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可惜了燕云十六州

公元907年四月,唐哀宗正式禅位给朱温。

朱温登上金祥殿,接受百官朝拜,即皇帝位,改国号为梁。

后梁代唐,大多数藩镇转为奉迎朱温,只有晋王李克用等几位,坚决不从,与后梁征战不息。

次年正月,李克用病死,二十四岁的李存勖继位。

梁太祖趁着对方主少国疑,出兵征讨,想占点便宜,结果被李存勖打得大败。

临走时,长叹道,李克用生了个好儿子啊,不像我的儿子们,个个跟猪狗一样没用。

四年后,朱温生了一场大病,病才好些,便迫不及待又去进攻晋国。

趁自己还能打,期望能灭了晋国,给子孙们彻底了去大患。

此次出征,梁军惨败,敌军主力都没有遇见,便被先锋骑兵打得溃不成军。

朱温又羞愧又悲愤,退回至冀州,病情加重。

二个月后,回到洛阳,病情更加严重。

跟身边亲信大臣说,我纵横天下三十多年,想不到太原余孽这么厉害,李存勖的志向不小啊。

可惜我的寿命不长了,我死后,我的儿子都不是他的对手,看来我以后没有葬身之地了。

朱温有心将帝位传给博王朱友文,次子郢王朱友珪很不服气,直接带着五百牙兵冲进皇宫,一刀刺死了朱温。

做好一番布置,朱友珪这才给朱温发丧,并宣布遗诏,继位为帝。

朱友珪当了皇帝,却不能尽收人心,不服气者很多。

最后,均王朱友贞遥控指挥,让人杀死朱友珪,自己在大梁称帝,是为后梁末帝。

朱友贞刚愎自用,不纳善谏,猜忌宗室,亲小人,远贤臣,后梁在他手中日渐衰弱。

后梁内乱时,李存勖忙着平定北方,荡灭燕赵,并于923年四月称帝,建国后唐。

六个月后,后唐军队兵临大梁城下。

朱友贞跟亲信说,我们家跟李家是世仇,绝无投降的道理,也不能等着他们来杀我。

我又没有勇气自杀,你来杀了我吧。

亲信杀了朱友贞后,然后自杀。

李存勖听闻梁末帝自尽,感慨道,不是我灭了后梁,而是后梁自己灭了自己。

又下诏,追废朱温、朱友贞为平民,拆毁了后梁的宗庙。

后梁自此被灭,国祚十七年。

后唐庄宗李存勖的一生,前半生英勇如项羽,后半生昏庸似胡亥。

庄宗从小喜欢音乐,只是戎马倥偬,这个爱好一直压在心底。

等到大业已成,便毫无顾忌地开始放飞欲望,他招募了很多伶人,侍奉左右,极具优待。

庄宗的刘皇后,人美擅长音律,极受宠爱。人品却极差,亲爹上门认她,被她嫌弃打出宫门。

又非常贪财,四方送来的贡品都得二份,一份送给皇帝,一份送给中宫。

当时府库不足,军中欠饷。有人劝谏皇帝,拿些内库钱粮,给士兵们度日,如果不赶快赈救,怕有离心。

皇帝打算听从,刘皇后死活不同意,还把自己的梳妆盒搬出来,说,宫中也没钱,只有我的这些饰品,你们要的话,就拿去卖了吧。

庄宗年纪大了,越发地多疑猜忌。

先杀了有灭蜀大功的郭崇韬,又杀了投诚的后梁冀王朱友谦。

军中人心惶惶,成德节度使兼中书令李嗣源也牵连其中,朝不保夕。

一直拿不到粮饷,魏博戍卒终于在贝州哗变了。

皇帝令李嗣源率侍卫亲军北上平叛,走到半路,士兵们裹挟着李嗣源反了。

与叛军合会,掉头杀回洛阳。

皇帝这回只能亲自出征,走之前,给士兵们发放了粮食。

士卒们背着东西骂道,我们的妻儿己经饿死,再拿上这些东西,又有什么用呢?

骂着骂着,士兵们也哗变了。

不久,庄宗被流箭射中,近卫扶着他到屋檐下养伤。

庄宗失血过多,口渴想喝水,皇后让宦官送去些乳浆,皇帝喝完,很快就死了。

近卫们哭泣了一会,拿起屋檐下的乐器,盖住皇帝尸体,一把火烧尽。

唐庄宗死讯传来,李嗣源大哭,说,皇帝平时很得人心,都是被这些伶人宦官给祸害的,现在我该怎么办呢?

