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腿抽筋
userphoto

2023.06.28 江苏

关注
概述
腿部肌肉突然、不自觉地强制收缩
引起局部肌肉紧绷、僵硬、疼痛的症状
可能与劳累、姿势不当、创伤、原发疾病、中毒等有关
一般无需就医,若腿抽筋持续时间长、频繁发作、造成继发损伤,建议就医
定义
腿抽筋,是指腿部肌肉或肌群突然不自主地强制收缩,引起腿部肌肉紧绷、僵硬、疼痛的症状[1]。又称为腿部肌肉痉挛。
腿抽筋以小腿发作居多,但可以发生在腿部的任何地方,从脚、小腿到大腿[1]
腿抽筋通常发生在夜间或剧烈运动后,在姿势不当时也会诱发。其持续时间通常为几秒到几分钟,发作后逐渐缓解,但在肌肉痉挛结束数小时后仍可伴有腿部疼痛和肌肉无力[1]
在腿抽筋发作时,腿部肌肉常变得紧张,受影响的肌肉和关节可能会被迫处于不正常的位置,脚和脚趾出现跖屈(足尖下垂,脚后跟被跟腱牵引处于崩脚尖的状态)。
随着年纪增长,腿抽筋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且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发生机制
腿抽筋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有不同的机制来解释肌肉痉挛的原因,主要有肌肉系统起源和神经受累起源,但也有部分痉挛是没有特定原因的。
肌肉系统起源机制
平常自主活动时肌纤维收缩频率是10~15次/s,但在抽筋时,单根肌纤维收缩频率高达300次/s,抽筋使腿部肌肉短时间快速收缩,引发疼痛[2]
运动研究表明[2],随着年龄增长,如果不注重身体锻炼,下肢肌肉和肌腱(连接肌肉和骨骼的组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缩短,容易引发腿抽筋。
此外,肌肉疲劳(如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也容易诱发腿抽筋。
在夜间平卧时,脚处于屈曲状态(脚背下压),小腿肌纤维已经最大程度地缩短,因此更容易导致抽筋。
神经受累起源机制
肌肉痉挛的病理生理学证据表明,肌肉痉挛不是由肌肉本身引起的,而是由运动神经的自发放电引起的[3]
腰椎椎管狭窄患者中腿抽筋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可能是因为腰椎椎管狭窄患者的腰脊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相应的肌肉张力增高。
神经功能障碍或损伤,也是导致腿部痉挛的原因之一。如帕金森综合征等神经疾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腿抽筋。
药物及相关疾病因素
与腿部肌肉痉挛相关的药物,包括利尿剂、硝苯地平、β受体激动剂、类固醇、吗啡、西咪替丁、青霉胺和他汀类药物[4]
与腿部肌肉痉挛相关的疾病,包括尿毒症、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低镁血症、低钙血症和低钾血症[5]
血液透析者容易出现腿部抽筋,因为抽筋可能与血电解质紊乱有关,如高磷血症[6]
怀孕时腿抽筋的患病率较高,可能与怀孕时处于高应激、高负荷及钙质相对缺乏等状态有关。
当发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或存在血栓时,常可导致小腿肌肉麻木、疼痛甚至痉挛,常伴发跛行。
类型
按照病因是否明确,可分为特发性腿抽筋和继发性腿抽筋:
特发性腿抽筋:特发性腿抽筋是指原因不明的腿部痛性痉挛,占腿抽筋的大多数。
继发性腿抽筋:继发性腿抽筋是指因服用药物或其他疾病所出现的症状表现或并发症,一般存在原发病因。
表现
症状特征
腿部肌肉痉挛,常引发剧烈疼痛,肌肉紧绷、收成一个结,可有肌肉肿胀,导致肢体僵硬。每次发作平均持续数分钟,从数秒到最长10分钟不等。
急性发作后数小时内,常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后常伴有半小时左右的残余疼痛。
最常见的发作部位在小腿或足部,大腿抽筋发作较小腿少见。
腿抽筋最常发生在夜间,常引起睡眠中断。也可发生在运动劳累时,或与疾病伴发。
伴随症状
若腿抽筋是其他疾病的一个表现,则可能伴随原发病的其他症状。
伴有出汗、口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且刚刚经历高强度体育运动,则可能是运动相关的腿抽筋。
伴有肌无力、感觉异常、肌萎缩、肌强直、肌束颤动等症状,需要考虑神经源性或肌源性疾病。
伴有怕冷、便秘、疲劳乏力、反应迟缓、体重增加、非凹陷性水肿等表现,可能为甲减导致的腿抽筋。
