方法需要把真实系统模型化,即把真实系统抽象为模型。五行—五脏系统即是把人体的真实系统抽象化的模型。模型化原则要求模型的形式和尺度符合人的需要和可能,适合人的选择。对于人体生命的复杂系统,则需要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适当地采用模糊方法加以简化和理想化。五脏模型即是对人体功能的简化和理想化产物。
20世纪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标志的物理学革命,特别是60年代以来计算机作为研究手段的广泛运用以及与理论、实验手段相结合,促成了“复杂性科学”的建立。复杂性科学是研究复杂性—非线性问题的科学。近20年来复杂性科学在探求非线性现象的普遍规律、发展处理它们的普适方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人体生命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存在不确定、不可数、不可计算、不可预言的现象,中医学在研究和分析这些现象时,采用了十分巧妙的方法。可以说中医学说与复杂性科学的开放性、自相似性、自组织性原理有一定对应相通之处。
2.5 开放性。
复杂系统本身及其子系统与周围的环境有物质的交换、能量的交换和信息的转换。中医“气”模型就是一个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的模型。“阴阳-五行”模型从表面上看是封闭的,其实不然,因为阴阳五行实际上就是“阴阳二气”和“五行五气”,实际上包含了人体内外环境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2.6 自相似性。
“气-阴阳-五行”模型是一个简单的模型,中医以这个简单模型来模拟复杂的非线性现象。非线性研究、混沌研究的目的恰恰就是为了寻求复杂的现象的简单根据,是使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使无序变有序,这就需要建构简单模型。虽是简单模型却能包含着无穷的内在层次,层次之间存在着“自相似性”。“气-阴阳-五行”模型是中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比较理想的简单模型,这个模型可分为很多内在层次,气-阴阳-五行是三个层次,三者各自又有不同层次,如五行-五藏模型中肝、心、脾、肺、肾是一个层次,胆、小肠、胃、大肠、膀胱是一个层次,目、舌、口、鼻、耳是一个层次……另外,每一脏又包藏五脏(五脏互藏)如肝中又有肝、心、脾、肺、肾……各层次之间存在自相似性或不尽相似性。
2.7 自组织性。
所谓“自组织”就是系统自行产生组织性的行为。自组织理论是比利时科学家Ⅰ·普里高津(Ⅰ.Prigogine,1917~)提出的,又称耗散结构论,该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当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有可能发生突变,即由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空间、时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非平衡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的自我组织行为叫自组织现象,这种稳定有序状态的宏观结构叫耗散结构。要产生这种稳定的有序结构(耗散结构)需要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从外界吸收负熵流,还需要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中医“气-阴阳-五行”模型不是一个静止的模型,而是一个动力模型,总体上呈现动态均势。就“阴阳”模型而言,阴阳就是调节,“阴”可理解为自组织持向稳态的调节,“阳”可理解为自组织持向适应的调节。 “阴阳”概括了以整体性稳态和主体性适应为目标的、稳态适应性自组织调节为动力的“目标动力系统”。[4]就“五行”模型而言,五行生克意味着五脏形成一个自我调节网络,五脏通过五行生克维持动态平衡,维持一种稳态,这个稳态就是人体自身追求的目标——健康。[5]笔者认为,“气-阴阳-五行”模型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平衡稳态系统,而不具备远离平衡态的特点,其实不然,中医认为人之五脏之气,与天地之气相合、相应,天地之气有正有邪,人如果吸收天地之正气则五脏出现正常的生克制化,从而达到动态平衡;人如果吸收天地之邪气,人体内之正气不足于抵御邪气,则会出现乘侮的反常变化,从而导致生克制化的失衡,人就会得病。人体五脏是一个开放系统,天地之正气好比是负熵,天地之邪气好比是熵,人体不断吸收正气负熵,才能使五脏生克产生自组织行为,使人体无序的病理状态向有序的健康状态转化,从而产生动态平衡的有序结构(耗散结构)。因而五行—五脏的生克制化实际是一种自组织行为。
