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给青年教师(5):在听课中实现专业成长
userphoto

2023.01.05 海南

关注
我的特级教师是听课听出来的。
——于漪
听课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基本功。如何听课直接关系到教师听课的质量和效果。听课也是评课的前提,只有认真听课,才能客观评课,实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促进自我反思,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目的。据调研,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是不太重视听课的。有的学校规定教师每期听课不得少于10节,但是一些教师在临近期末的时候,要么是闭门造车,胡编乱造,要么直接抄袭其他教师的教案,以对付学校的听课检查。其实,要成为优秀教师,会听课至关重要。听课是青年教师成长的阶梯。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那么,青年教师应该如何学会高效听课呢?如何听课才更有收获,更有意义呢?其实,听课是学校正常的教研活动,它集管理,指导,交流,激励,协调,沟通为一体,是最直接、最具体、最有效的研究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教师/领导听课虽然不需像上课那样精心策划、严密组织,但是要听出门道,听出特点,听出水平,抓住实质,发挥听课的功能,首先需准确定位自己听课的角色。不同的听课角色定位,就会有不一样的听课效果。
进入"学生"角色。在教室里,教师/领导听课与学生听课是有很大差别的:一是听课的目的任务不同。领导/教师听课在于学习授课经验,或者检查指导教师的教学,而学生听课是为了学习知识、习得技能;二是文化水平有差异。领导/教师一般对教学内容了如指掌,而学生对教学内容是不知或知之甚少;三是心理认识能力不同。领导/教师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都已臻于成熟,而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在发展之中。这些差异要求听课者要有意识地转变角色,收敛自己高高在上的优越心态,放下架子,认认真真地充当学生的角色,使自己处于“学”的情境中,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按学生水平去听课,想一想,如果我是学生那种认识能力能否听得懂、学得会,上课老师这样讲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
进入"教者"角色。听同行讲课不是为了直接汲取知识,而是学习如何上课。这要求听课者根据讲课的内容和进程,把自己融入讲授者的角色,使自己处于"教"的情境之中,"设身处地"地思考:这堂课由自己来上该怎样讲?进入教者角色,即从学情出发,基于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设想。将讲课者的教法与自己的构思进行比较。进人教者角色还可避免两种态度:一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冷眼旁观,看不到长处,不理解讲课者的良苦用心;二是无原则地同情、理解,对授课者的失当做法,视而不见,甚至觉得理所当然。
进入"学习"的角色。教师常出去走走、看看、听听、想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可以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并要求所有外出听课教师外出听课后要认真做好听课分析,并专题研究,及时交流,使听课教师受益。
进入"指导者"角色。听课者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教师如果从指导者的角度去听课,就是站在一个较高的位面上去审视教学者的授课行为,即从学术的高度运用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作出分析与判断,既能抓住任教者启发性的思想光芒、独特的教学风格,又能准确地发现不足。进入"管理者"的角色。听课者如果将自己置于管理者的角度,就能统观全局,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典型性和普遍性的问题,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并能从系统教学的高度有的放矢地向全体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进入"研究"的角色。听课是提升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有效途径,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同样的教学内容或同样的教学问题,由不同老师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构思进行设计,然后进行研讨交流,修改后再进行课堂教学,之后再研讨反思教学的效果和各种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通过听课以推进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听评课是教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促进教师自我反思的重要途径。以听课、评课为突破口,构建校本教研平台,深入开展课例研讨,课后对行为实践做出总结、归类聚焦,分析判断教育教学现象之间的相关联系或因果关系,以提高听课的品位和实效性。年轻教师听课更多的还是要以学习者的角色进行听课。具体做法参见写给年轻教师(4):教学从模仿开始新教师听课的基本过程
有准备的听课和直接听真的不一样。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就算不提前准备也能收获很大。但是新手老师不准备就去听课可能听了等于没听。所以新教师听课前最好能做些准备。听课前的准备一是要熟悉教材。借助教参熟悉教材,了解课本素材的选择,素材呈现的顺序。所有课的设计都是根据教材进行的。即使版本不同,但是同一节课的核心都差不多。比如小学数学①计算类课都讲究算法和算理;②规律探索类课(如乘法分配律)都注重方法:观察→发现→验证→总结。二是把握重难点。课前理清重难点,听课更有针对性。教学重点是指在教材中比较重要的方法,概念等。教学难点是指大部分学生难于理解、掌握、运用的部分,有教材难点和学生难点。例如:分数乘分数的教学重点是算法和算理。但是难点是算理。算法,大部分孩子能够很好掌握。三是熟悉课的设计流程。借助教案书或者知网论文理清本课的教学框架,实现对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整体把握。作为新教师,熟悉教材后,可能对这节课如何设计也没有思路和框架,借助上述方法,初步建立框架,然后借助听课不断完善自己的框架和思路。选择性听课一节课40-45分钟,全记录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因此,必须选择性地听课。一是听课的结构。