伴有下肢发凉、麻木、间接性跛行,严重时甚至出现皮肤缺血坏死、溃疡等,可能与下肢动脉硬化有关。
伴有下肢麻木、无力,腰腿酸痛等,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导致。
伴腹水、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等,需要考虑肝硬化。
药物的不良反应很少有腿抽筋,如果考虑使药物导致的腿抽筋时,通常还可能伴随其他不良反应。
原因
很多疾病都会引起腿抽筋,但腿抽筋未必一定是发生了某些疾病。也就是说,腿抽筋可以是某些疾病的伴发症状,可能是某些药物反应,也可能是原因未知的,即特发性腿抽筋。
目前大多数的腿抽筋的病因并不明确,但与自身的身体状况、服用的药物和所患其他疾病有关系,剧烈运动、电解质紊乱、椎管狭窄、外周神经疾患、服用药物及中毒等均可称为易患风险因素。
医生在做这类判断时,通常需要结合腿抽筋的具体表现,如发作时间、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其他和腿抽筋一起发生的症状,来综合分析腿抽筋的原因。
非疾病因素
大多数的腿抽筋属于特发性的,除一过性的症状外,并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无需惊慌。
偶发性腿抽筋:健康人群可偶尔出现,无明确原因。
劳累导致:长时间保持某种姿势,过度使用腿部肌肉(如在混凝土地板上长时间站立或工作),坐姿不当,肌肉拉伤等,均可引起腿部抽筋。
老龄:老年人肌肉逐渐耗失,剩余肌肉容易过度紧张,因此随着年龄增长,腿抽筋发生率会增高。
疾病因素
继发性腿抽筋
电解质失衡、维生素缺乏
电解质失衡(如镁、钙和钠)。
维生素(E和D)缺乏。
药物和中毒导致
服用下列药物可能会引发腿抽筋:如降压药、降脂药物(他汀类药物)、透析、利尿剂、口服避孕药。
酒精中毒或触摸可能有毒或传染性的物质(如接触汞、铅或其他有毒物质)也可能导致抽筋。
创伤
因开放性伤口,感染破伤风梭菌,除腿部抽筋外,还可有全身的肌肉痉挛。
肌肉拉伤也可诱发抽筋。
疾病导致
下列疾病可能引发腿抽筋:
急性肾衰竭
艾迪生病 (肾上腺功能不全)
贫血
慢性肾病
冠心病
肝硬化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 型糖尿病
2 型糖尿病
外周动脉疾病
椎管狭窄
就医
多数情况下,腿抽筋是偶发、短暂的,可自行消失,观察即可。但少数情况可能提示潜在疾病,若出现下列情况,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医生。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通常建议就医:
腿抽筋疼痛难以忍受、频繁发生或持续很长时间。
伴发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痉挛。
腿部出现肿胀或麻木感。
腿部皮肤发生颜色变化,或出现色素沉着。
腿抽筋严重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
体液异常或电解质失衡。
怀疑腿部抽筋是潜在严重疾病的症状。
就诊科室
通常建议首诊于全科医学科、骨科或康复治疗科。
若有原发疾病,并且期间出现腿抽筋,程度严重、反复发作,可能为继发性腿抽筋,可能需要就诊于相应科室:
若腿抽筋持续超过 10 分钟,或疼痛变得难以忍受,或触摸可能有毒或传染性的物质(如接触汞、铅或其他有毒物质),或者皮肤接触污垢或者开放的伤口,可能会感染破伤风,需要尽快就诊急诊科[7]
肾透析或急性肾衰竭出现腿抽筋,需要就诊肾内科。
既往有甲状腺疾病或糖尿病,需要就诊内分泌科。
既往有冠心病、冠脉狭窄者,需要就诊心血管内科。
既往有帕金森病,或腿部神经病变者,可就诊神经内科。
既往有确诊腰椎狭窄或外周神经疾病,可就诊骨科。
如果是孕妇出现腿抽筋,可就诊妇产科。
由于导致腿抽筋的原因众多,可涉及多个学科,故最终就诊科室应以医生建议为准。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一般什么时候会出现腿抽筋?腿抽筋会持续多久?
腿抽筋多久发生一次?是否有加重、缓解的情况?
是否伴有其他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肝硬化、肾脏病等其他病史?
是否服用特殊药物,如利尿剂、避孕药、降血压药物及降胆固醇药物?
是否酗酒?
是否处于妊娠或哺乳期?
是否有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
是否有神经系统疾患?
是否存在骨关节炎或者风湿性疾病?
近期是否有剧烈呕吐、腹泻等情况?
近期是否有剧烈运动及其他可能导致脱水和代谢紊乱的行为?