身边人说,好办,您来当新皇帝。

于是,拥立李嗣源为帝,是为后唐明宗。

后唐明宗在位八年,执政大体宽和,与民生息,天下屡稔,朝廷无事。

明宗几个儿子里,长子李从璟已过世,次子秦王李从荣为河南尹、尚书令、判六军诸卫事。

三子宋王李从厚为天雄节度使,还有一位继子潞王李从珂,其时为凤翔节度使。

长兄身死,李从荣便是实际上的嫡长子,且掌管京城政务,握有军权,成为太子的可能性最大。

李从荣心急,鼓动大臣们向明宗建言,说,应当早立秦王为皇太子,厘定秩序,这样对国家大有好处。

明宗大怒说,你们要立太子,意思是让我回河东养老?

皇帝不愿立太子,又担心秦王有想法,便加封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秦王个性张扬,狠戾骁勇,每次上朝,都带着几百名从骑,动不动就口出狂言,说,等我当了皇帝,一定要族灭一些大臣。

执政大臣们不想趟这浑水,纷纷跟皇帝请求调往外地,皇帝双手一摊,哭着说,你们都嫌我老,我还是回晋阳养老吧。

皇帝自此有了心结,继而染病,卧床不起。

秦王觉得时机到了,暗中做着政变的筹谋。

这日,秦王去看望父亲,皇帝低着头不说话,秦王出宫时,听到身后宫女们哭声大起,便以为皇帝病死了。

秦王赶紧回家,跟亲信商量夺位细节,皇帝病已经好转了,但秦王并不知晓。

二天后,秦王带领数千牙兵,列阵于天津桥,准备硬闯皇宫。

枢密使冯赟等赶紧禀报皇帝,说李从荣谋反,皇帝血压顿时上去了,对侍卫指挥使康义诚说,你尽管去做事情,只是不要惊扰百姓。

康义诚带领骑兵冲出,秦王部属不敌,如鸟兽散。

秦王逃回府邸,躲在床下,被抓后当场斩杀。

皇帝听闻,悲痛欲绝,病情加重,令人赶紧从邺城召回宋王李从厚。

次日,后唐明宗李嗣源病逝。

李从厚赶至洛阳,于柩前即位,是为后唐闵帝。

闵帝其时不过二十岁,突然上位,毫无根基与底气,极度依赖朱弘昭、冯赟等重臣。

二人当初拥立李从厚,就是看中了宋王年幼,易于控制。

为了更好地稳固地位,朱、冯开始打压权臣,首当其冲的是,潞王李从珂和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二位实力不凡的藩镇。

潞王李从珂是明宗的养子,自幼随父征战,战功赫赫。

当初,安重诲当权,曾设局构陷李从珂。

明宗出面求情,说,当年我们日子很穷,都靠这孩子挖野菜,一家人才活下来,现在富贵了,不能加害他啊。

石敬瑭是唐明宗的女婿,也是屡立战功,深得军心。

于是朝廷下令,将潞王李从珂改为河东节度使,兼任北都太原留守,迁石敬瑭为成德节度使。

将这二人调离自己经营多年的藩镇,以方便后续动手。

潞王不愿坐以待毙,以清君侧的理由,决定杀回洛阳。

东进路上,应者云集,连朝廷派去平叛的部队,都临阵反水。

大家重新站队的原因很简单,闵帝性格柔弱,温室里长大的花朵,潞王则久经战阵,尸山血海里趟出来的五十岁不死老兵,赢面更大。

不日,潞王便兵临洛阳。

闵帝带着五十骑,慌忙逃出玄武门,向北而去。

逃到卫州时,正好碰见石敬瑭,闵帝以天下大计问之。

石敬瑭跟下属商量,下属说,前朝天子逃离长安,身边宦官亲贵文武百官随从无数,这位皇帝什么也没有,只有五十人跟着,肯定没啥前途了。

石敬瑭明白了,跳过闵帝,直接去了洛阳,准备迎立潞王李从珂。

石敬瑭的牙内指挥使刘知远,带人尽数杀死闵帝的随从骑兵,只留下闵帝一人在风中垂泣。

潞王李从珂终于来到忠诚的洛阳,百官郊迎。

太后下令废闵帝为鄂王,委任潞王李从珂主持军国大事,未几,在明宗灵枢前即位,是为后唐末帝。

李从珂戎马一生,无路可退时奋起一击,却轻而易举地当了皇帝,他其实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末帝准备选宰相,三个候选人不知该用谁,最后索性抓阄,才定下了宰相。

事情都安顿好了,石敬瑭来告别,说要回河东。

当初,石敬瑭和李从珂都在明帝麾下,互相不服气,关系很差。

有人就劝末帝,说,不能放石敬瑭走,得把他困死在洛阳。

石敬瑭去见末帝,皇帝看见他瘦成一根竹竿,神情委顿,心中不忍,说,石郎跟我是亲戚,从小就一起共患难,现在我做了天子,不依仗他还能依仗谁啊。

便放石敬瑭离京,仍为河东节度使。

石敬瑭回去后,认为危险还未消除,暗中筹粮练兵,增强自己实力。

两个儿子在洛阳,随时报告朝廷动向,自己继续称病,麻痹皇帝。

朝廷似乎感觉到了石敬瑭的举动,派人屯兵代州,以钳制石敬瑭。

末帝过生日,妹妹晋国长公主,也就是石敬瑭的夫人祝寿完后,说要回晋阳。

末帝借着醉意说,你急着回去帮石郎造反么?

