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说读书学习那些事儿(2):学习力是未来个人最核心的竞争力
userphoto

2022.08.04 重庆

关注
叶修在《学习的逻辑》中提到,中学生取得好成绩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具体经历了三个时代:
学习1.0——天赋红利时代。改革开放之初,家长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像今天这么高,学生也没有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教师教学水平普遍不高,甚至有的教师“以己昏昏使人沉沉”,教辅资料更是闻所未闻,大不了就是老师给你补充几道课外题。学生取得好成绩主要靠自己的天赋。
学习2.0——努力红利时代。不断复读,一次考不上,下次复读再考,直到考上为止,我身边就有人复读八年才终于没有名落孙山。他们信奉“时间+汗水”,以“穿草鞋变穿皮鞋”为动力,实行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对勤能补拙深信不疑。
学习3.0——资源红利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发达地区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的重点中学的教育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因为这些学校在生源质量和师资质量两个方面都得到了保障。这些学校的学生想不考上重点大学都难。
天赋是爹妈给的,无法复制;努力复制门槛低,人人可为,你努力,别人更努力,不具竞争力;资源可以部分复制,如请家教,购置学区房,但是如果手头拮据,也只有望房兴叹;再说这些年国家大力推行区域教育基本均衡和优质均衡发展,学校之间差距已逐年缩小。因此,希望借助天赋、努力和资源在日益激烈的升学竞争中难有优势可言。那么当今时代学生学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学习力是未来最核心的竞争力。这就是学习的4.0时代,学习力红利。

01

什么是学习力?

学习力的本质是竞争力。根据调查,刚入学的五六岁儿童,约有82%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极有自信,而当他们16岁时,这一百分比急降为18%。五分之四的青少年和成年人在重新面对学习时会有无力感。为什么呢? 没有学会学,不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埃德加·沙因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复旦大学校长杨家福曾说,一个大学生毕业离开大学的那天,他在这四年所学的知识有50%已经过时。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知识迭代更新速度加快。人类知识总量翻番所需要的时间已从过去的100年、20年、10年缩短到目前的3年左右,甚至更短。有人预计,50年后人类所拥有的知识总量只占现存知识的1%。因此,个人社会竞争力的高低不只是取决于你现在掌握了多少知识,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学习掌握新知识的速度和能力的大小。也就是说今天知识折旧速度加快。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使知识的实效性和时效性变得很快。大量知识可以复制。拥有某种知识的优势会迅速失去。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更快。因此,学习力将是未来个人最核心的竞争力。
学习力是1956年随着学习型组织的提出缘起于管理领域,后被迁移到教育领域,主要研究教学中如何构建学习者的学习力以促其有效地终身学习。因为学习力理论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领域,国外植根教育领域的学习力研究并不多见。从全球范围来看,教育领域的学习力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最早在教育领域进行学习力系统研究的是著名学习力教育专家余建祥,目前已进行了20余年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了较完整、系统的教育领域学习力教育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
学习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能力的综合体。哈佛大学W.C.Kriby教授认为,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一个综合体;也有人认为,学习力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这一解释是站在知识经济的角度,强调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附加值。
当然还有人认为,学习力=学习潜力X学习动力X学习效力。(参考下图)
学习潜力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尚未表现的潜在的学习可能性,即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学习效力,即学习的效率与效果(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02
学习力的构成要素

学习力由多个人要素构成,有人认为,学习力包括三个方面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学习管理现有知识的能力和长久坚持学习的能力。

三要素说。学习力主要包括三大核心要素: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

学习动力是指学生自觉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内驱力),是引发与维持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动力倾向。学习动力有外动力和内动力,主要源于学习目标、兴趣、动机,目标越大、兴趣越浓、动机越强,动力就愈大。这是学习的动力源。

学习毅力,即学习意志力,是指学习者为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而自觉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的一种意志品质;学习毅力,是学习者的一种“学习心理忍耐力”,是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的“持久力”。只有当学习毅力与人的学习期望、学习目标结合后,它才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说,学习毅力是一个学习者自信、专注、果断、自制和忍受学习挫折的结晶。学习毅力源于学习者的学习意志、心理素质和价值观等,认识有多深,毅力有多强,学习就会有多持久,这是学习力的核心。

学习能力由学习动力,学习毅力直接驱动而产生的,一种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并用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源于学习方法,包括记忆力、理解力、注意力、观察力、判断力、学习效率等,是学习是否具有成效的关键,最重要的是学习者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

学习力的这三个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叠加,互相促进,有机联系的整体,是人们自我学习、自我变革、自我超越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学习力的这三个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叠加,互相促进,有机联系的整体,是人们自我学习、自我变革、自我超越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参看下图)

