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听到谁不重视家庭教育,你就把这篇文字甩给他

假如陌生人见面没有什么可聊的,那就聊聊教育吧,肯定不会错。立马让你有一种,在医院里遇到病友的感觉。

教育历来是全民话题,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与之打交道。教育的焦虑也是实实在在的。2019年1月1日到12月30日,在微信公众号,同时有“教育”和“焦虑”两个关键词的文章里,有3470篇,阅读超过了10万+,平均每天将近10篇。

其中讨论最多的又是家庭教育,今天我也来凑凑热闹,聊聊家庭教育。

教育是一门科学。

遗憾的是,偏偏就有一些人认为自己上过学(而且还学得不太好),就能懂教育。

阅读大量的教育类书籍,或者看一大堆关于教育的名言警句,并不能让自己变成一个教育学专家。这件事非常难,也毫无必要。

俗话说,孩子是自家的好。每一个家庭都爱孩子,都重视家庭教育,都希望孩子成绩好。为什么期望一样结果却差异很大?原因固然很多,但家庭教育观念和投入程度(物质、陪伴时间)的不同肯定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大家的牌都差不多,都上同样的学校,可为什么有人就一直在赢,而有人却一直在输?云泥之别就在于观念不同,什么样的观念收获什么样的结果。

家庭教育,始终是家长的自由领地,偷懒的家长再嫉妒,也无法请求政府禁止其他家长的勤奋。

目前学校是大班级授课制,主要的精力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很难兼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换句话说,尽管学校老师都知道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因材施教”,但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实施,这个缺憾只能由家庭教育去弥补,你最了解你的小孩,你也最爱你的小孩,你希望他怎样成长,你就尽力去弥补学校老师不能给予的。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应该更注重这几个方面:

1、关注自己的进步。任何时候,“自己”都要在第一位。一个家长如果为人上进,对学习有兴趣,孩子一定会受到熏陶和感染。

经常有家长喜欢咨询我:

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孩子不喜欢阅读怎么办?

孩子写不好作文怎么办?

孩子懒得动脑懒得思考怎么办?

孩子一看书就犯困怎么办?

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关于这些问题,网络慈父和菜头有精彩分析和追命三问:那么,你们家有书柜么?如果回答有,我还会追问一句:是书多,还是杂志多?如果回答书多,那么还有最后一问:是专业书多,还是闲书多?这一套追命三问下来,能通过的人不超过5%。

因为相当数量的家庭里根本没有书柜,甚至简单的书架都没有。对外宣称有书的时候,事实上指的是各种软性杂志。排除了杂志之后,又大多是考级拿证书用的专业书,或者菜谱、流年算命、养生偏方、励志文学、名人传记、炒股秘笈、工具手册一类的“实用类”书籍。

你下班就躺倒在沙发上看电视、刷微信、玩抖音、拍美颜照、发九宫格、追剧追番追同人,或者叫一群人来家里打麻将,希望孩子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却不想跟你一起看电视、玩手机,扔骰子,而是默默转身去认真学习、主动阅读,你不觉得这种想法很奇怪么?

要孩子真那么做了,你觉得那真是你亲生的?就不担心是文曲星附体一类的事情?

你如果在家里每天阅读,那么你的孩子自然会阅读;你如果在家里每天学习一个钟点,那么你的孩子自然会学习;你如果每天在家里和孩子找个话题辩论半小时,那么你的孩子自然会思考。小孩子就跟猴子一样,你做什么,他们跟着做什么。三五年下来,人生中的习惯也就自然养成了。

那些爱提问的人里,有几个不是把麻将、电视机、手机、iPad当作是保姆,只求孩子别烦自己,待在一边安安静静看着、玩着就好?那么,你怎么会希望你的孩子过上你自己根本都不过的生活?拥有你自己都没有的生活方式?

是的,别人家父母目不识丁、打麻将、吃喝嫖赌、玩手机,孩子照样考上了一本重点大学。不过,那是别人家孩子,不是么?世界上的确有天才,但是刚好落生在你家的概率并不大。

2、引导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学校可能更关心的是自己的KPI:分数和排名。相应的,孩子对学习这件事的理解是否狭隘,在课内知识之外是否有其他的兴趣爱好(是真的爱好不是特长),在脱离学校之后是否仍然愿意学习,探索这个世界是否让他觉得快乐、有意义?

这些关乎孩子终身的大事,才是家庭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在这些问题上得到了良好引导,一个人的天分才有可能被最大程度发挥出来。

如果把教育当作一场“知识运动会”,家长非要站在跑道上拽着孩子向前狂奔,最后就是大家一起筋疲力尽,同时得到一个非常差劲的结果。

3、正确的定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愿望,但事实上99%的人最终都成不了龙凤,普通是我们绝大多数的标签,我们平庸却想要子女成龙成凤只能徒增焦虑。

不要去攀比,不要强加给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最终把家庭教育变成了赛场。人类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在每一个阶段,都要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好在成年之后独立养活自己,这是最基本的教育目标。

在这个目标之上,我们往往还希望通过教育实现一些更高级的期待:良好的品性和生活习惯,高级的审美趣味等等。

在这个过程当中,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其必须承担的责任,互相之间不可替代。

4、相信学校,相信老师。

有些家长抱怨:

“学校教育差劲,没用”

“孩子在学校不开心”

“学校只注重他们的利益,强调应试教育只追求片面的升学率”

“不能因材施教,孩子在学校受到的关注有限……”

关于这些问题,我在我很多文章中都不断强调: “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出现这些感受的时候,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诋毁学校和老师,你要相信学校,相信老师。一方面你不相信的代价太高;另一方面,学校和老师研究的、从事的就是如何培养人。专业的事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他们也值得你信任。

老师们受过专业的训练,知道什么年龄段的学生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应该完成什么样的作业和任务,以及在教学上怎么“教”效率最高、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学校要管理的是一大群孩子,很多时候家长不能理解老师、学校做事的出发点,但其实随大流往往就是最明智的做法。在学校这个群体中,孩子不会得到特殊的照顾,这未必是一件坏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形象地说明了教育的复杂性长期性,也正因为如此,人类社会才会把教育后代培养后代的事早早的从家庭中剥离出来,成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师是一项最古老的职业,上千年的时代变迁,很多职业已经面目全非,甚至已经消失,但教育却一直在。只要人类在,教育就不可能消失。

5、抓住教育的“有效期”。

龙应台说过,父母是有“有效期”的。在孩子出生到上学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你就是孩子的全部世界,这也是你最能够影响孩子的时候。再往后,同伴、老师、学校渐渐占据了孩子生命的大部分,父母的作用就越来越小了。到那时,你再幡然醒悟,想多给孩子些陪伴与养育,就真的是为时已晚了。

最后,请你相信:对于你的孩子以及你的家庭教育来说,吃过的苦,读过的书,做过的作业,陪过的时光,总有一天会铺成脚下的星光大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不是老师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王崧舟:以身作则才是最好的教育
《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读书心得
家长寄语怎么写
殷飞:家长为什么要学习“家庭教育”?学什么?怎么学?
[文海采贝]徐承超:《教育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