石敬瑭听说后,更加慌张。

石敬瑭把他在洛阳等地的家产,尽数变卖,说是帮助朝廷筹措军费。

满朝文武都知道,石敬瑭准备干场大事情。

末帝问大臣们,说,我相信石郎不会做什么出格事情,但流言不断,万一传到石郎耳中,令我们失和,该怎么办呢?

众臣都不回答。

石敬瑭准备造反,末帝假装不知道石敬瑭要反,大臣们又能说啥呢。

石敬瑭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上书朝廷,说身体不好,希望能解除兵权,去别的藩镇。

末帝跟大臣们商议,都说,不能同意,这样会给石敬瑭由头。

天子要削藩,我不得不反。

末帝犹豫了很久说,这事太烦心了,不论成功还是失败,我决心施行,一了百了。

下诏任命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催着他赶紧离开河东,去郓州任职。

石敬瑭拿着皇帝的诏令,跟下属们商议。

掌书记桑维翰说,皇帝本不应当放您回河东,但既然回来了,蛟龙归渊,说明是天意。

您是明宗的爱婿,皇帝却把您当作叛逆看待,现在即便低头服从,也并不能获得宽免,只能努力想办法保全自己。

契丹近在云州、应州,如果能曲意讨好他们,作为外援,还担心什么事不能办成吗?

石敬瑭觉得有道理,决定造反。

石敬瑭上奏说,皇帝是养子,继位法理不足,应当把皇位传给明宗的亲儿子李从益。

末帝将奏折撕得粉碎,下令削夺石敬瑭一切官爵。

又将石敬瑭在洛阳的二个儿子,几个弟弟,满门抄斩,同时发兵讨伐河东。

石敬瑭派使者向契丹求救,献上三个条件。

其一,向契丹称臣,以待父之礼来侍奉契丹主。其时契丹主耶律德光三十五岁,石敬瑭四十四岁。

其二,约定事成之日,划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给契丹。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共计十六州。

其三,每年输帛三十万匹给契丹。

契丹大悦,国主亲自统领五万骑兵,从代州进发,旌旗连绵五十余里。

契丹国主说,我看你这人还挺好的,器宇不凡,见识远大,我想扶立你为中原天子。

石敬瑭大喜,于柳林搭台祭天,登基称帝,国号为晋。

石敬瑭率领兵马会合契丹,一路南进,唐军望风而降。

洛阳听说北方唐军大败,大为震动,百姓四处奔逃。

守军关着城门,不让百姓出逃,河南尹雍王李重美说,国家多难,百姓受罪,现在又不让他们求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大开城门,让他们自便吧!

后晋军队走到上党,契丹主说,到了这里,大事必成,我们完成了约定,现在北返,剩下的就靠你自己了。

与石敬瑭执手相泣,脱下白貂裘给他穿上,说,世代子孙都不要相忘我们的交情。

契丹走后,石敬瑭继续南进,逼近洛阳。

后唐末帝与嫔妃们,走上皇宫城楼,自焚而亡。

有人准备焚烧皇宫,李重美阻止道,现在烧了宫室,新天子以后还要修建,劳费民力。

我们是必死的人,还要给民众遗留祸害,能有什么好处呢?

是夜,后晋高祖石敬瑭进入洛阳,后唐灭亡。

后记:

我家里有一张立体地图,燕云十六州大致如红色所示:

燕云十六州居高临下,俯瞰中原。

落入契丹手中,整个华北平原屏障尽除,无险可守。

到了后世宋朝,不得不常备大量军队用以必要的防御。

宋太祖、宋真宗曾多次出兵北伐,想夺回十六州,皆无功而返。

一直到三百多年后的明灭元,燕云才重归中原。

儿皇帝石敬瑭,罪莫大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一口气看完五代之后唐13年历史
五代十国历代皇帝!(上篇)
后唐 (五代十国之一)
五代第一美女:绰号写入正史,一生悲欢交集
颇具才能的石敬瑭为什么在契丹人面前那么软,甘当儿皇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