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型不同,课的结构也不同。教师在听课时,首先要看的就是别的教师是如何安排课堂结构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教师以怎样的素材导入,能否快速进入主题?(2)新授环节,教师有哪些关键性问题?(3)每一环节,教师想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4)教师是如何突破重难点的?运用了哪些方法?(5)选择了哪些练习 ,是否具有层次性?¨¨二是听课堂氛围。课堂氛围是最能反应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的。可以从师生互动、小组活动等方面进行观察。师生互动(1)教师的语言是否简洁精炼,问题设置是否清晰,容易理解?(2)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回答的?(3)教师能否抓住学生回答中的关键点?(4)答对答错、表达不清晰等,教师如何回应?(5)学生都有哪些回答,典型的答案和思维拔高型的回答有哪些?(6)教师的肢体语言,尤其是在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总结时教师的手势。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的展开体现了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尤其是小组活动开始前的引导语,小组活动反馈的方式,以及小组活动结束后的小结语都值得我们学习。(1)教师如何组织小组活动?(2)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参与度如何?(3)教师是否提供学习单,素材是什么?如何排版?板书板书是教师对本节课设计的思路呈现,也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1)板书是否清晰有重点(2)是否对学生思维有提升(3)是否有概括具体的学习方法课后及时反思课前备课,认真听课,那么课后肯定会有自己对这节课的看法。(1)本节课有哪些优缺点?这节课有哪些方面可以借鉴到其他课中。(例如小组活动的引导语、学生素材的呈现方式等)(2)其他评课教师有哪些观点及建议(3)如果自己上这节课,我会怎么进行教学设计?只有在课前备课有了框架之后,听课过程中才能将授课教师的框架与自己心中的流程就行对比整合,进而在课后能够尝试自主设计。附:听课记录模板1:听课记录+自己备课设计+对比反思
课题
授课教师
课型
我的设计
我的反思
热身导入(时间)
课堂过渡语、课堂指示语、课堂评价语
小结与作业
互动:
提问与追问
生生互动:
1同桌讨论
2.小组讨论
3.全班活动
笔头练习:
板书设计
分析与建议:
1.课堂的重难点是否看出,难点是怎样突破的
2.学生反应如何?课堂突发事件,教师是怎样处理的
3.教师语言、肢体语言,课堂管理如何?
4.有没有特别突出的亮点
当然也有学者建议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听课:宏观“看”整体。新课改最基本的理念是以教师中心或教材中心转向为“以学生为中心”。从这一理念出发,听课教师可以观察和把握授课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方法是否得当、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攻破、知识建构是否合理、训练是否有效、活动的效果是否好、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否高、各环节的时间安排是否科学、教师的学科功底和教学基本功是否深厚和扎实等等。听课教师只有从整体上观察,从宏观上把握,才能对一节课的优与劣、高效与低效、成功与失败作出科学、准确的评判。微观“品”细节。听课教师还要认真思考和分析授课教师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尤其是要“细品”和推敲某些重要的教学环节。既要深入思考每个细节在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中的作用,也要推敲其创新性与合理性,如这些细节对揭示学科本质概念有什么帮助和作用,这些细节是否能促进学生知识建构水到渠成,这些细节对教学活动有什么作用,哪些细节设计比较恰当、合理;哪些细节的设计需要改进,怎样改进等等。甚至在关键之处要对教师和学生所说的每一句话、所用的每一个术语、活动中的每一步操作等,都要仔细斟酌、认真推敲。因为教学亮点和瑕疵,往往在刹那瞬间,稍纵即逝。听课教师只有对授课教师的每个教学细节认真听、全面看、用心想、仔细品,才能捕捉住这些智慧火花,发现不足和问题。关键“抓”要领。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教师如何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去“学”。所以,听课不但要“听”,还要“看”和“记”,更要“思”,做到听、看、记、思的有机结合。这就需要教师要正确掌握听、看、记、思的要领,才能提高听课的实效性。
听一要听授课教师的教学语言。(1)听教师的语言基本功,如语言是否清晰流畅、是否简洁形象、是否使用普通话、学科术语使用是否科学准确等;(2)听教师的语言艺术,如对问题的提出与阐述、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与讲解、对学生的引导与评价、对教学环节的过渡与衔接等,是否严谨、直观、生动,是否具有感染力、驱动力,是否具有激情等。二要听学生的课堂发言。倾听学生的发言能够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内化的程度,发现学生有创意的见解和思维障碍,了解教学的真实效果,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听学生发言主要听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否正确,是否能够清楚地表达,语言是否流畅,有没有自己的观点,其观点是否有创意,能不能提出有见解的新问题,学生交流时的谈话,小组讨论后学生代表的发言等。三是听教学环节。教学环节也是教学结构,是指课堂各部分的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型不同,课的结构也不同。新教师听课时,首先要看授课教师是怎样安排课堂结构的。一般而言,课堂分为课题导入——探究新知——巩固新知——课堂总结四大环节。看
一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从表层观察,看教师教态是否从容、得体、大方;语言是否精准,普通话是否标准,是否正确使用专业术语上课;板书设计是否合理,书写是否规范;提问指向是否明确;课堂活动组织是否高效有序,看教师的教学是不是充满激情,能不能激发学生; 看教师的专业功底和教学基本功是否深厚和扎实,有没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看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没有运用,使用是否得当......;从深层观察,看教师对课标的把握、对教材的领悟和处理是否准确到位;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安排是否有利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看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是否切合教学实际和满足学生需求,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主要看是真活动还是伪活动,活动中学生是智力性参与还是形式上参与,是大多数参与还是个别参与),等等。