3 “气-阴阳-五行”模型的不足
3.1 “气-阴阳-五行”模型不是定量模型。
现代科学的“模型”是定量化的,包括了数学模型,能从一定的基本概念和数量关系出发进行推理和演算,对有关问题和现象作出定量的回答和解释。按照钱学森的观点,研究复杂性巨系统,要打破“还原论”的方法,建立“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气-阴阳-五行”模型采用的虽然不是还原论的方法,而是定性方法,但毕竟并不能定量,不能作为数量的依据,而只能提供定性的参考性推论。
3.2 “气-阴阳-五行”模型各层次之间关系不足。
按照复杂性科学原理,复杂系统包括的子系统可多达成千上万,种类繁多的子系统之间有交互作用。而“气-阴阳-五行”模型只有三个子系统。虽然“五行”子系统还可以分为五五二十五个子系统,但毕竟是有限的。就五行关系而言,中医学也只提出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等有限的几种,实际上至少还有反生、反克、自生、自克、生变克、克变生、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等关系。历代医家已经意识到五行的关系的不足,并在临床实践中提出了不少有创见的理论加以补充和修改。如君火相火论、乙癸同源论、五脏之脾胃论、金水相生论、脾胃心肾滋化论、肝脾相助论、五脏互藏论等。
3.3 “气-阴阳-五行”模型带有主观臆测的色彩
现代科学的模型是一种纯科学模型,不包含社会政治、哲学文化等非科学因素;中医学模型却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中医模型方法包含哲学的、主观的、体悟式的方法。笔者曾提出中医学是一种功能的、代数的、生成的“模型论”科学,西医学是一种实体的、几何的、结构的“原型论”科学。[6]中医学的“气”、“阴阳”、“五行”等概念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概念,还包含有特定的人文科学内涵,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气-阴阳-五行”模型一方面来源于古人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实践,另一方面又受到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制约。中医有一个著名的命题“医者,意也”,说明中医理论和实践带有主观臆测的特色,它来源于客观又高于客观,它是对客观的整合与提高,含有较浓厚的人文色彩。当时人们还不可能认识到几千年后才探明的生物学“物质结构”,因而不可能从细胞、分子、基因层面建构中医学概念,而如今中医基础研究却要由此出发,揭示它们的生物学基础。几十年来,这种以寻找“物质基础”为目的,以客观化、规范化、定量化为要求,以实证、实验为手段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不得不承认,不少成果之间相互矛盾、相互排斥,有的以偏概全、挂一漏万。这种尴尬局面的形成,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认清中医学概念及其模型的实质。
“气-阴阳-五行”模型固然在解说生命、宇宙方面有合理的内涵,然而一切模型都含有非理性的因素,作为古代一种思维模型,在认识宇宙生命时,往往常有很多非理性的、机械的照搬和推想,从而与原型产生一定的距离。笔者认为“气-阴阳-五行”从本质上说,只是古人认识宇宙生命非线性现象的简单而有效的思维模型,但其中还有一些主观臆测的因素,还不够完善,需要在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整合、提升。因为一切模型都来源于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模型也在流动、变化、更新之中。由于生命世界的高度复杂性,借助于一种或几种模型往往不能详尽地、精确地反映原型的结构、属性和行为。
