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近上甘岭,从谷歌地图看当年的生死之地
走近上甘岭,从谷歌地图看当年的生死之地上甘岭 - 人文武汉 - 汉网社区 - Cnhan.com
http://bbs.cnhan.com/thread-16422048-1-1.html
本帖最后由 求实 于 2010-10-1 08:53 编辑
寻找上甘岭
今天,我们就来找找这两个惊天动地的山头。
说句实话,这两个山头还真不好找。依其有限的文字介绍知道,上甘岭在三八线中段,金化之北、平康之东。不要说是几个小小的山头,就是连主峰五圣山也很难找到。地图没有标注,文字资料也无详述。而一些有关当年的军事地形、战例图等(下统称军事地图),因都是显示村庄、小道等具体地形地貌的比例图不是偏大就是偏小,也难以从中判断出上甘岭在朝鲜地图上的准确位置。
看来只有从不同比例的军事地图上找线索、想办法了。最后终于在一幅标有金化(后来才知道今朝、韩各有一金化)和一条名叫汉滩川的河道(此河由朝方南流入韩方)的军事地图中,根据所标注的城镇、河道弯曲特征,及与上甘岭阵地的相互位置关系,然后对照谷歌地球卫星照片(下称卫星图),才找到了上甘岭的大至区域。又通过一幅用等高线绘制的上甘岭597.9与537.7北山军事地图,并与卫星图对照,这才确切的找到了当年的两个山头。终可一窥上甘岭阵地及整个战区的全貌了!
附照:战区地图、战区卫星照,阵地地形图、阵地卫星照
图一,上甘岭作战图.JPG (75 KB, 下载次数: 185)
图二,上甘岭阵地.JPG (65 KB, 下载次数: 178)
上甘岭两高地地形图.JPG (100 KB, 下载次数: 291)
上甘岭阵地卫星图.JPG (88 KB, 下载次数: 242)
如今半个世纪近过,遗憾的是朝韩双方仍是剑拔弩张,作为军事禁区的上甘岭一带显然难允人靠近。试想:若朝方能像开放板门店一样将上甘岭辟为一旅游点,想必一定能会吸引不少中国游客。不过可能性极小。如今您只有在谷歌地球卫星图上一赌上甘岭阵地的真容了。
顺便说明:597.9主峰,在谷歌地球上的坐标为北纬38°19′16.60″,东经127°27′54.10″。你可将“38°19′16.60″127°27′54.10″”复制下来,粘贴在画面“前往”空格处即可。记住!只复制引号内的数字,不要添加“北纬、东经”字样和任何标点。但愿您能从中进一步加深对这场战斗的了解,记住那些牺牲、战斗在这里,曾经被称作“最可爱的人”。
附照:上甘岭597.9高地在朝鲜的位置
谷歌地球上甘岭.JPG (52 KB, 下载次数: 12)
朝鲜停战后,交战双方在北纬38度附近划定了一条军事分界线,这条分界线并不是真正的北纬38度线,而是按停战前双方的实际控制线划分的。此线在卫星图上用一条黄色曲线表示,其位置并不十分精确。另外,根据停战协定的规定,以此线为准,双方各后退2公里作为缓冲带即非军事区。但由于地形的限制,此“2公里”也略有出入。因此从卫星图上,对军事分界线和非军事区的划分仍不太好判定。不过,从朝方沿军事分界线以北修建的公路看,上甘岭两高地都在非军事区外(597.9高地似紧邻非军事区),按常理,这里反而倒是真正的“军事禁区”。从卫星图上看,因人烟稀少,大多数地区至今还保留着60年前这场战争的原始地貌,当年的战壕、炸弹坑似还尚在。
从军事地图中可以看出,一条弯曲的山间道路自北向南分别经上甘岭、下甘岭而过(可同时参照卫星图,今村庄已无,战时早已夷为平地),道路西侧为597.9高地,东侧为537.7北山高地。