上图揭示了学习力和其要素的内在联系。这个模型告诉我们,学习力是其三个要素的交集,只有同时具备了三要素,才能成为真正的学习力。当你有了努力目标,具备“应学”的动力;当你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仅仅具有“能学”的力量;而当你学习意志坚定,你不过是有了“能学”的可能。只有将三者合而为一,将三者集于一身,你才真正地拥有学习力。

五要素说五要素说认为,学习力是开启大脑的钥匙。下图根据学生爱学和学好两个维度分析学习力的构成。从爱学维度学习力包含三个因素: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而从学好维度,学习力包括学习转化力和学习创造力。学习转化力包括动手操作、学习迁移、自我反思和学以致用;学习创造力包括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创造想象、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六因素说。国内学者余建祥创立了学习力“六要素说”,认学习力主要包括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管理、学习习惯、学习心智、学习意志六个要素。这六个要素互相关联又相对独立,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善,都会促进学习能力的改善和提升。学习力“六要素说”倾向于实践性和可实施性,把学习力教育理论向应用领域大大推进了一步。


上述六个要素中,学习习惯、学习管理和学习方法都属学习能力的范畴。不过学习心智有必要与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心智在汉语里,一指头脑聪明;二指才智,智慧;三指脑力,神志。何谓心智?从字意上讲:“心”即心脏,其主要功能是为人体的血液畅通加压(类似“水泵”);再则为“内心”,即“里面的”“内在的”。“智”即“智力”“智能”。简而言之,心智是人们心理与智能的表现,对人的生存与发展发挥重要影响。
从学习角度,心智(Mind)是指一系列认知能力组成的总体,这些能力可让个体具有意识、感知外界、进行思考、做出判断以及记忆事物。
从心理学角度,心智是人们对已知事物的沉淀和储存(即经验),通过生物反应而实现动因的一种能力总和。它涵盖了“哲学”对已知事物的积累和储存,结合了“生物学”的大脑信息处理,即“生物反应”,运用了为实现某种欲需(动因)而从事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为实现动因结果而必须产生的智能力和“潜能”力。
心智还指人的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象、假设、推理,而后据此指导其行为。乔治·博瑞(C. George Boeree)博士认为心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获得知识的能力;二是应用知识能力;三是抽象推理能力。
此外还有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Guy Claxton教授(2002)首先提出四要素说、英国 ELLI项目以Guy Claxton教授的开拓性研究为基础的七要素说美国哈佛大学W. C. Kirby教授《学习力》中提到综合体说。他认为学习力应该是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一个综合体。此外,他提出:学习力还包括兴趣、好奇心和创造等非智力因素。

03

搭建学习力提升的框架体系

学习力提升框架体系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生理、心理、方法论。


1.从生理上而言,学习包含我们平时的锻炼、作息以及规律性学习等等,学习不是死读书,读死书,适当的锻炼有助高效学习;作息时间合理,学习有规律,持之以恒,而不是打了鸡血就拼命学,兴奋一过立马就“死猪不怕开水烫”。
2.从心理而言,要建立道德许可和正向激励,正向激励容易理解,什么是道德许可呢?道德许可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因个人付出或努力就容许自己在某些时间点进行放纵,这种在心理上寻找舒适感的行为就叫道德许可行为。
3.从方法论而言,学习方法很多,如刻意学习法、整体学习法、三步快速学习法等。除了掌握必要学习方法,我们也需要掌握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管理以及学习资料的搜索、判断和筛选。
明白学习的基本过程,掌握学习过程的8个阶段:

斯科特整体学习法的过程有:获取、理解、拓展、纠错、应用、测试、找出薄弱环节等。
获取就是信息进入你的眼睛和耳朵,阅读、课堂上记笔记以及个人的种种经历都是获取。获取阶段的目标是获取的信息要准确,信息量要尽量压缩。
理解就是了解信息的基本思想,并放在上下文中联系,这是学习的最基本联系。
拓展是整体性学习中最花力气的地方,这一步将形成模型、高速公路和广泛的联系,从而获得良好的结构。
纠错是在模型和高速公路中寻找错误,这个阶段要删除那些无效的联系。
应用把纠错带入到最后的水平,通过比较(知识)信息是如何在现实中运行的来进行调整,如果理解不符合现实世界,那么再多也无用。在这一部失败的典型例子就是书呆子,即那些读书读得很好但是出了学校大门却茫然不知所措的家伙。
上述阶段的每一步都需要测试,测试有助于你迅速找到学习中的问题所在,帮助你改进学习技术,克服缺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力
如何培养销售员的学习力
什么是学习力?
学习力的三个要素以及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哈佛才女:关于高效学习力,不为人知的秘密
学习力摘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