参考文献
1 张其成.模型与原型:中西医的本质区别.医学与哲学,1999,20(12):25-27
2 张其成. 生命的“二体三用”模型.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1):24-27
3 张其成.中医理论模型的特征、意义与不足. 医学与哲学, 2000,21(2):45-47
4 陆广莘.中医学之道.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75
5 杨学鹏.阴阳五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72
6 张其成.中医现代化悖论.中国医药学报,1999,14(1):4-8
阴阳量化
高等中医院校《经络学》教材载:“三阴三阳是从阴阳气的盛衰(多少) 来分,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 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气有多少异用也。”“阳明何谓也?”,“两阳合明也。”“厥阴何也?”“两阴交尽也
《周易·系辞》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分,两仪成,两仪即天地,阳( - ) 代表天,阴( - - ) 代表地。两仪生四象,是阴阳相重,阴阳交合而至。即( - ) 阳与阳相重( = ) 为太阳, ( - - ) 阴与阴相重( = = )为太阴,阴与阳交合为少阳,阳与阴交合 为少阴。
一阴在一阳之上为少阴,亦即太阳之中所生的一点阴气,一阳在一阴之上为少阳。由于阴阳的变化,化生为太阳、少阴、太阴、少阳。
阳明、厥阴所依据的哲学理论基础是老子的《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为和。”
阴阳论
阴阳运动,得时而行,阳虚则暮乱,阴虚则朝争,朝暮交错,其气厥横,死生致理,阴阳中明。阴气下而不上曰断络,阳气上而不下曰绝经。阴中之邪曰浊,阳中之邪曰清。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  天者,阳之宗;地者,阴之属。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天地之间,阴阳辅佐者,人也。得其阳者生,得其阴者死。   阳中之阳为高真,阴中之阴为幽鬼。故钟于阳者长,钟于阴者短。多热者,阳之主;多寒者,阴之根。阳务其上,阴务其下;阳行也速,阴行也缓;阳之体轻,阴之体重。阴阳平,则天地和而人气宁;阴阳逆,则天地否而人气厥。故天地得其阳则炎炽,得其阴则寒凛。阳始于子前末于午后,阴始于午后末于子前。阴阳盛衰,各在其时,更始更末,无有休息,人能从之亦智也。金匮曰:秋首养阳,春首养阴,阳勿外闭,阴勿外侵,火出于木,水生于金,水火通济,上下相寻,人能循此,永不湮沉,此之谓也。
呜呼!凡愚岂知是理,举止失宜,自致其罹,外以风寒,暑湿内以,饥饱劳役,为败欺残,正体消亡,正神缚绊。其身死,生告陈。殊不知,脉有五死,气有五生,阴家脉重,阳家脉轻;阳病阴脉则不永,阴病阳脉则不成;阳候多语,阴症无声;多语者易济,无声者难荣;阳病则旦静,阴病则夜宁。
阴阳运动,得时而行,阳虚则暮乱,阴虚则朝争,朝暮交错,其气厥横,死生致理,阴阳中明。阴气下而不上曰断络,阳气上而不下曰绝经。阴中之邪曰浊,阳中之邪曰清。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
阴不足,则济之以水母;阳不足,则助之以火精。阴阳济等,各有攀陵,上通三寸曰阳之神路,下通三寸曰阴之鬼程。阴常宜损,阳常宜盈,居之中者,阴阳匀停。是以阳中之阳,天仙赐号;阴中之阴,下鬼持名。顺阴者,多消灭;顺阳者,多长生。逢斯妙趣,无所不灵
阴阳变化的基本法则
(国际河洛文化研究院,上海 201822)
