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岁前不鼓励孩子走出去跟小伙伴交往,3岁后他们会躲起来不愿社交

心理学家莱金·菲利普斯说:“许多人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和谐相处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儿童时期没有学会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

Part1 社交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饶不开的一门课

小区里,有一个孩子的奶奶,因为自己的小孙子性格老实,跟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时,经常因为玩具被抢而哭得稀里哗啦的。

后来,奶奶就索性带着小孙子,绕开小朋友们,去公园找个草坪,带着孙子一起踢球。

用她的话说:“孩子出来玩,就是为了开心的,结果每次都哭,实在是心疼。”

可人毕竟是群居的,不管是上学,还是以后工作和生活,都是需要与他人相处。

社交,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无法绕过去的一个话题,也是孩子走向群体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

懂得如何去与别人社交,也是生存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而有些孩子,在社交上却遇到了大问题,让人不得不重视起来。

我去幼儿园接儿子言宝的时候,发现他脖子上有两道鲜红的小伤口,我蹲下来观察了一下,问他怎么回事。

他嘟囔着嘴巴告诉我,是班上的一个小女孩抓的,原因是他在玩玩具时,那个女孩过来直接拿走了。他过去抢回自己的玩具,然后就被挠成了这样。

因为没有哭闹,冲突来得快,解决得也快,所以老师并不知道这件事。

后来,家长带着孩子过来道歉,小女孩低着头不说话。

她妈妈解释说,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所以一般不喜欢说话。

言宝一看见这个女孩,就说:“哼,就是你抓我,我不喜欢你。”

话音刚落,小女孩的巴掌就过来了,幸亏我反应快。

听孩子妈说,她家女儿一言不合就动手打人的情况常有发生,让人很无奈。

老师也表示,她平时很少和小朋友交流,想要谁的东西,伸手就拿,不给就打,或者就哭。

其实,这个小女孩的行为,是比较明显的社交障碍,不懂得如何与别人相处,也不懂得如何与别人一起玩。


那如果孩子有了社交行为的障碍,就没有办法帮助他矫正了吗?也不一定。

因《奇葩说》走红的黄执中,他的能言善辩圈粉无数。

可在一档节目中,黄执中却坦言自己从小就有很严重的社交障碍,没有办法跟家人以外的人交流。

在中学,学校会组织新生参加各种活动,为了大家相互熟悉,有一个自我介绍的环境。

轮到黄执中时,他都站在那如一个木头人一样。

后来,老师不得已只能让他坐下,替他完成自我介绍:“他叫黄执中。”

可是,经过不断的努力,他现在却发展成了一个辩论高手。

这说明,孩子社交障碍是可以给改变的,它只是一种暂时的困扰,不是永久的。

Part2孩子为什么会出现社交上的困难呢?

这个和父母平时的教养方式也是分不开的。

只有了解到什么会造成孩子的社交障碍,才能从根本上,把这个标签给孩子撕掉。

① 孩子不懂得和别人交往的方法

有的孩子根本不懂得如何融入小群体,怎样跟大家一起玩,或者自己怎样才会被别人接纳。这可能让他们采取一些背道而驰的方法。

比如,无缘无故打了别的小朋友。

当然,攻击并非本意,而是为了引起小朋友的注意。

还有的会口出反话“我才不要和你们一起玩”,想以此来彰显自己想一起玩的心愿。

这种不合理的交友方式,却会加重其它小朋友的反感和拒绝。

② 孩子被保护得太好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隔代抚养和父母过于保护孩子的家庭。

因为觉得自家孩子过于老实和胆小,和别人在一起玩会受到伤害,索性选择让他们远离人群,自己“摇身一变”成为孩子最贴心的玩伴。

孩子是被保护起来了,可是却缺乏跟同龄人的沟通和交流,更无法融入他们的游戏中。


③ 过度溺爱

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即使是不合理的需求,也无限制地满足孩子;有时明知道孩子的行为是错的,也会顺从孩子,从而导致孩子的霸道和自私。

这样的孩子,在与别的小朋友在一起集体活动的时候,也很容易发生冲突,

因为别人不可能什么都依着你。

有一次,我带言宝参加了一个徒步的亲子活动。

有一个孩子一直在对奶奶嚷:“你不能走快一点吗?我马上就输了。”

奶奶因为老寒腿犯了,所以走起路来有一点慢,而她五岁的孙子不乐意了,尽管奶奶忍着疼陪他走。

最后,他们只取得了第二名。

这个孩子走到第一名的孩子面前,就把人家手中的奖杯给打掉了。

“我才是第一名,我永远都是第一名。”

奶奶说,平时在家里,不管是吃饭、上楼,还是做游戏,孙子都是“第一名”;如果不是,就要大哭大闹。

所以她和孩子爸妈,都一直甘拜下风。

却不料,这样的方式,养出了一个不认输、无法和别人在一起玩的孩子。

想起那句话:“你以为全世界皆你妈吗?”