597.9高地由两道各约700米长的山脊构成,呈一个“V”字形,像楔子一样指向南方。高地上共分为12个阵地,“楔子”顶端为主峰3号阵地,主峰下面自西向东又有10、9、7号阵地拱卫;西侧山脊上为6、5、4、0号阵地;东侧山脊上为1、8、2号阵地,2号阵地下面又有11号阵地。各个阵地基本上都有坑道,其中1、3号阵地下的1号坑道为主坑道,长约80米,有两个出口,也是电影《上甘岭》坑道取材的原型。
537.7北山高地分为8个阵地,成“X”字形排列:其西北至东南方向依次为1、2、3、7、8号阵地;东北至西南方向依次为5、4、3、9号阵地(3号阵地处于“X”交叉点处)。
附照:537.7高地弹坑战壕依旧、597.9俯瞰敌方
图五,弹坑交通壕尚存.JPG (53 KB, 下载次数: 200)
图六,597.9俯瞰敌方.JPG (76 KB, 下载次数: 245)
泣血上甘岭
憾世界的高地,一个共计2.7平方公里的高地。战后大量的回忆报道,文学影视等各种形式的描述,敌对双方此战役的分析研究,这里自不必一一细说,现仅引用一些资料、数据略作介绍。
战役自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共计43天。我方先后投入兵力4.3万(含配属炮兵等),联合国军投入6万(含炮、坦克、航空兵)。我方伤亡1.56万人(其中阵亡7100人),敌方伤亡2.55万人。(敌方称我方伤亡1.9万,自己伤亡0.9万)。
仅在上甘岭两高地处争夺战中,我方即有15军45师的133、134、135三个整团; 29师85、86、87团,和12军31师的91、92、93团、34师106团的部分连队参战,甚至连15军军部警卫连也上了阵地。我方依托工事、坑道,共击退敌营以上冲锋25次,营以下冲锋653次,与敌反复争夺阵地29次。敌方发射炮弹190万发,投掷航弹5千枚,最多一天曾向两阵地处倾泻30万发炮弹,航弹500余枚……当然,上述数据可能并不十分精确,但其残酷性已可见一斑。
战后,在被授于朝鲜人民民主人民共和国英雄的12名志愿军指战员中,就有三位出自于597.9高地。
其中有135团7连排长孙占元。10月14日晚,为配合反击部队,胡率领坚守坑道里的战士,从6、5、4、0号阵地反攻2号阵地时双腿被炸断,仍用机枪掩护易才学攻击,后被迂回过来的敌人围困,拉响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
有该团二营的通讯员黄继光。在10月19日夜的反攻中,部队夺取6、5、4号阵地后,在进攻0号阵地时受阻,黄继光用身体挡住了敌地堡的机枪眼。
还有91团5连的战士胡修道。11月15日,胡与战友坚守3号阵地,最后只剩下一个人,来回在3号、10号阵地间对敌作战,一天内打退敌人41次进攻,歼敌280人。(胡修道2002年去世。)
而在537.7高地上,也同样是恶战连连。在11月4日晚,当反击部队相继收复1、2号阵地向3号阵地进攻时, 87团5连副班长薛志高两腿被炸断,这时,在刚打下1号阵地就被炸伤双眼的该班战士王合良也摸了上来,王合良用纱布缠住掉出眼框的眼球,背着薛志高继续向3号阵地前进,并坚持战斗。最后薛志高在敌反扑时牺牲,王合良昏迷后被救下战场。瞎子背瘸子冲锋作战的感人事迹,一时盛传于前沿后方。(薛、王均被授于特等功、二级英雄称号。王合良1991年去世)
附照:孙占元画像、黄继光画像、胡修道、王合良、
孙占元画像.JPG (10 KB, 下载次数: 9)
黄继光画像.JPG (16 KB, 下载次数: 17)
胡修道.JPG (15 KB, 下载次数: 12)
特等功臣王合良.JPG (10 KB, 下载次数: 7)
谷哥地球图具有许多功能,如显示地面的距离、海拔高度、地理坐标,还可显示地形的三维图 ,根据对英雄事迹的描述和对照军事地图、卫星图,您可从各个方位尽览两高地的地形全貌,并可以分别找出这几位英雄牺牲和战斗的大至位置。