摘要:《易》以道阴阳。中医理论博大精深,阴阳学说是其根本。说到阴阳,很难用语言文字表述。易经与佛经、圣经的不同之处在于易经除了文字以外还有一套独特的卦爻符号系统。我们把阴爻━ ━与阳爻━━━看成是两个本征态:自旋向上用阳爻━━━表示,自旋向下用阴爻━ ━表示。在通常情况下它们是一个叠加态。是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不测的纠缠态。阴爻━ ━它既可以表示阴“0”,也可以表示阳“1”;阳爻━━━同样,既可以表示阳“1” ,也可以表示阴“0”,也就是说它是不清晰的,不确定的。借助“二进制”,我们给出八卦阴阳变化之顺逆图。太极图是阴阳变化之形象、图像表示法,阴阳顺逆图则是阴阳变化之符号、数象表示法。其阴阳变化的规律是:顺式:由上向下进位。下爻如为阴爻━ ━,则阴爻━ ━为阴“0” ,不变。阳爻━━━为阳“1”,不变;下爻如为阳爻━━━,则阳爻━━━为阴“0” ,阴爻━ ━为阳“1”。 逆式:由下向上进位。上爻如为阳爻━━━,则阳爻━━━为阴“0” ,阴爻━ ━为阳“1”;上爻如为阴爻━ ━,则阴爻━ ━为阴“0” ,阳爻━━━为阳“1”。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的话正是对八卦阴阳变化规律的语言文字表述。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与《易》密不可分。从《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来看:其阴阳应“象”显然是《归藏》之象。《归藏》与《周易》一样,也是逆知未来的。伏羲创立八卦的目的—告诉我们后人:阴阳变化的法则。本文所说的则是伏羲女娲所参透的阴阳变化的最基本法则。
关键词:阴阳;阴阳顺逆图;阴阳变化的基本法则;《黄帝内经》;《归藏》
《易》以道阴阳,《玄》亦说阴阳。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易》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中医理论博大精深,阴阳学说是其根本。说到阴阳,自然想到何祚庥之语: 中医里的阴阳五行,简直不知所云,越听越糊涂。 吴文俊也说:阴阳五行没有科学的影子。能不能把阴阳说得明白些?看来用语言文字很难表述。众所周知,在世界古老的几大经典中,易经与佛经、圣经的不同之处在于易经除了文字以外还有一套独特的卦爻符号系统:阴爻,阳爻、八卦、六十四卦。一阴一阳之谓道。古人把宇宙万物分为阴阳两大类,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变化全在于阴阳二气的运动。天地形成之初,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上升为阳,用阳爻━━━表示;下降为阴,用阴爻━ ━表示。有人说阴爻━ ━即二进制中的“0”,阳爻━━━即二进制中的“1”。如伏羲六十四卦可以看成一种二进位制数表示方式。其实,《易经》中的阴爻━ ━、阳爻━━━与二进制中的“0”和“1”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伏羲六十四卦只是个特例。要把它说明白,恐怕得借助量子信息原理。我们知道:在量子比特位中,一个比特位上可以同时放一个0跟一个1,叠加。量子计算主要靠粒子的自旋,粒子有自旋向上,也可以自旋向下。我们把阴爻━ ━与阳爻━━━看成是两个本征态:自旋向上用阳爻━━━表示,自旋向下用阴爻━ ━表示。在通常情况下它们是一个叠加态。是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不测的纠缠态。阴爻━ ━它既可以表示阴“0”,也可以表示阳“1”;阳爻━━━同样,既可以表示阳“1” ,也可以表示阴“0”,也就是说它是不清晰的,不确定的。
借助“二进制”,我们先给出八卦阴阳变化之顺逆图。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文中阴阳顺逆图即《易》变化之门。如果说太极图是阴阳变化之形象、图像表示法,那么,阴阳顺逆图则是阴阳变化之符号、数象表示法。
我们把阴阳顺逆图用文字转化为八种基本形式:
    第一式
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逆:乾巽离艮兑坎震坤
第二式
顺:乾兑离巽震坎艮坤 逆:乾巽离兑艮坎震坤
第三式
顺:乾兑坎震巽离艮坤 逆:乾巽坎艮兑离震坤
第四式
顺:乾兑坎巽震离艮坤 逆:乾巽坎兑艮离震坤
第五式
顺:乾艮离震巽坎兑坤 逆:乾震离艮兑坎巽坤
第六式
顺:乾艮离巽震坎兑坤 逆:乾震离兑艮坎巽坤
第七式
顺:乾艮坎震巽离兑坤 逆:乾震坎艮兑离巽坤
第八式
顺:乾艮坎巽震离兑坤 逆:乾震坎兑艮离巽坤
其阴阳变化的规律是:
顺式:
由上向下进位。下爻如为阴爻━ ━,则阴爻━ ━为阴“0” ,不变。阳爻━━━为阳“1”,不变;下爻如为阳爻━━━,则阳爻━━━为阴“0” ,阴爻━ ━为阳“1”。
这种变化规律在古代气功、武术理论书籍里多有体现。如岳飞《九要论》就有:“夫气主于一,可分为二。所谓二者,即呼吸也。捶不能无动静,气不能无呼吸,吸则为阴,呼则为阳。主乎静者为阴,主乎动者为阳。上升为阳,下降为阴。阳气上升而为阳,阳气下行而为阴;阴气下行为阴,阴气上行即为阳,此阴阳之分也。”之语。
以顺式为例:下爻如为阴爻━ ━,阴气下行为阴。阴气下行则阳气上升,阳气上升为阳;下爻如为阳爻━━━,阳气下行为阴。阳气下行,则阴气上行,阴气上行即为阳。
逆式:
由下向上进位。上爻如为阳爻━━━,则阳爻━━━为阴“0” ,阴爻━ ━为阳“1”;上爻如为阴爻━ ━,则阴爻━ ━为阴“0” ,阳爻━━━为阳“1”。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与《易》密不可分。《周礼春官》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卦皆六十有四。从《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来看:其阴阳应“象”显然是《归藏》之象。
《古三坟》载有“归藏易爻卦八宫分宫取象歌”∶
天气归、归藏定位、归生魂、归动乘舟,归长兄,归育造物,归止居城、归杀降;
地气藏、藏归交,藏生卵、藏动鼠、藏长姊、藏育化物、藏止重门、藏杀盗;
木气生,生归孕、生藏宫、生动勋阳,生长元胎、生育泽、生止性、生杀相克;
风气动、动归乘轩、动藏受种、动生机、动长风、动育源、动止戒、动杀虐;
火气长、长归从师,长藏从夫,长生志,长动丽、长育违道、长止平、长气顺性;
水气育、育归流,育藏海、育生援,育动渔,育长苗、育止养、育杀畜;
山气止、止归约、止藏渊、止生貌、止动济、止长植物、止育润、止杀宽宥;
金气杀、杀归尸、杀藏基、杀生无忍、杀动干戈、杀长战、杀育无伤,杀止动。
然其有“名”无“象”(卦爻符号),则难以探讨。为此,我们先把《归藏》六十四卦卦名改成通行本形式,使它见其“名”则知其“象 ”。
《归藏易》六十四卦:
乾、否、无妄、姤、同人、讼、遁、履
坤、泰、复、升、明夷、师、谦、临
震、大壮、豫、恒、丰、解、小过、归妹
巽、小畜、观、益、家人、涣、渐、中孚
离、大有、晋、噬嗑、鼎、未济、旅、睽
坎、需、比、屯、井、既济、蹇、节
艮、大畜、剥、颐、蛊、贲、蒙、损
兑、夬、萃、随、大过、革、困、咸
贾公彦有云:“据《周易》以八卦为本,是八卦重之则得六十四,。……重之法先以乾之三爻为下体,上加乾之三爻为纯乾卦,又以乾为下体,以坤之三爻加之为泰卦,又以乾为本,上加震之三爻于上为大壮卦,又以乾为本,上加巽于其上为小畜卦,又以乾为本,上加坎卦于上为需卦,又以乾为本,上加离卦于上为大有卦,又以乾为本,上加艮卦于上为大畜卦,又以乾为本,上加兑卦于上为夬卦。此是乾之一重得七为八。又以坤之三爻为本,上加坤为纯卦……自震、巽、坎、离、艮、兑其法皆如此,则为八八六十卦。”我们依贾公彦之说将六十四卦排列出来,则《周易》六十四卦如下式:
乾、泰、大壮、小畜、需、大有、大畜、夬
坤、否、豫、观、比、晋、剥、萃
震、无妄、复、益、屯、噬嗑、颐、随
巽、姤、升、恒、井、鼎、蛊、大过
坎、讼、师、解、涣、未济、蒙、困
离、同人、明夷、丰、家人、既济、贲、革
艮、遁、谦、小过、渐、蹇、旅、咸
兑、履、临、归妹、中孚、节、睽、损
很显然,《归藏》六十四卦的排列方式与贾公彦所说之《周易》六十四卦排列方式如同一辙。
从《周易》六十四卦的卦序的排列看:它是按乾一、坤二、震三、巽四、坎五、离六、艮七、兑八之序数排列的。而《归藏》六十四卦的排列方式是乾一、坤二、震三、巽四、离五、坎六、艮七、兑八。这是一种“阴阳混合”的排列方式。假如我们象帛《易》六十四卦一样采用“阴阳相分”的排列方式,则《周易》六十四卦如下式:
乾、泰、大壮、小畜、需、大有、大畜、夬
震、无妄、复、益、屯、噬嗑、颐、随
坎、讼、师、解、涣、未济、蒙、困
艮、遁、谦、小过、渐、蹇、旅、咸
坤、否、豫、观、比、晋、剥、萃
巽、姤、升、恒、井、鼎、蛊、大过
离、同人、明夷、丰、家人、既济、贲、革
兑、履、临、归妹、中孚、节、睽、损
《归藏》六十四卦如下式:
乾、否、无妄、姤、同人、讼、遁、履
震、大壮、豫、恒、丰、解、小过、归妹
离、大有、晋、噬嗑、鼎、未济、旅、睽
艮、大畜、剥、颐、蛊、贲、蒙、损
坤、泰、复、升、明夷、师、谦、临
巽、小畜、观、益、家人、涣、渐、中孚
坎、需、比、屯、井、既济、蹇、节
兑、夬、萃、随、大过、革、困、咸
我们再把帛《易》六十四卦卦名改成通行本形式:
乾、否、遁、履、讼、同人、无妄、姤