二看学生的主体地位。看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如活动的次数,参与活动的人数,回答问题的人次等; 看学生在活动中的状态。如是否善于动手操作,与同学交流时是否善于发言,小组讨论后是否能积极勇敢地汇报,是否能够提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学生板演的情况等; 看学生在探究问题中的表现。如,对问题是否善于思考,是否会思考,是否敢于发言,是否会发言(即发言的水平)等;看学生的学习氛围是否高涨。如,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参与活动的热情,师生配合的默契程度等。记
听课记录包括四个方面:基本信息。主要是指与听课有关的基本信息。如时间、学校、班级、学科、授课者、课题、课型等。教学实录。记录的是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①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如,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教学亮点和失误之处老师和学生的语言、活动的大致情况等);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展示的内容,课件的制作技术等);课堂实录应该记到什么程度呢?首先,不同类型或不同目的的听课其课堂实录的详简程度应该不同。如听名优教师的示范课(或公开课、观摩课)、听为了某种目的而开设的研讨课时,课堂实录需要全面详细一些,而同行之间的一般性听课,其课堂实录可以简明扼要一些。其次,对一节课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环节的记录也应该有详简之别。如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的过程、问题的探究过程、例题的分析过程、教师引导的精妙之处和不足、学生在活动中的闪光点和暴露出来的问题等都需要详细地记录,而其它一般性的教学环节则可以简记或不记。
教学点评。听课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要把自己的分析、感悟和评价及时地记录下来,这就是教学点评。教学点评与教学实录要同步完成,记录时两者要对应。
教学点评既可以是对教师引导或讲解的精妙之处或不足之处的分析,也可以是对学生发言或回答问题过程中所迸发出的智慧火花或存在问题的评议;既可以是针对教学中某些具体问题或活动设计的看法与思考,也可以是受特殊场景或偶发事件启发所产生的灵感和顿悟。教学点评不必拘泥于内容和形式,但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感悟、观点和评价写出来。尽管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可能会很片面或有偏差,但它体现的是自己独立的、富有个性化的教学视角,是对自己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评判能力的综合检验。
教学总评。听完课后教师应对教学实况反复琢磨、全面思考,对授课教师好的做法和不足之处进行归纳分析,肯定成功之处,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听课教师写出的这种综合性的评价材料就是教学总评。教学点评和教学总评能够折射出听课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是听课教师观察能力、教学能力、评价能力和教学理论水平的综合体现,从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益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意义上讲,它比教学实录更重要。听课记录模板2
听课不思考就不可能作出准确的评价,更不会有收获。教学点评和教学总评都来自于对听课的思考。听课过程中要思考: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问题的设计是否有探究的价值(即是否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学生是否能够探究);设计的活动是否有意义(即是真活动还是伪活动);亮点和不足之处的原因是什么,对学生会产生哪些影响,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怎样处理这些问题;是否存在科学性错误;若自己是学生,我是否能够掌握和理解所学的内容,老师的教法是否吸引我;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要求是否融入了教学中,是否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等等。听课之后要从三个视角对整节课进行分析思考:专业的视角(主要看专业功底)。内容是否充实、完整,逻辑线路是否明晰;新知识建构过程是否合理;是否有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提炼或阐明等。教学的视角(主要看教学能力)。教学过程是否自然、和谐地融入三维目标;教学要求是否恰当,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否有创设发现情境、鼓励探索质疑、多向交流沟通、促进意义建构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否有序、完整,思路是否清晰;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攻破,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特色的视角(主要看创新亮点)内容处理是否有新意,教学风格是否有个性,教学设计是否有亮点,突发事件处理是否得当等。
此外,对听过的课要经常反思和研究。听课记录是教学中的一块里程碑,上面撒满了你和同行教师的酸甜苦辣,它记录着别人的教学智慧,更记录着你的成长历程,是一份很有价值的教学实践资料。
因此,教师要善于整理它、保存它,每过一段时间,教师就应该翻翻它,将有联系的课作一番比较研究,反思、归纳出一些共性的东西,以便借鉴成功经验和做法,摒弃问题和不足,使听课记录常翻常新,这样才能使听课的作用落到实处。那种一听了之、为听课而听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略谈听课
怎样听课?
万能说课稿。别藏着了,分享吧。师范生都要的
说课稿
课堂观课议课量表
幼儿园听课评课记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