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茯苓:一身皆入药《神农本草经》中的上品中药

我们用做入药的茯苓是其干燥的菌核,一般多在7月-9月采挖。《神农本草经》中将茯苓列为上品,且白茯苓、赤茯苓、茯神、茯神木及茯苓木均可入药,那么今天小杏就和大家说说茯这不同部位的药用及药效。

赤茯苓

将茯苓去皮后,其皮层下的赤色部分为赤茯苓。赤茯苓味甘、性平,可以入心、脾、胃、肺经。它具有宁心安神、利窍行水、清利湿热、泻心、小肠、膀胱湿热枳功效。可用于治疗心烦不宁、小便短赤、淋漓不畅、泻痢等病症。

白茯苓

白茯苓为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本草纲目》中载其可:“逐水缓脾,生津导气,平火止泄,除虚热,开腠理。泻膀胱, 益脾胃,治肾积奔豚。”其味甘淡、性平,可入心、脾、肺、肾经。具有健脾安神、利水渗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及痰饮等水湿证、脾虚证等。

白茯苓与赤茯苓的药用区别:南朝医家陶弘景言:茯苓,白色者补;赤色者利。李时珍则谓茯赤茯苓入血分,白茯苓入气分。

茯苓皮

茯苓皮为削下的茯苓外皮,其形状大小不一。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质较松软,且略具弹性。其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消肿之功效,《本草求真》载:"茯苓入四君(四君子汤),则佐参术以渗脾家之湿,入六味(六味地黄丸),则使泽泻以行肾邪之余,为利水除湿之要药。

茯神木

茯神木为茯苓中间生长的松木,多为弯曲的松根,似朽木状,质松体轻,每根直径不超过2.5cm,周围带有2/3的茯苓肉。味甘,性平。可入肝、心经。具有平肝安神之功效。可用于治疗惊悸健忘,中风不语,脚气转筋等病症。清代沈金鳌编纂的《要药分剂》中载:肝风内煽,发厥不省人事者,余每重用茯神木治之,无不效,盖此证虽属肝,而内煽则必上薄于心,心君为之不宁,故致发厥。茯神本治心,而中抱之木又属肝,以木制木,木平则风定,风定则心宁,而厥自止也。

茯神

茯神为茯苓菌核中间(白茯苓)抱有松根或细松木心者的部份,多切成薄方块,坚实。《本草经疏》载:茯神抱木心而生,以此别于茯苓。茯神甘淡,性平,可入心、脾经。其具有宁心、安神、利水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等病症。《名医别录》言茯神平,其气味与药性应是茯苓一体,茯苓入脾肾之用多,茯神入心之用多。”

被称为“四时神药”

茯苓因其功效广泛,且四季可用,它与其他药物进行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故被古人称为“四时神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农本草经》中将茯苓列为滋补上品,那茯苓到底有什么功效呢?
古代养颜食疗方现代同样适用
走近中药,茯苓被古代中医称为“全身是宝”,这几点常识要了解
国家级名中医 秘方大公开(3)
千古祛湿第一汤——长夏养生汤品:四神汤
中药里的“全身是宝”系列之(六)——茯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