艮、大畜、剥、损、蒙、贲、颐、蛊
坎、需、比、蹇、节、既济、屯、井
震、大壮、豫、小过、归妹、解、丰、恒
坤、泰、谦、临、师、明夷、复、升
兑、夬、萃、咸、困、革、随、大过
离、大有、晋、旅、睽、未济、噬嗑、鼎
巽、小畜、观、渐、中孚、涣、家人、益
将《周易》六十四卦与帛《易》六十四卦作比较:《周易》六十四卦与帛《易》六十四卦卦象互为颠倒,正好反了个身,无一例外。其实,《周易》六十四卦与帛《易》六十四卦同属一个系统,即《易》阴阳顺逆第七式。顺:乾艮坎震巽离兑坤; 逆:乾震坎艮兑离巽坤。
顺:乾、艮、坎、震为阳,坤、兑、离、巽为阴。逆:乾、震、坎、艮为阳,坤、巽、离、兑为阴。
我们来看看其阴阳变化的规律:
顺:由上向下进位。乾下爻为阳爻━━━,则阳爻━━━为阴“0”,整卦阴阳变化之数为“0”; 艮下爻为阴爻━ ━,则阴爻━ ━为阴“0” ,阳爻━━━为阳“1”,整卦阴阳变化之数为“1”; 坎下爻为阴爻━ ━,则阳爻━━━为阳“1”,整卦阴阳变化之数为“2”; 震下爻为阳爻━━━,阴爻━ ━为阳“1”, 整卦阴阳变化之数为“3”; 巽下爻为阴爻━ ━,阴阳变化之数为“3”; 离下爻为阳爻━━━,整卦阴阳变化之数为“2”; 兑下爻为阳爻━━━,整卦阴阳变化之数为“1”; 坤下爻为阴爻━ ━,整卦阴阳变化之数为“0”.。整个序列阴阳变化之数为乾0、艮1、坎2、震3、巽3、离2、兑1、坤0。
逆:由下向上进位。乾上爻为阳爻━━━,则阳爻━━━为“0” ,整卦阴阳变化之数为“0”; 震上爻为阴爻━ ━,则阴爻━ ━为“0” ,阳爻━━━为“1” 整卦阴阳变化之数为“1”; 坎上爻为阴爻━ ━,阳爻━━━为“1” 整卦阴阳变化之数为“2”; 艮上爻为阳爻━━━,整卦阴阳变化之数为“3”; 兑上爻为阴爻━ ━,整卦阴阳变化之数为“3”; 离上爻为阳爻━━━,整卦阴阳变化之数为“2”; 巽上爻为阳爻━━━,整卦阴阳变化之数为“1”; 坤上爻为阴爻━ ━,整卦阴阳变化之数为“0”。整个序列阴阳变化之数为乾0、震1、坎2、艮3、兑3、离2、巽1、坤0。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乾、坤之道也。阴阳互根,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八卦而小成。老子的话正是对八卦阴阳变化规律的语言文字表述。
《说卦》云: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此以乾坤生六子法说周易八卦阴阳之理也。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六十四卦的卦序的排列应是多种多样的。秦王焚书,《易》以卜存。王弼扫象,象数式微。现存的《易》六十四卦的卦序排列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行本卦序;
2、伏羲六十四卦序 ;
3、京房八宫卦序 ;
4、《元包》卦序 ;
5、马王堆帛《易》卦序
6、《周礼.大卜》贾公彦疏语所定之卦序排列。
这些卦序排列除伏羲六十四卦卦序外,其实都属于三易中的《周易》序列,即《易》阴阳顺逆第七式。它们所要表现的是不同的“象”。
如京房八宫卦序:
乾、姤、遁、否、观、剥、晋、大有
震、豫、解、恒、升、井、大过、随
坎、节、屯、既济、革、丰、明夷、师
艮、贲、大畜、损、睽、履、中孚、渐
兑、困、萃、咸、蹇、谦、小过、归妹
离、旅、鼎、未济、蒙、涣、讼、同人
巽、小畜、家人、益、无妄、噬嗑、颐、蛊
坤、复、临、泰、大壮、夬、需、比
它由《周易》六十四卦变化而来。八经卦乾、震、坎、艮、兑、离、巽、坤与《周易》八卦一样,乾、震、坎、艮为阳,坤、巽、离、兑为阴。由下向上进位,可得六十四卦阴阳理数表:
乾0姤1遁3否7观15剥31晋23大有16
震9豫8解10恒14升6井22大过30随 25
坎18节19屯17既济21革29丰13明夷5师 2
艮27贲26大畜24损28睽20履4中孚12渐 11
兑27困26萃24咸28蹇20谦4小过12归妹11
离18旅19鼎17未济21蒙29涣13讼5同人2
巽9小畜8家人10益14无妄6噬嗑22颐30蛊25
坤0复1临3泰7大壮15夬31需23比16
其所有本宫卦与一世卦之差为 ;所有一世卦与二世卦之差为 ;所有二世卦与三世卦之差为 ;所有三世卦与四世卦之差为 ;所有四世卦与五世卦之差为 ;所有五世卦与游魂卦之差又为 ,最后一卦回归《周易》六十四卦本宫。在京房八宫卦中,只有本宫卦与归魂卦是原《周易》八宫卦的本卦。“游魂”为变:阴阳之数变也;“归魂”: 回归《周易》本宫也。哪有什么鬼神迷信之说?