相关检查
身体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痉挛的肌肉进行局部检查,然后查找可能的病因,并对全身进行检查,主要包括:
一般体格检查:触诊脉搏、测量四肢血压、检查甲状腺、皮肤、有无水肿等。
神经系统检查:肌容积、肌力、肌张力、腱反射、病理征、感觉系统等。
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
抽血检查血常规,主要看是否有血细胞计数及形态方面的异常。
如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提示细菌感染;嗜酸性粒细胞数增高提示过敏。红细胞计数下降时考虑是否有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及血液疾病。
血糖检测
主要是为了排查糖尿病引起的外周神经异常、糖尿病肾病等疾病,以及排查低血糖引起的糖代谢异常和继发的运动及感觉异常。
甲状腺功能检测
检查项目常包括TSH(促甲状腺激素)、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TT3(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TT4(血清总甲状腺素)。
当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可导致机体代谢旺盛,肌肉震颤;当甲状腺功能减低时,可导致机体代谢降低。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常导致代谢异常,可引起腿部肌肉痉挛。
肾功、电解质、肌酸激酶检查
当尿素和肌酐代谢异常,常提示肾功能损伤,体内内环境紊乱。血清中钾、镁、钙浓度的降低是导致下肢肌肉痉挛的诱发因素。
肌酸激酶: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骨骼、心肌、脑组织和平滑肌中,剧烈运动后导致腿抽筋,常可发现肌酸激酶浓度升高。
其他检查
医生在详细了解病史、症状和体征后,会针对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影像学(如磁共振成像MRI)、电生理(肌电图)等检查。
磁共振检查(MRI)检查:MRI并不是腿抽筋诊疗的常规检查,但其他症状包括四肢运动及感觉功能异常,并怀疑始发疾患与腰椎狭窄、脊髓神经炎症、中枢及外周神经压迫等相关时,可行对应部位的MRI检查。
肌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查不是腿抽筋诊疗的常规检查,当需要与肌肉强直、肌纤维颤搐和肌张力亢进等鉴别时,或病因怀疑神经源性机制时,可行相应部位的肌电图检查。
缓解与治疗
由于没有特效药物及治疗指南推荐,因此治疗腿抽筋时首先采用物理治疗或者自我康复训练,在一般治疗无效时再使用药物或其它治疗方式。针对腿抽筋的药物治疗和预防效果均不佳,药物治疗须在医生评估及指导下用药[8]
缓解措施
腿抽筋急性发作时
目前没有药物可以立即缓解腿抽筋[2],可尝试以下措施以缓解症状,因个人对以下措施的反应并不一致,可根据个人经验和使用感受进行针对性调整[7]
舒展身体:尝试伸直腿部,对抗并拉伸痉挛的肌肉。如果是小腿后侧抽筋,将脚趾向脚背靠拢,伸展小腿后侧的肌肉;如果是大腿抽筋,根据抽筋部位进行反向的肌肉拉伸。
按摩:用手或滚轮按摩腿部肌肉。
站立:起床并双脚站立于地板上。
行走:适当进行走动,走动时抖动双腿。
热敷:使用加热垫热敷或洗个热水澡。
止痛药: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来帮助缓解疼痛。
抬高腿部:抽筋开始缓解后抬高腿部。
腿抽筋非急性发作期的措施
拉伸运动
站立位小腿拉伸[9]:①开始时站着面对墙壁,肘部伸展,双手掌在墙上与胸部等高;一条腿向前,膝盖弯曲,另一条腿向后,膝盖伸展;双脚与地板完全接触。②拉伸时弯曲前膝,使躯干向前移动,保持躯干笔直,足部与地板接触。
站立位腘绳肌拉伸[9]:①开始时站着面对一把靠墙的椅子;把一只脚跟放在椅子上,腿的膝盖完全伸展。②拉伸时髋部弯曲,使躯干向前倾斜,保持躯干笔直。站立足应该保持与地板完全接触,另一个足跟部与椅子保持接触。
坐位腘绳肌及小腿肌拉伸[9]:①开始时两条腿伸直坐在地板上或牢固的床上。双手抓住脚趾。②拉伸时髋部弯曲,使躯干向前倾斜,保持躯干尽可能直。足踝部屈曲。
其他措施
保持充足水分:每天喝六到八杯水,不要喝太多的酒精和咖啡。
调整睡眠方式[7]:如果仰卧姿势睡觉,使用枕头保持脚趾朝上;如果俯卧,试着把脚悬在床尾,可以保持足部放松。
避免盖过于厚重的被子,以免压迫脚趾,诱发抽筋。
穿舒适、合脚的鞋子,运动时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前后拉伸放松腿部肌肉。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非特异性镇痛药[6,8]: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塞来昔布),用于消炎止痛,疼痛难以忍受时可适当使用。
奎宁[6]:奎宁及其衍生物可降低夜间特发性腿部痉挛的频率,其不良反应包括心律失常、血小板减少症、超敏反应等。
镁盐[6]:对部分非妊娠的成年人腿抽筋有效果。
维生素[10]:维生素 B12 复合物对于缓解腿部抽筋有一定效果。
加巴喷丁、卡马西平[8,10]等离子通道药可能降低神经细胞兴奋性,一定程度缓解痛性痉挛,对部分人有效果。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8]: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对部分人有缓解效果。
冲击波治疗
采用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腿抽筋,尤其对于夜间腿抽筋的治疗与预防,其有效性较单纯拉伸或自我干预具有明显优势。发散式冲击波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式,绝对禁忌证较少,适用于不耐受药物或侵入性治疗的老龄患者[4]
下肢肌筋膜触发点治疗
肌筋膜触发点(MTrPs)治疗对于肌肉筋膜性疼痛具有良好效果[11]
通过寻找下肢腓肠肌触发点,采用0.25%利多卡因行MTrPs注射治疗夜间腿抽筋。通过每周1次、连续3周的治疗,能减少夜间下肢痉挛疼痛程度及发作频率。
该治疗需要配合医生的准确判断和经验积累。
