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的最高境界|每日论语140

今天学习《论语》雍也篇第二十三则。

【原文】

子曰:“知(zhì)者乐(yào)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知者喜好水,仁者喜好山。知者常动,仁者常静。知者常乐,仁者常寿。”

乐水:水缘理而行,周流无滞,知者似之,故乐水。

乐山:山安固厚重,万物生焉,仁者似之,故乐山。性与之合,故乐。

本章首明仁知之性。次明仁知之用。三显仁知之效。然仁知属于德性,非由言辞可明,故本章借山水以为形容,亦所谓能近取譬。盖道德本乎人性,人性出于自然,自然之美反映于人心,表而出之,则为艺术。故有道德者多知爱艺术,此二者皆同本于自然。

【傅佩荣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欣赏流水,行仁的人欣赏高山。明智的人与物推移,行仁的人安稳厚重。明智的人常保喜乐,行仁的人得享天年。”

“知者”即明智的人,“仁者”,即行仁的人。综合而言,人的最高境界应是能乐水,还能乐山;能动,还能静;能乐,还能寿。“还能”两字是关键所在。

行仁的人把握到内在的向善力量,本身有一种安稳的状态,像山一样,可以非常宽厚地接纳一切生命。明智的人像流水一般,水在流动时活泼无比,碰到山就绕过去,碰到低地就填满它,按照地势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所以明智的人,本身是充满变化的,面对任何处境,他都懂得应对。行仁的人像山一样,山的特色就在于能包容一切生命。这就像仁者的胸襟,只要是存在之物都可以接纳,有一股稳定的力量。

“知者动,仁者静”,强调的是智者、仁者并列。但是仁者所体现的境界可以超越智者,行仁的人能动能静,而智者未必能静下来。也就是说,仁者比智者的水平更高一层。

“知者乐,仁者寿”,仁者显然很快乐,同时也能长寿。行仁的人是表里一致,心安理得,因而容易长寿。明智的人非常快乐,因为他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冷静处理。

人生本来就要面对许多挑战,如果了解了自己的条件与外在环境的特色,就没有什么好烦恼的。眼光放远一点,将来也许会与现在有很大的不同。

孔子认为,仁者是最高的,智者则是往仁者这个方向发展的重要阶段。总之,本章将智者与仁者并列,指的是明智的人与行仁的人。在理解上,先谈明智的人,再进一步谈行仁的人。孔子教导学生,并不分“智”与“仁”两科,而是全以行仁为主,但要成为仁者必须先成为智者。智者懂得如何“择善”,仁者才能“固执”到底。

【弘丹学习心得】

这一段话以前也是知道的,但是读不懂。其实,现在也还不能完全明白,毕竟还没有达到智者和仁者的境界。

这一段用水和山来比拟智者和仁者。水活泼快活,奔流不息,流经世界各地;犹如智者,眼界开阔,阅历丰富;大山安固厚重,万物生焉,犹如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成人达己。

古典老师的人生追求之一是成为智慧的人。他在讲《ETA无压高效工作》时提到水的精神。ETA的精神就是水的精神,水是永远都是无压高效的向前流动,水不会执着于任何一条固定的路,当水遇阻的时候,水就会变,因为水知道:外界是无力变的,而我是可能变的,外界既不准备羞辱我,也不准备成就我,就是那样子,而我却随时做好准备接受外界的反馈,去让自己心里面变得很开阔、更宁静、更智慧、更高效。

《道德经》里面就提到,水几于道,水和道是最相像的,你看水的目标很清晰就是往下流,但是水从来不会非要走某条路线,水从山顶往下流,遇弯则折,遇洼则漫,遇石则跃。遇到弯的地方绕过去,遇到直的地方就直流而下,遇到浅的地方就漫过去,遇到深的地方就慢慢积蓄力量,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整体的过去,遇到高的地方就一跃而下,即使粉身碎骨马上重新聚合往前流,实在遇到一个地方流不过去了,它也会停在那个地方等待太阳把它蒸发,最后通过雨水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

水是一种非常神奇和有智慧的东西,你从来没有看到水要往下流突然遇到一个石头挡住它,然后它说今天就弄死你非要把这块石头凿出个洞,从来没有这样的水,水就会很顺从的。

古典老师会把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分享给年轻一代人,他组织了“100天改变自己训练营”,“定制2016”等活动,这两个活动至少影响了2万人,其实这也是行仁。

有很多人退休之后的愿望是想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养老。从古至今,中国人都讲求“天人合一”,这一段话孔子用自然来表达人性的最高境界“智”和“仁”,也反映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但是,城市化的进程,让城市里的人们越来越远离大自然,这是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但并不一定是精神文明的进步。

作者介绍

弘丹,简书签约作者,微博读书书评人。

践行每日写作,品味生活之美;诵读《论语》,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

每月组织【写作训练营】和“百日写作”活动。想要从零开始写作,关注“笔耕不辍”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笔耕不辍(ID:wewriter)。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论语》学习139-140
孔子的修身观——仁智勇的试谈
学习的力量-一日一经典-《论语》之“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夫子说,智者乎?心如大海纳百川;仁者乎?德如高山载万物。
智者与仁者是不可分的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