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教养方式,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无法包容别人,什么事都必须自己当“老大”的人。

④ 家庭成员性格内向

孩子有一个强项,就是观察和模仿。

如果家庭成员里,有人性格内向,不喜欢和别人交流,那么孩子就会去学习和模仿。

他会觉得这样的方式是正常的,而且是正确的,因为家庭成员有人这么去做。

楼上有一户邻居,小女孩比言宝小几个月,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平时,爷爷奶奶就基本上不说什么话。

上幼儿园以后,小女孩和言宝同班,没事就来我家串门。

你也几乎听不见她说话,即使我开口问她话,也是问好几遍,才会得到一个摇摇头,或是点点头的回应。

Part3 三岁前不鼓励孩子跟小伙伴交往,3岁后他们会不愿去社交

现在很多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就拥有家人足够的疼爱,什么都不缺,可是偏偏就是缺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

然而,社交能力对于孩子很重要。

孩子的社交能力差,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而且,孩子以后的工作或生活,也都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社会交往和活动能力。

不过,对于社交能力缺乏的孩子,家长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是可以有方法去弥补的。

① 带孩子参与集体活动

儿童心理专家表示,在孩子三岁以后,他们就会表现出交往的愿望,这也是预示着他们交往心理的萌芽。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仅仅和家人的交往,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交往需求。

这时,就需要家长多带孩子去参加集体活动。

比如上幼儿园;或者是节假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为他们营造一个开放的环境,让他们有机会去和同龄人交往。

到了孩子的入园年龄,有的家长选择却把孩子留在家里,理由是孩子小,在幼儿园生活无法自理。

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孩子在外面玩的时候,背影有多孤单,因为同龄人基本上都在幼儿园。

这样生硬剥夺孩子的集体生活,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② 父母正确的引导

一些的社会能力是需要父母“教”孩子的。

比如,如何参与到别人的游戏当中,如何去分享,或者是交换玩具,当有小伙伴受伤了,如何表示自己的关心……

告诉孩子这些具体的做法,利于孩子学会如何去与别人相处。

言宝刚开始想和别人在一起玩的时候,会拉着我的手,让我和别人说。

我就告诉他,你可以蹲在旁边看他们怎么玩的,然后再告诉他们,你想和他们一起玩。

有一次,小朋友们在一起玩一个变形汽车,言宝立即跑了过去,在旁边看着他们说:“我也有一个变形车,下次带出来玩。”

几个小朋友立马把目光投向他,其中一个问他:“你是谁啊?”

因为在幼儿园里,老师教过他们自我介绍,所以他开口就来了,很快就融入了圈子里。

父母也要教孩子一些礼貌。

比如,玩别人的玩具之前要征得别人的同意,不小心伤到了小伙伴,要主动道歉,并且安慰别人。

还要制定一些规矩

比如,别人的玩具再喜欢也不可以强行拿到;别人的玩具不可以带回家。

讲礼貌和有规矩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友谊,也为他们融入集体活动获得更多的机会。


③ 良好的榜样形象

一些孩子,心里想参加同龄人的游戏,但行动上却总是缺乏勇气。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做一个榜样,而不要过于逼迫孩子。

比如,周末去户外活动时,需要一张餐巾纸,但是,又“忘记”带了。

你可以告诉孩子,你看,妈妈也不认识那边的叔叔和阿姨,但是妈妈现在想去向他们借餐巾纸,就得开口跟他们说话。

这个行为不仅让孩子懂得如何去和别人交往,也会以父母为榜样,因为孩子擅长模仿和学习父母的行为。

④ 不包办孩子的生活

父母的工作是交给孩子方法,让他们学会如何自立自强,而不是替他们摆平一切。

在平时生活里,父母可以多放手,不包办孩子的生活,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独立性,克服依赖,这个也有利于他们的社交能力的培养

因为这是一件自己想做的事,而平时没有依赖的习惯,所以才会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才能让别人接纳自己。

心理学家莱金·菲利普斯说:

“许多人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和谐相处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儿童时期没有学会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

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有多重要。

遵从孩子的内心,让他们融入到同龄人中去,即使有矛盾,也先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聪明的父母懂得放手而不是插手。

亲爱的小伙伴,互动起来,分享一件孩子社交的趣事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见到生人就躲,4个解决办法,家长不再发愁
父母课堂:培养孩子社交圈不可不知九大要点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建立社交圈
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2岁宝宝为啥不喜欢一起玩
宝宝学习交往父母必须要懂得9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