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乱坟下的陵墓 前蜀国王王建永陵之谜
乱坟下的陵墓 前蜀国王王建永陵之谜

  在一座荒凉无主的乱葬坟下,人们意外地发现了前蜀皇帝王建的永陵。地面建筑虽已无存,但墓室却十分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墓中的大量文物,可以使我们领略五代时蜀地罕见的艺术宝藏,也可以猜测当年成都的豪华与富丽。

前蜀皇帝建的永陵

  唐末藩镇割据,唐王朝分崩离析。黄巢义军攻打到长安时,王建随唐僖宗逃到四川。因保驾有功,升任利州刺史。后攻占成都,称帝建国,史称前蜀。王建病殁,葬成都西郊永陵。之后子王衍即位,925年为后唐所灭。

  前蜀国王王建的陵墓在古代的诗句中一直有人提到,如南宋著名诗人陆游说:“穿残已叹金凫尽,缺落空余石马双。攫饭饥鸟占寺鼓,避人飞鼠上经幢。”在这首诗的小序中,陆游提到:“永庆院在大西门外,不及一里,盖王建墓也,有二石幢,尤当时物。”可见南宋时期王建陵仍具有相当规模,时人都知道具体位置在哪里,不过当时陵墓开始出现破落,墓前的石马石人缺损严重。宋朝以后,历史烟云消散殆尽,已没有人记得王建墓的准确方位了。多少年来,成都西郊三洞桥边一个直径80余米、高约15米的圆形乱土堆下,谁也不知道竟是个皇帝的陵墓。历来人们对它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土堆是汉代司马相如的琴台,因而叫抚琴台;有人认为是三国时诸葛亮弹琴处;有人认为这里其实是一座荒凉的无主坟。可悲的是地底下的王建,想当初在东西两川建国称帝十多年,神气一时,几代以后却连葬身之地也无人知晓。

  抗日战争时期,因战事的需要,在成都西郊开挖防空洞。1942年,挖掘至此的工人们发现了地底下竟然有整齐的砖砌体。四川省博物馆馆长冯汉骥等闻讯前来考察,证实这座陵墓就是王建的永陵。

  当初永陵是有宏大地面建筑的,陵园神道两旁置石幢、石人、石马等,但早已荡然无存。宋人曾记载,当年陵墓的陵佛宫内壁画有百面之多,宋代大中祥符年间,益州知州凌策奏请拆迁陵园及陵庙建筑,修建道观玉局观而颓废,今仅存石文吏俑一躯。

永陵出土的王建像

  永陵与之前的帝陵不同,并未深埋地下,而是从地面浅处修筑。埋在封土之内。因此永陵实际上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墓室建于地面上的陵墓。永陵的墓室保存完好,这要感谢当年建墓的工匠们对墓室承受压力的运算设计。墓室采用地面起拱形式,这在历代帝王陵墓中比较少见。墓室使用了与地面平行的桶形券拱,由14道双重石券作为肋骨起券,券拱跨度较大,中有一点为火炬尖形。陵墓占地约7亩,封土高14米多,直径70米。墓室是由红砂岩筑成,全长30.8米,室内长23.4米,共分三室,每室均有木门间隔,门上饰以鎏金的铜门钉、铜铺首及镂花铜饰片等。

  前室相当于下行的墓,券额上仍然残存着不少彩画,虽已上千年,但依然色彩鲜艳,可知当年地宫是何等华丽和辉煌。

  中室是全墓的主体,在中央稍偏后的地方是棺床。床作须弥座式,上铺一层珉玉板,玉板上是三层木台级,台级之上为棺椁。冯汉骥教授根据保存下来的棺椁痕迹推测,原棺椁为内外五重,是我国现在见到的按照周代礼制制做的汉唐以来惟一的皇帝棺椁。由于永陵早年被盗,盗墓洞穴从此成了千百年来雨水和泥土灌入的直通道,致使棺椁朽烂,只留下棺木上的铜饰和泥土混合的痕迹,王建的遗骨早已不知抛到哪里去了。至于棺木里的金银珠宝被盗墓者拿走了多少,谁也无法知道,成了永远的历史之谜。然而陵墓建筑以及丰富精湛的石雕艺术却是盗墓者无法偷走的,这些凝聚了古人智慧的无价珍宝一直流传到今天。