上甘岭战场出现的感人事迹还远不只此。在反复争夺阵地的战斗中,有的连队的战士因伤亡过重换了几茬,许多坑道的战士已不再是同一个单位,互不相识,还有一些新补充的战士姓名还未搞清楚,现在知道的英难仅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份。据战后统计,仅15军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舍身炸碉堡、堵枪眼、用手榴弹、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有姓名的烈士就有38位之多;被评为战斗英雄的有12000多人。这些烈士、英雄也多出自此两高地。
英雄人物是不应该被忘记的,但作为整个战役参战的部队也不能被忘记。除了前面讲过的在上甘岭两高地作战的部队外,还有15军44师在相邻阵地的配合,及15军所属炮兵、工兵、后勤部队的配合;另外还有炮2师、炮7师,火箭炮209团,高炮601、610团,高炮独立20、35营,60军炮团等部队曾先后参与配合(有的仅为部分连队)。
附照:597.9三维图
597.9三维图.JPG (96 KB, 下载次数: 14)
上甘岭怀念
如今,战火硝烟早已散去,虽然军队经过多次裁军整编,15、12两个军及上甘岭战役参战的五个师的建制仍基本未动。1961年15军改编为空降军,44、45师仍于保留;29师划离15军建制后,今为某集团军56摩步旅;12军改编为集团军,31、34师今分别改为36、34摩步旅。继续为祖国安危、国家建设尽力。
附照:黄继光连伞训、邱少云老部队在舟曲抢险、胡修道老部队参加阅兵
黄继光连伞训.JPG (35 KB, 下载次数: 1)
邱少云部在舟曲.JPG (40 KB, 下载次数: 1)
12集团军参加阅兵.JPG (51 KB, 下载次数: 1)
对于15军,湖北、武汉人民并不陌生。1954年5月,15军由朝鲜归国,军部住在湖北孝感,29、44、45三个师分别驻孝感花园镇(今孝昌县)、应山县(今广水市)、河南信阳明港镇(后迁黄陂县)。由于长期驻军湖北,在孝感、武汉的一些军队离退休干休所内,还住着许多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老干部、老英雄。还有许多老兵转业后,也安家于湖北、武汉。
1986年8月,原志愿军15军军长秦基伟访朝,金日成派了一架小型直升飞机送老军长来到当年的战区。秦登上了五圣山后,又下山向上甘岭597.9高地走来。在0号阵地当年黄继光用胸膛堵过的枪眼旧址旁,立着一块约两米高的的纪念碑,一面用中文书写为“殉国烈士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同志永垂不朽”,另一面用朝中文字刻写着“英雄黄继光牺牲处”。将军在此又献上一束山花。登上主峰后,将军环视良久,又向东侧的537.7北山,并遥向西侧的四方山、391高地鞠躬,凭吊烈士,怀念当年的英烈。
附照:黄继恕在哥哥堵枪眼地堡前、597.9高地黄继光牺牲处纪念碑
告别英雄.JPG (54 KB, 下载次数: 3)
上甘岭黄继光牺牲处纪念碑.JPG (31 KB, 下载次数: 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震撼人心的上甘岭
上甘岭战役上的五位无名英雄
“谁丢上甘岭,谁对历史负责”2
让王近山犹豫的战役:志愿军一战歼敌两万五,把范弗里特打的退役
激战上甘岭(7)—反击战以少胜多重夺阵地,黄继光英勇牺牲
【地图 | 老政委的地图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