再看《元包》卦序:
太阴第一(坤)
太阳第二(乾)
少阴第三(兑)
少阳第四(艮)
仲阴第五(离)
仲阳第六(坎)
孟阴第七(巽)
孟阳第八(震)
坤、兑、离、巽为阴,乾、艮、坎、震为阳。很明显:由《帛易》六十四卦变化而来。有人认为:《元包》八卦的排列次序,体现了《归藏》之旨。此乃门外汉之言也。然其八宫卦序采用的是京房卦变式排列,此种排列与《帛易》六十四卦异曲而同工。包者,藏也。“阴阳顺逆”包含其中。
我们再来看《归藏》六十四卦:《归藏》八卦乾、震、离、艮为阳;坤、巽、坎、兑为阴。它属于《易》阴阳顺逆第五式逆式:乾、震、离、艮、兑、坎、巽、坤。与《周易》一样,《归藏》也是逆知未来的。其阴阳变化的规律是:
乾上爻为阳爻━━━,阳爻━━━为“0” ,整卦阴阳变化之数为“0”; 震上爻为阴爻━ ━,阴爻━ ━为“0” ,阳爻━━━为“1” 整卦阴阳变化之数为“1”; 离上爻为阳爻━━━,整卦阴阳变化之数为“2”; 艮上爻为阳爻━━━,整卦阴阳变化之数为“3”; 兑上爻为阴爻━ ━,整卦阴阳变化之数为“3”; 坎上爻为阴爻━ ━,阳爻━━━为“1” 整卦阴阳变化之数为“2”; 巽上爻为阳爻━━━,整卦阴阳变化之数为“1”;坤上爻为阴爻━ ━,整卦阴阳变化之数为“0”。整个序列阴阳变化之数为乾0、震1、离2、艮3、兑3、坎2、巽1、坤0。
《易》以道阴阳。由《归藏》八经卦-乾、震、离、艮、兑、坎、巽、坤。我们很容易推出《归藏》“太极式”六十四卦:
乾0、复1、同人2、遁3、履4、讼5、升6、否7、小畜8、震9、家人10、渐11、中孚12、涣13、恒 14、观15、大有16、屯17、离18、旅19、睽20、未济21、井22、晋23、大畜24、随25、贲26、艮27、损28、蒙29、大过30、剥31、夬31、颐30、革29、咸28、兑27、困 26、蛊25、萃24、需23、噬嗑22、既济21、蹇20、节19、坎18、鼎17、比16、大壮15、益14、丰13、小过12、归妹11、解10、巽9、豫8、泰7、无妄6、明夷5、谦4、临3、师2、姤1、坤0。
乾、复、同人、遁、履、讼、升、否、小畜、震、家人 、渐、中孚、涣、恒、观、大有、屯、离、旅、睽、未济、井、晋、大畜、随、贲、艮、损、蒙、大过、剥为阳,夬、颐、革、咸、兑、困、蛊、萃、需、噬嗑、既济、蹇、节、坎、鼎、比、大壮、益、丰、小过、归妹、解、巽、豫、泰、无妄、明夷、谦、临、师、姤、坤为阴。
“象”、“数”一一对应。如把它排列在圆图上,即构成和伏羲六十四卦太极图一样的《归藏》六十四卦太极图。
帛书《易之义》曰:《易》之义谁(唯)阴与阳,六画而成章。《说卦》云:(伏羲)观变于阴阳而立卦。我们有理由相信,伏羲创立八卦的目的—告诉我们后人:阴阳变化的法则。本文所说的则是伏羲、女娲所参透的阴阳变化的最基本法则。
参考文献:
[1]杨贤.帛书《周易》浅析[A].第十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C]2008
[2]《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Mail:guojiheluowenhua@126.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讲象思维1
脏象小考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四讲,河图天地阴阳,气机升降的根源
《龙图中医讲堂》第五讲 五行
(2)大三元天地人合一节气宇宙生命大系统理论(模型)是
六爻纳支原理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