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麻杏石甘汤加减用法集锦
方剂解读 
  麻杏石甘汤出自中医经典《伤寒论》中:“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此处记载道出了该方剂的适应症:出汗、无大热、喘。出汗是因为里热迫使人体津液外泄;无大热是由于出汗带走了热量;喘是因为邪热壅肺,肺失宣降所致。 
  麻杏石甘汤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4味组成。方中麻黄宣肺平喘为君;石膏清泄肺热为臣;杏仁降气止咳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可使肺气得宣,肺热得清,喘咳自止。

麻杏石甘汤证治 
http://www.sjzyyzz.com:8080/sjzyy/ch/reader/create_pdf.aspx?file_no=160425&year_id=2016&quarter_id=04&falg=1

麻黄,李时珍说“乃发散火郁之药”,石膏辛甘 大寒,清热透邪,二药合用能宣透肺经壅遏之热邪;杏仁降肺,与麻黄相配,一宣一降,共复肺气之宣降。 此治肺热气逆所致病证之因,所谓治病求本也。本方适用于肺热壅滞证,伴或不伴外邪均可使用。风 热外袭者,合银翘散;枢机不利者,合小柴胡汤。肝肺有热者,合泻白散;肝热盛者,再合黛蛤散;肺气上 逆者,再合葶苈大枣泻肺汤。痰热阻肺者,合小陷胸汤;气血失和者,合四逆散;痰热伤阴,合当归贝母苦 参丸;气阴两伤,合生脉散。肝阴不足,虚风内伏者,合过敏煎;肝气不舒者,再合小柴胡汤。


白痰可加法半夏、款冬花和紫菀;黄痰可加黄芩、鱼腥草;兼有痰稠难咯者,加海蛤壳;痰多加桑白皮、葶苈子;咽干咽痛加射干、虎杖。对于感冒后仅以长期咳嗽为唯一症状而肺部正常的患者,可以加蝉蜕、僵蚕和地龙。 

中医不传之秘不但在于剂量更在于配比,麻杏石甘汤也是如此,能否取效关键取决于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一般而言,患者若身热无汗,石膏麻黄按3倍左右成方;若偶有出汗,按4倍成方;若患者身热汗出可按5倍成方,不论怎样麻黄的量必须远小于石膏。此外,甘草与麻黄的比例应该大致相当或者略多于麻黄,因为甘草量大则牵制麻黄宣散之力,量小则恐麻黄宣散太过。文中没有给出各个成分的具体用量,就是为了避免大家照猫画虎,贻误病情。如有需要请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http://www.hao1111.cn/a/jtyi/84039.html

===========

2016.10. 蛋三岁,咳嗽发烧难退,脚心冰凉(左脚更甚),纳少,烦躁,精神差,但欲寐,尿黄,大便糊软,怕热欲脱衣,睡觉不肯盖毯。初眠少咳,烦躁时咳多,睡眠质量不佳。高烧前曾试投橘红口服液、麻杏石甘余药、小柴胡,并多次五小饮(疏通中焦)。17日夜,胃口略有恢复,脚心冰凉略有改善。18日上午,见舌苔略黄腻,小便中有不少痰液。改投麻杏石甘余药+祛痰灵。下午3点体温尚正常。

考虑更理想的用方(可惜手头没有 蝉蜕):
炙麻黄 5 g、杏仁 6g、生石膏 20g、生甘草 6g、
浙贝母 10g、清半夏 6g、
金银花 12g、炒牛蒡 10g、蝉蜕 5g、桑叶 10g
黄芩 10g、鱼腥草  10g

==========

病案后续1:约19-20日,连续两天,晨起眼屎极多,大团黄绿色糊状,可见肝热之甚,先前疏肝亦有理。家中现有的麻杏石甘加减(余药),清热、宣散有效,但甘草用量很小,所以咳嗽发出来之后似乎有点止不住的感觉。20-21日给单独加了少量甘草水。蛋越来越不肯喝药,经常一天只喝下半天的药量,小便量少色黄;看到读经营小朋友吃点心吃饭嘴巴又馋,乱吃了一些(包括巧克力蛋糕),大便量少。故21日烧复起,手足凉(至小腿,右腿尤甚),傍晚高烧。投以麻甘石杏、五小饮,另嘱准备钩藤单药以服,至晚9点钩藤尚未及服下,已有微汗出,腿渐暖,烧退。21日夜、22日晨仍服少量钩藤水及其它药。22日中午观察得舌苔黄腻,热邪仍盛,当日上午小便仍黄。22日喝下药量较多,且下午开始用上了上述的理想方,下午排尿颜色较正常,至傍晚无烧,咳嗽亦在控制好转当中(声不重,不太频)。继续观察。

烦躁肝热,是否还应在上述方中增加柴胡??考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麻杏石甘汤的功效与作用,麻杏甘石汤的组成及医案 | 百草居
【急性肺炎、肺炎第一方:麻杏石甘汤】
麻杏甘石汤治咽痛
麻杏石甘汤临床新用解析
【小方杂谈】三拗汤:风寒咳嗽基本方,麻杏草即三拗汤
辨证论治(一三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