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珠穆朗玛快要疯

心理导读:珠峰登山史学家Eberhard Jurgalski 说道:只要你不傻不笨不病还有点钱,珠峰你就随便登吧!如果连着几天坏天气,那么一旦放晴,珠峰上就老热闹了。现在上珠峰就好比上班去二环路——没有个不堵的时候。

 
珠峰被征服60年后,登山者开始抱怨现在上珠峰就好比在北京上班去二环路——没有个不堵的时候。

1953年5月,Edmund Hillary 和 Tenzing Norgay 第一次站在世界屋脊,而现在这个地方却是挤满了人。

感谢北脸,感谢GTX,感谢登山如爬楼的尼泊尔带路党,让那么多人上了珠穆朗玛峰一遍又一遍。根据国家地理杂志的统计,1990年登顶成功率为18%,到了去年,猛窜到56%。

所以有人吐槽说,现在去珠峰就跟周六晚上去南京路一样。2012年的某个艳阳天,就有不少于234人登上顶峰,1983年,最好的情况下,也只有8个人成功。

 

某个艳阳天的历年登顶人数  

 
上图是德国驴友Dujmovits拍摄的一张珠峰排队图,引起了广大上过和没上过珠峰的驴友们的热烈讨论:这么玩,还尼玛还有快感么?

西方驴友只需支付1万美刀,就能取得上珠峰的执照,还附带一个尼泊尔向导,庞大的上山产业带来了严重的垃圾卫生问题。

 
「山上全是人!」31岁的,来自英国的职业登山家Ayisha说道。在附近的小村Namachi,他描述说:「村里也都是为洋人准备的商业服务」。

对于骨灰级珠峰轮家,这些都是羞煞珠峰的东西。

「这就不是珠峰般的体验,这是猪圈般的体验」Graham吐槽道,他也是职业登山家,也是《The Last Hours On Everest》一书的作者,讲述1924年George Mallory 和Andrew Irvine的不幸登山故事。

珠峰气候多变,驴友们只能挤在几个好天气里集体登顶,这无疑加剧了排队的情况,对于高原反应的研究和对策,帮助更多的人能盘上8848米。

洋人有钱,哐哐砸钱买氧气罐,加上职业的尼泊尔向导,想不上去也挺难。驴友还组团用登山绳,这也让骨灰级登山家所不齿。这些优渥条件,让珠峰从1953年到现在已经被3000多名老少驴友上过无数次。
这其中包括加州人Jordan Romero,小伙子2010年成功登顶的时候只有13岁!!还有80岁的日本人Yuichiro Miura。另外一个81岁的尼泊尔老人被堵在半山腰上,老当益壮地等待刷新Yuichiro的记录。

珠峰登山史学家Eberhard Jurgalski说道:「只要你不傻不笨不病还有点钱,珠峰你就随便登吧!如果连着几天坏天气,那么一旦放晴,珠峰上就老热闹了」。

一些人也开始担心,太多业余驴友涌向珠峰,潜在的安全风险不容小觑。Hoyland说道:「如果在上面的人不熟悉怎么操作绳索和钉鞋,那倒霉事儿就会接踵而来」。

1996年那次,36小时内就有8名登山者遇难。2012年,就有10名驴友丧生,其中还有3个夏巴尔人。

 
所以,业余驴友的紧张气氛开始加剧也就不奇怪了,老手Hoyland说道:「怕死的驴友使用固定绳索往上爬,这样减缓了队伍前进的速度」

排队轮山等到上火的两位著名登山家,Ueli Steck和Simone Moro 干脆直接在海拔7,470米的冰天雪地打了起来,还有他们的尼泊尔向导也加入了群殴。

除此以外,还有对于污染和乱扔垃圾问题的抱怨,虽然垃圾快递服务已经稍稍改善了这种情况。但尼泊尔当局已经到了必须去面对登山排队的问题,这造成了登山者之间的分裂。

一家登山服务公司建议,干脆在珠峰上安装一个梯子得了,这样大家上山拍照,下山厕所可以麻利点,但驴友表示,爬梯登顶太辱斯文,不可取也。

唯一可行的方式,只有限行了。在1983年以前,尼泊尔当局在同一时间,只允许一支登山队上山,或许现在是恢复这项制度的时候了。

还有些建议,包括登山资格认证:「如果大家都专业一点,有点徐霞客的精神,情况或许会好点」。

但这些建议都会冒犯那些赤手空拳的自由登山者,Sir Chris Bonington,他在50岁,1985年的时候,等上了珠峰,那个时候真是珠峰最美好的时光,但他也反对政府进行登山管制,把登山者拒之门外:「如果说,每年只有100~200人登山,那就代表有更多的人无法体验的登顶珠峰的快感......」

限制措施,亦会减少当地人的旅游收入:「靠山吃山嘛」。

 

亲爱的,我很好,正堵在去珠峰的路上,氧气快用完了…

PS. 猛戳这里围观那些被堵去轮珠峰的路上,穿着裤子在拐角白白吸了两个半小时氧气瓶的驴友们的吐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特写|11条生命逝去,珠峰“大堵车”背后有哪些诱因
攀登珠穆朗玛峰六十周年纪念
这是著名登山家Ueli Steck遇难前留下的最后一封信
历史上的今天——2008年1月11日,世界上第一位登上珠峰山顶的人去世
为了“有钱人”的诗和远方,有的人只能赌上性命...
珠峰名利场:有些“登顶”或许只能叫做另一种“送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