  棺床东、南、西三面雕刻着24个伎乐浮雕像。东面刻击正鼓、齐鼓、和鼓、吹笛、吹觱篥、拍板、羯鼓、答腊鼓、毛员鼓、鸡娄鼓等10幅。南面刻舞蹈者2幅,弹琵琶、拍板各1幅。两个舞伎长袖轻拂,举足踏节,婀娜多姿。当时宫廷中盛行的舞蹈有两种,一为雄捷的健舞,一为轻盈柔曼的软舞,有专家认为两个舞伎表演的是典型的软舞。西面刻吹排箫、弹筝、吹小觱篥、弹箜篌、吹叶、吹笙、吹贝、击铜钹、击羯鼓等10幅。操弄乐器的乐伎个个表情专注,神态逼真地协奏着一首精彩的曲子。这组石刻是唐五代十国时期宫廷伎乐队的再现,栩栩如生,是研究唐五代音乐的重要资料。内中既有周秦以来传统的笙、筝、排箫等乐器,又有当时从西域少数民族地区传入的羯鼓、腰鼓、吹叶和从外国传入的铜钹、箜篌等乐器,可以称得上是一支中西结合颇具规模的混合乐队。日本有学者说,过去在别的考古中我们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现在从这些乐器上可以弄清楚了,“集燕飨乐的乐器于一堂,使我能够认识这个宏伟的编制制度”。

前蜀国王王建的永陵

  棺床四周为什么要雕刻这些舞伎、乐伎?考古专家认为,王建棺床作须弥座式,这是佛座,而乐舞伎俑表现了王建在西方净土佛国,众乐舞伎正在为他表演佛曲乐舞,人们往往认为人间的皇帝就是佛,因而在墓中将王建布置成佛了。

  棺座四周侧面与石床前面雕刻的题材有龙、云纹、兽、禽鸟,连续上下串枝的花朵、西番莲、莲瓣等。棺床两侧还列置半身圆雕十二力士像。每位力士均身着铠甲,有的头发高束,有的戴着头盔,面向棺床,圆睁怒目,面部表情及身体姿势皆不相同,各以手置于棺床下作扶抬的动作,神态沉着勇猛,他们是驱除凶邪、护卫皇帝陵寝的天将。力士所着盔甲的金属、皮革均有立体感,表现了雕刻者的技巧十分成熟。

  后室安放着高0.79米、宽4.4米的石床,这是仿照王建生前御座或御床而设计的。石床上檐刻着浮雕双龙戏珠,檐下正中雕盘龙,龙身盘旋婉转作戏珠状,四周朵朵云彩烘托出盘龙的雄伟气势。石床是全墓最为庄重的地方,上置王建石刻座像一尊,石像头戴折口巾,两袖相接,轻搁腿上。石像比例匀称,衣纹线条流畅自然。石像上的王建浓眉大眼,隆准高颧,神态自然,整个形象为一英武威严的老者,与史籍记载王建“龙睛虎视”、“隆眉广颡,壮貌伟然”十分吻合。五代蜀国的绘画、雕塑水平极高,因而王建塑像特别传神逼真。墓刚发掘时,包括王建像在内,其他如墓中的女乐、力士等,或贴金或在上面施以朱红、青、绿、黄、金等色。

  后室中放置了大量宝物。如有帝王死后的谥号玉印,叫“谥宝”。这是一块纯洁温润的白玉,中部隆起,刻钮雕龙形,头有角,身、腹均有鳞甲,尾巴卷于右面,正面刻有篆字“高祖神武圣文孝德明慧皇帝谥号”14字;有王建死后他的子孙和臣僚们的歌颂文章“哀册”,共51简,这是国内保存至今比较完好、文字清晰的册简,在其他帝陵中十分少见。此外还有王建的七套玉大带,玉璧、玉环、铜器、陶瓷器、铁猪、铁牛等物。

  王建父子两代踞蜀35年,虽然时间不长,但由于蜀地比较安定,战乱很少发生,经济、文化比较兴盛,当时的成都成为人文荟萃之地,各类骚人墨客、乐伎画师、名手巧匠都有不少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王建墓中留下的这些艺术珍品,就是那些无名无姓的工匠们创造的灿烂文化结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大火吞噬的“五代王陵”,残墓遗珍重现人间,墓主何人遭此大劫
中国唯一一座地上皇帝陵——成都永陵
中国唯一建在地上的王陵,藏于繁华闹市,精华全在地宫,却鲜为人知
我国目前所知唯一一座地上王陵——成都永陵
四川永陵王建墓
行走丨成都永陵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