对因治疗
针对引发肌肉痉挛的原发病进行治疗。
怀孕期间的腿抽筋
可根据实际病因进行对应诊治,若体内钙质相对缺乏,则应补充钙制剂;按需补充缺乏的维生素及镁制剂,维持孕妇内环境稳定;睡觉时改变睡姿,脚部稍抬高,减轻下肢水肿。
因中毒导致的腿抽筋
对于酒精中毒,因予以平卧、休息及保暖,防止误吸,严重者医生会根据病情应用促醒解毒剂(纳洛酮)、胃黏膜保护剂(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H2受体激动剂西咪替丁等)和促进酒精代谢制剂(50%葡萄糖加上维生素B6等药物输注)。
对于触摸可能有毒或传染性的物质,医生会根据实际中毒情况予以清创、解毒、对症维持治疗。
创伤
若存在开放性伤口,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进行清创,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若因肌肉拉伤导致腿抽筋,则因根据拉伤的严重程度予以固定、消肿,并制订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原发疾病或药物导致的腿抽筋
具有相关疾病者建议至相应的专科就诊,医生会根据病情,确诊并诊治原发性疾病。
因肾功能衰竭和透析等原因导致的腿抽筋,建议至肾脏病专科就诊,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治疗,减少肾脏损伤,维持内环境稳定,减少透析并发症;
因服用降压药、降胆固醇药物和利尿剂等原因诱发的腿抽筋,建议咨询相关医生,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种类及剂量,减少使用药物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Blyton F, Chuter V, Burns J. Unknotting night-time muscle cramp: a survey of patient experience, help-seeking behaviour and perceived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J]. J Foot Ankle Res, 2012, 5: 7.
[2]
Hawke F, Sadler S G, Katzberg H D, et al. Non-drug therapies for the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lower limb muscle cramps [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21, 5(5): Cd008496.
[3]
Nocturnal Leg Cramps. https://www.webmd.com/sleep-disorders/leg-cramps.
[4]
阚厚铭, 皋德帅, 程志祥, 等. 夜间下肢痛性痉挛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1, 43(7): 4.
[5]
Nishant, Chhabra H S, Kapoor K S. Nocturnal cramps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spinal canal stenosis treated conservatively: a prospective study [J]. Asian Spine J, 2014, 8(5): 624-31.
[6]
Miller K C, McDermott B P, Yeargin S W, et al. An Evidence-Based Review of the Pathophysiology,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Exercise-Associated Muscle Cramps [J].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2021, 57(1): 5-15.
[7]
Leg Cramps.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iseases/14170-leg-cramps.
[8]
Young G. Leg cramps [J]. BMJ Clin Evid, 2015, 2015.
[9]
Hallegraeff J M, van der Schans C P, de Ruiter R, et al. Stretching before sleep reduces the frequency and severity of nocturnal leg cramps in older adults: a randomised trial [J]. J Physiother, 2012, 58(1): 17-22.
[10]
Tipton P W, Wszołek Z. Restless legs syndrome and nocturnal leg cramps: review and guide t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J]. Pol Arch Intern Med, 2017, 127(12).
[11]
Kim D H, Yoon D M, Yoon K B. The effects of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injections on nocturnal calf cramps [J]. J Am Board Fam Med, 2015, 28(1): 21-7.
最新修订时间:2022.12.28 18:00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极致科普】晚上腿抽筋,是缺钙吗?
睡觉时腿老是抽筋,别盲目补钙!这些才是真正原因…
预防腿脚症状更健康!
腿抽筋仅是因为运动过度?其实还有其他原因
睡觉时总是腿抽筋,就是缺钙?错!还要留心3种疾病,别大意!
睡觉时突然腿抽筋:缺钙还是疾病的警告?6种因素也要注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